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掌握導彈新技術,真正航母殺手出現,西方放言此技術應該共享

近日,《中國航天報》發佈了一篇講述國防技術成果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常規地地導彈從傳統彈道式向機動滑翔式的跨越”,簡短一句,足以抓人眼球!

我國掌握導彈新技術,真正航母殺手出現,西方放言此技術應該共享

(一)官宣常規導彈已採用機動滑翔式彈道技術

《中國航天報》是國內一家權威的媒體,其在文章中提到導彈技術的跨越,等同於官方宣佈了中國常規導彈已經開始採用機動滑翔式彈道技術。這是一個不小的突破,對於軍迷而言也是一則驚喜。隨著現代反導技術的升級,對於導彈的突防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在這一大背景下,提出了機動滑翔式彈道導彈的構想。

我國掌握導彈新技術,真正航母殺手出現,西方放言此技術應該共享

(二)機動滑翔式彈道導彈優勢明顯

傳統彈道導彈發射後,需要依賴火箭發動機的推力並按照預定的程序飛行,在即將到達目標時會關閉發動機,然後彈頭與彈體分離,彈頭最後會在慣性和地球引力作用下朝目標飛去。這類導彈的命中率並不高,且很容易被反導體系攔截。而後,再入機動式彈道導彈問世,雖然在命中率和突發能力上有所提升,但對於活動目標依然很難打擊,而機動滑翔式彈道導彈將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前面兩者的缺陷。值得關注的是,早在上世紀40年代,錢學森便提出了“助推-再入大氣層滑翔機動彈道理論”。

我國掌握導彈新技術,真正航母殺手出現,西方放言此技術應該共享

(三)真正的航母殺手,西方要求共享技術

機動滑翔式彈道導彈機動能力十分出色且範圍廣,非常適合用於打擊航母、驅逐艦這樣的海上移動目標。一般的反導系統無法攔截此類導彈,所以一旦被用於反艦,就是航母殺手一般的存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忌憚中國的反艦導彈,以東風-21D為例,制約了美軍航母編隊的“自由航行”,現在中國又實現了滑翔式彈道導彈,留給美軍艦隊的生存空間就更小了。有意思的是,有西方網友表示上世紀40年代錢學森還在美國,所以這一理論應該與西方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