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家為什麼大都不願拋頭露面?

日本兩位輪流坐莊的首富,賣休閒服的“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和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是打高爾夫球的密友,

但是你永遠也無法拍到兩人在一起打球或喝酒的照片。

日本企業家為什麼大都不願拋頭露面?

把自己的私生活裹得嚴嚴實實的兩位,是媒體最難採訪到的企業家。他們並不是架子大,而是做人做事始終保持著如履薄冰的謹慎。

我給柳井正社長翻譯過他的三本著作,因此也多有交往。30年前,早稻田大學畢業的柳井正社長從他的父親手裡接過一家小小的洋服店,開始獨創休閒服品牌“優衣庫”,磕磕碰碰幾十年,不僅使得“優衣庫”成為世界三大休閒服品牌之一,而且其本人也靠賣衣服而數度成為日本首富。

他把自己的創業與成長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叫《一勝九敗》,內容不是自己的天才智慧和輝煌的業績,而是十次挑戰九次失敗的寒磣事。這本書的中文版是我翻譯的,與中國一些企業家的傳奇故事書相比,《一勝九敗》簡直就是自揭傷疤的可悲物語,但是卻成了許多海內外企業家們想認真細讀的一本教科書,因為它真,因為它實,不是張揚自己,而是傳遞創業的教訓。

日本企業家為什麼大都不願拋頭露面?

在一個信息氾濫的時代,我們其實很少能在媒體和網絡上發現柳井正和孫正義的影子。不僅是他們,日本幾乎所有大公司的老總們,都把自己遮掩得如同忍者一樣——被人看到的只是單一的色彩。

為什麼日本的企業家不願意拋頭露面?理由大凡有這麼幾點。

第一,日本的企業幾乎是私人創建的民營企業,老闆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聲譽。

在日本這樣一個重聲譽的社會里,老闆的任何一個汙點或做錯的一件事,都可能導致客戶的遠離和業績的下滑。因此,做事先做人是日本社會的一大行為準則和道德要求。也就是說,一家企業的聲譽與老闆的聲譽,在某種程度上是畫等號的。

第二,如果企業家把自己當成一位藝人,到處表演或展示自己的私生活,那麼,總有一部分人會成為你的“粉”,也總有一部分人成為你的“敵”。

對於企業來說,也許因為老闆的個人表演讓消費者生厭,或者產生嫉妒,那麼,這一部分消費者就會離去,甚至成為這一家企業的攻擊者。因此,老闆成藝人,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升企業的知名度,但是對於企業來說,是大大增加了經營風險度。

第三,言多必失是日本任何一家大公司老總銘記的教義。

也正因為如此,你要叫日本的企業家們對當前的政治或社會問題發表看法,那實在是很難的。哪怕其本人十分討厭安倍首相,也絕對不會說出“安倍經濟學註定要失敗”的話來,因為你不是學者和評論家,你沒有立場說三道四。你最多隻能表示某種程度的憂慮。如果你說了,政府不會公開制裁你,但是很可能會遭到安倍支持者的反感,甚至背地裡對你進行報復打擊。如果你對同行說出批評的話,那等於是一人攪局,以後再難以在這個圈子裡混。所以,有些時候,本人圖一時痛快,但是對於企業來說,往往是得不償失。

第四,與政治搭界利少弊多。

日本最大的餐飲連鎖店“和民”和“笑笑”的老闆渡邊美樹在經營企業成功後,便想弄一個國會議員噹噹。2013年,他作為安倍首相領導的自民黨的候選人參加參議院議員的競選,最終當選。但是,公司並沒有因為他成為國會議員而股價飆升,反而從此走上下坡路。

因為他落下兩個不好的印象:第一是“不務正業”,第二是“安倍走狗”。

那些不喜歡安倍的人,也許從此拒絕進入“和民”去喝啤酒。松下幸之助先生當年也曾經想過參與國政競選議員,但是最終被周圍的人勸住,最後只掏錢辦了一個“松下政經塾”。安倍第二次當上首相後,曾經到柳井社長家登門拜訪,邀請他出任內閣經濟顧問,但是,柳井社長沒有答應。因為在一個法治國家裡,一切都公開透明,即使擔任這一個很高的政治職務,對於企業來說,撈不到政策好處,也搞不定額外貸款,只會增添政治風險。

所以,日本成功的企業家,總是給人許多謎。

你看到的只是他兢兢業業經營企業的一面,你很難看到他的私生活,或看到他的政治立場和觀點。他不會讓你知道他有私人飛機,不會讓你知道他除了那一輛黑色的豐田車之外,還有什麼豪車。他總是把可能影響其本人和企業聲譽的風險降到最低,留下一個中規中矩、卑微謙恭的形象,讓你安心得一塌糊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