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的航天水平可以登上月球嗎?

粗糧煎餅


我國目前的航天水平可以登上月球嗎?

我國的載人登月現狀

從問題上可以看出,登上月球指的是載人登月。那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我國目前的航天水平還登不上月球, 要想登上至少還需10年。因為我們差的是推力,差的是一枚近地軌道能力至少130噸的重型運載火箭,目前我國正在研製,預計需要10年時間,這型火箭被命名為長征九號,它的近地軌道能力將達到140噸,地月轉移軌道50噸,可以把3到6人送上月球。


至於別的技術比如載人飛船技術、交會對接技術(包括月球軌道對接)、太空出艙技術、艙外宇航服技術、航天器軟著陸月球技術、登月航天器研製技術、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技術、深空測控技術、自主導航技術、機器人技術、月面起飛技術、推進劑補加和物資補給技術、生控生保技術和地面應用技術等等我國均已達到或掌握。這可以從我國原計劃2017年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得到證明。當時是因為用於發射嫦娥五號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同年7月份試驗第二發時失敗而推遲。

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是一個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它整體象個葫蘆娃,由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組成。具體流程是這樣的:長征五號載著嫦娥五號組合體進入太空,器箭分離後組合體直奔地月轉移軌道,被月球捕獲後著陸器從組合體分離向月球降落,而軌道器和返回器將繼續留在環月球軌道給著陸器支持,著陸器在自身攜帶的變推力發動機幫助下自主導航慢慢軟著陸於月球表面,接下來機器人採集樣品封裝後放入著陸器的上升段,上升段以著陸器為發射架點火升空,著陸器則留在月球上,上升段上升到軌返組合體所在的環月球軌道上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把樣品轉移到返回器,然後軌返組合體拋掉上升段開始返回地球,在距地球幾千公里時軌返分離,返回器拋掉軌道器獨自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大氣層返回地球。從這個軌道器、著陸器以及環月軌道對接的複雜方案設計看,嫦娥五號完全就是無人版的美國阿波羅登月,載人登月所需的技術完全具備。我國既然打算2017年發射說明我國已經完全具備載人登月的技術,差的只是火箭推力。綜合起來反映的就是航天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目前的航天水平還登不上月球。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兩個航天水平最強的兩個國家的情況。

美國的載人登月現狀

載人登月絕非易事,美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實現載人登月後,事隔近五十年至今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登過月球,即使美國自己又經歷五十年的科學發展的今天也不是說能登月就登月,美國近幾任總統多次提出重返月球但又多次放棄,可見實現登月之難,這個事情不只是技術問題,還有人力、物力、財力、管理、時間以及登月實用意義的考量等問題,上世紀用於發射阿波羅登月飛船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雖有庫存,但事隔五十年已不能再用,就連維修所需的元器配件也沒法找了,技術早更新換不知多少代了,所需配套設施也早已升級面目全非了。所以要想重返月球必須重新研製重型火箭和所需載人飛船,


目前美國正在試驗名叫“太空發射系統”(SLS)的重型火箭,如上圖。還有“獵戶座”多功能乘員艙,

美獵戶座飛船

最早將於2021年後執行首次任務,至於登月還沒有確切日期,可以負責任地說美國現在也是有這個技術但不具備能馬上登陸月球的能力。

俄羅斯的載人登月現狀

令人吃驚地是俄羅斯前不久(11月20日)忽然明確提出將於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分三步,首先2020年向月球發射自動站解決輻射問題,其次在2028年完成重型火箭的建設,以便於載人服務,最後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宇航員在月球上將駐留14天。2035年將一個類似“阿凡達”的機器人送上月球,建成一個可居住的月球基地。

事實上現實並不允許俄羅斯這麼做。這有三個原因,第一,以現在俄羅斯防輻射技術根本做不到宇航員在月球待上14天。第二,經濟壓力,俄羅斯缺錢。第三,載人登月需要先進技術,俄羅斯現在國內的設計局過多,而且研究方向不一樣,很難形成一個體系。所以不要把俄羅斯說的話太當真,它類似的話說過很多,它已經不是蘇聯時代了,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還沒單獨探測過哪個星球,它沒有這個能力,退一步講,即使能實現也得到2030年,現在俄羅斯也沒這個航天水平。

我國的載人登月前景展望

相比之下,我國經濟勢力雄厚,航天技術積澱深厚,先有無人探月的繞落回――嫦娥工程,載人登月工程厚積薄發,只要今年能夠順利完成嫦娥四號著陸月背任務,明年圓滿完成嫦娥五號地月採樣返回任務,只要國家下定決心立項,載人登月工程馬上就能展開,因為先期工作有關單位早就開始進行了: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現已完成深化論證,目前處於先期關鍵技術攻關、方案深化論證階段,預計2028年試飛,而主要用於登月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返回艙採用大直徑的錐形而非原來的鐘形,可以和不同的艙段搭配,推出近地軌道版和登月版,質量分別為14噸和23噸並且載人和貨運互用,預計2021年首飛。

新一代載人飛船

與此相配套推出新一代載人火箭(還沒有命名),借鑑美獵鷹重型火箭設計思路,最多可捆綁三個直往5米芯級助推器,可用於近地(70噸)還可用於登月(25噸),


新一代載人火箭

再往將來還可和長征九號組合使用建立月球基地。如果只為實現載人登月,只用新一代載人火箭即可,預計2025年前就可首飛,所以我大膽預測,我國載人登月一定能在2030年前實現。


物原愛牛毛1


2013年12月2日中國發射了“嫦娥三號”探測器,12月14日成功軟著陸於月球雨海西北部,登月任務成功,12月15日,玉兔號月球車與著陸器分離,並順利到達月球表面。玉兔號一直工作到了2016年7月31日,超額完成了任務。玉兔號在月球工作了972天,是中國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個足跡。

中國的探月計劃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這三個階段,其中無人月球探測又分為“繞”“落”“回”三步,即繞月飛行、月球軟著陸與巡視勘測、取樣返回地球。嫦娥三號的成功著陸標誌著第二步的初步目標已經完成,根據2017年11月22日-24日在上海召開的第七屆航天技術創新國際會議的消息,2018年中國將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降落地點在月球背面,目標依然是軟著陸與巡視探測。按照原計劃2018年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目標是取樣返回地球,現在因為嫦娥四號(嫦娥四號在設計時是嫦娥三號的備份)的發射這個計劃可能會稍稍推遲。

根據中國探月的現狀及規劃,可以看出,2020年之前,中國可以完成無人探測器的取樣和返回,在這一步完成之後,緊隨其後的就是載人登月。目前,中國還沒有公佈明確的登月時間表,參考中國科學院發佈的《創新2050:科技革命與中國的來來》及近幾年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可以推測2030年之前中國將實現載人登月。


科壇春秋精選


中國目前還沒有將人送上月球,但這不能說明我國目前的航天水平可不可以登上月球,所以我並不能對這個問題有明確的答覆。

中國的探月計劃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這三個階段,其中無人月球探測又分為“繞”“落”“回”三步,即繞月飛行、月球軟著陸與巡視勘測、取樣返回地球。2017年,嫦娥三號的成功著陸標誌著第二步的初步目標已經完成,根據2017年11月在上海召開的第七屆航天技術創新國際會議的消息,2018年中國將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降落地點在月球背面,目標依然是軟著陸與巡視探測。

根據中國探月的現狀及規劃,可以看出,大約在2020年之前,中國可以完成無人探測器的取樣和返回,在這一步完成之後,緊隨其後的就是載人登月。今年,楊利偉在接受新聞採訪時也透露:我國的登月計劃並沒有擱置,目前正在篩選和培訓第三代航天員

面對神秘的太空,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太空中過大的壓強可能會對人體產生不可逆的損傷。

目前,為了實現自古以來的登月的夢想,中國已經在技術上已可以實現無人探測器放置月球。但出於對航天員生命負責的考慮,前些年並沒有很快推進載人登月計劃。中國科學家們這樣腳踏實地、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讓我們對未來的登月成功更充滿期待。


鎂客網


即使是在今天,載人登月仍是非常複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很多條件都不具備,以我國目前的航天水平,實現載人登月還是存在很多技術挑戰。即使是美國這樣的航天強國都有難度,當年美國的登月壯舉,客觀來講是當時兩個超級大國冷戰的結果,當時美國和蘇聯採用的很多技術都是非常冒險的,以現在的眼光去評估,可靠性甚至達不了50%。




對於中國航天來說,從技術講已具備了開展載人登月研發的基本能力,我國在實施月球探測任務,將分四個階段實現。第一步研發和發射月球軌道器、軟著陸月球登陸器和月球車;第二步實現取樣返回;第三步實施載人登月計劃;第四步是實現在月球上定居。目前,順利完成了第一步,中國在2020年將實現“回”的任務,並計劃在2030年前後實現載人登月。


載人登月中,需要足夠大的火箭,登月火箭低軌道運載能力至少要100噸,目前使用的長征5B號火箭低軌道運載能力才25噸,還差很遠;同時宇宙飛船也不行,神舟是軌道式宇宙飛船,登月需要一個登月艙達到月球附近,最後登月艙起降至月球表面,完成任務後又要飛走和母船結合返回地球。


UFO情報局


中國航空第一人楊利偉在其著作《天地九重》中寫道:“人類自從開展載人航天活動以來,已有22名航天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11人就是在返回著陸過程中犧牲的。”


中國要實現登月,在技術上已可以實現無人探測器放置月球。

出於對航天員生命負責的考慮,前些年並沒有很快推進載人登月計劃。

今年上半年,楊利偉在接受新聞採訪時透露:我國的登月計劃並沒有擱置,目前正在篩選和培訓第三代航天員。


航天員在太空中要承受非常大的壓強和各種機體極限考驗,楊在書中寫道:“人體對10赫茲以下的低頻振動非常敏感,它會讓人的內臟產生共振。而這時不單單是低頻振動的問題,是這個新的振動疊加在大約6G的一個負荷上。”


和潛水員上升過快,容易導致潛水病一樣,過大的壓強會對人體產生不可逆的損傷,會出現幻覺,有的人會突然呈現痴傻症狀。因此會出現一些報道說美國登月航天員接連罹患怪病,還有退役後對媒體宣稱在月球遇到外星人的新聞。


相信若我國實行登月計劃,一定是在技術非常完備,航天員生命和健康保障係數較高的前提下。而不是為了在航天技術競賽中搶佔虛名貿然實施。

月球背後到底有什麼,讓我們拭目以待。😊


姝子


先看看背景資料,1967年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運載火箭土星5號問世。它是三級火箭,長85.6米,直徑10.1米,起飛重量2950噸,近地軌道的有效載荷達139噸,飛往月球軌道的有效載荷為47噸。從1967年到1973年共發射13次,其中6次將阿波羅載人飛船送上月球。下面是首次載人登月的阿波羅11號數據

我們中國目前擁有的火箭是屬於研製中的"長征五號"火箭最強大的型號,高59.5米,起飛重量為643噸,起飛推力為833.8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為25噸。下面是嫦娥三號資料



對比數據發現目前我國的火箭載重量和美國土星5號差距實在太大,登月艙也一樣,我國是機器登月,不用考慮給養,返回。

結論說是我國的航天工程任重道遠。加油


湧於分享


中國🇨🇳人能上天,似乎都是好久以前的事,當年航天員的楊利偉,現在都是少將了呢。航天探測作為國家科學實驗活動,經過上世紀的技術積累,已表現了很高的能力,火箭推力越來越大,人類航天越來越走得更加深遠,然而月球畢竟作為人類最富情感的天體,也自然成為各國競相追尋的目標,在中國之有嫦娥,而在西方有個阿忒彌斯,都是光明之神。自美國阿波羅11號於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成功實現載人登月以來,標誌著月球是可以登臨而涉足的一個美好天體,美國的計劃以月球為基地,可以向更遙遠的天際出發。我們一樣。然而美國登月得力於土星五號大推力運載火箭,起飛質量3000多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為45噸,近地軌道118噸,而我們的胖五直徑比之小了一半,登月任務未來要靠2030年左右完成的長征九號來實現,所以,火箭有多大,深空探測就能走多遠,是一句實實在在的話,也是規律,是規律既要遵循,這事不可操之過急。

▲當年的瘋狂。冷戰之時的美蘇,一切皆有可能,拼命在航天砸錢,不計代價,只為一個大國臉面,確實角逐得瘋狂,要問意義為何,航天實力得以大為提高,不過也不無勞民傷財的性質,作為大國的美蘇可以,航天競賽實現了人類登月夢想,只是一家的成功,中國不為此,只是建立技術積累罷了。國家沒有實力,像這樣的大項目,我們一者搞不起,二也沒有力氣去掙什麼面子,三是國家航天採取的路子是漸進式發展,從不好高鶩遠。現在有了一點錢,積累也變得紮實,人因問,可得而得嗎?如果採取分次發射的方式,不謂成功的可能,只是風險不能承受之重,搞不好事與願違,有悖航天探測的初衷。為了更堅實的目標,為了航天活動的可持續性,我們開展航天探測,所以急不在一時。據公開消息看,目前還沒有載人登月的計劃。

▲登月熱。又一輪開始,美國開啟月球空間站計劃,邀請俄羅斯加入被拒,航天多國際合作,方能有靚麗的未來,可是有人總想著太空爭霸,正是人為的因素,使多少航天項目而無法進行。中國只能自己搞,高展遠矚,努力正在自己腳下。搞空間站,中國歡迎多國搭乘進入太空的快車,有的可以快一點,有的則嚴格按照計劃進行。雖然載人登月還未展開,但探月活動早就開始,2013年玉兔號開始巡視月面,計劃服役三個月,卻工作了整整972天,留下了一行足跡,嫦俄四號就要執行採樣返回,胖五緊跟著出世,低軌道能力100噸可實現載人,我們的設計胖九,奔月轉移軌道能力50噸,多項關鍵技術已取得進展。規劃雖在2030年前後不錯,但快慢之間體現出自己的節奏,登月三步曲,已是最後一步,再有計劃是什麼不言自明。此輪登月,美國計劃在2020年,俄日印歐都有相關計劃,我們有了實現的基礎,技術上也開始變得明朗起來。登月,何曾一日有忘?

▲九天攬月。不只是登上月面,要開展月球活動,我們已向月球背面發射了一顆中繼衛星,為嫦4做好了準備,把月球攬入懷中,它是最為明亮的天體,這次登月,所以不只一個目標,上去也就不只圖個新鮮,月球基地也是規劃好了的,要以此為原點,建設一個大的登月計劃,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比如我們火星的探測,要一次性在下一發射窗口,完成探登的任務,一次並做了三步走,正因為我們有了這一能力。登月也可以,多做些基礎工作,才能真正地達到更實際工作的目的。在常人看來,登一次月,即滿足了一願望,或一夢想,這樣做,就把我們自己未免看小了。空間站我們滯後了很多年,現在搞成猶未遲,發展總有個先後,循序而進,才能進步更快,發展更好,不是嗎?


魂舞大漠


我國目前的航天水平可以登上月球嗎?

登上月球其實有多種概念,比如無人探測器登陸月球,無人探測器從月面返回,載人登月等,能達到無人探測器登陸月球的就已經是鳳毛麟角了,這麼多年來也就前蘇聯(1959年-月球二號)、美國(1964年-徘徊者7號)、中國(2013年12月-嫦娥三號)這幾家登陸過月球,當然上列只是各家的第一次登陸時間!

儘管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但對於人類的技術來來說依然是困難重重!後續的載人登月則是到現在為止,只有美國成功實施過載人登陸月球!即使在冷戰期間國力頂峰時期的前蘇聯,在載人登月道路上接二連三的失敗,最終放棄載人登月.......由此可見登月對於航天技術的掌握可見一斑!就我們中國而言,無人探測的“落”已經完美收官,但在這個“回”的關鍵時刻成了些胖五的發射失利,後續“回”的計劃有些推遲,但各位放心並沒有取消,將在2020年和2028年分別實施兩次無人探測月球計劃,並在2028年採樣返回!

當然以現在中國的技術,如果不惜代價的話載人登月技術問題並不大,但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足,會使指令艙-服務艙和登月返回艙,可能要分成三次發射再在近地軌道上對接,但這樣會造成極大的風險和巨大的成本,一旦失敗未來將面臨長時間的原因調查與整頓,甚至可能會使後續計劃處於停滯狀態!在冷戰時期瘋狂的毛子都沒有實施這樣的計劃,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在這個上面冒險!在和平時期中國在登月計劃上採取保守政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儘管有一些延遲,但我們要求的是穩!

與中國的登月計劃一樣,美國人的重返月球計劃似乎也不是那麼順利!

鋼鐵俠馬斯克的BFR繞月計劃(只繞不登)

中國未來的載人登月計劃在CZ-9成功之後自然會提上日程,與月球採樣返回的計劃差不多時間實施的火星無人探測採樣返回計劃,都是以CZ-9為前提的,儘管難以瞭解其進展,但我們相信在這條道路上中國走的是比較穩的!很多時候我們會詬病其保守,但對於跑不了的月球,走的穩一點總比摔一跤總要好哈......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我國目前不具備載人登月能力,差的就是一枚長征9號火箭】

我國目前的探月水平基本已經解決了登陸月球的前期技術基礎問題,通過嫦娥探月工程即將完成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尤其是明年即將發射的嫦娥5號幾乎就是縮小版的阿波羅飛船,連返回軌道都一樣。

但是要想實施載人登月我們還差一步,那就是3000噸級起飛重量的大推力重型火箭,也就是土星五號級別的,我國正在進行技術攻關的長征9號重型火箭就是這種類型,它可以將50噸重的月球飛船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枚火箭的首飛日期是2030年,我國的載人登月最佳時間表是2030-2035年之間。

有人說用長征5號也可以,雖然噸位小點,但是可以通過多次發射進行組裝,話雖如此,但是目前載人登月計劃並不需要那麼急切,一步一步來研究好登月任務需求和相關子系統研發,穩紮穩打會更好一些。


巔峰高地


美國在1969年登上月球時,人類的電子技術、航天發射技術、航天載人技術、航天通信技術還十分初級落後。而今中國在這幾個方面完全不輸於美國,有些方面還強於美國。你說中國能不能登上月球。

目前中國一而在,再而三地推遲登月計劃,自有國家從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考量,與登不上去沒關係。這裡主要考慮效益問題。如果純粹是為了顯示什麼,勞民傷財,沒必要。

另外,人類宇航技術很可能要上一個大臺階,發生質的飛躍。到那時,登月計劃除了其它利益以外,還多了一項為新航天技術實踐開路的大目的。

中國人具有老子特有的思維方式,其特有的智慧使中國將處於人類的前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