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如果公司上市市值會達到蘋果的2分之一嗎?任正非能否成為中國首富?

lingxi侯衛東


華為是中國最成功的科技企業,是唯一沒有上市的世界500強企業,如果華為上市達到蘋果的2分之一是很有可能的,華為今年上半年營收3257億,遠超阿里騰訊百度,蘋果上半年營收是10159億,但任正非要成為中國首富確實不可能辦到的。


一、任正非不會成為中國首富

但任正非也說過,華為是不會上市的,不知道是因為不敢上市,還是有其他的考量,這裡答主無從解釋,華為的的員工共同持股數達到98.6%,任總只有1.4%的股份,就算是上市,任總的持股比例太少,就算身價翻番,也無法成為中國首富。

員工共同持股讓華為更有凝聚力,全員創造收益,便於企業發展,但由於股份過於分散,擁有者人數過多,不符合上市標準。上市同樣有著很大的風險,假設華為上市後,我相信會有很多人瞬間變成千萬富翁,想象以下之前小米上市的畫面,無心於實體發展,目前華為穩步發展,也不需要上市。

二、假如上市,市值達到蘋果的二分之一是可能的

華為是世界頂級通信設備製造商、路由器、交換機、手機只是其眾多業務的一種,華為在中國的地位很像美國的蘋果和韓國的三星,我們拿這三家企業做對比。目前蘋果市值全球第一,由於近期暴跌20%,蘋果目前市值是8384億美元:三星市值3811億美元。根據華為目前的市場地位,基本已經全面超越三星了,如果華為上市,其市值在三星和蘋果之間,即3811億美元到8384億美元之間。所以說,蘋果市值達到蘋果的二分之一是無論如何可以達到的。

三、華為的業務有多出色

華為在運營商網絡業務已是世界第一,不僅遠遠甩開國內的烽火、中興,不論移動、電信、聯通集採通信設備時,華為佔比都超過一半,要不是國家大力扶持其他兩家設備製造商,華為在國內完全能夠達到壟斷地位,在全球範圍,華為的上半年的營收3257億,是排名第二愛立信的四倍,愛立信目前只能仰視華為了。

網絡解決方案業務,華為僅次於思科排名世界第二,要不是歐盟和美國,因為安全原因而拒絕華為進入市場,華為的競爭力可能會更強,目前在網絡解決方案這塊的業務,會隨著5G的發展,獲得更多的訂單,5G華為只有一個競爭對手是高通,如果歐盟和美國拒絕使用華為的產品,在5G的發展上會遠遠落後於中國。當中國在不斷的擴大開發時,湧現出一大批具有競爭力的公司時,美國卻在已各種理由拒絕你進入他的市場。

手機終端業務,華為世界第三,排在其前面的是蘋果和三星,但三星近些年市場份額在下降,這方面華為趕超三星只是時間問題,要想超越蘋果,需要在技術和品牌上提高一個層次才行,華為的海思麒麟980芯片雖然強大,但是還遠遠美元蘋果的A12芯片厲害,甚至和高通的芯片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任正非持有的股份非常少,身價也很低,從來都不會出現在中國富豪榜上,這樣的企業家才能成為有競爭力的企業,企業才更加有創造力。



登臺坐水閣


首先華為是一家唯一沒有上市的500強企業,這是屬於中國人的驕傲。華為如果公司上市市值會達到蘋果的2分之一嗎?任正非能否成為中國首富?下面我們先來看看華為近些年的業務版圖。

一、華為業務版圖

1、運營商網絡業務,華為已經是世界第一

今年上半年,愛立信完成營收1063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819億元;華為實現銷售收入2455億元人民幣超出愛立信三倍。在前輩愛立信面前,華為已經是高不可攀的巨人。

2、企業解決方案業務,華為成為僅次於思科的世界第二

經過30年的發展,思科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坐上了全球網絡交換機頭把交椅的寶座。這塊業務在華為的版圖中,目前體量最小,但發展勢頭最猛,目標是在2019年做到100億美元,而這些市場都需要從思科手裡搶。

3、消費者終端業務,華為成為世界第三

在消費者終端業務上,華為把目標定位蘋果,三星不是其目標。原因很簡單:在任正非眼裡,三星檔次不夠,只有注重創新的蘋果才是華為真正的競爭對手。 但實際上,華為要成為世界第一,確實不僅要超越蘋果,還要超越三星,畢竟目前在全球市場份額上,第二是蘋果,第一是三星。

也就是說,華為目前最擅長是全球通信業務,但是企業解決方案與手機業務近些年發展也很猛。2017年,華為宣佈營收超過6000億,這可比目前火熱的BAT三家公司還多。

二、華為若上市,市值能達到多少?

華為與蘋果和三星極為類似,這三家企業將來的競爭將更趨激烈。目前蘋果市值全球第一,市值高達9000多億美元:三星市值最近也突破了兩萬億元人民幣。如果華為上市,其市值應該介於蘋果和三星之間,即2萬億人民幣到5萬億人民幣之間。所以說,超過蘋果公司或許還有點距離,但是一半是無論如何都能達到的。

三、華為上市,任正非能成為中國首富嗎?

任正非是華為第一大股東,佔1.4%,其餘的98.6%為員工持有。

截至 2014 年底,在華為15萬員工中,有8萬多名員工持有公司股份(沒有任何外部資本股東) 。

這恐怕是全球未上市企業中股權最為分散、員工持股人數最多、股權結構最單一的,絕無僅有的一家公司,亦是人類商業史上從未有過的景象。人人是老闆,共同打天下,這話用在華為身上最為合適!

在這裡,我們假設華為上市之後,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以萬億美金來算,再根據任正非的持股來看,任正非的身家也才不到200億美元。這離馬雲的身家都趕不上,還談什麼超越現任首富馬化騰呢?所以華為就算上市,任正非也不可能成為中國首富!


俊世太保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我們暫時假設有一天華為上市了,其市值能達到蘋果的一半嗎

當然是可以的

三星的市值都有了3000萬美金左右,那麼對於各方面不輸三星的華為,在每股上市,對於這個數字是隻多不少,足夠達到蘋果市值的一半。


但任正非能到中國首富嗎,答案是就算上市了,也差得遠呢

任正非在華為持股也就1%左右,上市了資產也就二三百億,許家印現在都快要到3000億了,任正非這個財富水平,連前十都進不去,首富更別提了



但任老絕對是中國企業家中,最值得敬佩的一批人之一。

現在我們再談,華為是不可能上市的

華為每年大量的資金投入到科研上去,上市之後,股東必然不同意

華為股權極為分散,基本上人人持股,一旦上市,任正非必然失去話語權,員工收到大筆的錢,整個企業慾望膨脹,再也不是那個堅持初心的華為了


說實話,華為現在的發展,最需要的並不是資金,因為其在市場上面已經成為了大贏家,甚至有著和蘋果一較高下的能力,華為需要的是熱血和堅持,其背後不僅僅是華為員工和任正非的前途,也是整個國家在電子產品中的希望,華為需要技術,而這個技術的成功不僅僅要資金支持,更要企業整體一心,去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鑽到科研中去,一旦上市,股東們必然為了利益將科研的力量削弱,華為將淪為平庸


首席投資官


首先華為短時間內估計上不了市,華為採取的方式是內部員工持股的方式在經營公司,現在的股權都在員工手裡面呢。而華為此前也似乎是明確說過,華為不會謀求上市。

當然,回到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們假設華為現在就要上市。那麼華為的市值能不能達到蘋果的一半,也就是五千億美金呢?

我覺得得分情況看。

如果在國內上市,那我覺得可能還是有可能吧,畢竟國內股市比較畸形,對於優質科技股可能還是會比較追捧,此前那些從美股退市然後會國內上市的,很多不就是看到了國內股市的這種畸形麼。不是有家公司在美股退市時不足百億美元,但是回國借殼上市之後,市值折算下來不是差不多上漲了8倍左右麼。所以如果華為在國內上市,市值跑到五千億美元,那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若華為在美股上市,那麼我認為華為的市值,可能最多也就在三千億美元左右。

華為目前的業務構成主力是運營商業務、消費者業務、企業業務、而華為雲目前營收貢獻是非常小的。而從華為目前的業務營收構成來說,那麼基本可以將華為歸類到製造業裡面去。

若我們用可比公司法來評估華為的估值,那麼從華為目前的業務構成來說,可能可比的公司有愛立信、諾基亞、思科,在智能手機產業中的蘋果、三星。而觀察他們的市盈率,基本是把它們歸類到了製造業裡面去了,但眾所周知的是製造業的市盈率是非常低的。諸如蘋果,目前他的市盈率也只有19.6倍。再看三星電子,目前的市盈率當前僅為6.4倍。而三星電子目前的市值也只有兩三千億美元。

那麼在此,你大概也能對華為如果在美股上市,能取得一個什麼市值,有一點眉目了。

最後說說假設華為上市,任正非能不能成為中國首富,我覺得這個看怎麼操作了。

不過按照目前任正非所持有的1%的華為股份來說,如果後續所持股份不變的話,無論是在國內上市還是在美股上市,任正非都成不了國內首富。


鄰章


先表明態度,華為幾乎不可能上市。如果華為上市,市值肯定可以達到蘋果的一半;即使如此,任正非也不能成為中國首富。

市值一半,肯定的!

首先,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運算。

公式:總市值=市盈率X總利潤。

17年,華為營收總額達6000億人民幣,比BAT三大巨頭加起來還多,雖然華為淨利潤率不高,不過總額很大。假如華為在A股上市,對比同行業巨頭中興通訊來看,按照淨利潤率16%,市盈率為30.21進行計算。我們按照16%來算,華為的淨利潤達到了960億。

華為總市值=960X30.21=29001.6億元。

而現在蘋果市值9054億,摺合匯率6.3152,共計人民幣57177.82億。

所以,華為超過蘋果一半。

而且這還是粗略估算,華為現在發展態勢迅猛,

無論是18年的5g規模商用解決方案,還是19年的5g麒麟芯片和5g智能手機,華為都是絕對的主力,順勢發展的浪潮無法阻擋。

就近來說,18年初始,華為便定下千億美元目標,這足以讓世人震驚。

1月18日,華為召開市場大會頒獎典禮,宣佈2018年銷售收入目標為1022億美元,約合6558億人民幣,較2017年收入增長9.3%。這是華為首次制定超過1000億美元的年度收入目標。

具體來看,新的一年,華為給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分別定下了450億美元、106億美元、450億美元的銷售目標。

我們都知道華為,遲早成為和蘋果一樣的存在。現在,讓我們給他點時間,他已經在路上了。

中國首富,有點難

雖然說華為體量很大,不過華為是個特殊的企業。這裡股權特別分散,幾乎超過半數的華為人都是華為的老闆,所以每個人為自己打工,每個人都在奮鬥。

相比較而言,任正非股權只佔了華為的1.01%,所以即使華為市值30000億,任正非財富也不過303億。

遠遠落後於前十名。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我是小飛哥,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哦!(純手打,求轉發)


小飛哥論財


華為太強大。未來,如果華為開發出自己的操作系統。可以完全取代蘋果。取代蘋果的時候,華為市值就會超過蘋果的市值,因為華為還在發展華為雲,還有全球領先的通訊業務,現在蘋果公司市值是1萬億美元,假如華為做出自己的操作系統的話,市值就不止1萬億美元,任正非持股1.4%,算起來超過140億美元,成不了首富。

華為員工持股有8萬多人,如果華為上市,那這8萬多人的財富,瞬間膨脹。即使按照5000億美元計算,每個人平均折算的股票資產是多少?這麼計算:500000000000*6.8/80000=42500000元。每個人平均股票價值4250萬元。一下子這麼多,真的是令有些人會瞬間失去奮鬥的意義。

華為不上市是對的。上市了,這個公司就可能改變了許多人奮鬥的初衷了。本來天天手動打怪升級,結果來個修改等級軟件,瞬間滿級,這遊戲就沒有玩的興趣了。沒追求目標。


西格瑪的化學


我們暫時假設有一天華為上市了,其市值能達到蘋果的一半嗎

當然是可以的

三星的市值都有了3000萬美金左右,那麼對於各方面不輸三星的華為,在每股上市,對於這個數字是隻多不少,足夠達到蘋果市值的一半。但任正非能到中國首富嗎,答案是就算上市了,也差得遠呢

任正非在華為持股也就1%左右,上市了資產也就二三百億,許家印現在都快要到3000億了,任正非這個財富水平,連前十都進不去,首富更別提了

但任老絕對是中國企業家中,最值得敬佩的一批人之一。

現在我們再談,華為是不可能上市的

華為每年大量的資金投入到科研上去,上市之後,股東必然不同意

華為股權極為分散,基本上人人持股,一旦上市,任正非必然失去話語權,員工收到大筆的錢,整個企業慾望膨脹,再也不是那個堅持初心的華為了說實話,華為現在的發展,最需要的並不是資金,因為其在市場上面已經成為了大贏家,甚至有著和蘋果一較高下的能力,華為需要的是熱血和堅持,其背後不僅僅是華為員工和任正非的前途,也是整個國家在電子產品中的希望,華為需要技術,而這個技術的成功不僅僅要資金支持,更要企業整體一心,去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鑽到科研中去,一旦上市,股東們必然為了利益將科研的力量削弱,華為將淪為平庸

今天還是有很多人提問大盤。 統一回復:目前大盤底部還未穩定。但是通過盤面大家可以執行輕大盤,重個股的思路去挖掘績優白馬投資。集結了一批金融界大神以及各界操盤手,建立了一個【微信號:老謝說財,微信:k73927】一起專心研究股票,多年來自創接近十套選股戰法,總能提前知曉莊家佈局動向,選出來的漲停牛股成功率極高,

就比如我近期通過底部抄底選出來的亞振家居,華控賽格,海泰發展等,漲幅還是相當不錯的。

亞振家居(603389)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當時股價下跌,底部出現反轉十字星,主力進場,是絕佳的佈局機會,果斷選出來講解,果然之後股價連續上漲,截止目前股價大漲6個板,很多看了我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本人直播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魯信創投(600783)非常能體現老謝的選股思路,前期該股底部震盪吸籌,5號股價出現短線超跌反彈現象,資金大幅流入,買點出現,根據我所講選股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112%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本人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潛力黑馬】

不是說我選股有多牛,只是我經過長時間的學習,總結了選牛股技巧,像這套選股思路可以批量選出連續漲停的股票。下面老謝再次用此方法在【微信:k73927】選出一隻有望從底部啟動的短線爆發牛股,看下圖:

看上圖,此股經過前期斷崖式下跌後,出現了吸籌洗盤,如今股價突破上方壓力,上行空間打開,能不能超過前期高點,相信講到這裡大家都清楚了,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本人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亞振家居,海泰發展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看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微信:k73927】取得聯繫,本人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謝63


華為作為唯一一個五百強還未上市的公司,假設會上市,市值上必會超過蘋果的一半,毋庸置疑。但從數據來看,任正非作為第一大股東,在華為僅持有1.42%的股份(1.01%和1.42%兩個說法都有,暫且按多的算),身價說多也就200億美元,對比馬化騰來說,還是差得很遠。下圖的2018年的福布斯富豪榜可以參考一二。


當然,上面這些也只是假設。

華為不會上市,因此,這些論題也就沒了意義。


華為是一個典型

員工持股的公司,按前幾年的數據來看,15萬的在職員工中8萬多的員工持有華為公司的股份,持股員工佔比過半。

若是上市,則是持股最為分散的一家公司了吧。

設想上市後持股員工的享有的巨大蛋糕,每人瞬間到手的4000多萬,真正意義上的人人都是大老闆了,又有誰還會繼續苦哈哈拼搏奮鬥保有初心呢?假設任正非完成了股票回購,穩固自己的持股佔比,便會變相打消員工的積極性。業績走低也不是沒可能的。有人說,華為上市則是負了那些苦苦堅持的中層幹部,其實這話很有道理。大額變現是資本市場的遊戲。


華為在市場層級上已然獲得了勝利,何必拿公司未來做賭,追逐上市呢?


歐界傳媒


應該差不多,華為四大業務應該都是前景不錯的業務,運營商業務華為世界第一,而且會越來越強,光這一塊應該有1000億美金市值,企業業務前景最好,潛力最大,雖然現在還不成氣候,但未來成為行業巨頭還是可期的,這一塊也差不多有1000億美金市值,消費者業務世界前三,勢頭已經起來,對比蘋果、三星,可以按1500億美金市值算,這樣加起來太概有3500億美金,另外加上雲業務等其他業務,大概接近4000億美金。這是綜合考慮,因為華為的戰略地位,對國家的重要性而言,才有這麼高的市值。當然人家不上市,大家只是yy而已,不必太較真


夜書燈


華為是世界500強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所以華為的錢都是靠實打實的賣產品賺來的。

為什麼這麼多企業爭先恐後IPO?IPO審核通過後有什麼好處?

股市是資本市場,很多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缺乏資金的支撐。上市的目的是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以便開展公司業務。說白了,就是沒錢,通過股市套點。很多公司都以上市為榮、為目標,都認為上市公司很有錢,其實不然。



很多企業上市後,逐漸衰落的大有人在。打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原有掌門人有可能會喪失企業的控制權,對企業發展的方向沒有決策權。同時上班時間沒精力實幹,一心盯著股市大盤的走向,日積月累自然會衰落。

國內很多公司在納達斯克創造或目前為止最大IPO,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領先的通信基礎實施設備提供商,其業務有運營商BG、企業BG、消費者BG三大BG。截至2016年底,華為有17萬多名員工,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以華為的規模、銷售額和盈利額,如果上市,必將會創造多個第一。

華為的股權結構非常特殊,老闆任正非只佔華為股份的1.42%。華為的員工持股98.58%,任正非有一票否決權。在華為,人人都是股東,人人都是老闆。



任正非的股份非常少,即使華為上市首富也不會是任正非的。貧苦家庭出生的他,對金錢看的非常淡。公司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為自己打工,為自己賺錢,所以說華為的效率非常好,利潤也很大,這也正是任正非追求的利潤最大化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