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1411年,10歲的孫氏與彭城夫人偶遇。

她的俏麗,淘氣,一身靈氣,讓彭城夫人印象深刻。

彭城夫人立即入宮稟報朱棣,自己為他的孫子尋得了一位好妃子。朱棣也笑了,岳母彭城夫人居然也關心起選妃來了。

“為我的好孫子要選妃。當然關心。”

朱棣立即傳旨,讓孫氏入宮。他倒要看看,這位孫氏究竟是如何才德兼備,貌美如花,讓彭城夫人也為之傾倒。

朱棣盼著這位絕代佳人快些來,可沒想到,這女子才十歲。他很無奈,只好下令將她留在宮中,冊立太孫妃的事先放著吧。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孫氏畫像)

6年後,孫氏從一介平民家的女子,成長為深宮內苑中最凌厲聰慧的少女。她的聰明逗得彭城夫人開懷大笑,也讓時常出入宮廷的朱瞻基耳目一新。

1417年,朱瞻基19歲,新一輪選妃開始。彭城夫人興奮地握著孫氏的手,說“你一定能選上,你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然而,朱棣完全忘了孫氏的存在。

他命司天官為太孫占卜選妃之事。司天官告訴他,應該在濟河一帶尋找美女。朱棣選中了錦衣衛白戶胡榮的女兒胡善祥。

消息傳到孫氏與彭城夫人這裡,冊封詔書已經下了。孫氏問,“這可怎麼辦?”彭城夫人不甘被忽悠,立刻收拾打扮,進宮面見朱棣。

她質問朱棣,“當年是你讓人家小姑娘住在宮裡,如今又不願讓她做你的孫媳婦,到底怎麼想的?”

朱棣直說,哎呀,詔書都下了,難道要我收回成命?

朱棣最後給孫氏了一個嬪位,太孫嬪。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女醫明妃傳劇照)

彭城夫人被趕了出來,從此對朱棣記恨在心。

朱棣駕崩,彭城夫人女兒做了皇后,每天在皇后面前說胡善祥不好,說她想立孫氏為正妃。“孫氏與朱瞻基的關係特別好,兩人總是形影不離。”

皇后覺得,這孫氏太老謀深算,把自己的兒子攥在手裡就算了,自己的母親也被她忽悠得整天替她說情。

直到宣德登基,張後也沒同意廢胡氏。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宣德帝做太子時與孫氏的關係已是如膠似漆,如今當了皇帝卻要違心立胡氏為皇后,他是一百個不願意。

這胡氏,名字倒喜慶,人卻是個病秧子,幾年熬下來,生活氣息都熬沒了,走近了就覺得煩。

可是,張太后在上頭壓著,大臣們左一句孝道,右一句仁義,根本沒有支持他廢后的意思。該怎麼辦?

最近幾天,他總覺得愧對孫氏,她對他這樣好,百依百順,千方百計逗他笑,哄他開心。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女醫明妃傳劇照)

後來,他想到了,乾脆讓尚寶司另造一個金印給孫氏吧。

自明朝建立以來,不是隻有冊立皇后時才賜金印金冊嗎?再添一個又有什麼錯呢?

他立即下令,讓匠人連夜趕工,製作了一個與皇后胡氏一樣的金印給孫氏。

從此,孫氏與皇后的地位是一樣的。

然而,孫氏自己卻不覺得安穩。

幾年來,她一直沒有身孕,這讓她非常擔憂。作為皇室的女子,首要任務就是為皇帝生兒育女。

女性的價值與她生孩子的多寡直接掛鉤。如果她一直生不出孩子來,她很可能失去皇帝的寵愛,過上棄婦的生活,簡直一文不值。

在孫氏眼中,病怏怏的皇后就是現成的例子,一個守活寡的女人。

或許有一天她也會過上這樣的生活,因為皇帝十分好色,但她絕不希望這一天提前到來。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女醫明妃傳劇照)

日子過得飛快,皇帝30歲生日已經過去半月。

一天,他對孫氏說,“皇后身子有病不能生育,愛卿無病也不能生育,難道朕真的命中無子?”

孫氏琢磨著該如何回答。

就在前幾天,一個小太監報告說皇帝寵幸了一位宮女。這位宮女已有身孕。孫氏立即讓人把宮女看管起來。

她想,如果能用宮女的子嗣充當自己的,應該不算大錯吧。

宮女身份卑微,即便是生出一個兒子來也難保未來不遭人陷害。

如果是貴妃生了孩子,那可就不一樣了,那可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她思量許久,突然跪倒在皇帝面前。

“臣妾常蒙陛下寸露承恩,近一個多月來覺得體內有異常徵兆,紅潮不至,莫非已懷麟兒不成?”

宣德帝很驚訝。

她又說,“我知道陛下時常為此事煩憂,臣妾又實在拿不準消息,若當真,還好。若不是,豈不欺君罔上?”

宣德帝哪裡聽得進她這些多餘的話,他激動地熱淚盈眶,他雙手將孫氏服氣,然後轉身望向天空,開始祈禱。

他毫無顧忌地斬釘截鐵地對孫氏說,“如若愛卿生下男兒,朕當改立愛卿為皇后。”

他真是這麼想的。孫氏假懷孕不久,他就讓皇后胡氏搬出了坤寧宮,閒居在長安宮,賜號靜慈仙師。

此後十月懷胎,他日日夜夜都盼著他的愛妃能生下皇子。

剛滿八個月,孫氏就生下了一個孩子。也就是那宮女的孩子。確定是男孩後,孫氏如釋重負。

她的許願終於應驗了。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女醫明妃傳劇照)

當夜,宮女被送出宮,音訊全無。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一切準備就緒後,有人去通知了皇帝。皇帝一聽說,就急急忙忙地趕來。宮女說,“是位皇子。”

他一時間高興得跳了起來。真是天保佑朕。他走來走去,孩子的啼哭聲非常響亮,他聽到了,心裡一陣暢快。

他當即為皇子取名朱祁鎮,立即傳旨大赦天下。

他跑到孫氏身邊,陪著她。興奮地搓著她的手說:“我一定會兌現與卿的諾言。”

幾天後,他緊急召見了內閣大學士,商量廢后的事。大學士們回答,“自大明開國以來,從未有過廢后的先列。”

他絕望了,夜裡陪伴孫氏的時候,他道出了他的傷感。“在這群大學士身邊,什麼都做不了。但是,你等著,我一定要讓你當上皇后。”

孫氏緊緊依偎在他身邊,勸告他說,不要太急功近利。

皇帝說:這哪是急功近利,這是在與大臣們鬥智鬥勇,難道大明沒有廢后先例,就不能廢后了嗎?以後子孫們也可以以我為先例。

又過了幾天,宣德帝再次召見群臣。群臣的建議還是老樣子,他們匍匐在地,苦口婆心的勸皇帝,要三思,要慎重。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女醫明妃傳劇照)

宣德帝把一切意見當做耳旁風,又開了幾輪會議,終於,楊士奇說到了點子上。

他問皇帝,“那麼,皇后素來與貴妃有沒有過節?”

皇帝大怒,大聲說,“沒有!貴妃非常賢德,皇后總是病怏怏的,她還去探望。”

楊士奇想了想,“嗯,那就藉著她的病,讓她主動讓位,此更合乎情理。以後,對她的禮數一切照舊,給她安撫。”

宣德這才高興起來。當晚就將消息告訴孫氏。

孫氏覺得自己勝利在望,但她還是表現出一副驚訝的樣子,哭著勸告皇帝不要衝動,要以大局為重。

幾天後,皇帝再次召見楊士奇,對他說,“朕去探望了皇后,她同意讓位。雖然太后不同意,孫貴妃自己也哭著說自己堅決不接受,可是皇后想讓位的想法很強烈,態度很堅決。”

楊士奇一聽這意思,也很無奈,只勸皇帝要一視同仁,不能讓廢后一事影響了胡氏的生活。

皇帝擺擺手說,知道啦,知道啦。

1428年2月20日,朱祁鎮剛滿三個月,宣德帝就急匆匆地將他立為太子。他想起了靜慈仙師,這一次他很愉快地廢掉了她。

一晃八年過去了,宣德駕崩,他與孫氏那神仙眷侶的美滿婚姻宣告終結。

孫氏那抱來的孩子朱祁鎮成了皇帝,她也順利成了太后。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女醫明妃傳劇照)

按理說,這就到大團圓結局了。

可是,她的孩子不讓她省心。朱祁鎮還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他的頑皮與執拗不是反抗,而是一種天真。

他有學富五車的大太監王振陪著,又有新婚妻子錢氏哄著,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他也沒有不滿意的地方,只是覺得自己生活太乏味了。

親政後,日復一日地早朝,日復一日地批閱奏摺,而那些奏摺又盡是對仗整齊,讀半天都讀不出個所以然來的東西,他疲倦了。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1449年,逃避這種枯燥的機會來了。

蒙古大軍來犯,脫不花率兀良進入遼東襲擊,他自己則在大同把明朝軍隊打得落花流水。王振建議朱祁鎮親率大軍,剿滅脫不花。

所有的勸告在王振的鼓動面前,都失效了。

朱祁鎮出征前,指定朱祁鈺攝政,自己率領著一支平時愛舞刀弄槍臨時組成的大軍(共50萬人)走了。

這一年朱祁鎮22歲。

在王振的統帥下,大軍遭受了重大打擊。敵人還沒來,就一次又一次地困在大雨裡,陷在泥潭裡。

跟隨大軍一起的一大批不懂打戰的文官開始琢磨暗殺王振。

到了土木,整個軍隊沒有糧食,沒有援兵,沒有水源。

後來王振被自己的軍官殺死,皇帝被俘。這一切發生的如此快速,僅一個月時間。

在北京,皇帝被俘與土木之災的消息讓朝廷陷入一片混亂。

孫氏與錢氏立即籌措了大批珍寶,用八匹駿馬運出,想要以此贖回皇帝。可是寶物照單全收,人還是不放。

孫氏非常著急,但她是明智的,她召集群臣商量對策。而錢皇后卻思念成疾,哭瞎了一隻眼,跌傷了一條腿。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女醫明妃傳中錢皇后)

她聽從於謙的主張,堅守北京。

她召見了自己的孫子,兩歲的朱見深,走了一下形式。然後立即命朱祁鈺繼續監國,以輔佐皇太子。

可是,朱祁鎮何時能回來呢?這監國有要到什麼時候?

于謙覺得,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年幼,皇帝歸來遙遙無期,乾脆先讓朱祁鈺繼位,把動亂壓下來,以後的事以後再做打算。

孫氏思來想去,答應了百官請求。

她覺得,只要皇帝回來了,一切就能恢復正常。這幾天,她一直派人送貂皮大氅給他,經常派人打聽兒子的消息。

朱祁鎮被俘三個星期,朱祁鈺就登基了,次年改年號為景泰。而朱祁鎮自己則獲得了太上皇的稱號。

孫氏本想以自己的權利自保,可如今宦官興安權傾朝野,軍隊裡也有他們的勢力。

一個叫曹吉祥的宦官將軍非常的狂妄,殺人如麻,自稱新一代的王振。

孫氏的皇太后之位被架空了,她手上一點權利都沒有了。

朱祁鎮回來的時候,她居然沒有能力讓他重登帝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和錢氏一起被軟禁於南宮中。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景泰帝搞了一系列的小動作,讓她非常心痛。他不讓朱祁鎮過生日,不讓他見瓦刺的使者,不讓他參加慶典。

孫氏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些。幾年後,景泰為了鞏固帝位,撤換了太子,立新太子的母親汪氏為皇后。

孫氏沒辦法,她開始網羅人才,暗中積蓄力量。

她還是樂此不疲地保護著朱祁鎮,給他送吃的被退回,她還是繼續送。送毯子被扔掉,她還是年復一年的送。

可這一來一往,七年過去了。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景泰帝的聲譽下滑很快,他的內閣都是些平庸之輩,宦官又藉著他的名字殘酷地對待他人。

另外,他的新太子剛冊立了一年多就去世了,緊接著新皇后也去世了,導致他沒有繼承人。

1457年,孫氏的機會來了。

景泰病重,他不能上朝聽政,新年的慶賀也取消了。大太監興安要掩蓋皇帝病情的嚴重性,但消息還是讓密謀者知道了。

密謀者集結了400名禁軍,趕到北京南城原來的皇帝的居所,讓皇帝上轎直接抬進了內宮。

朱祁鎮驚訝萬分,還以為自己惹事了。他已經與自己的皇后錢氏相依為命多年,如今突然改朝換代,他很不適應。

不過,他很快就適應了。他畢竟才30歲。

景帝被廢,死於1457年3月14日。被一名太監勒死的。

這次迎接朱祁鎮的行動,是官員們自己大量謀私以及追求官職的機會主義行動。

此後,數千名文官從提升中獲益,在下次的統治中也形成了政治小集團。

大起大落也將朱祁鎮變得冷酷無情,但這只是政治上的。他感謝孫氏的照顧,更將皇后錢氏的關懷銘記於心。

景泰年間當了七年窩囊的太皇太后,這一次她又成了皇太后。降了級,但她還是非常開心,她愉快地多活了五年。她死後,與宣德帝葬在一起。

孫氏去世一年多,朱祁鎮才知道她不是自己的親孃。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女醫明妃傳中朱祁鎮與孫太后)

但他沒有責怪任何人。

多年後,他也接受了死亡的審判。彌留之際,他決定廢除自明太祖開始的宮妃殉葬制度,或許這是他歷經磨難之後的心靈救贖。

從欺騙開始,以圓滿結束,孫氏的選擇讓她成為了政治風雲中最頂尖的強者。

她得到過彭城夫人的照拂與教導,也得到了宣德帝的寵愛。

她曾預感自己有朝一日會過上靜慈仙師的棄婦生活,她居然猜中了,景泰年間,她真的成了棄婦,養著她只因表面上要裝孝順。

這零零總總都沒有打垮她。

年輕時,她希望自己能贏,能以百般嬌媚換得一顆真心,哪怕這顆真心對別人來說是冷酷的。

年老時,她希望自己能活,於是拼盡全力護住養子。

看似是為自己,可一路走來,不知不覺,卻是他人獲益良多。

她一生中最苦難的時刻,她是否曾想象:

或許,那個生孩子的宮女,是比自己幸運的人。

她生了孩子,卻不用經歷爭權奪利的腥風血雨。

明朝宮鬥第一人,權傾天下,她離武則天只有一步之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