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背心運動”會演變成“巴黎之春”嗎

巴黎的事情給外界重要啟示:無論什麼國家,底子厚還是底子薄,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都是社會穩定的根。

儘管馬克龍已經決定取消上調燃油稅的計劃,但法國示威團體仍舊在社交媒體上動員週六舉行名為“第四幕行動”的巴黎大示威,它被預測可能成為“黃背心運動”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騷亂。

巴黎如臨大敵,全城熱點地區的大部分博物館、許多著名商店、旅遊景點宣佈在週六關閉。像埃菲爾鐵塔這樣標誌性的遊客中心和香榭麗舍大街的店鋪關門,將傳遞巴黎這座城市癱瘓的印象。 

“黃背心運動”會演變成“巴黎之春”嗎

馬克龍的執政受到沉重打擊,法國社會似乎在以“自殺式爆炸”打擊它的政府。最初的由頭提高燃油稅已經移除,但老百姓的怒火一旦燃燒起來,燒掉的東西就不再是一座房子,而是風吹到哪,就燒到哪。

法國曆史上是歐洲革命的中心,歐洲的問題常常在法國最先迸發出“星星之火”。這一次法國人真正抗議的是生活水平的下降,普通人人生的黯淡,還有貧富差距。其實全世界的抗議,三繞兩繞都會繞到這些主題上。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演變成失控的動盪,也就是“革命”。

“黃背心運動”是自1968年以來法國最為嚴重的抗議浪潮,我們幾乎可以把它稱為“巴黎之春”了。它的真正嚴重性在於,這一波抗議發生在法國經濟的停滯期,而非蓬勃發展期,這使得法國政府為緩和矛盾只能把錢在左口袋和右口袋之間騰挪,而無法籌集到滿足人民更多需求的資源增量。

“黃背心運動”會演變成“巴黎之春”嗎

這次抗議浪潮中,輿論出現重新開徵鉅富稅的呼聲。而法國幾年前曾經加大對富人徵稅,結果導致一些富人移民跑路,資金外流,影響了法國經濟,法國政府被迫取消引起爭議的稅種。如果再次加大對富人徵稅,等於是翻過去的烙餅又重新翻回來。

法國的問題是歐洲問題的縮影。歐洲多個國家經濟不振,社會緊張不斷醞釀。法國還算好的,南歐“笨豬五國”的綜合情況還要糟糕。就目前來說,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等國也出現敏感的抗議活動,有些抗議者還學著巴黎示威者的樣子穿上黃背心,讓政府惴惴不安。

“黃背心運動”會演變成“巴黎之春”嗎

尤其讓一些歐洲人警覺的是,有未經證實的消息說,巴黎“黃背心運動”與美國極端民族主義者班農領導的基金會有聯繫,而班農還曾被爆出過對英國脫歐發揮過“幕後作用”。鼓破萬人捶,班農對“美國優先”的崇尚尤其激進,用削弱歐洲來加強美國,這也的確符合他的理念。

巴黎的事情給外界重要啟示:無論什麼國家,底子厚還是底子薄,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都是社會穩定的根。沒有什麼社會可以吃老本,越變越好是每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政治資本,而經濟停滯甚至倒退,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政治上極其負面的不可承受之重。

西方輿論經常帶著酸味說,較好地發展經濟是中國政治體制的“合法性”來源之一。其實這話用到法國和歐洲去,尤其顯得合適。

必須高度重視經濟建設和民生,這在中國已是不斷傳承的政治座右銘。但在法國和歐洲,政治焦點常常是飄忽不定的。歐洲的條件實在太好了,只要社會的注意力適當集中,保持經濟和民生不斷上揚就不難做到。在這個問題上,歐洲的精英們不該猶豫,全世界的精英們應當共勉。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標題:“黃背心運動”會演變成“巴黎之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