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嗎?六安農家開始殺年豬,打豬晃場景太逗了……

曾記否,在兒時的記憶裡,家家戶戶都有一隻小土狗,一兩頭豬以及十來只雞,戳狗攆雞、打豬菜這些都是我們孩童時期難以忘懷的記憶。

農村宰殺牲畜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小雪臥羊,大雪殺豬。選這個節令殺豬宰羊,就是為了方便存儲。但是現在也沒那麼講究了,生活好了,吃的油也多了,也就無所謂了。

一過冬至,農村裡家家戶戶忙著殺年豬,餵養得膘肥體壯的年豬成了主婦臉上的榮耀,路過的人總要問一句“殺了多少斤?”而主婦也按捺不住喜悅:“一百五十多斤,才七個月,真不賴啊!”誰家殺了二、三百斤的年豬,很快會在村裡傳開來,一些鄰居就趕來看,摸著肉嘖嘖稱讚。

殺豬這一天,主人早早起來,燒好水,叫來殺豬匠,幾個身強力壯的男人抓腿的,揪尾的,把豬抬到案板上,而這時聞訊趕來的小孩子就圍著看,女人跑進跑出地忙著,孩子拿著大捆的柴禾往鍋灶裡添火。喊聲、笑聲混成一片,充滿歡樂氣氛。

只個把小時,滿籮筐的肉就抬到了堂屋裡,主人則一臉滿足,一臉欣喜。

接下來的事是忙著請鄰里、族人吃飯,主菜當然是肉!圍著大圓桌,一隻豬肉火鍋燉得正香,大碗紅燒肉,肉燒油豆腐,肉骨頭,豬肝炒大蒜,雪菜燒豬血或豬血燉豆腐,再加幾樣小菜。

家裡釀的酒,肉是盡吃的。吃著、說著、笑著,酒足飯飽,談興正濃。雖然現今家家都豐衣足食,但被請的還是吃得很高興,主要是吃出一種氣氛。我們小時候就特盼殺年豬和過年,因為只有在這時候,孩子們才可以大吃一頓,而不被父母瞪眼訓斥。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是不是這樣了。

第二天,家中的主婦便找來大木盆把肉和火腿醃起來,掂量著村裡誰家沒有殺年豬,得挑一塊好肉送去,斬好的豬蹄另收起來,正月裡給大姑或大舅做壽,城裡的親戚也該送些去…

請來吃過飯的人,自家殺年豬又回過來請,男人出馬來不及,女人就被推搡著去應酬,如果不去吃一頓,那家人家覺得欠了情擱在心裡,還會再請的。

這樣忙忙碌碌,新年也就到了,喜悅、歡樂、祥和在淳樸的村莊裡盪漾著。

人們在享用美食的同時,既領略到美食背後的民俗民風,又讓無數遊子無論身處何地,永遠記得根脈所在,記得鄉土之情。(來源:六安洋熊滴)

還記得嗎?六安農家開始殺年豬,打豬晃場景太逗了……


還記得嗎?六安農家開始殺年豬,打豬晃場景太逗了……


還記得嗎?六安農家開始殺年豬,打豬晃場景太逗了……


還記得嗎?六安農家開始殺年豬,打豬晃場景太逗了……


還記得嗎?六安農家開始殺年豬,打豬晃場景太逗了……


還記得嗎?六安農家開始殺年豬,打豬晃場景太逗了……


還記得嗎?六安農家開始殺年豬,打豬晃場景太逗了……


還記得嗎?六安農家開始殺年豬,打豬晃場景太逗了……


還記得嗎?六安農家開始殺年豬,打豬晃場景太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