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相聲迴歸小劇場,發起相聲大會的是郭德綱還是於寶林?

郭德綱在早期作品《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中提到:“我們也提出來,相聲要想二次繁榮,必須要回歸劇場。1996年的時候,我們首先提出了這個理念,並於同年,開始了這項活動,在我們之後,1998年,天津於寶林先生也發起了相聲大會。”今天就來講講於寶林的故事,他是公認的“最具民間精神的老藝人”,是恢復茶館相聲的功臣。

於寶林(1921—2005)生在天津,家境貧寒,小學沒有畢業做了書場夥計,耳濡目染。17歲隨張振圻(李壽增弟子)學相聲,同時跟隨張闊峰學評書。19歲開始靠相聲吃飯,先與焦國臣搭夥,在北京東安市場演出,後與李潤傑、王佔榮在天津撂地。22歲時拜評書前輩馬軫華為師,取藝名於樞江(馬軫華另有弟子於樞海,為著名評書演員),在謙德莊、河東地道外等地演出,26歲入天津南市連興茶社。

最早提出相聲迴歸小劇場,發起相聲大會的是郭德綱還是於寶林?

後排左一於寶林

連興茶社是天津相聲大本營,老藝人尹壽山掌穴,演員有閻笑儒、耿寶林、史文翰、郭全寶、於佑福、尹笑聲等。每天中午開場後,演員們輪換演出,倒替著吃飯,夜裡十一點散場。

於寶林剛來時掙七釐,也就是整份兒的十分之七。有一天尹壽山等人去登瀛樓吃晚飯,囑咐於寶林使單口,儘量把觀眾攏住。於寶林決定演《還珠花》,十分鐘一段,觀眾越聚越多。十段過後,尹壽山等人回來了,發現劇場裡十分火爆,於寶林說完下臺,觀眾還要求他明天接著說單口。這天散場後分錢,尹壽山給於寶林分了整份兒。

最早提出相聲迴歸小劇場,發起相聲大會的是郭德綱還是於寶林?

後排左一於寶林

50年代,於寶林參加了和平區相聲隊,與馮寶華(馬三立的大哥馬桂元的弟子)搭檔,成為攢底演員。他曾參加抗美援朝文工隊,同李潤傑一起合作演出快板書《長征》《戰士之家》等。1956年加入黑龍江省廣播說唱團。1959年調入河北省曲藝團,後調入河北省曲藝學校任教,又參加了南開區曲藝團。80年代初入天津實驗曲藝團,1983年退休。

於寶林師承馬三立。1954年,北京曲藝三團到天津世界商場樓上的華林戲院演相聲大會,演員有高德明、孫寶才、高鳳山、王世臣等,於寶林常去串門兒。一天上午,京津演員們在一起聽張壽臣先生講課,剛講完,高德明跑上臺宣佈:借今天這個機會,於寶林拜馬三立為師,現在行禮。馬三立先生上臺,於寶林入了馬氏門檻,賜藝名於笑瀾。

最早提出相聲迴歸小劇場,發起相聲大會的是郭德綱還是於寶林?

前排左一於寶林

他學習馬氏藝術,並不生硬模仿,認為馬三立的幽默感和火候自己是學不成的,所以只能結合自身條件,吸收老師的長處。他的表演以學唱見長,擅學京劇裘派,觀眾常要求他演出《鍘美案》《學唱姚期》等節目。1960年他在北京演出,裘盛戎、馬富祿、馬長禮等藝術家親臨觀摩。他的很多節目,也都惟妙惟肖模擬了天津的市井生活,極具天津味。

於寶林是一個只知道說相聲的人,上了臺特機靈,下臺回家常常走錯路,令人哭笑不得。60年代不說相聲時,於寶林靠賣冰棍兒為生,他賣冰棍兒的吆喝也與眾不同,學《賣布頭兒》,把冰棍兒的種類編進去,小豆的、奶油的、水果兒的、倆賽兒(色)倆味兒的,冰涼的梆硬的甜絲絲的……

最早提出相聲迴歸小劇場,發起相聲大會的是郭德綱還是於寶林?

於寶林 馮寶華

90年代,於寶林和馮寶華在天津電視臺錄製了一批傳統相聲,包括《賣布頭》《師傅經》《哭四出》《烏龍院》《鈴鐺譜》《鍘美案》共十二個段子。這段時間,於寶林還曾在名流茶館三樓說《燕子李三》《大刀王五》等書目。

1998年,因為被流行音樂衝擊,相聲跌到谷底,但老觀眾仍愛相聲。於寶林家住南市,老觀眾都認識他,攛掇他辦相聲大會,於寶林動了心,找到老搭檔馮寶華,又請出尹笑聲、黃鐵良、佟守本、陳鳴志、鄧繼增、佟有為、馬樹春等人,於1998年9月13日在南市燕樂茶館舉辦了首場演出,後來應邀到中華曲苑、名流茶館等處演出。1999年8月14日,眾友相聲藝術團正式命名。

最早提出相聲迴歸小劇場,發起相聲大會的是郭德綱還是於寶林?

於寶林

當時劉春慧負責報幕,報完躲在角落看人家如何表演,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問,把《報菜名》《地理圖》之類的傳統相聲背得爛熟,一有空兒就找於老先生請教,後來她成為天津有代表性的相聲女演員,也是恢復茶館相聲的見證人之一。

“眾友”成立之初,收入分配採用“釐份制”,根據演員的水平、能力、在觀眾中的影響,舞臺效果等因素,綜合打分,“十釐份”為滿分,如果演員的能力有明顯進步,積分會增長,收入增加。演員按勞取酬,公平合理。

但是在當時,幹這行想賺錢是不行,郭德綱早期在北京也根本不賺錢。當時眾友相聲藝術團一張票賣五塊錢,演一場,每個演員能分十塊、二十塊,連打車費都不夠,出來演出,晚上九點多鐘回家,也只能坐公交車。

最早提出相聲迴歸小劇場,發起相聲大會的是郭德綱還是於寶林?

於寶林和弟子陳鳴志

後來於寶林又參與創辦了哈哈笑相聲藝術團,主要演員包括於寶林、張奎清、郭世忠等,此時於寶林已經80歲,仍每週登臺演出。每週有三個晚上聚在一起,老演員給年輕演員說活,年輕演員登上小舞臺軋活,挖掘恢復傳統相聲,除了大家聽習慣了的《八扇屏》《文章會》《菜單子》《捉放曹》等,也整理了《打黃狼》《賣五器》《樹沒葉兒》《託妻獻子》《對坐繞口令》等較罕見的傳統相聲。

2000年,於寶林收徒佟有為、馬樹春、趙恆、宮蘭欣、馮其清,北京、天津、東北三省、山東等地的相聲演員一百多人前來道賀,馬三立、常寶華、馬志明、蘇文茂、劉文亨都來了,馬三立訓話:“舊社會我們這些相聲演員被人叫‘老合’,這是耍心眼兒、明哲保身混飯吃的意思,今天咱們也應當是‘老合’,但不是盡耍心眼兒,只圖混口飯吃。我們現在提倡的‘老合’應當是老少聯合,為振興相聲藝術齊心協力!”這段話,可以說是馬氏相聲承襲的一種精神,也是相聲界應該秉承的一種理念。(文:何玉新)

最早提出相聲迴歸小劇場,發起相聲大會的是郭德綱還是於寶林?

最早提出相聲迴歸小劇場,發起相聲大會的是郭德綱還是於寶林?

天津謙祥益恢復傳統茶館相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