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簽訂前,打勝的日軍在三天時間內,莫名其妙的把二萬多軍隊迅速撤出戰場,這是為什麼?

甲午戰爭歷史研究


如果真要是跟《馬關條約》的談判和簽訂有關係,日軍把兩萬多軍隊回撤,穩固一下戰場形勢,根據談判結果再決定未來走向,倒也情有可原。

可關鍵是,日軍撤離田臺莊戰場時,李鴻章還在中國,沒有上路呢!

甲午戰爭中日雙方宣戰(1894年8月1日)後第五天,日本大本營制定的作戰方案被天皇通過。

第一階段,與後來真實的甲午海戰和朝鮮陸戰的時間和過程相一致,日軍實現了戰略目的,打垮了北洋海軍主力,從朝鮮半島把清軍趕回國內。

日本的第二階段方案本來是有三個變種。

因為在第一階段的激戰後,對於日本來說,有可能面對三個結果。

一個自然是勝利,後來的戰爭走向無限趨近這個方案。

第二個是僵持,這對國力尚且孱弱的日本來說,是不願看到的,但仍求固守朝鮮半島。

第三個則是預計清軍會乘勝追擊,進攻日本本土,方案目的在於做好本土防禦工作。

真實的第一階段作戰後,最後的結果,日本完勝,與日本的想象一致,清政府並沒有屈膝投降。因為清政府還有底氣,底氣一是在於北洋艦隊雖然遭受重創,但在李鴻章的授意下,仍然有不少北洋艦隻躲入軍港,日本只是取得了海面控制權。第二是戰爭沒有在中國土地上打響,在這種情況下指望清政府投降是不現實的。

於是日軍大本營開啟了第二階段戰役,他們的對手清軍也在源源不斷的完成陸地上的增援準備,準備抗擊進犯領土的日軍。

按照日軍大本營制定的第二階段“”方案(因為第一階段獲勝,所以進入甲方案),日軍第二階段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海軍艦隊,把大規模兵力經過渤海灣運輸到直隸海濱,與清軍主力在京津周圍的直隸一帶進行大決戰,對賭國運。

但在第二階段戰役開始後,日軍跨越國境後,清軍的表現讓日本也不得不及時修正執行方案,總體來說,清軍的表現很出乎意外,戰力低迷。

很快,日軍完成了第二階段的上半場工作,清軍三萬人防禦的鴨綠江江防一戰,日軍進攻很多陣地時幾乎都沒放一槍一彈,甚至九連城的百姓還出來“簞食壺漿”,熱烈歡迎,日軍喜出望外,誤以為他們戰前的輿論宣傳太成功,獲得了很紮實的群眾基礎,對即將到來的路上戰鬥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之後的金旅之戰,日軍進展也比較順利,很快拿下了遼東半島。

海上的戰鬥,日軍也順利在山東半島的榮成登陸,攻下威海衛,劉公島軍港陷入日本海陸包圍,已成困獸。

拿下金旅後,日軍繼續從陸上挺進。

欽差大臣劉坤一部署清軍宋慶、吳大澄、依克唐阿、長順等部,先後五次攻打海城,日軍卻除了佈置固守海城之外,又開闢了其他戰場,打亂了清軍的戰術安排。

在牛莊、田莊臺等戰鬥中,日軍雖然都攻下了陣地,但也付出了很高的傷亡率,表現英勇的清軍(以湘軍為主力)給了日軍迎頭痛擊,他們不畏犧牲,有時候寧肯巷戰到底也決不投降,尤以

宋慶部、依克唐阿部、和聶士成部為甚。日軍對這幫頑強的對手也頗為忌憚。

田莊臺一戰,日軍出動了兩萬餘人,攜帶有大炮六七十門,清軍在遼東戰場有六萬餘人,真正投入戰鬥的人數與日軍數量彷彿,但大炮數量只有對方的三分之一。在巷戰中,日軍使用了火攻戰法,退入巷中的清軍士兵多有死傷,戰鬥結果是,日軍傷亡一百六十餘人,清軍傷亡兩千餘人。日軍佔領了田莊臺,包括遼河以東,盡落敵手。

3月10日,也就是田莊臺一戰後的第二天,日軍開始分批後撤,到3月13日,參戰的三個師團全部撤回遼河(渾河)東岸的蓋平、牛圈子、牛莊三地。

日軍為什麼要撤出田莊臺?

最主要的原因是還沒有做好大規模深入遼河西岸的準備,經過牛莊、田莊臺等戰鬥,雖然取得了各處攻堅戰的勝利,但這三個師團也有不同程度傷亡,需要彈藥補充。

第二,清軍某些部隊的頑強抗擊和犧牲精神也使得他們不敢大意,需要重新考慮論證下一步的進攻配置,憑藉現有的三個師團區區兩萬餘人,日軍不想妄自託大,畢竟清軍未傷筋骨,劉坤一能夠調動的軍隊規模達到了十餘萬。

第三、田莊臺一地孤懸遼河西岸,從軍事上來講,並無有利於防守的地形和工事,萬一清軍不計後果組織類似海城那樣的連續反擊戰,日軍沒有把握能夠固守。

第四,隨著田莊臺戰役的結束,日軍全線戰場已經取得預料中的勝利,“以戰促和”的基本目的已經達到。

日本為什麼要“以戰促和”?

因為他們也沒有做好侵略並佔領中國腹地的準備,實際上也並不具備這個能力,他們戰前唯一的勝利構想就是“割地”!“賠款”!說白了就是強盜。

1895年1月,本來清政府已經派出了戶部侍郎張蔭桓、湖南巡撫邵友濂為議和全權大臣,前往日本談判,但日本考慮到當時沒有消滅北洋艦隊殘軍,沒有打疼清朝陸軍,沒有達到“以戰促和”的效益最大化,沒搭理這茬。

2月2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基本達成戰略目的後,終於拋出了談判條件,指定李鴻章為談判對手,指定了談判方向,那就是割地賠款。

田莊臺戰役後的第三天,參戰日軍全部退回遼河東岸,也就是在那一天,李鴻章踏上了開往日本的輪船。大清朝被打得已經很痛很痛了,日本的直隸決戰計劃可以被修正掉了,日本避免了擴大戰爭導致軍費高企,政府破產;而慈禧太后也發自肺腑地不想再逃亡熱河或其它地方北狩西狩,雙方具備了談判的真正“誠意”。

伊藤博文在日本與李鴻章發生瞭如下對話:

“中堂唯有允、不允兩句話而已。”

“難道不準分辯?”

“只管辯論,但不能減少。”

(本文配圖全部為甲午戰爭清朝宣傳畫)


歷來現實


由於在遼東戰場上輕鬆擊敗清軍,日本軍方沒有因為和談而降低對直隸決戰的野心。大本營開始加速在遼東半島部署兵力。3月7日,大本營任命參謀總長小松宮為徵清大總督,組成徵清大總督府。4月13日,小松宮率徵清大總督府從宇品港渡海前往旅順口。

按照計劃日軍將為直隸大決戰投入步兵80個大隊,騎兵14箇中隊,野戰炮兵40個眾多,工兵13箇中隊的巨大兵力。

這需要集中7個師團的兵力,所以總督府除了緊急從日本國內抽調70餘艘船舶調運近衛師團和第四師團開往旅順外,同時下令遼東戰場的日軍也開始集結。

總督府計劃在日軍集結以後編成第一軍、第二軍兩個作戰部隊,從旅順口登船,在洋河口登陸以後攻佔山海關,以近衛師團防守山海關,第一軍為左翼,第二軍為右翼,進攻北京。所以在停戰前夕,遼東前線的日軍開始後撤,向旅順集中。

但是4月18日徵清大總督府在旅順登陸以後,收到消息,得知前一天已經簽訂了《馬關條約》,日本軍方蓄謀的直隸大決戰不得不停止。

所以停戰前日軍的撤退是為了繼續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做準備,而不是真的要撤退。





不沉的經遠


日本大本營為“直隸平原決戰計劃”做準備。

由於甲午戰爭的發展完全符合日本大本營的戰爭預期,在佔領澎湖列島後,日本大本營認為進軍山海關,在直隸平原與清朝主力作戰已經成熟。

為此,1895年3月16日,日本在旅順成立“徵清大總督府”,小松宮彰仁親王任“徵清大總督”,全面指揮侵略中國的軍事行動。

因此,雖然馬關和談開始,但日本並沒有停止戰爭腳步,反而加緊軍事調動,為了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大的戰爭資本。

但是,歷時8個月的甲午戰爭,日本“國內海陸軍備殆已空虛”,社會危機不斷。最終,《馬關條約》簽訂後,戰爭結束。


五味社


是時,日本國力尚不濟,甲午戰爭打到後來已是強弩之末,在勉強支撐。滿清國力當時遠超日本,如果意志強硬,舉國之力決抗到底的話,先崩潰的會是日本。奈何統治者軟弱怯懦,毫無遠見,日本人咬牙硬撐虛張聲勢,最終挺到條約簽訂。訛詐大筆賠款,既削弱了敵人又補充了自己,此消彼長,從此兩國國運便愈行愈遠。


水盡處雲起時


鬧瘟疫了,,,,日本戰死不到100人,,瘟疫死了千數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