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丨6.95!6.96!6.97!人民幣逼近7.0大關

6.95!

6.96!

6.97!

近日,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突破重要關口,並創下2017年1月份以來的新低。1:7的整數關口,近在眼前。

對人民幣空頭來說,過去這幾天無疑是快樂的時光。但快樂的時光不會延續。昨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對空頭們直白的喊話,讓空頭們遭遇當頭一棒。

01

央行警告空頭後

人民幣急速拉昇

在前天的國新辦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對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作出回應。

洞察丨6.95!6.96!6.97!人民幣逼近7.0大關

潘功勝表示,近期的人民幣匯率變化主要是對市場供求和國際匯市波動的反映,今年以來美聯儲連續加息、美元走強、新興經濟體出現金融動盪,加上貿易摩擦對市場情緒造成了一定的擾動,所以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人民幣匯率有所貶值。但是,人民幣在新興市場貨幣中表現還是總體穩健。

洞察丨6.95!6.96!6.97!人民幣逼近7.0大關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潘功勝: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穩健,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財政金融風險總體可控,今年國際收支也是大體平衡,昨天外匯局已經發布了相應的數據,外匯儲備充足。這些因素為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提供一個基本面的支撐。

洞察丨6.95!6.96!6.97!人民幣逼近7.0大關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升了5%,歐元下降了4.9%,英鎊下降了4.6%,新興經濟體貨幣指數下降了11%,人民幣從年初到現在下降了5.9%,新興經濟體平均的貨幣指數都下降了11%。

橫向對比,人民幣無論是和新興經濟體貨幣進行比較,還是和其他發達經濟體貨幣進行比較,雖有貶值,但是保持相對穩定。

洞察丨6.95!6.96!6.97!人民幣逼近7.0大關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潘功勝: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我們不會搞競爭性貶值,不會將人民幣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爭端等外部的擾動,這個觀點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重申了很多次了,我今天在這兒再重申一次。對於那些試圖做空人民幣的勢力,幾年之前我們都交過手,彼此也非常熟悉,我想我們應該都記憶猶新。

筆者注意到,在央行副行長潘功勝隔空喊話做空勢力後,當日午盤交易時段人民幣跌幅顯著收窄,在岸、離岸雙雙反彈。

截至下午16點左右,在岸人民幣對美元短線拉昇,接連收復6.95、6.94兩道關口,較日內低點反彈近300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收復6.96關口。

洞察丨6.95!6.96!6.97!人民幣逼近7.0大關

洞察丨6.95!6.96!6.97!人民幣逼近7.0大關

此前交手:空頭教訓慘痛

雖然人民幣空頭近來春風得意,但在此前和央行的多次交手時,卻是教訓慘痛。在此,記者選取了兩場“戰役”簡單回顧。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2015年“8·11匯改”後,對沖基金和投機者做空人民幣的勢頭一度空前強勁。2016年1月6日,離岸人民幣匯率一度跌破6.73元關口,市場對人民幣繼續貶值的擔憂加劇。

但出乎意料的是,人民幣當時在強勢美元週期中依舊保持了相對頑強的走勢,空頭們最終未在人民幣上討得好處。

這是因為,當時央行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以維護外匯市場的穩定,並取得了很大成效。具體而言,這套“組合拳”是:在外匯市場買入人民幣,拋售美元,拉昇匯率,減小匯差,減輕貶值壓力;同時收緊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抬高離岸人民幣拆借利率,增加了空頭的成本,逼得空頭只能撤退。

比如當年1月18日,央行發佈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在境內代理行存放執行正常存款準備金率的通知》,意味著境外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金融機構也需要存款準備金。據當時估算,約有2000多億元的離岸人民幣被上繳。

洞察丨6.95!6.96!6.97!人民幣逼近7.0大關

在2016年春節後,不少對沖基金又捲土重來,押注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大幅下降與結售匯逆差逐步擴大,掀起“第二波”人民幣沽空潮。

然而,令對沖基金頗為失望的是,2016年3月-4月,我國外匯儲備與結售匯逆差數據趨於好轉,他們再度無功而返。這兩個月,央行沒有消耗鉅額外匯儲備干預匯市,令外匯儲備大幅下降;而是採取其他措施放緩資本外流速度,令對沖基金沽空算盤全面落空。

實際上,縱觀整個2016年,做空人民幣的國際機構的業績並不好看。就拿最為堅決人民幣空頭——位於美國丹佛的對沖基金Crescat Capital 來說,它2016年做空中國市場的回報率僅為0.2%,可以說幾乎沒有盈利。

2017年1月,很多專家表示,Crescat Capital做空人民幣的低迴報率,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來,做空人民幣的交易總體表現不佳。

洞察丨6.95!6.96!6.97!人民幣逼近7.0大關

02

央媽與空頭的那場曠世對決

還記得2016年初,那一場波瀾壯闊的金融對決嗎?

當時,就在人民幣暴跌,許多人失去信心之時,中國央行以雷霆萬鈞之勢主導了一場驚天大逆轉。一面上調中間價釋放信號,一面抽乾離岸市場流動性,央媽“左右開弓”打爆空頭。

欲擒故縱

2015年11月,離岸人民幣持續下跌,從6.32一路跌至6.42。隨後12月上旬還出現一輪急挫,最後勉強穩定在6.56水平。

2016年新年伊始,在央行的主動“引導”下,空頭們的火力更加猛烈。2016年1月4日至1月7日,離岸人民幣遠遠地甩開在岸人民幣,一路狂跌至6.75,離岸、在岸價差一度拉大至2000點。

1月4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032,創2011年5月24日來最低。該中間價較上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下調近100點,被市場理解為央行主動引導貶值,當天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雙雙暴跌,分別跌至6.5172和6.6272。

1月5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169,與前一交易日收盤價基本持平,在岸、離岸當天波動均不大。

1月6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314,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再度貶值115點,在岸、離岸人民幣再現暴跌,分別跌至6.6973和6.5998。其中離岸還一度跌破6.70關口。

1月7日,央行一改前幾天的風格,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646,不僅沒有繼續貶值,還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大幅上調350點。這一舉措立刻穩住了人民幣的下跌趨勢。

雖然離岸人民幣盤中一度跌至6.7585,創下2009年離岸市場建立以來最低。但當天離岸和在岸人民幣收盤雙雙企穩,分別報6.6845和6.5939。

央行當天也旗幟鮮明地表態稱,一些投機勢力試圖炒作人民幣牟利,其交易無關實體經濟,不代表市場供求,只會使匯率異常波動,向市場發錯誤信號。對此勢力,央行有能力保持匯率穩定。

沒有人知道,這幾天的暴跌是否為央行有意“縱容”的結果。但從開始的暴跌到最後的戛然而止,無不顯示出“中間價”這個指揮棒的引導作用。

甕中捉鱉

一切似乎盡在掌握。空頭們肆意狂歡之際,央媽的臉上卻浮現出“請君入甕”的笑容。

“2016年1月12日,我忘不了這一天。”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主管Ryan Lam表示。

11日、12日兩天,央行接連上調人民幣中間價,向市場釋放明確的升值信號。市場還傳言央行開始在離岸市場大舉買入人民幣,並要求中資大行選擇持有而非拋售人民幣,旨在抽乾離岸人民幣流動性。

在央媽的強勢干預下,離岸人民幣出現流動性危機,香港銀行間人民幣隔夜拆借利率(Hibor)由此前的4%接連飆升至創紀錄的13.4%、66.82%,7天拆借利率由7.05%狂飆至11.23%、33.79%。

這意味著,空頭們做空成本大幅飆升!Lam回憶稱:“中資行11號開始從市場上消失了,這導致利率飆升至不可思議的水平。市場進入恐慌模式。”

在此期間,在岸、離岸匯率大漲並逐漸企穩,離岸人民幣兩天急漲逾千點,曾一度被拉大至2000點的匯差縮小至百點上下甚至倒掛。

此役之後,空頭們偃旗息鼓,當時離岸和在岸人民幣20天未見大幅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