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是石油工人,難忘那段青春歲月

那些年我是石油工人,難忘那段青春歲月

喜歡這張照片,因為它真實的記錄了我當年的工作情況和環境,照片的背面寫著“1986年5月,玉門油田鴨兒峽油礦,鴨594井”,彈指一揮間,至今已經快30年了。

玉門油田開發於1939年,是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至今己經走過了70多年的發展歷程。詩人李季有詩曰“蘇聯有巴庫,中國有玉門,凡有石油處,就有玉門人”。

玉門,石油工業的搖籃,鐵人王進喜的故鄉,一面中國石油工業的光輝旗幟,“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在那個年代,鐵人精神不知激勵了多少人。

父親六十年代響應國家號召來玉門油田工作,我也出生在玉門油田,至到長大成人走向工作崗位也沒有離開玉門油田。

1985年元月我參加工作,當年18歲,和我一起參加工作分配到玉門油田鑽進處測井站的有45人,我們都是石油子弟,是標準的第二代石油人。“測井”這種工作就是用電纜連接各種井下儀器監測地層含油飽和度、油層孔隙度、地層壓力等,為油田開發提供第一手原始資料,“測井”被譽為是油田開發的“眼睛”。油田測井工藝複雜,專業性極強。有勘探開發的裸眼測井、隨鑽監測地層氣體的氣測、開發油層的射孔、油田後期開發的生產測井等。

我和7名同學分配到隨鑽監測地層氣體的氣測隊幹氣測工,能有緣分在一個班的就我們3人,我,鄧文龍,毛麗霞(圖3)。在我的記憶中,鴨兒峽油礦594這口設計井深為4500米的井完鑽將近用了一年時間,聽師傅們說曾經在甘肅張掖打過一口鑽探井,4500米的井用了2年的時間才完井,也許是那時的鑽井技術還不先進吧。我身後的儀器就是當時上海儀器廠生產的701F色譜氣測儀。

701F色譜氣測儀是固定在由南京汽車廠生產的像交通車一樣的嘎斯車上,上井工作時就把儀器車開到井埸,至到鑽井完畢,才能把儀器車開回基地,完井週期要根據地層的複雜程度和鑽井工藝來決定,最少都在六、七個月以後,甚至更長的時間。車內不大的空間就是我們的工作場地。這種色譜儀器精度差,自動化程度不高。印象深刻的就是每次上井工作前,都需要在井架的頂部安裝井深顯示器的鋼絲繩,站在40多米高的井架頂部往下看,井架晃晃悠悠的,男的上去都小心翼翼,更不要說是女工了(那時小隊裡女工很普遍),小隊裡膽小的女工跟本不敢上井架,都是我們幾個男的來做這項工作,上班都是三班倒,儀器連續不斷的工作。

錄井時,從井底返回地面的泥漿進入泥漿池,收集氣體的脫氣器就固定在泥漿池裡,氣體通過脫氣器的管線進入儀器進行色譜分析,根據儀器峰值顯示的高低來判斷油氣層位置。夏天還好,尤其是玉門油田的冬天,野外的氣候常常在零下-30c°左右,暑九寒天,在車裡上班就象在冰窟一樣,非常寒冷,我們就用棉棚布把儀器車從上到下包裹起來,用這樣的土方法保暖,效果非常好,但連接儀器的氣路管線裸露在外經常被泥漿凍住賭塞,只有疏通管線才能保證儀器的正常錄井,我們只好不斷的上泥漿池疏通氣路管線,往往是從頭到腳濺一身的泥漿,凍在工作服上就像穿了鎧甲,有時候鑽井進尺快或是油氣顯示好,儀器立馬崩潰,只好關機,再開儀器時還得重新校驗,勞動強度非常大。

那些年我是石油工人,難忘那段青春歲月

油田勘探工作很辛苦,常年在野外工作,幾個月才能休一次假,好在那時候年輕, 沒心沒肺的長期不回家也沒有牽掛,下了夜班也不知道累,和同事們漫山遍野的到處跑。幾年的野外工作,使我結交了許多的鑽井工朋友,他們大多耿直豪爽,這些照片是一位愛好攝影的鑽井工朋友在工作之餘拍的,尤其第一張是在我不知覺的瞬間拍的(圖1),極其自然,感謝朋友給我留下了保貴的照片。照片中的我很快樂,我的運氣似乎也很好,身後的野營房剛剛開始裝備野外鑽井隊(圖2),一色的綠鐵皮野營房,整整齊齊擺放在離井場幾百米的比較平整的地方,一間野營房又分為2小間,一小間住2個人,共住4人。在此之前,野外工作住的都是帆布帳篷,一頂帳篷要住5、6個人,夏天熱的要死,冬天凍的要命,野營房的投用,告別了野外工作使用帳篷的歷史,極大的改善了前線職工的生活條件。

為了中國的石油事業,石油工人長期離家別子,極其艱苦,但那時的石油人從不說苦言累,現在想想,那就是石油人艱苦樸素、以苦為樂滲透到骨子裡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身處大城市的人們無法體會和理解的,"石油精神"代代傳承,激勵了幾代石油人,至今仍然在石油行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那些年我是石油工人,難忘那段青春歲月

這是我們氣測5小隊的全體人員與地質班人員唯一的集體照, 尤其珍貴。後排左依次為:鄧文龍、我、劉玉傑、毛麗霞,前排為地質班人員左:王惠霞和宋惠榮。

地質班的王慧霞、宋慧榮和我們一起參加工作,雖然不在一個單位,但她們倆也負擔這口井的地質錄井工作,能在一起工作我們都很興奮。

在鑽井隊完井以後,大家辛苦了幾個月,抓緊時間整理好上交的錄井原始資料,調校好儀器,商量著利用這點難得的空閒時間一起去遊玩,都是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雖然在一起上班,但三班倒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大家全部聚齊的機會並不多,一聽說要遊玩大家都很興奮,油田一般都處在戈壁荒漠,自然環境極為惡劣,玉門油田緊鄰祁連山脈,海拔2千多米,戈壁灘上寸草不生,漫山遍野只有西部戈壁特有的一叢一叢零星散落極為耐旱的駱駝刺,地理位置上嘉峪關市離我們所處玉門油田位置最近,大概60多公里,於是,我們一致決定去嘉峪關市,班長劉玉傑還借了一臺海鷗120雙反相機,遊玩過程中在嘉峪關市中心最熱鬧的的百貨商場門前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全家福。

再說說照片中一起工作的同事。

鄧文龍,如今在西部鑽探工作,乾的還是老本行,幾十年如一日,能堅持下來讓人敬佩,現在偶然也能見面。

劉玉傑,我們氣測5班的班長,家不在玉門油田,一個人來油田打拼非常不容易,讓人欣慰的是他和前排地質班的宋慧榮喜結連理,並在1997年油田改制中,落戶深圳,失去聯繫許多年,但最近又打聽到了他的消息,祝願他們在他鄉平安,快樂。

毛麗霞,我們氣測隊的才女,文章寫的好,人也漂亮,1989年考上了職工電大離開了氣測隊,因為和我同姓,我對她的關注就多一點。2000年去玉門油田出差,從朋友那裡打聽到了她的電話,毛麗霞如今在玉門油田研究院工作,十幾年了,彼此見面都很驚喜,她的變化挺大,變的很溫柔,女人味十足,讓我很不習慣。記的在一個班時,她的性格很潑辣,說來好笑,我們倆經常吵架,抬槓 。

王慧霞,1997油田改制中失去聯繫。2013年,我們85年參加工作的人員組建QQ群,幸運的在甘肅酒泉玉門油田基地找到了她,建立起 了聯繫,這都是後話了。

80年代後期,開採了50多年的玉門油田產量遞減,尋找新的油氣田成為了日漸緊迫的事。1988年,新疆吐哈盆地發現了油氣田,我又參加瞭如火如荼的新疆吐哈石油會戰。

新疆吐哈盆地是著名的火州。夏天,新疆鄯善戈壁灘上的氣溫達到了60℃度,那時沒有空調,儀器車裡就像是蒸籠一樣,只有一臺電風扇,吹出的都是熱風,我們上班時每人都準備一壺8磅的水瓶,但一會就喝光了,我才真正理解了“汗流浹背”的含義,大班人員就不斷的給值班的人員送水……我們就是用701F氣測錄井儀,克服高溫酷暑帶來的許多不利因素,取得了新疆吐哈石油會戰許多井次的第一手原始資料。想起當年工作的往事,至今讓我引已為傲,因為,我參加了可以載入中國石油史冊的“吐哈石油會戰”。

90年代中後期,隨著科學技術鑽進工藝的不斷髮展,3、4千米的井完鑽也就3至4個月,這種701F氣測儀在90年代後期已經淘汰,取而代之的已經是全自動數字化的拖橇綜合錄井儀。1996年,新疆吐哈油田基地(吐魯番-哈密)建成,我和許多玉門油田參加新疆吐哈石油會戰的職工整體搬遷至新疆哈密。

我在野外工作了6年,1992年因工作需要調到了後勤,個人的工作經歷也從側面反應出油田的發展史,幾年的前線工作經歷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每當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我就想起了在前線工作那種克服困難,勇往直前不怕吃苦的精神,激勵著我面對困難沒有任何的懼怕。原來和我在一個小隊工作的同事,還有許多仍然奮戰在油田一線, 20多年過去了,能堅持下來確實不容易,向他們表示由衷的敬意。

每次看到這些照片,仍然讓我激動不已,彷彿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更加懷念那些年我們在一起工作的同事,揮不去的是記憶,留不住的是年華, 回想起那艱苦奮鬥的創業經歷讓人唏噓不已,我做為石油工人的一員為此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那種不怕苦、不怕累,團結友愛、以苦為樂的團隊精神至今仍然是我工作的動力。

那些年我是石油工人,難忘那段青春歲月

那些年我是石油工人,難忘那段青春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