龍陵公共資源交易實現“兩化”常態化

在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平臺建設工作中,龍陵縣嚴格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以公共資源交易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以建起來、聯起來、用起來為目標,統籌協調、積極謀劃,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實現了全程電子化、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

精心謀劃抓建設。為使平臺儘快建起來、聯起來,按照“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分級管理、分類建設,依規辦事、高效推進”的原則,籌措資金96萬元,按照標準及時間節點完成了電子化開評標室各2個、遠程異地評標室2個、監控室2個,以及信息網絡、門禁系統等設施設備建設,全力打造“一網三平臺”和“網上全公開、網下無交易”,全省統一規範、全省共享共用的模式,從招標公告發布,招標文件製作、審查、備案、獲取、編制以及上傳,開評標及結果公示,全部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通過電子化方式進行,實現了全縣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電子化。

提質增效抓培訓。為使平臺較好的運用起來,組織建設(採購)單位、交易中心、評審專家、中介服務機構相關人員學習電子化交易“實施細則”、遠程異地評標知識等,共參加省級學習培訓4期7人次、市級5期25人次、縣級4期400餘人次。通過不斷的學習培訓,使參訓人員迅速熟悉掌握電子化交易技能,為平臺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使遠程異地評標工作於2018年8月得以正式運行,切實解決了到省市抽取評審專家到龍陵評標或組織監督部門人員等到省市開評標等問題。

強化管理抓成效。為切實規範平臺運行,制定了公共資源交易各方主體行為規範,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加快“互聯網+政務”深入融合;同時完善服務指南、運行流程、廉政紀律等制度,進一步規範了交易主體的交易行為,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著力構建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廉潔高效的公共資源交易現代市場體系,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自運行以來,共完成電子化交易項目416個,遠程異地評標項目29個,成交金額72770.56萬元,無體外循環現象。(縣政務局 孔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