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2018 年 8 月非洲豬瘟爆發,距今已經有三個多月,根據我們之前總結得分析框架來分析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非洲豬瘟屬於供給端的影響因素,疾病出現,供給下降,需求不變,則價格就會出現上漲。現在讓我們來看看8月份至今的豬價表現。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從八月份非洲豬瘟爆發至今,豬價卻並沒有明顯的變化,那麼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呢?

非洲豬瘟影響的到底是什麼?

非洲豬瘟對生豬養殖業的直接傷害

讓我們先來看看非洲豬瘟對我國產生的實際影響。

截至 11 月 8 日,全國共發生 53 起疫情,涉及遼寧、河南、江蘇、浙江、安徽、黑龍江、內蒙古、吉林、天津、山西、雲南、湖南、貴州、雲南、重慶、湖北、江西、福建等 18 個省(市)。

具體的造成的損失如下: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從數量上看,非洲豬瘟爆發以來,造成了不足4000頭豬的直接死亡。這對於我國龐大的生豬消費量來說僅僅只是九牛一毛。對於供給端的直接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豬價沒有在非洲豬瘟爆發之後應聲上漲,那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非洲豬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對於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的影響僅限於此了麼?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非洲豬瘟對養殖業的間接傷害

非洲豬瘟作為生豬養殖業的死敵,業界的地位基本和艾滋病對於人類差不多。感染性強,患病致死率高,目前全球沒有研製出有效的非洲豬瘟疫苗。雖然現在造成的直接損失還並不大,但是對於養殖戶的威懾力是極強的,特別是小規模的散養戶。散養戶規模小,養殖設備不健全,預防能力弱,一旦遭遇非洲豬瘟,這一年基本上可以說是血本無歸的。非洲豬瘟的出現對於散養戶來說目前最好的做法就是不養豬。可以說非洲豬瘟加速了目前行業正在進行的行業集中度提升的進程。

非洲豬瘟帶來的政策影響

除了通過對養殖戶的威懾力影響生豬養殖行業之外,在非洲豬瘟出現之後,我國也頒佈了系列預防非洲豬瘟的政策,然後又以政策的形式影響著整個生豬養殖行業。

2018 年 5 月 2 日農業農村部 2 號公告提出,疫病高風險區不得與其他區進行調運;養殖場與屠宰場的“點對點” 運輸也限制了長距離的生豬調運。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的疫病風險和病畜處理費用由養殖場主承擔,增加了養殖成本。禽畜跨省運輸的申報流程和材料增多、運輸成本增高,因此在當地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和冷鏈運輸成為最優解決方案。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非洲豬瘟的發生加快了生豬限運和就近屠宰加工的進度。為防止非洲豬瘟擴散,農業農村部先後頒佈防控條例控制生豬調運。隨著非洲豬瘟疫情擴散至全國,生豬限運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從今年的生豬跨省運輸的數量來看,後期調運數量斷崖式下跌,11 月調運數量基本在 10 萬頭以下。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農業農村部關於切實加強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監管工作的通知》詳細規定了非洲豬瘟背景下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的條件限制。根據通知的限運條件,當前有 6 個省處於全省封鎖狀態,多數省份可外調白條。當前疫情由北向南逐步擴散,發生疫情省份連續再發,非洲豬瘟防控形勢嚴峻。

由於疫區相鄰省份也暫停生豬跨省調運,暫停時間從任一相鄰省發生疫情至其全部相鄰省疫情解除封鎖前。因此當前國內生豬跨省調運幾乎停滯,若相鄰省份接連爆發疫情, 則無限期推遲本省解鎖時間。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養殖與屠宰產能的不匹配造就了豬價南北價差,非洲豬瘟導致的限運政策更加劇了區域間豬價的不平衡。從養殖和屠宰產能佔比來看,屠宰場臨近消費市場,與養殖場的產能分佈不匹配,再加上飼料價格北低南高,因此豬價也同樣呈現北低南高的價格走勢。非洲豬瘟的出現,使部分生豬調出區域無法調運,調入區供給不足,價差拉大,疫區與非疫區價格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更精確地,我們選取某些省份發生疫情封鎖前後的生豬價格變化來看各省的供需格局。我們把 8 月疫情爆發後豬價有明顯下跌的歸為生豬調出省,當前 12 個省為生豬調出省,其中內蒙古、遼寧、河南、湖南、山西等省在某段時間內生豬和白條都無法跨省運輸, 價格下降幅度較大。當前所有生豬調出省都被限制調運,我們根據價格下降幅度來判斷省內供給過剩程度,供給嚴重過剩的有: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河南、山西;過剩程度中等的有:湖南、安徽;過剩程度較輕的有:江西、廣西、雲南、河北。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供需基本平衡省份為山東、陝西、湖北、江蘇 4 省,山東的供給略多於需求。供給平衡區域的生豬價格基本在 13 元/公斤。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非洲豬瘟爆發後省內豬價上漲為生豬調入省,由此判斷 9 個省市為生豬調入省。根據上漲幅度來判斷,生豬嚴重緊缺省市為重慶、四川、浙江、廣東、貴州等,當前均價約在17~19 元/公斤;生豬較為緊缺省份為北京、天津、福建、上海等,除天津外三省市均價在15~16 元/公斤。

東北和河北的生豬製品就近流入北京和天津,但是北京市由於管控嚴格,市場只向少數幾個有資質的供應商開放,因此東北和河北的大量豬肉流入天津,使天津豬價下跌,但天津本質上仍是生豬調入區。


豬週期深度研究之五非洲豬瘟與豬週期


當前以省為單位的禁運政策使全國的生豬跨省調運幾乎停滯,造成全國豬肉供應量極不均衡,調入區豬價飛漲,調出區受困於屠宰產能不足,養殖戶無法售賣生豬隻能私自屠宰甚至活埋。在調入省高豬價誘惑下,生豬違法偷運屢禁不止,更加劇非洲豬瘟疫情的傳播。因此,以省為單位的禁運政策非長久之計,未來政策的走向將影響相關上市公司業績, 分以下三種政策可能的變化來進行分析。

1、維持現狀,限制跨省調運

若維持當前現狀,嚴格限制活豬的跨省調運,則所有出欄生豬均在省內屠宰,各區域間的高價差得以維持;各養殖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取決於其在生豬調入省份的出欄佔比。根據各公司出欄量分佈和各省份價格來進行推算,若政策維持現狀,限制跨省調運, 則利好溫氏股份和新希望的業績表現。

2、放開豬肉點對點跨省調運

放開豬肉的點對點運輸,規模廠將受益,散戶加速退出。規模場設備完善,在飼料和疫苗等環節的投入明顯高於散養戶。因此,若放開點對點的跨省調運,規模場由於供應量大、豬肉較為安全將從中受益。放開豬肉點對點跨省調運利好產區佈局為主的養殖企業, 如牧原股份;但是由於調入區豬肉供給增多,利空銷區佈局為主的養殖企業,如溫氏股份。同時,放開豬肉點對點調運利空在產區分佈較多的屠宰企業,由於產區供需情況緩解,屠宰企業的收購成本升高。

3、放開動檢 A 證申請

《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為農業農村部統一監製,分為兩類四種,即 A 類和B 類,動物和動物產品。具體為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動物 A)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產品 A)適用於跨省境出售或者運輸動物及其動物產品。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動物 B)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產品 B) 適用於省內出售或者運輸動物及其動物產品。

當前我國的 A 證主要頒發給屠宰場,養殖場若進行跨省調運須經屠宰場允許,由此形成現在的屠宰場強勢養殖場弱勢的形勢,屠宰場坐地起價。因此,放開動檢A 證的審批, 規模養殖場可自行開展屠宰業務,無需進行活豬長途跨省運輸,在屠宰產能不夠的省份可增加屠宰量,避免各地豬肉價差過大。若放開動檢A 證的申請,解決屠宰和養殖產能不匹配問題,總體而言利好規模化養殖企業,尤其是產能佈局集中於銷區的企業,如牧原股份。

總結

非洲豬瘟對生豬養殖行業的作用主要分為三個途徑,第一是直接造成生豬死亡,第二是對業內養殖戶的威懾力,第三是通過改變政策來影響整個行業。

造成的影響如下:

非洲豬瘟利於行業總體產能出清,散養戶出清速度更快,規模場放慢擴張速度,由於供給端的削弱明年豬價有望向好。這也回答了我們開篇的疑問,並非豬價不受非洲豬瘟的影響,而是非洲豬瘟的影響更多是從產能的方面來影響供給端,這種影響並不是立竿見影,而是要經過養殖週期滯後反映在豬價上。

在養殖端,銷區佔比較大的養殖企業顯著受益,若放開點對點的豬肉調運使規模場普遍受益。

還有一點就是,由於非洲豬瘟的頑固性,我們目前並不能把非洲豬瘟根治,但是我們根據經驗的總結能想到越來越好的應對辦法,所以有關非洲豬瘟的政策不會一成不變,而是會越來越完善。所以想要把握好豬週期就必須時刻關注政策動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