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我李百萬葉,柯條遍中州”。李姓分佈地域遍佈神州,史籍載李氏郡望存13個之多……。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名望而作詩曰:“我李百萬葉,柯條遍中州”。可見唐代時期,李姓的分佈已經很廣了。時至當今,李姓更是遍佈於中華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龐大的李氏家族,擁有眾多的堂號和郡望。所謂“郡望”,是指長期居住在某一地而形成的家族祖地。郡望的形成,是一個歷史過程,從這個歷史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李氏家族的主要分佈。

史籍記載的李氏郡望有13個,它們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柳城李氏、略陽李氏、雞田李氏、武威李氏、代北李氏、高麗李氏、范陽李氏、渤海李氏、西域李氏、河南李氏,還有一個是隴西徙京兆的李氏。

略陽李氏出自廩君之後,世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縣東北)。漢末大亂,於是遷於漢中(今陝西漢中)楊車坂,號楊車邑。曹操定漢中,又從楊車坂再遷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縣南),以後便定居下來,故被稱為略陽李氏。

略陽李氏家族是至將軍李武時歸魏而遷略陽的。李武生東羌獵將李慕,李慕生五子:輔、特、驤、庠、流。李輔,為驍騎大將軍;二子李特,字元休,宣威將軍、長樂鄉侯,因其子李雄即帝位,而被迫諡景帝,廟號始祖;三子李驤為驍騎將軍,以其子李壽即帝位,而被追諡為獻帝;四子李庠,字元序,為威寇將軍、楊泉亭侯;五子李流,字元通,為秦文王。

李特三子:始、蕩、雄。李始為武威將軍;李蕩為驍騎將軍;李雄,字仲雋,為位前將軍,即帝位,國號蜀,在位36年,諡日武帝,廟號太宗。李蕩有五子:班、(王含)、稚、(王午)、都。李班,字世文,襲帝位一年,而李雄之子李期殺之於殯宮;李(王含),為中領軍,李稚為將軍,皆死於氐人;李(王午)棄涪城奔晉都,為中宗所殺。

李雄有四子:越、期、霸、保。李越為建寧王、相國、大將軍、錄尚書事;李期,字世運,殺李班而自立,在位三年,驤子李壽廢之為邛都縣公,諡曰幽;李霸、李保皆不病而死。

李驤子李壽,字武考,廢李期而自立,在位五年,諡昭文皇帝,廟號中宗。

李壽有三子:勢、廣、福。李勢,字子仁,嗣父位,五年而國亡,晉封之為歸義侯、廣大將軍、漢王,後因求為太弟而坐罪,貶臨邛侯,自殺。

李壽弟李攸,為安北將軍。

李流子李世,為位將軍。

京兆,即首都,唐時為長安。隴西李氏後徙京兆者,是岷州刺史李嵩。李嵩生洮州刺史思恭;李思恭生欽;李欽為左金吾衛大將軍,生晟;李晟字良器,德宗時為相,任太尉、司徒、中書令、西平王。李晟生有十二子:願,為河中節度使;聰,為光祿寺主簿;(糹總),為太子中允;(孫心),為左神武大將軍;(馮心),為右威衛大將軍;恕,為光祿卿;憲,為嶺南節度使;(朔心),為陳許節度使、左僕射、同平章事,平蔡功為多;懿,為渭南尉;聽,字正思,為檢校司徒、涼國公,生左神武將軍琢;(其心),為右羽林將軍;(殷心),為嵐州刺史。

十三望李氏家族中,隴西和趙郡兩支郡望名聲最大,人口最眾,今天下李氏多出自這兩支郡望。

隴西和趙郡的榮耀甚早,秦、漢兩朝將相輩出,至唐朝則顯赫無比。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是來自當時的隴西,大唐帝國在290年之間,宗室本支日繁,有大房39房;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同是秦朝御史大夫李曇之後裔。趙郡李氏在唐朝一代總共出了17位宰相,文治武功,沒人能比。據明代學者朱彝尊所說,趙郡李氏之族最大,甚至超過張、王、劉、趙等諸姓之上。

秦國的司徒李曇,其幼子李璣傳下了趙郡房,其長子李崇傳下了隴西房,趙郡房與隴西房同出一源,又各有所繫。

李耳:李姓第一人

教始祖老子,名李耳,“正史”明確指為李姓第一人

李姓族系,因為有李唐王朝的詳細考證,才傳而至今。其血脈繁衍,支庶眾多。現依《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所載,以理徵改理為李姓後的宗系,撰述如下:

理徵,娶契和氏女,生昌祖,昌祖為陳(西周之陳國,故址在今河南開封以東,安徽毫縣以東,春秋末年,被楚國所滅)大夫,家於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東十里)。昌祖生彤德,彤德曾孫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於苦縣。到五世孫乾(字元果)時,當了周朝的上御史大夫。他娶益壽氏女嬰敷,生下李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於周平王時任太史。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老子者,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也。”此苦縣,正是被楚所滅的陳國苦縣。又說:“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之史”,這是正史中明確指為李氏的第一個人。以後《廣韻六止》引《風俗通》也採《史記》之說,認為:“李氏,李伯陽之後。”

李耳,古之聖人,博大精能,孔子曾問禮於他,受益不淺,說,我見到老子,就像見到了乘風雲而上天的龍一樣。老子的學說,流傳於後世,著有《道德經》上、下編五千言。

隴西:大唐李姓的標誌

陝西是李氏宗族的發源地,或是出於忌吊,唐朝廢隴西郡,但“隴西”二字已作為大唐李姓的標誌為世人所銘記。

“隴西”,是李氏宗族的發源地,自唐以來享有盛名。至今各地李氏,也都上溯到隴西。

隴西,顧名思義,隴山之西,在今甘肅省境內。隴西郡,秦置,今甘肅舊蘭州、鞏昌、秦州諸府州之地,治狄道,在今甘肅臨洮縣東北。晉徙治襄武,在今甘肅隴西縣西南,唐廢。唐朝時的“隴西”概念,當指今甘肅省的東南部以今隴西縣為中心之地。或是出於某種忌諱,唐朝廢掉了隴西郡,但“隴西”二字已作為大唐家族的標識,永不磨滅,千百年後的李氏家族,也以此為標識,可謂源遠流長,榮耀無比。

隴西堂建於唐中葉,殿堂林立,巍峨宏大,後遭兵燹所毀,今存牌樓一座……‘李家龍宮’就在該縣李氏聚居的南安鄉一心村。

著名學者李甲中先生積十餘年考證,認為李氏確係源出隴西……故有‘天下李氏出隴西’之謂。

臺北出版的《李氏源流》一書稱:“凡吾國各地所有李姓無不冠‘隴西郡’三字,足證李氏家族肇始於隴西,殆無疑義”。

隴西是中華民族李氏的發源地。

隴西李氏房系紛繁,以至於以後凡李姓者必稱出於隴西,這是不錯的。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載,從先祖李崇時,就任隴西守,其子李徭為狄道(隴西郡之治)侯;其孫李信為隴西侯。李信下傳至漢朝大將軍李伉的次子仲翔,他在征討叛羌的戰鬥中陣亡,被安葬在狄道東川,其後人就居此地守墓安家。再下傳數世李伯考為隴西太守;至李尚,為漢朝(隴西)成紀令,並把家安在成紀。由此可見,李氏家族源出隴西甚早,從一開始,它就與隴西這個地方關係密切,其子孫在此地滋長繁榮,逐步擴大起來,故姓李者必稱隴西。

隴西李氏的始祖李崇,是秦朝御史大夫李曇的長子。關於隴西李氏自李崇以下至唐代,三四百年間傳代和分支情形,《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有詳細記載:

崇字伯枯,隴西守,南鄭公,生二子,長曰平燕,次曰瑤,字內德,南郡守,狄道侯;生信,字有成,大將軍,隴西侯;生超,一名伉,字仁高,漢大將軍、漁陽太守;生二子,長曰元曠,侍中,次曰仲翔,河東太守,徵西將軍,討叛羌於素昌,戰歿,贈太尉,葬隴西狄道東川,因家焉;生伯考,隴西、河東二郡太守;生尚,成紀令,因居成紀,弟向,范陽房始祖也。

尚生廣,前將軍,二子:長曰當戶,當戶生陵,字少卿,騎都尉;次子曰敢,字幼卿,朗中今,關內侯。敢生禹,字子道,弟忠,頓丘房始祖也。

禹生丞公,河南太守;生先,字敬宗,蜀郡北平太守;生長宗,字伯禮,漁陽丞;生君況,字叔平,一字子期,博士議郎,太中大夫;生本,字上明,郎中,侍御史;生次公,字仲居,巴郡太守,西夷校尉;弟恬,渤海房始祖也。

次公生軌,字子逸,魏臨淮太守,司農卿;弟潛,申公房始祖也。

軌生隆,字彥緒,長安令,積弩將軍;生艾,字世績,晉驍騎將軍、魏郡太守;生雍,字(亻傑)熙,為晉朝濟北、東莞二郡太守;生二子,長曰倫,丹陽房始祖也,次曰柔,字德遠,北地太守。雍孫蓋,安邑房始祖也。

柔生荅,字季子,前涼張駿、天水太守,武衛將軍,安西亭侯;生昶,字仲堅,涼太子侍講,生嵩,字玄盛,西涼武昭王興聖皇帝,個子:譚、歆、讓、愔、恂、翻、豫、宏、眺、亮。愔,鎮遠將軍房始祖也。其曾孫系平涼房始祖也。翻孫三人,曰承,姑臧房始祖也;曰茂,敦煌房始祖也;曰衝,僕射房始祖也。曾孫曰成禮,絳郡房始祖也。豫玄孫曰剛,武陵房始祖也。 歆字士業,西涼後主,八子:勖、紹、重耳、弘元、崇明、崇產、崇庸、崇枯;重耳字景順,以國亡奔宋,為汝南太守,後魏克豫州,以地歸之,拜恆農太守,復為宋將薛安都所陷,後魏安南將軍、豫州刺史,生獻祖宣皇帝熙,字孟良,後魏金門鎮將;生懿祖光皇帝,諱天賜,字德真,三子,長曰起頭,長安侯,生達摩,後周羽林監太子洗馬,長安縣伯,其後無聞,次曰太祖,次乞豆,定州刺史房。 太祖景皇帝虎,字文彬,後周柱國大將軍,唐國襄公,八子。長曰延伯,生於山東,後太祖入關,延伯仕北齊為散騎常侍,武德四年,追封南陽伯,附屬籍,貞觀初罷之,與姑臧、絳郡、武陽公三房,號四公子房,至開元二十三年復附屬籍。尚有譙王房(譙王真字長宣)、蔡王房(蔡王岡同)、畢王房(畢王漳)、雍王房(雍王繪)、郇王房(郇王棉)、大鄭王房(鄭孝王亮)。 代祖元皇帝諱嵩,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唐國仁公,四子:長曰高祖,次曰梁王澄,次日蜀王湛,次曰漢王洪。蜀王房後為渤海王房。 高祖諱堯大聖大光皇帝,二十二子,分十五房:曰楚王智雲、曰荊王元景、曰徐王元禮、曰韓王元嘉、曰彭王元則、曰鄭王元懿、曰霍王元軌、曰虢王鳳、曰道王元慶、曰鄧王元裕、曰舒王元名、曰魯王靈夔、曰江王元祥、曰密王元曉、曰滕王元嬰。 由上記載可知,隴西郡李氏自周、隋唐朝,人眾迅速膨脹,成為一個支派繁多的大家族,共計有范陽、頓丘、渤海、申公、丹陽、安邑、鎮遠將軍、平涼、姑臧、敦煌、僕射、絳郡、武陵(武陽)、定州刺史、南陽公、譙王、蔡王、畢王、雍王、郇王、大鄭王、蜀王等幾十個大房。以地名命名的房系,則清楚地反映了隴西李氏在唐朝以前的主要分佈。

各地李氏

——江西臨川楊溪李氏,其開基始祖為居信公

住在今江西臨川縣楊溪鎮的李氏家族,保存了一本珍貴的家譜,即道光十五年李輝等修的《臨川李氏支譜》。其中記載了有關這支家族的遷衍情況。

據載,這支李氏家族是江西豐城李氏家族的一個支系。其遷江西臨川的開基祖名居信,至臨種楊溪後,又繁衍為12支,他們都尊居信為始祖。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江西臨川楊溪李氏,其開基始祖為居信公

住在今江西臨川縣楊溪鎮的李氏家族,保存了一本珍貴的家譜,即道光十五年李輝等修的《臨川李氏支譜》。其中記載了有關這支家族的遷衍情況。

據載,這支李氏家族是江西豐城李氏家族的一個支系。其遷江西臨川的開基祖名居信,至臨種楊溪後,又繁衍為12支,他們都尊居信為始祖。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浙江壽昌李氏,其開基始祖為茂十公

清國子監博士熊士鵬所撰《道光五年(1825)李氏宗譜序》中說,浙江壽昌的李氏家族的開基始祖叫茂十公,當時從江西遷住浙江壽昌,其後代繁衍分支,而日益族大人眾。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浙江紹興李氏,其開基始祖為樂天公

在浙江紹興,有一個李氏大宗族,明朝時期就已經是越東的望族,至今更是支庶繁茂,流佈廣遠。

據同治九年(1870)李向榮等修《山陰天樂李氏宗譜》載,這個李氏宗族屬大唐裔孫,即汝陽王(王進)的四世孫庶,李唐末時為避朱溫之亂,從陝西風翔,遠遷至浙江。在浙江紹興的開基之始祖,名樂天公,於昭宗天佑年間,定居山陰(浙江紹興)岱鷗。他的後代繁衍,代有分徙。其中有遷至兩浙東西的,有遷大江南北的,甚至遠遷邊地綏德口外和遼東,而成為當地巨族。遼東這一派遷徙的時間大約在清同治年間,遼東一房剛遷不久,綏德派又從西迂迴浙江,這一房的源流記載最詳。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山東高密李氏,其開基始祖為漢代名將李廣

同治十年(1871)李敦芳等編《高密李氏家譜》載:今山東高密李氏,出自漢將李廣之後,是當時西京的名門。李廣的後人有一支從隴西遷徙至山東高密,並且世世代代定居在這裡,成為高密人。

高密李氏有譜可查者,為四始祖:其一為死,字德溫;其二為會之(五世祖);其三為性之;其四為有顯,在元朝時任西臺御史。

會之生珠,字廷珍,廷珍生敬祖,字崇孝,為提舉。提舉生均達,均達生伯榮,字廷亨,亦為提舉官。伯榮生二子,大的叫珪,字允敬;小的叫遜,字允謙,為閩藩陝閫司幕官。李遜生二子:一個叫本,字文宗;一個叫俠,字文英,別號松庵,為鎮海太倉教授。松庵生有七子,其第三子為司馬。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浙江餘姚李氏,其開基始祖為李信(武一信公)

在浙東有李氏望族,舊譜稱三江李氏,因其分佈於三江:藍溪葉岙為姚江;奉川江口為蕙江;仲夏江東、江北為甬江。

三江李氏出自隴西中一支,東遷到山東,而其中再一支由山東遷姚(浙江餘姚),由余姚遷至三江;分成三大支。

李信生二子:大的叫懇,小的叫憩。懇公十四世孫有嚴、滋,嚴仍居藍溪,為藍溪始祖;滋遷徙至奉鄞,為今奉鄞始祖。憩公十四世孫叫孝祥,遷居於葉岙,為葉岙始祖,此即三江李氏之三大宗。

藍溪李氏這一房中,有裔孫叫泌,字長源,封鄴縣侯。李泌房系中有光州刺史名杞,為避朱梁翦滅之禍,隨王審做官到福建,於是定居於福建長溪,成為長溪顯姓。後人有秉義公,被送往福建江口服役築堤,於是把家安在那裡,江口李氏便自此始。

餘姚李氏中,還有一支遷徙自浙江上虞。

餘姚李氏有譜記載,共23世,其中王爵侯封者2人,相者五5人,尚書3人,觀察使1人,提刑者1人,節度使3人,元帥總管3人,刺史、郡守與節度使、進士等22人,尹尉簿判之屬28人,真可謂族大名望。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江蘇無錫李氏,其開基先祖為太保公

光緒十一年(1885)李怡延等修《夫椒李氏家乘》記載,江蘇無錫之李氏家族,其先祖自秦漢而下,以至於唐,有遷河南固始縣的,有遷福建邵武的。至宋朝,邵武房系中出了名臣李綱,他的後裔太保公,僑居梁溪(今江蘇無錫縣)之李墅,因而以太保公為梁溪李氏的開基始祖。從宋代至清代,此家族已繁衍了好幾百年,成為當地大姓。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湖北枝江李氏,其開基先祖為份公

光緒十三年(1887)李烈卿修《旌陽李氏宗譜》記載:旌陽(今湖北枝江)李氏的始祖名微,初居隴西,後遷徙至湖南的常德,繼而又遷江西饒州(江西鄱陽縣)。此家族傳到份公時,已是宋朝。份公在宋紹興年間登進士,並被任為旌陽令,他把家安在旌邑之南門,成為旌陽李氏的始祖。

旌陽李氏的後裔有遷西里的,有遷椿峰的,有遷東山的,還有遷上宅及隴上的。其前代世系口下:

1.陝西漢中西鄉李氏

據光緒十五年(1889)李友植等修《漢中西鄉李氏譜》所載,在今陝西漢中西鄉的李氏家族,是明朝中葉遷去的,至清朝光緒年間,已有300年的歷史了。

2.山東鄒平李氏,其開基先祖為天錫公

據道光三十年(1850)李濤等修《鄒平李氏族譜》載:山東鄒平縣的李氏家族,是明代洪武四年,其祖天錫公由河北棗強遷至鄒平郡北之輝裡莊,至清朝已相沿數傳。

3.湖南桃橋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眉海公

4.今湘東桃橋李氏,是明朝建文年間,由江西遷去的。據光緒十九年(1893)李良贊修《湘東桃橋李氏宗譜》載,其始祖眉海公,在明建文時期,由江西遷至湖南,落籍湘東。傳至達公、超公時,一個遷桃坪,一個遷桃橋,分別為桃坪、桃橋開基始祖,到清光緒年間,已歷500五百多年,傳20代,丁衍數千。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江蘇丹徒李氏,其開基先祖為唐宣宗第九子昭王汭

據民國十四年(1925)李純錫等修《開沙李氏宗譜》記載,今江蘇丹徒縣開沙之李氏,出自唐宣宗第九子昭王吶。在唐末,為避黃巢之亂先遷新安(在今安徽歙縣內),再遷祁門(今安徽祁門縣)。

傳至宋代有太二公,由祁門遷居到江蘇丹徒之開沙。 從太二公往上溯,其世系是:昭王油生三子:伴、佑、佯。時佑為饒州刺史,遭黃巢之亂而亡,為歙州刺史代葬,佯聞,往歙州謝之,隨即便定居於歙縣。以後黃巢義軍又攻陷歙縣,李佯再遷黃墩。不久唐亡,又遷新安,為新安之開基始祖。 李佯傳京,京傳仲皋,仲皋傳德鵬,德鵬傳貴懋,為宋開寶年間銀青光祿大夫。再傳數世至太二公,為開沙之始祖。 開沙李氏後因江潮肆虐,開沙故址難存,而各遷他處,有遷於潤城、楊城之內外的,有遷至順江州之南新州的,有遷小沙粵河一帶的,還有遷蘇州靖江等處的。 ——雲南騰衝李氏,其開基先祖為德公 今雲南騰衝李氏,自明朝以來,成為滇中大姓。 明洪武十四年(1381),山東益都的這個李氏宗族中的德公,為府軍右衛千產,從沐英克定雲南,襲雲南前衛前所千產,封昭信都尉,這位德公便是青齊李氏人滇之始祖。 傳至三世,有裔孫全、和,於明正統十四年(1449),調任雲南騰衝,於是在騰 衝安家,子孫繁衍,遍播騰衝。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河北交河李氏,其開基先祖原居山西洪洞,明成祖時遷至交河馬連坦

民國二十六年(1937)李桐蔚修《交河李氏族譜》載:交河李氏之先祖居山西洪洞,於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遷於滹沱河北岸的交河馬連坦,此後裔孫各繁衍,初分為東、西兩大支,其東又分為12支,其西支復分為5支。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遼寧李氏,其開基先祖分別為唐朝耆國公李謹行,明總兵李成梁,遊擊李成芳

在今天遼寧省境內,李姓子孫繁多,其中一些縣區李姓是其土著居民的大姓。這些李姓家族,成為開發邊疆的生力軍。

法庫縣,今屬遼寧省。據《法庫廳鄉土志·歷史》載:法庫,“屬開原縣。康熙三年,廢三萬衛改置開原縣,以其地屬焉。舊稱三臺子,系鑲白旗坐落,只佟、張、聶、徐、劉、丁、翟、李八戶聚族而居,置邊門,後因名‘八戶門’,俗稱‘巴虎門’,‘法庫’其轉音也”。可見李姓在清初已成為法庫縣八大姓之一,並且是聚族而居,人口眾多。

《法庫廳鄉土志·氏族》中說,到法庫來定居的一支李氏,是隴西李氏的後裔,在康熙三年(1664),由山東登州府招遠縣遷居境內。至光緒年間,已傳九世,成為當地大姓之一。

法庫的另一支李氏,是唐朝李謹行的後裔,《法庫廳鄉土志·耆舊錄》有記載。李謹行,唐朝靺鞨人,其父突地稽,初事隋,及唐武德初,歸順唐朝,奉朝貢,被授總管,並以戰功封為耆國公。貞觀初,進右衛將軍,賜姓李。李謹行從其父親那裡承襲了李姓,曾任唐朝營州都督及安東鎮撫大使,功蓋當世,死後贈幽州都督,陪葬乾陵。

從唐朝中期至清朝光緒年間,李謹行的家族已有一千佘年的歷史了,李謹行之後,皆以謹行賜姓為榮,世代姓李,清朝開原縣內之李氏,多為李謹行之後。

遼寧鐵嶺縣,在清朝時期,其境內有大姓李氏。據光緒《鐵嶺鄉土志·氏族》載:其李姓大族有兩支,一支為明朝總兵成梁之裔,有成梁墓在城東20裡屠家樓子,翁仲石馬,儼然在列;另--支為明朝遊擊李永芳之裔。

李成梁,字汝器,明朝隆慶中升副總兵,協守遼陽。萬曆中為左都督、鎮遼總兵,前後鎮遼28載,官至太傅。

李永芳,為明代撫順遊擊,後歸清朝,官至總兵。其子李率泰歷任刑部參政、吏部侍郎、宏文院大學士及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李永芳子孫多顯官,族大名顯。

遼寧彰武縣有李氏家族,據《彰武縣鄉土志·氏族》載:“縣屬設治未久,村丁稀少,所在多系招墾佃民,姓氏繁雜。惟未設治以前,有蒙民十一產,自外蒙古察克爾移居本境,牧牲營業,其姓曰:白、包、羅、邰、洪、趙、吳、王、戴、李、韓,嗣續已十餘世矣。”可見,李姓家族作為“蒙民十一產”之一,來彰武縣年代甚早。

宣統《岫巖州鄉土志·氏族》載:其境南門外有李氏家族,原籍順天寧河,咸豐間經商到遼東岫巖州,於是定居下來,至清宣統年間已四傳,丁口六十多人,因善經商,而家業興盛。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浙江縉雲李氏,開基先祖為唐代李陽冰

臺灣李振球先生有“隴西李氏,源出一家”一說,浙江縉雲李氏家族的源流,按李振球先生家中所藏宗譜記載,知其宗族始於唐朝李陽冰。李陽冰,籍貫趙郡,他在唐朝時期,來到浙江縉雲縣當縣令。李陽冰在任期間,某年,縉雲境內大旱,人民飢困,作為縣令的李陽冰十分憂慮,相傳他因愛民心切,而設奠禱於城隍廟,請求上天速賜甘霖,並起誓說:“若三日不雨,必焚君廟。”後三日已到,天空晴朗無雨,李陽冰於是按其誓言,引火焚廟,一時間,城隍廟宇火焰沖天。正在這時,廟宇上空突然烏雲密佈,隨著滾滾雷聲,大雨傾盆。藉助神功,縉雲久旱逢甘雨,是年喜獲豐收。這件事過後,李縣令因感城隍神恩,而重修廟宇於西山之顛,起名為“西山廟”。李陽冰善篆書,有“篆聖”之稱,他親筆寫下了“祈雨始末,以篆書刻碑,樹立於廟側,碑名為。縉雲城隍廟重建石碑"。此碑約三四百宇,迄今已歷一千二百多年,現上海商務印書館法帖中收有該碑拓本。

李陽冰在仕內除了留下縉雲城隍廟重建石碑外,還有另一座石刻,即“黃帝祠宇”碑。

後來,李陽冰離開縉雲,到繁昌去當縣令,他的後裔定居於繁昌,於是又有李志寫的譜序。李志正是縉雲李氏宗族之祖李陽冰的後裔,他發現自己家中所藏宗譜世系,與繁昌的李氏宗譜世系有一致的地方,於是考證兩地李氏,實為一源。

根據縉雲宗譜記載,李陽冰的後人,有名皋者,曾任廈門守備,不久又調任台州(今屬浙江)守備,李皋就成為台州李氏的始祖。

李皋其人,紅髯,身長九尺,知兵法,在宋朝時封為健將。

李皋之後裔,有大德公者,把家從台州遷到了縉雲,他便是縉雲李氏之始祖。據說德大公是一儒者,他從台州翻山越嶺來到縉雲,遍訪崇山峻嶺,最後在距離縉雲十里的周村居住下來,以當私塾先生為業,他所取甚薄,只求膳宿,實為義孝,就這樣幹了十年。周村有長者見其每日就餐前,先將學生送來的飯菜焚香供拜,問後知他因先人尚無可葬之地,而隨身供奉,很為感動,於是許他擇村前鄭氏宗族之地,葬其先人骨灰。這樣,李大德終於以十年的義教和孝行,得到了一塊風水寶地。

李大德公九世孫,即當上宋朝刑部尚書的李志。李志,字旭山。傳說他曾就讀於仙都峰書院,一天傍晚,志公在專心攻讀經書,忽見窗外伸進一隻黑茸茸之怪手,詰公毫不驚恐,信手以筆在黑手當中寫下旭山二字,只聽得窗外有乞饒之言,說:“請大人寬恕”。志公於是對他說:“附近田蛙呱噪,如能驅去,就放了你。”窗外說:“當為大人效命。”志公即以溼布擦去旭山二字,怪手即隱。一會兒呱呱之蛙聲果然遠去,從此獨峰書院方圓半里地內,不聞田蛙之聲。對此,李振珠先生曾親去考察,竟確屬真實,可謂奇矣。

縉雲李氏宗族發展至今,子孫眾多,支派亦多。每一支宗支,都各有宗祠。由於同出一源,而集資合建總祠於縉雲城內。各支派選一理事,組織總祠理事會,主持春秋祭祀。宗族內部,排定字行,區分輩份,秩序井然。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湖北陽新李氏,基開基先祖為唐宗室李恪之九世孫李衢

臺灣李鴻緒先生有《湖北陽新李氏源流》一文,敘述如下:

據李鴻緒先生考證,其祖上出自唐宗室後裔。唐朝開國皇帝出自隴西李氏,其有天下,宗室子孫空前繁衍,《氏族典o李姓部》載,主祖李淵有子二十二,李淵之子太守李世民有子十四,皆封王。李世民之第三子,名恪,封吳王。恪九世孫李衢,遷居於江西建昌,他生有四子:軒、轅、(車並)、輅,這兩個兒子的家系中,各有一部分遷到湖北省的陽新縣,迄今已有三十餘世,算起來歷時一千多年。

遷到江西的李衢,其子孫繁衍,派系眾多。以李衢第四子李輅這一支系來看,其派系有43世,清晰可數,井然有序。

李衢的後裔,人才輩出。明朝有李亭瑞,官至中書;有李文鬱,為帥府,李文鬱後遷江西九江德化,其後有李鴻達與子李道生,在清朝乾隆時期,父子都官至翰林。在陽新的後裔中,有李應熙,清康熙時為翰林;有李克偉,是乾隆、嘉慶時人,進士出身;有李滋松(字衡石),為咸豐、同治時人,曾任新疆藩臺兼署撫臺,其弟李捷雲,為新疆協臺。

李衢的後裔又有從陽新遷至英山(今安徽英山縣)的,這一支系中有李伯質士彬,為嘉道時翰林。他曾於陽新宗祠撰有楹聯數幅。其一:“先代啟藩封,至今煙火萬家,瓜瓞實繁冠帶盛。客途瞻木主,愧我清風兩袖,柳袍雖換棗糕無。”其二:“我自隴西來,駐馬東征,回首難忘桑梓地。家依江北住,飛鴻南向,一聯聊寄子孫心。”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湖南安化鄧姓李氏,其先祖是唐後主李煜第八子,後唐鄧王李從鎰的兒子

據說,今湖南安化縣的鄧姓,是唐朝宗室李天和的後裔。

李天和的後裔為什麼會改鄧姓呢?這要從南唐的滅亡說起。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李煜即位後,南唐國運已朝不保夕,李煜知道即將亡國,而又無力挽回大局,只好終日飲酒賦詩,沉溺於聲色。開寶八年(975),宋兵攻陷金陵,李煜被俘,南唐終於滅亡。

國亡之後,南唐宗室後裔成了宋朝的捕捉對象,為了逃避亡身滅族之禍,諸王紛紛出逃。在當時僥倖逃出的宗室諸子中,有李天和。李天和是李煜第八子李從鎰的兒子,李從鎰被封為鄧王,李天和就以其父的封號“鄧”為姓,隱居民間。就這樣,李天和傳下了湖南安化縣一帶的宗室李氏。儘管李姓被改成了鄧姓,但其宗族之源仍歸於隴西李氏。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遷往各地的隴西李氏

李氏必看!李氏家族起源與分佈(一)「附各地李氏始祖」

隴西李氏遷往各地,不計其數,其著名者有從隴西遷往陝西的一支。

隴西太守李伯考的次子李向,為西漢時期的人,他的後裔逐漸發展,形成范陽房,所以史書稱李向為范陽房始祖。

范陽,三國時期魏置的一個郡,治陝西涿縣,晉朝時為范陽國,後魏復為郡。可見,在西漢以後的一段時期,隴西李氏的一支遷到了陝西,至西晉末年,李氏已成為甘陝交界之六郡中的大姓之一,氐人李特家族便是其中一支。

從隴西遷往河北。

西漢大將軍李廣的孫子李忠,是頓丘房始祖。

屯丘,漢代所置的一個縣,到晉朝,它成為屯丘郡治,隋朝復為頓丘縣。故城在今河北清豐縣西南25裡。

可見,隴西李氏在西漢以後,已有一支向河北擴展。

從隴西遷往河北,山東交界處。

侍御史李本的次子李恬,大約為三國前期的人,從他這一支派中衍成了渤海房,史稱他為渤海房始祖

渤海,漢朝所置的一個郡,當時治河北滄縣。後漢把郡治移到河北南皮縣東北八里。此後歷代有因有廢,治地不同,大體包括今河北海河以南,靜海、青縣、滄州、南皮以東,山東樂陵、寧津、無棣以北的地區。

於是,隴西李氏中的一支在大約公元2世紀,遷到了今河北、山東的交界處。

豫,魯、甘,晉的隴西李氏。

晉朝濟北、東莞二郡太守李雍之孫李蓋,成為安邑房的始祖。

安邑,為漢朝所置的一個縣,後魏分安邑為南安邑、北安邑二縣,不久又改北安邑為夏縣,隋改南安邑為安邑。地屬今山西夏縣、安邑縣。

可見,李蓋這一支派在晉朝以後從隴西遷至今山西,成為隴西李氏在山西的一個支裔。

晉朝東莞太守李雍之長子叫李倫,李倫的五世孫李文度,為西涼安定太守。他後來歸後魏,並徙家於河南京洮山北,於是,形成丹陽一大房系。

丹陽,後魏所置的一個郡,北齊廢,故治在今河南項城縣東北。

由此可知,在南北朝時期,隴西李氏中的一支遷到了河南項城一帶。於是,在河南也有了隴西李氏的家族。

西涼武昭王興聖皇帝有十子,其中李愔之曾孫李系,為平涼房始祖;李翻之孫李承為姑臧房始祖;李翻又一孫李茂為敦煌房始祖。

平涼,是東晉時苻秦所置的一個郡,後魏沿置,治所在今甘肅平涼縣內。

姑臧,始為漢朝所置的一個縣,後魏改為林中,北周復舊名,唐陷於吐蕃,即今甘肅武威縣。

敦煌,初為漢朝所置的一個郡,唐建中間陷於吐蕃,大中時收復,號歸義軍節度使,即今甘肅敦煌縣。可見,大約在南北朝時期,甘肅境內除了原在隴西郡的李氏大宗族外,還有出自隴西李氏而分散於甘肅三地的三支派系。

西涼興聖皇帝之子李翻,其曾孫名叫成禮,由他衍出了絳郡房。

絳郡,治在今山西新絳縣。此地初為後魏的東雍州及南太平郡之治所,不久,改郡為徵平,又廢州,改郡為正平。東魏復置東雍州,北周改為絳州。隋初郡廢,移絳州治正平縣。

可見,大約在南北朝的時期,又有一支隴西李氏遷至山西,它與在此之前遷至山西安邑的一支,同出一源,又同遷一省。

西涼興聖皇帝第七子李豫之玄孫,名李綱,他是武陽房的始祖,他的家族是隴西李氏遷往山東的一支派系。

《新唐書'宗室世系表》中所載武陵、武陽二房,實為李綱一房。按唐以前隴西李氏的播遷僅止於長江以南的說法,當取武陽。

武陽,為漢東武陽縣,後魏改為武陽,唐朝改為朝城,故城在今山東朝城縣西40裡。

於是,在今山東朝城一帶,也出現了隴西李氏的家族。唐朝以前,李氏已成為山東巨姓,與崔、盧、鄭三姓,同稱為山東望族。

隴西李氏的各支房系在各地發展、分支、遷徙,形成更多的支派,播遷於更多的地方。如今,天下隴西李氏分佈於東南西北、大洋內外,足跡之廣遠,難以敘清。然而,分佈得再遠、再廣的隴西李氏,仍能依其族譜,找到自己家系的來龍去脈。

李氏入臺

李氏宗族對臺灣的開發多在明清之際。鄭成功渡臺有李氏,清朝時從廣東、福建人臺的李火德後裔則不可計數。

李姓,目前為臺灣第五大姓。李氏人口分佈較多的縣市依序為:臺北市、臺北縣、臺南縣、雲林縣、高雄市,分佈較多的鄉鎮市區依序為:臺北市松山區、臺北三重、臺北板橋、嘉義市、臺北市中山區。

李氏入臺,多在明、清時期。南明永曆年間,隨鄭成功渡臺的有李氏,另外清朝時期從廣東、福建(特別是福建)入臺的李火德後裔則多不可計。

李氏入臺,為臺灣的早期開發,起了重大的作用,他們或墾荒,或經商,足跡遍佈臺灣的每一塊土地,分佈之廣,人數之多,上文已述。今天,李姓成為臺灣的第五大姓氏,這本身已說明了李姓在開發臺灣的過程中立下的汗馬功勞。海峽兩岸的李氏,血脈相通,骨肉相連,他們將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而共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