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終止《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這是美國貿易戰擴大的表現嗎?

大東北的小豆包


《美墨加自貿協定》的簽訂本身就是特朗普的貿易戰成果

特朗普上任以來,頻繁抱怨美國在與加墨兩國的貿易之中始終處於吃虧,在自己鋼鋁關貿協定和進口汽車關稅的要挾下,加拿大與墨西哥兩國非常不滿但也極度恐慌,因為產業轉移的模式深化,鋼鐵與進口汽車是加拿大與墨西哥兩國每年對美貿易順差的最大支柱,兩國一直是美國進口車市場的最大進口商,也是鋼鋁進口的前五名國家,在這種情況下,加墨兩國反抗過,與特朗普爭吵過,於是也出現了著名的特朗普說白宮是加拿大人燒燬的笑話。

但是胳膊畢竟拗不過大腿,在美國的強硬態度下,為了保持自己的對美貿易不至於崩盤,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國的領導人沒有辦法簽訂了USMCA,為了滿足特朗普的政績,兩國出讓了大量利益。

北美區域新貿易協定 ——加墨兩國出血很多

1、加墨兩國被取消了原先NAFTA當中的進口車關稅豁免,USMCA中,加墨兩國被改為了限量了進口車關稅豁免。也就是說,在超過了一定量的汽車進口之後,加墨兩國一樣要被徵收進口車關稅。


2、加拿大被迫出讓了美國市場5%的乳製品市場份額,也就是主動削減對美乳製品出口的20%;這是為美國本土農產品讓道。


3、墨西哥被迫繼續續約美國石油企業在墨西哥境內幾個油田和海上油田的共同開採權,而一直以來,墨西哥政府備受國內輿論壓力,要收回這幾個美墨合營的油田改為獨營。


加拿大的妥協,是自己的工業體系以及除外貿外的社會結構體系,已經牢牢與美國綁定且難以分開。加拿大的政治軍事經濟整體體系,已經因為常年的一體化進程被美國所影響。

墨西哥的妥協,則是自己依賴於美國提供的巨大勞動力市場,大量墨西哥勞動者的生存依賴於美國的工業產業轉移,以及交通,文化和服務業領域。


特朗普的美國中心貿易策略例證

USMCA的簽訂,是特朗普打造美國中心輻射化貿易格局的最佳例證。以前美國建立的,是一個旨在衝破國界和關稅,公平貿易的平臺。但是隨著美國在一些領域貿易的疲軟化和產業轉移,特朗普打起了美國中心化輻射的貿易格局策略,在這一策略下,原先多國與美國的自貿協定,都進入了重新簽約的狀態,而美加墨協定,則是其中最重磅的一個,目前,美日,美韓,美歐的自貿相關協定,中美,美印等貿易格局,都是在重談階段或者準備重談的階段,且談判方向均是對美國有利。我們暫可以將其理解成為美國優先理念的延續,但是在其中還附加了諸多政治因素,故而我們必須單獨將其分化出來觀察。


美國的心態,已經從原先的平臺維護者和提供者,變成了太陽系式的貿易格局,而美國自己,或者特朗普眼中的美國,就想當這個太陽,要當這個太陽。


七師弟



第一,11月30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簽署三國新貿易協定,特朗普將此貿易協定稱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簽訂這個協議的目的,就是要取代1994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因為特朗普一直認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對美國不公平。所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的簽訂在特朗普看來,標誌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將被廢除,與美國是否擴大貿易戰無關。


第二,美國發動貿易戰的初衷是美國第一、美國優先、利益至上,但特朗普打了半年多貿易戰後發現,其實不完全是這麼一回事兒。一般的貿易戰,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特朗普悍然發動的這場全球貿易戰,有專家分析是殺敵八百、自損三千。應該說,美國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目前,美國與我們達成共識,停止加徵新的關稅。這不是美國要擴大貿易戰,而是美國可能減小甚至停止貿易戰的表現。至少從特朗普來看,已經意識到這場貿易戰並非特朗普想象的“美國必贏”那麼簡單。


第三,雖然“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簽訂了,但美國與加拿大的分歧並沒有解決。特朗普將新貿易協定稱為“USMCA”,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講話中則沒有將新貿易協定稱為“USMCA”,而是說“新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墨西哥處於新舊總統交接權力之時——新總統64歲的左翼國家復興運動黨領導人洛佩斯在當地時間12月1日就職,是否會履行前任總統達成的臨時協定還不可知。由此可見,新貿易協定是否得到執行還存在變數。


經濟全球化已成趨勢,自貿協定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被“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是好事還是壞事,對這三國尤其是對美國是禍還是福,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尚需時間檢驗。


毛開雲


可以這麼看待,這幾乎是特朗普對其它國家行使新的貿易協定,給出的一個藍本一份指南。美墨加簽署的新協定,抹去了舊協議中美國“吃虧”的條款,完成了按照美國意願條款的實施,特別在墨加兩個小弟身上對全世界進行了示範,這是特朗普滿意又得意的地方。一定要說這是美國貿易戰擴大的表現,也無不可,頗有殺雞駭猴之意。

從協議看,能擴大貿易大戰的毫無疑問是汽車貿易,協議中關鍵詞之一正是汽車,這份協議對世界汽車企業和零配件供應商簡直是一劑徹徹底底的“毒藥”。通俗地講,特朗普要把汽車搬回美國製造,給美國人工作崗位,給美國人就業機會。在中北美範圍,一輛汽車70%以上的零件要在美國製造,要求40%至45%汽車零配件由時薪16美元以上的工人完成生產。這麼幹,在墨西哥的美日歐汽車廠家就必須要搬遷回美國本土,墨西哥的廉價勞動力無用武之地,不能進行零件的生產而失業。墨西哥把這份新協議簽下,真是令人費解和吃驚。另外,自己造了還不算,如果他國整車進口量達到一定水平,美國有權加徵關稅。這模式把整個中北美圈子保護起來,想進入的門檻大大提升。

說到底,這是一份隔著太平洋的“TPP”協議,此刻正在向大洋彼岸的汽車大國德國和日本招手,已經能隱隱嗅到硝煙的氣息。特朗普回顧美墨加新協議談判過程時感慨說,“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艱難。當時有很多苛刻的意見在一起,相互爭吵。終於走到了盡頭。”有理由相信,一旦發動對德日汽車貿易的限制,不止爭吵那麼簡單,世界貿易格局恐怕也會改變了。


琴川學院派


中國俗話說得好,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川普剛剛搞定了新的美墨加自貿協定,老的nefta 當然也就壽終正寢,讓位給新的協定了。這也是慣例,用不著過度解讀。

其實,這個問題閒看秋風老早就分析過,自從美墨之間簽署了協定以後,加拿大再怎麼不願意,再怎麼強硬,也是隻有跟進的份兒,而不可能另起爐灶了。

美墨之間的矛盾遠遠超過美加,尤其是美國在墨西哥還有不少公司,但是美國這一次也多多少少做了一些讓步,墨西哥方面也有一些好處。

加拿大的特魯多也是年輕氣盛,與川普扛了一陣子後,終究抵不住誘惑和壓力,畢竟是遠親不如近鄰,另外,國內對他的強硬也有壓力與不滿,所以,最後就順水推舟了事。

其實,如果貿易協定的最後敲定,都是雙贏;都是各自站在自己立場上的考慮,唯一的區別可能是誰佔的便宜多少,或者是一個面子問題。

川普精明,可是墨西哥和加拿大政府首腦當然也不是糊塗蛋,而且各自還要等待自己國會開會來批准。再者說,貿易協定的簽署絕不是僅僅是貿易問題。

比如說墨西哥,還有一個難民問題以及川普一直就誇下海口的“隔離牆”問題;而且現在仍然有數千來自中美洲等待入境美國的難民,這一切都想要墨西哥政府的配合。

加拿大也是一樣。如果美國完全關閉鋼鋁產品市場或者增加關稅,那就意味著加拿大這些行業的滅頂之災,只有開放加拿大乳製品市場,才能挽救因此而失去崗位的工人。

最重要的是,各自都要經過國會批准,民意的走向會決定最後能不能夠通過這個協議。


閒看秋風999


特朗普已經和加拿大、墨西哥簽訂了“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也就是USMCA貿易條約,當然要終止《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了》(NAFTA)了。

特朗普上臺之後,四處點火,從中國到北美鄰國,再到歐洲諸國,無疑就是認為這些國家損害了其國內製造業的發展,對國內的就業情況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特朗普曾經公開強烈表示過對北美自貿協定的不滿。

“記住,北美自貿協定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貿易協定之一。美國失去了數千家企業和數百萬個工作崗位。在該協定簽署之前,我們的境況要好得多——美國本不應該簽署這個協定,甚至連增值稅也沒有被計入。”

更是在不少公開場合表達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剝奪美國人就業機會的不滿,甚至於其在墨西哥“低頭”簽訂美墨新協議的時候,直言不必讓加方加入協議。

彼時,加拿大方面還態度強硬,對其明顯不利於該國貿易的“新協定”誓不妥協,但沒想到過了一個多星期,美加墨三方就達成了新的自貿協議,很明顯,這中間,加拿大方面退了一步。

對此,特朗普自然喜聞樂見,新的、利於美國的協議已經達成,那還要老的、不利的協議幹啥?

說句實在話,這兩天特朗普可謂是春風得意,先是1號搞定加拿大,然後3號和中國握手言和,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美國國內因貿易摩擦而對經濟下行加速的擔憂,且對歐洲汽車關稅談判進行了無形的施壓。不得不說,目前來看,特朗普的這手牌打的真好。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民眾投顧


美國對世界的貿易幾乎都是逆差,美國想改變現狀難道是貿易保護?某國對美國的順差達到3700億美元,難道這個國家是貿易秩序?


人看眼前天知未來


以新換舊而已。美墨加三國已經新簽了貿易協定,舊的廢除走程序罷了,美國國會應該會順利過。


老勝算


其實美國現在這一舉動和我們中國不是差不多的嘛,只是中國所在的亞洲接壤亞歐非三大板塊,美國就兩大洲,不說以後是否要繼續控制全球貿易,但至少與鄰居的生意圈還是要繼續擴大發展的。


小白兔的爸爸2


所以提問的人根本不看國際新聞的嗎?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剛簽了新的自貿協定當然把以前的廢除啊


Patriot966


因為美國太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