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下跌的消息沸沸揚揚,卻為何遲遲不見拋房潮出現?

Mr_Dash


樓市回調進入下行通道,媒體唱空不做空,房價微跌是市場迴歸理性的表現。燕郊(廊坊)地區房價“腰斬”,廈門房價大跌30%是少數極端現象,也是炒房的惡報。調控是防止樓市大起大落,維護房地產穩定大局,不會發生拋房潮現象。



1、樓市進入拐點城市分化明顯

8月份就有樓市拐點論爭議,全國土地流拍達800餘起,同比增長80%,傳統的金九銀十旺季,銷售面積環比下降18%,市場一片涼涼景象。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66漲13跌1平,其中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房價平均跌幅0.3%,環比擴大0.1%;二線城市漲多跌少,三四線城市漲幅回落。11月份,10大城市1漲9跌均價環比跌幅擴大。



2、調控的目的是為了穩預期

731會議"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是針對樓市越調越漲的怪象而嚴厲發聲,其目的是摁住樓市這頭猛牛,抑制流動性放水湧進房地產,引導分流資金投向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逐步壯大實體經濟。穩預期,穩地價,穩房價穩中有降,是未來樓市主旋律,樓市調控既防大漲也防大跌。



3、樓市大跌不利於經濟穩增長

今年GDP增幅下降,前三個季度分別是6.7%、6.6%、6.5%,我國經濟增長三駕馬車,出口、消費增幅下滑,而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其中房地產投資佔比較高,同時佔GDP比重較大,樓市軟著陸,有利於經濟穩增長。專家認為“房地產是鐵打的泡沫”,調控是擠泡沫,而非刺破泡沫。我國經濟發展處於高增長向高質量轉型期,穩增長對房地產行業的倚重,週期內不會發生改變。



4、投資者依然看好樓市

樓市短期回調,媒體唱空不做空,調控擠擠泡沫樓市更健康,投資者依然看好房地產。調控“5限”措施抑制投機,炒房空間狹窄,房地產迴歸理性,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是投資者有錢無處安放,股市割韭菜,p2p爆雷,銀行利息低,投資房產抵禦通脹,可以保值增值,比較穩定。除此之外,普通投資者沒有更適合的渠道。



5、調控因城施策穩樓市

為保障剛需和改善購房,10月份深圳、廣州、杭州等熱點城市下調房貸利率;近期北京集中釋放土地供應,達到市場供需平衡。為緩解房企資金壓力,據中原地產統計,11月份各大房企獲准大額融資,總金額超過1000億元,表明樓市已由高槓杆、去槓桿轉向穩槓桿。


水宜說房


房價現在是寒冬,但不會降價,如果是剛需,我認為合適就出手買,如果是投資,也是這樣,而且還要看好是那個城市,現把個人觀點分析如下:

1、媒體宣傳降價,且越來越兇,這與國情分不開,大家知,媒體是誰管控?政府既然制定控房價,那肯定宣傳在先,雷聲在先,所以現在就出現了房要降了的狂潮議論,但現實並不降。有個案降不代表全房價。

2、看城市,有些城市正在發展中,也是政府極力扶持的二、三類城市,本身房價就不高,基本沒降的空間,如廣西南寧做為東盟永久舉辦地,中央又批建特大城市,但現在房價平均不超1.3萬一平,所以你說降那是不可能!

3丶國家提出房不是用來炒,是用來住的,但他也不是說一定把房價降下來,只是要採取多方法能買不起的也有住!所以,房價穩定是必須。

4丶很多人都在關注房價,一有說降價大家蜂湧而去,說明買房人還是很多,特別是鄉鎮縣份,都知道在大城市各方面條件都遠超他們,為了享受這待遇,大家都會向市裡買。

5、最近網上說萬科降價了,國企改名了,我認為怎麼改,他們最終還是以地產為頭,多領域發展,也是想用這方法逼那些炒房的拋房,但大家知,這2年土拍少了,有拍土的城市,萬科等知名企業還是積極要地,說明什麼?說明這一上控潮一過寒冬,房就會大漲,開發土地少,房源少了,還是物以稀為貴

6、國人買房的想法,就是保值,這是幾代人的想法,不是你一年就能改變的思維,炒房賺差價,剛需可住又保值,前二十年你把錢存在銀行,二十年後的今天,又是個怎麼樣,很明顯!所以一旦房真下降,房悶就不止炒房者,剛需恐怕一樣,所以社會穩定才是最主要!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說得不對請批評指正


老農3792


一套房主不會賣,多套房主沒必要賣!

首先明確兩點:

第一,房價是在下跌,但到不了暴跌程度;

第二,不會出現拋房潮,未來出現的概率也不高。

先說下跌的事兒。目前不是下跌的消息沸沸揚揚的問題。而是從2017年二季度開始價格處於持續走低的局面。即使像北京這種全國最抗跌的城市不同區域也出現了10-25%的跌幅。見仁見智,這個幅度算不上暴跌。像環京區域接近腰斬的降幅屬於個例,也是因為前期上漲幅度過大和實際需求不強導致的正常現象。總體看,跌幅正常,不意外、不出圈。

再說拋房潮,除了像純熱炒地區以外主流城市沒出現也不太會出現大量的拋房潮。原因有三:

1、持有成本低,抵禦降價的風險高。目前房產的持有成本並不高,除了月供外沒有其他附加成本。還得起月供,即使房價下跌,也還有機會翻盤,為什麼要割肉?除非是高槓杆運作的短期炒作者。目前市場中這個比例的買房人已經大大降低或者說很少,即使有也早就清倉出貨走人了。等到現在再甩賣的,除非他是對樓市毫無瞭解的人,這種人太少了!

2、一二線城市最大的購房群體不是炒作者而是首次置業者和置換者。這些人不會因為短期的震盪就賣房。他們的買房初衷裡大部分是自住,升值的需求到不了兩成因素。

3、限購、限貸導致賣房更謹慎。各種限制不但攔截了很多炒作資金,同時也讓自住者在交易時更謹慎。尤其在限購指標和貸款折扣這兩方面。多套房主賣了就買不回來,因為沒指標;之前買房拿到九折、八五折銀行利率折扣的人,現在賣了反而不划算!

所以,市場沒有出現大量拋售房產的基礎。如果有一天真的所有人都在賣房子,那誰來買呢?到時不是房價下跌的問題,也不是暴跌的事兒,而是根本就賣不出去!明知下跌還買,那不成慈善事業了嘛?丈母孃都不會再要房子了!!!

☞點贊~關注“東堂議房”,分享更多樓市經驗!



東堂議房


如果房價真的下跌了,而且是明顯下跌、實質性下跌,就不需要房價下跌的消息了,更不需要傳的沸沸揚揚。傳的沸沸揚揚的消息,決不是房價已經下跌的標誌,說好聽點,是人云也雲,說不好聽點,是沒有腦子。

其實,房價下跌與拋售房屋是相輔相成的,房價下跌可能會帶來房屋拋售,房屋拋售肯定房價下跌了。

很顯然,目前房價和房屋的關係並沒有完全融合到一起,房價沒有真正下跌,房屋拋售也沒有出現。房價和房屋之間,需要有一個平臺為之銜接,需要以這樣的方式建立聯動關係。既然房價下跌只是傳的沸沸揚揚,而不是真的市場發展到已經下跌的水平。自然,拋售現象就不可能出現。


譚浩俊


為什麼樓市下跌信號沸沸揚揚,卻遲遲不見拋房潮出現了?我分析了以下幾個原因,不喜勿噴。

  1:國家提出房價下跌不是用來炒,是用來住的,但也不是說一定把房價降下來,只是要採取多方法給能買不起的也有住!所以,房價穩定是必須。

  2:媒體宣傳降價且越來越兇,這與國情分不開,大家知道,媒體是誰管控?政府既然制定控房價,那肯定宣傳在先,雷聲在先,所以現在就出現了房要降了的狂潮議論,但現實並不降。有個案降不代表全房降。

  3:為什麼沒有拋售?人心是貪婪的,你跌九成拋售,買家認為你還有下跌的空間,所以市場才有買漲不買跌一說

  房價也確確實實在下跌。今年春節過後看上一套房,準備籤協議的時候房東有漲價了。我很討厭她這各種心裡就拒簽了,最近我去中介去看房時又看到那套房還沒賣出,價格還有下降,真慶幸自己當初沒買。


銀瑞小螞蟻


可能是因為嘴上說的和行動總是不一樣吧~天天盼望房價下跌的人,有幾人是打定主意不買房呢,不過是希望房價下跌一些,方便自己上車。真正持有房產的人,對剛需來說,房價漲或跌都只有一套房,賣了還能買回來嗎?折不折騰?對於投資者來說,考驗的是房價下跌的程度和資金鍊安全。那麼當前房價下跌到什麼程度了?房價下跌是真的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2a1b4e7011f369ae7503c10854e8fc6\

道哥道金融


沒有出現拋房的是因為市場還有信心,其實確切的說信心很足。

首先,現在大家炒的沸沸揚揚的降價更多是媒體的噱頭,真實房價到底降了沒,降了多少。舉個例子,兩年前房價是兩萬,今年初,漲到了六萬,現在降到了五萬,便有一幫媒體哭喊房價都降了一萬了,房企活不下去了,求別降價什麼的。實際房價其實還是高位的,這些人都是沒有良心的替房地產搖旗吶喊的。

其次,現在只是個別的地方降價,大城市價格自依然很堅挺,不管是剛需還是炒房的,買的房子都是升值的,沒必要拋售。

第三,也是最根本的,政府不會允許房價出現大幅度的波動的,從前段時間珠三角房企降價被約談,能看出政府對房價的基本態度。雖然國家提出房住不炒的政策,並沒有說過房價太高,該降價之類的話。也就是說政府不希望房價飆升,只是希望房價緩慢上漲,但決不會允許房價崩盤。這也是市場對房地產信心的關鍵。

總之,那些希望房價大跌的人還是洗洗睡吧,雖然小編也是在為了北京一套房苦苦奮鬥,雖然小編也希望房價能降到買的起的價格,但是不得不承認,房價不會大跌,更別指望大家拋售了。


whnk123


其他城市我不瞭解,單說北京,我認為大家(包括所謂專家)都高估了買房人群中純投資者(或投機者)的比例,更高估了房產投資者群體使用高金融槓桿兒的比例。

實際情況是:絕大部分房租持有者都是自用、未來自用(譬如子女、父母養老等)、或者長線投資和長期持有。他們用的是自有資金、遠期或預期收益、以及適度的金融槓桿兒。

他們沒有網絡噴子和專家們描述的那麼貪婪、瘋狂和投機房子的喪心病狂(有的只是極少數個案,基本不對趨勢構成影響)。相反,他們是靠譜的社會中堅力量,他們平和、理性,收入穩定,且理解經濟和金融,他們普遍有著基本的風險意識和風控能力,有合理分散的“雞蛋籃子”。

這樣的一群人,你指望著當房價出現短期的波動,就讓他們恐慌性拋售房產?想多了各位。



苛客真評


房市寒冬來臨,有不少數據顯示,當前全國各地的樓市都已經處於下行狀態,成交量不如以往,開發商也不得不降價促銷和打折出售手中房源了。

為什麼樓市下跌信號沸沸揚揚,卻遲遲不見拋房潮出現了?我分析了以下3個原因:

1、鋼需旺盛的城市,下跌概率較低

炒房客中,大部分囤積城市地段比較好,升值空間大的房源,最好有概念之撐的城市,這樣一來,當樓市處於下行狀態時,他們也不必過於為自己的房源擔心,也更沒有必要急急忙忙的拋售手中房源。

2.房價雖說降,但還沒發斷崖式爆跌,大部分人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當下這種房價高、房貸利率高、購房成本高的“三高”狀態之下,尤其是今年房貸利率上浮,同比去年買房要多花幾十萬利息,月供也要多出好幾百,很多購房者依然沒能力購房,炒房客拋出來的房子沒有接盤俠。

3.炒房團不懼調控政策壓力

一些在房地產市場“摸爬滾打”了十幾年,有一定資金,心理抗壓能力強,自我感覺領悟到房地產市場調與漲的“奧秘”,他們期待樓市放鬆後反彈,從中大賺一筆。


總結:一來炒房客們依然抱著賭博的心態,根據多年炒房經驗,未來房價會反彈,二來現在房地產市場形式不明朗,而且政府調控房價政策下,房產流動性較低炒房客們想拋房也力不從心。


天涯浪人


我來說說個人觀點,不喜勿噴。第一,什麼是營銷?房價只聽到漲,而聽不到跌,是因為跌的消息被封鎖了,和剛需、學區房、高鐵房一樣,是一種營銷手段。第二,為什麼沒有拋售?這正是房子作為一種投資品的缺點,變現能力差,幾十萬幾百萬一套,買家的首付從二成提高到四成五成;炒家的資金己經套在房子上了;外資早早就撤出中國樓市,等等誰還有實力買房呢?王健林都不能。第三,為什麼沒有拋售?人心是貪婪的,你跌九成拋售,買家認為你還有下跌的空間,所以市場才有買漲不買跌一說。第四,市場上己有恆大八八折;萬科五折。誰都別忘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耕者有其田,住者有其屋,是革命者的理想,也是黨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