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把中學生送去美國教育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先生在某平臺,暢談中美教育、高校職稱評定、諾獎等諸多熱門話題。

楊振寧:把中學生送去美國教育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美國的教育絕對不是比中國的中學、小學、大學好

我覺得整個中國目前的家長也好,教育家也好,也可以說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那就是覺得美國的中小學好。我再三講過,一個比較好的學生,比如80分的學生,如果能夠考進中國一個比較好的大學,那麼在這個學校念四年,得了學士學位,再可能的話送到美國去唸研究生,這是一生最容易接近成功的。我自己就是這樣,我後來本科教育、兩年碩士教育都是在西南聯大,這個給我打了非常紮實的基礎。

把中學生送去美國教育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因為美國整個的社會是一個放縱的社會,它的好處是他容易促進一個人個性的發展,可是走得太極端了。一箇中學生到美國,不管他進哪一個中學,都會有很多吸毒的同學。年輕人受了這些同學的影響,可能墮落,而且這個墮落是一下掉下去,就回不來的事情,這種危險是很多把小孩送出去的中國父母沒有想到的。我認為對於多半的學生,比如90分以下的學生,中國的教育體制是好的,他可以使得這些小孩成才,將來做一個有用處的人。美國太放任,有沒有好處呢?有,非常聰明的,90分以上的小孩在美國佔便宜,為什麼呢?因為他不需要規規矩矩唸書,他自己就都可以吸收進去,所以他就海闊天空,他的發展,尤其最聰明的人在美國容易發展。

中國今天特別需要拔尖的人

中國今天到了這個程度,特別需要拔尖的人。我想通過整個社會的努力、政府的鼓勵,也可能有一些措施,能夠使得以後二十年中國在這方面教育體制做得更好一點。以下是楊先生的精彩觀點。

我國高校職稱評定製度要完善

高校的職稱評比我想是必須要有的,怎麼樣一個評比制度,才使得(學術不端)這些錯誤,甚至滑稽的現象不再發生,這是需要整個社會研究的。

文科學生可以多看看科學家的傳記

對於文科的學生,我有一個建議並想了很多年。我近年來喜歡看傳記,尤其是科學家的傳記,這些傳記的寫法是跟中國傳統的寫史記的辦法是不一樣的,因為從這個裡頭可以對於這個人的生平,對於他為什麼成功,為什麼失敗,可以多一些瞭解,中國這方面完全沒發展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