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戰將徐達被毒死後,其子女的結局如何?

傾國傾城沈騷年


首先,徐達被賜蒸鵝而死是無稽之談。這個說法最早來源於明朝中期的野史筆記小說《翦勝野聞》,類似於今天的網絡段子集,可信度很低,即使清朝編著的《明史》也沒有采信這種說法。

徐達去世後,備極哀榮,被追封為中山王,祖上三代人都追封王爵,配享太廟和肖像功臣廟,都位列第一。徐達的子女也都富貴滿門,雖然深度涉及了靖難之變,卻反而增加了一門國公,一門兩國公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

(徐達)

徐達共有四子四女,以下分別簡述其生平

長子徐輝祖

徐輝祖繼承了徐達家族的魏國公爵位。靖難之役中,徐輝祖雖然是朱棣的姐夫,但同時深得建文帝信任,也多次領兵與燕王朱棣作戰,始終忠於建文帝。

朱棣佔領南京繼位後,徐輝祖也沒有向朱棣投降。朱棣雖然大怒一度想殺徐輝祖,但礙於親戚關係最終沒有下毒手,只將徐輝祖軟禁在家宅中,革去爵位。

徐輝祖去世後,朱棣讓徐輝祖的長子徐欽繼承了魏國公的爵位,之後魏國公一門一直在徐輝祖後人中延續,直到明朝滅亡。

次子徐膺緒

徐膺緒是徐達次子,朱棣皇后徐皇后之弟。洪武二十三年擔任尚寶司卿,之後歷任升明威將軍、大同中護衛、金吾前衛、驃騎將軍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等職務。靖難之變中,大概站在朱棣一方,但沒有啥值得一提的表現,永樂十四年去世。

第三子徐添福

幼年夭折,無事蹟。

第四子徐增壽

徐增壽在靖難之變中擔任左都督,也是建文朝廷的人。但與哥哥徐輝祖始終忠於建文帝不同,徐增壽一直暗通朱棣,向朱棣通風報信提供各種朝廷情報。朱棣兵臨南京前夕,建文帝最終發現了徐增壽的背叛行徑,親手持劍殺掉了徐增壽。

朱棣繼位後,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後來又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和一般的追封不同,徐增壽這個定國公是貨真價實可以世襲的公爵,由徐增壽的兒子徐景昌繼承定國公的爵位。定國公一門也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

從朱棣繼位開始,徐達家族後裔成為明朝第一無二的一門兩公爵,徐達開始的魏國公和徐增壽開始的定國公,都一直延續到了明朝滅亡。

長女徐皇后

徐皇后是徐達長女,嫁燕王朱棣為燕王妃。朱棣靖難之役勝利篡位後,自然成為皇后。朱棣和徐皇后感情很好。徐皇后在永樂五年(1407年)去世後,朱棣還繼續做了17年皇帝,卻沒有重新立過皇后,可見二人的深摯感情。

二女代王妃四女安王妃三女徐妙錦

徐達的第二女,嫁給了朱元璋的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為代王妃。

徐達的第四女,嫁給了朱元璋的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為安王妃。

徐達第三女徐妙錦很有傳奇色彩,但很可能根本不存在這個人。明初官員陳璉的《琴軒集》有《中山武寧王第三女徐氏壙銘》一文,文中大致說的是徐達第三女徐妙錦始終未出嫁,死於六十一歲。朱棣追求徐妙錦被拒絕等事蹟,則是從徐妙錦終身未出嫁衍生出來的傳說,可信度不高。徐妙錦這個人是否存在,也很難說。


仁勇校尉


徐達,是明代第一功臣,家族子孫真正做到了“與國同休”。

明初冊封六公爵的時候,李善長排在首位,但後被朱元璋罷黜及誅殺,從此徐達就穩居第一了。野史中說朱元璋賜鵝肉或白馬汗害死了徐達,但正史無載。

徐達的爵位是魏國公,由長子徐輝祖繼承。

大女兒嫁給的燕王朱棣。靖難之役中,大舅哥徐輝祖堅決站在建文帝一邊,拒絕與妹夫合作,且一點面子都不給。氣的永樂皇帝也沒辦法,只能把徐輝祖免職,看管起來,直到死。大舅哥死後不久,朱棣以老丈人第一功臣徐達不能沒有子孫祭祀為理由,讓徐輝祖的兒子承襲魏國公爵位。這一支直到明末,長期鎮守南京。

徐達的二子徐膺緒,平平淡淡當個官。三兒子徐添福早死。

老四徐增壽又是個人物。在靖難之役前後,堅決支持姐夫朱棣,並通風報信。被建文帝發現給殺了。永樂繼位之後,先追封武陽侯。過了一年,升級爵位為定國公,並由其子承襲。永樂遷都後,這一支跟隨到了北京,一直到明末。

京劇《二進宮》中有定國公徐延昭,歷史上並沒有這個人,名字相近的是徐延德。而在萬曆繼位前後的定國公,是其子徐文璧。

朱棣當了皇帝,徐達的大女兒就是徐皇后了。明仁宗和造反的漢王都是她親生的兒子。

徐達次女嫁給了朱元璋第十二子代王朱桂。明史記載這個女人比較“驕妒”。

徐達家族的世代榮光兩個原因:一是開國第一功臣,二是女兒徐皇后的特殊地位。


幾葦渡


流傳很久的謠言:公元1384年,徐達生背疽了,朱元璋派人來看望,按照醫生囑咐,背上長瘡不能吃發物,而朱元璋派人偏偏送來了一隻蒸鵝。徐達看見蒸鵝,知道朱元璋想叫他死,雖不甘願,但仍是吃下去,不就就死了。


據記載,徐達有四子四女,他們的結局如下:

徐輝祖——徐達長子,朱棣入京後,徐輝祖不肯迎接朱棣,最終革去徐輝祖爵位,徐輝祖永樂五年去世。

徐膺緒——徐達次子,母孫氏,任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去世。

徐添福——徐達三子,母謝氏,早卒,本題不計。

徐增壽——建文帝朱允玟懷疑朱棣造反,就問徐增壽。徐增壽說:燕王富貴已極,怎麼會造反呢?燕軍渡過長江後,建文帝大怒將其誅殺。朱棣登基後,封徐增壽為武陽侯,後又進封定國公,讓他的兒子徐景昌繼爵。

徐達的四個女兒,除三女兒出家外,其他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長女嫁於燕王朱棣,次女嫁於代王朱桂,三女嫁於安王朱楹。燕王朱棣奪權稱帝后,徐妃被冊立為皇后。


古今通史


徐達是明代第一戰神,明朝建立之初,論功被封為魏國公。洪武十八年二月,徐達病死,時年五十四歲,死後追封中山王。

《明史》中說徐達有四子三女。四個兒子分別是徐輝祖、徐添福、徐膺緒、徐增壽。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大女兒嫁給燕王朱棣,二女兒稼給代王,三女兒嫁給安王。

徐達的四個兒子當中,除了早死的徐添福,其他三人都挺有出息。

老大徐輝祖繼承了魏國公的爵位。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希望徐輝祖配合自己,徐輝祖拒絕。建文四年,他曾經率軍大敗燕軍,斬殺大將李斌。

朱棣打進南京,徐輝祖守在父親的祠堂中,不肯向朱棣低頭。朱棣也沒有太難為他,把他奪爵幽禁在宅中。永樂五年八月,徐輝祖在鬱悶中死去,他的兒子繼承了魏國公的爵位。

和徐輝祖不一樣,徐增壽暗中支持燕王朱棣,秘密向朱棣傳送情報。被發現後,建文帝朱允炆親手在殿下將其斬殺。燕王朱棣登基,大力撫卹他的子孫,徐增壽的兒子被封為定國公。

徐膺緒的名氣就小得多,做過尚寶司卿,中軍都督僉事等,一生平安無事。

徐達的大女兒嫁給燕王朱棣,後來成為皇后,死於永樂五年七月,時年四十六歲。她死後,朱棣再沒有立過皇后。

徐達的二女兒嫁給代王朱桂,她比較善妒,曾經把兩個侍女毀容。明成祖朱棣知道後,沒有追究。代王卻把王妃和大兒子趕出王宮居住,這位王妃後來的結局,不會太好。

徐達的三女兒嫁給安王朱楹,朱楹的藩地在平涼,死於永樂十五年,因為沒有兒子,死後除國,安王妃下落不詳。


於左


徐達可以稱得上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第一大將,更是作為主帥,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北伐元朝,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南統北,堪稱大明王朝開國第一功臣,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明朝建立後,徐達也因功被封為魏國公,死後更是被追封為中山王。

更正一下,雖然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以誅殺功臣著稱,但徐達在明史記載是病死,並非被毒死。而徐達被背後生疽,不能吃鵝,朱元璋偏偏將一個蒸鵝送於他,導致徐達病發身亡的故事,則記載於野史。因此徐達之死尚待考證,並不能肯定的說他是被毒死的。



徐達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第一功臣,他的家族也真正做到了與國同休,終大明王朝276年,始終是大明第一勳貴。

徐達的家族有“一門兩國公,一後兩王妃”的榮耀。徐達一共有四子三女,四個兒子分別為:長子徐輝祖,次子徐添福(早夭),三子徐膺緒,四子徐增壽。

長子徐輝祖繼承了徐達的爵位魏國公,由於靖難之役忠誠於建文帝,朱棣奪取天下後,將徐壽輝“罷為民”,圈禁致死。但仍讓徐壽輝的長子繼承了魏國公爵位。



而徐達的四子徐增壽,由於在靖難之役與朱棣勾結,被建文帝處死。朱棣有感於徐增壽的功勞,將其子徐景昌封為定國公,從此,徐氏家族有了“一門兩國公”的榮耀。

徐達的三子徐膺緒,曾任尚寶司卿、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等職,最終善終。

徐達一共有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當時的燕王、代王和安王。後燕王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徐達的長女更是成為明成祖的正宮皇后,徐皇后也以賢惠仁德著稱。徐達的另兩個女兒,作為王妃,也享受一世榮華富貴。



鳶飛九天2018


蒸鵝屬發物,導致徐達死,並非正史,而是一百多年後的人憑想象添加,並不可信。而且從西醫角度來看,所謂發物之說,是嗤之以鼻的妄談。我的一個親戚前幾天在北京做手術,術後問大夫哪樣東西不能吃? 大夫說,沒有什麼可忌口的。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