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話,袁紹哪些方面比曹操強?

再喚一聲雲長啊


袁紹是“四世三公”是真正的貴族,按現在的說法,袁紹是富N代,他的血脈就是純粹的貴族血脈,而曹說不好聽點則是閹豎之後,家裡雖然不算破落戶,但注重門閥的當時,他的出身跟袁紹沒有可比性。

跟很多富N代一樣,袁紹不必經歷父輩、祖父輩早年創業的艱辛,於是他長得風流儒雅(腹有詩書氣自華,有文化的人自然有儒雅之氣)而且喜歡古玩字畫,走哪都帶著,官渡之戰開始之前,袁紹還在研究古玩。

比起袁紹來,曹操則是富一代,富一代的特點是鑽營。我們知道富一代的錢是怎麼來的,很少是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基本都是靠鑽營。沒有點下三濫的手段,要想富,無疑是難如登天。由此可見曹操是個政治投機分子,他就像一個無恥地賭徒,必須不斷押寶,通過機遇和膽識來上位。

正因為曹操除了智謀和膽識一無所有,所以他必須靠自己,靠自己的腦子來思考,來鑽營,所以才有了三國演義裡的“十勝論”——“道勝”、“義勝”、“治勝”、“謀勝”、“德勝”……

說實話,郭嘉這“十勝論”說在官渡之戰之前,的確是有謀士的眼光的,但未免言過其實,對曹操也是過譽了。謀士嘛,總得搞點違背規律的事,才能體現出眼光不同。

那麼我們挑選最具代表性的,看一看袁紹與曹操有哪些不同?或者說在袁紹具有絕對性壓倒力量的官渡之戰中(70萬對7萬),他是不是真的“必敗”?袁紹真的不如曹操嗎?

史學家呂思勉曾說過一句公道話,他說“論才具,在當時群雄中袁紹是首屈一指的”。

建安四年,袁紹打敗了強大的公孫瓚,從此擁有了戰略位置上重要的四州——青州、冀州、幽州、幷州,這也體現出他過人的實力。

袁紹在得人心上比曹操強,曹操是收買人心,其實罵曹操的一直很多,曹操早就被罵得裡外不是人,而罵袁紹的其實並不多,如果袁紹不失敗,估計都沒人罵他——因為確實完美,無論長相“儀表堂堂”,還是才華“頗通古玩字畫“,還是為人處世,都挑不出毛病。

唯一能挑出來的就是”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用李鴻章的話說:“我難道還任人唯疏不成?”袁紹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他用人唯親是因為有人可用。曹操的出身和家世,他有什麼現成的親戚可用,恐怕都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吧?所以他用人不分近遠,只要有一技之長即可,他剛創業的時候恐怕麾下都是雞鳴狗盜之輩,拿不上臺面,但又確實很聰明、很會鑽營那些奇能異士。

當時的社會如此注重門閥制度,人性都是高攀的,有才能的人也是一樣,世家子弟當然去袁紹麾下效力,那些寒門子弟,因為被世家子弟排擠,抱著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想法投奔曹操。

曹操用人不疑?那是沒辦法,曹操生性多疑,不比袁紹差。

對袁紹的詬病還有一條——“多謀少決,失在後事”,曹操則“策得輒行,應變無窮”。

袁紹優柔寡斷,這是他性格弱點,有人說是因為袁紹格局小,曹操格局大。

野心從來就是富一代的特質,富N代則不需要野心,前者要創業,創業的目的的將不屬於他的東西據為己有,當然要有格局、有野心;後者天下本來就是他的,更是他背後的政治勢力的,要野心、要格局有什麼用?

至於說曹操節儉,這純粹是讚美他,他不是四世三公家庭出來的,背後沒有士族勢力的支持,軍費還得靠盜墓,他不節儉怎麼辦?

但曹操的謀略確實比袁紹強,屬於老謀深算那種,曹操看問題思慮長遠,而袁紹則目光短淺,這跟二人的出身有很大關係。袁紹的思維基本成定勢了,父輩怎麼幹,他就怎麼幹,而曹操則具有開創性,放開式的思維方式。

比如在清理“十常侍之亂”的行動時,那時曹操和袁紹還是朋友,兩人經常事,袁紹的意思是——“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帶兵入京”,曹操卻說“只需要交給一個獄吏足以勝任,此事只需要剪除元兇,何必殺盡?如果殺盡,我料必敗!”

曹操覺得招兵入宮,是殺雞用宰牛刀,而且是引狼入室,而袁紹則性子急,覺得廢話什麼,直接找人來砍了宦官就行,結果召董卓入京,讓局面亂上加亂,後來董卓成了禍患,大家都得想辦法怎麼除掉董卓……

說起來曹操和袁紹還是兒時的玩伴,袁紹說:“曹操當死數矣,我輒則救之。”不知道在袁紹臨死前,是否會後悔之前對曹操的再三搭救?

曹操是漢朝亂世的一個異數,他絕非是歷史的必然,後人對他的評價也差距很大,要麼過於貶低,要麼過於抬高,其實都是不對的。

時勢造就英雄,英雄何嘗不是再造就時勢?不要以成敗論英雄,也不要誇大某個人的力量,這也許是我們研究歷史的初衷吧!


靜說歷史


首先,袁紹出身不凡,乃四世三公,自己也位居於三公之上。本是庶出,司空袁縫之子,袁縫早逝,過繼於伯父袁成。從小聰明伶俐,能力十足,20歲時便出任濮陽縣長。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三國志》稱其為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從家世來看,一邊是四世三公,一邊是漢相之後。從智商上看,兩人都聰明伶俐,難分伯仲。那袁紹輸在一手,心態不行,為人優柔寡斷。。舉個例子,建安四年,曹操意氣用事攻打徐州劉備,後方空虛,袁紹本想攻打許都,結果小兒子袁尚病了,他就也不打曹操了,整日在小兒子榻前守著,錯過了滅曹操的大好時機。而且還有個拖油瓶弟弟,這兄弟倆不和讓曹操鑽了大空子。

一句話,袁紹輸得不冤。






莫桑知事


三國演義把袁紹描寫的很不堪,和曹操相比,袁紹能力是有些遜色,但是能成為東漢末年最大的諸侯,也還是很厲害的。

袁紹出身比曹操高,四世三公,雖然是庶出,但也深受父親喜歡。出身這一點比曹操要強,而且袁紹長的比較英俊,名聲也比曹操好。曹操年輕時好武俠,被時人所輕。

東漢末年,靈帝設西園八校尉,牽制大將軍何進。宦官蹇碩為上軍校尉,袁紹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從官職上看,袁紹要高於曹操。

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殺害,董卓進洛陽時,袁紹不肯和董卓同流合汙,逃亡到冀州。董卓無奈之下,認命袁紹為渤海太守。

在討伐董卓的時候,袁紹被推舉為盟主,聲望和實力遠遠高於曹操。但諸侯之間人心不齊,互相牽制,互相攻伐,討伐董卓未獲得成功。袁紹也開始了對其他諸侯的兼併,統一河北,擁有四州,實力最為強大。

在官渡之戰前,袁紹無論在哪一方面都強於曹操,但官渡之戰是一塊試金石,檢驗出袁紹的成色。袁紹在實力明顯佔優的情況下敗給了曹操,可悲的是後來還沒有翻盤的機會。

袁紹戰敗不久,就死去了。

毛主席評價袁紹說:“袁紹這個人多謀寡斷,有謀無斷,沒有決心,不果斷,結果兵敗於官渡。所以有謀還要善斷。”


龍濤的海闊天空


一、袁紹頭頂“四世三公"光環,順應了豪強政治的要求,其政治影響力運勝於曹操。

二、袁紹綜合得人心方面勝過曹操,他即使遭遇官渡之戰的慘敗,也少有人背叛他,曹操則終其一生都有人背叛。

三、袁紹的社會美譽度超過曹操,人們說袁紹不行,大都集中他個人弱點,很少有人說他形象不佳信譽不行的。曹操則面臨多方指責。

袁紹的弱點主要集中在他沒有天下之志,自身太糾結於既有利益,行動欠缺果決。


羽書遲


袁紹在當時的情況下確實比曹操實力強。首先是軍事實力,袁紹四世三公,祖上積攢下來的大量資源,到袁紹這邊卻被敗光了,比曹操強十倍,二十倍的軍事實力,到頭來卻被曹操吊打,最後只得帶800士兵出逃,好牌到了袁紹手裡也被打爛了。

其次,袁紹的出生比曹操好。袁紹是四世三公,正經八百的貴族,曹操呢,是宦官之後,不是官宦之後,曹操他爹是一位宦官的義子,當然這也不是曹操和袁紹自己能選擇的,但是出生不一樣就不一樣。


農夫說歷史


袁紹出身此曹操好,曹父是過繼給太監的養子。改為曹姓。袁紹出身名門世家。袁紹為人心機沒曹操多。待人處事天真直白。對待劉備就能看出。劉備投他後,關羽幫曹營殺他兩員大將,顏良文丑,劉備幾句哄騙,他就放過了他,還有因幼子生病,不去出征。袁紹做人比曹操正直些。


歸家的綿羊


比起曹操來說,袁紹有決斷話,早統一了。十八路諸侯,一鼓作氣,拍滅叛賊。一統天下,那樣話,就沒有曹操什麼事,沒有什麼東吳,西蜀什麼事。人性使然,個個怕損兵折將,自己吃虧,然後倒黴自己!連袁紹都這樣想法,更不說其他人。面對大事,大難時,想的都是自己,如何保存自己,什麼道德,忠孝成為假的,保存自己才是實在,讀三國小說,知人性,人性醜惡,對於人的陰謀詭計,防不勝防,好心辦錯事,曹操殺人一家。所以看過就算了,不要對照現實世界,更不要拿來實踐!人都是有善意,善心,善良的,小說是小說,不要大認真!


鳳凰231960427


袁紹軍事實力、背景、地盤都強於曹操,但曹操是名副其實政治家、軍事家,各方面都強於袁紹。袁紹和曹操年少時是朋友,曾經一起討伐董卓,想不到一場觸目驚心的赤壁大戰,把袁紹全家全部毀掉!


難忘的人46



古風93814281


除了背景外,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