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互金協會發布P2P“十律”,該如何解讀?

昨日晚間,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了有關重要通知的紅頭文件,文件規定了在深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結構,也即是所謂的P2P平臺必須遵守的十條規定,以期從根本上控制整治釋放相應風險,從而切實維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深圳互金協會發布P2P“十律”,該如何解讀?

十條規定,網上被稱為深圳互金協會P2P監管“十律”,甚至被稱為深圳P2P平臺的“至暗時刻”已經到來。具體詳細內容會在本文的配圖中放置,掌握金融總結主要內容如下:

1、平臺不得變更股東及實控人,持股5%以上股東不得減持,新股東注資和併購重組的情況除外;

2、不得變更註冊地和實際經營地,特殊情況須向市區兩級金融管理部門及本協會提前報備;

3、平臺董、監、高不得失聯、辭職;

4、平臺待償餘額不得增加;

5、平臺出借人人數不得增加,且要有序減少;

7、線下門店(資產端)數量只減不增;

8、兌付、提現困難或擬良性退出的平臺,不得開展新業務,同時還應關閉出借用戶幵戶、 充值、投標等功能,僅保留還款、提現等功能,直至存置業務全部結清;

9、問題平臺及擬良性退出平臺,不得單方面宜告完成清盤。

10、未納入整治範圍的和未按要求遞交自查報告的不得開展P2P業務,已經停掉相關業務的亦不得重新開展。

深圳互金協會發布P2P“十律”,該如何解讀?

以上這些,前兩點基本上是從根本上杜絕實際控制人臨時尋找背鍋俠,暗箱操作替換實際負責人的可能,當然允許新增股東注資,併購重組意味著,這個時候最起碼從協會的角度是允許一些平臺互相兼併,以抵抗可能爆發的金融風險的。

第3點,原先一直可能大家比較認識到的是平臺的實際控制人,總經理,副總,財務總負責、風控總負責等是比較相關的責任人員,現在又特別強調了擴大範圍到包括但不限於產品、運營、和章程的制定人員,算是從更廣的層面上確定了平臺的責任人員,以備出現風險失控的時候能夠從更大程度和更廣的層面來確保投資人的權益。

深圳互金協會發布P2P“十律”,該如何解讀?

第四和第五兩點,掌握金融小編感覺是協會這次發佈的這個通知裡面最“厲害”的兩點,如果真按照這個規定嚴格執行,那基本上就是在告知平臺,“你們啊,都不要動了,老老實實維護現有的盤子,並適時適量地放水洩洪,是龍要盤著,是虎要臥著,安心備案,不準耍花樣”。

剩下的這些基本上還能夠理解,意思主要是那些已經是半死不活,雷而不倒的平臺,殭屍平臺,已經出現了逾期,也不跑,也不兌現,在那裡做所謂的展期,拖延時間,仍想抱著能發一些標以新還舊,苟延殘喘的,趁早死了靠ZF救市,矇混過關這個念頭,老老實實地追償債權,償還出借人本息。不得擅自宣佈清盤等公告。

深圳互金協會發布P2P“十律”,該如何解讀?

綜上,掌握金融小編認為,這個時候雖然說是一個地方上的金融協會發出這樣的通知,是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的。前段時間北京就已經有“三降”的說法,所謂降餘額、降人數、降店面。現在深圳這邊就跟上來了,那麼是否意味著深圳這邊的,其他地區也會陸續跟上?

誰都知道,如果全面按照深圳互金協會這個的規定來做的話,很多平臺是撐不了多久的,不用多說,肯定又會是很多平臺爆出問題,或是雷掉,或是清盤,甚至跑路等,那麼為什麼在這個備案進程緊鑼密鼓,又是臨近年關的時候放出這樣的半官方的規定呢?

深圳互金協會發布P2P“十律”,該如何解讀?

我們不要認為這只是一個協會發的文件,又不是金融辦的官方規定,就認為不用重視,因為協會在文件底部也說了,大概意思就是你可以不按我說的做,但是我有最終備案結果的一票否決權,嚴重的我還會把你那些做的出格的小九九,上報給相關部門,有嚴重違規甚至犯罪的,我還要舉報給公安經偵系統。

所以不能不當回事,目前來看這個信息,這個文件是真實的了,用意我覺得是從前兩三年一直在說的監管啊,合規備案啊等等,現在馬上進入最後的期限了,仍有這麼多的平臺,在今年6月份之前,通過幾個“小動作”,已經迫使一批平臺以各種方式謝幕了,那這個階段,這個“緊箍咒”式的規定,會不會有異曲同工之妙?直白點講就是,再“擠”一下,再“壓”一下,撐不住,該爆就爆吧,能撐得住的,就意味著實力確實大大的有,等到通過自然淘汰加一些良性的干預,最終剩下的,數量上估計也就和預想的通過備案的平臺數量差不多了,那就正式給於這些平臺備案。

深圳互金協會發布P2P“十律”,該如何解讀?

從平臺的角度來說,那些資產端比較優質的,應該勝算很大,那些資產端很差,風控又跟不上,在這個背景下,不準新鮮血液注入,運營成本陡增,裁員增效勢必會提上日程,但是如果操作不當,盲目減員,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運營不穩,因為不能再做新增推廣,運營不穩,老用戶撤資加大,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直至爆掉清算。所以這個時候,才是真正考驗平臺的時候,考驗平臺的業務是否真心,是否堅持走下去,是否有優質的資產端,是否保留了最該保留的崗位,以求在“三降”的硬性規定下,劍走偏鋒,運營好老用戶,維持住待收在保,度過寒冬。

這個時候我覺得比拼的才是看誰的用戶對自己最鐵,最忠誠,願意陪著平臺熬過嚴冬,那如何能培養更多忠誠的用戶,無疑品牌,口碑,平臺的線上形象顯得非常重要!誰是真心做事、真心在經營,真心再以客戶的訴求體驗利益為中心在運營,誰就能笑到最後!

對於投資人來說,我覺得利非常之大於弊,協會也說了就是為了投資用戶的合法權益,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所以怎麼樣來說,最終都是對投資人利好的,但是也不得不看到這其中的一些短期陣痛,比如如果你投資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頂過去,出現了逾期和展期,還有就是平臺數量越來越少,整個的投資收益率也肯定會下降,可選擇的平臺少了,不過我們選擇的決策成本也不會那麼高了。

總之,作為經過市場教育過,被雷過,也哭過、也罵過,仍然還相信P2P的出借人,才是整個行業的鐵粉,是真正合格的出借人,在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在投平臺還不錯,就選擇繼續相信他們吧,你的相信或許會使他們撐過這個冬天,相信春天來臨時,他會給你繼續提供一如既往地理財高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