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海上之盟滅亡遼國,宋朝君臣難道不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嗎?

孔傑霖


先說下當時的事件背景:其時遼國皇帝昏聵,而遼北方的女真人不堪遼的統治,起來反抗並屢次擊敗遼軍,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當時南宋還是徽宗在位,蔡京和童貫當權。眼看著遼國一天天衰落,馬上要玩完了,不禁心癢難搔,動起了小心思。



由於宋遼兩國簽訂《檀淵之盟》,有一百年和平時期,宋朝的國力有所增長,原來的中原故地燕雲十六州還在遼國手裡攥著,遼國又眼看滅亡。由於陸地與金國的聯絡隔著遼朝,於是派使臣從山東登州(今蓬萊),乘船前往金國。經過許多回合的討價還價,商定由金攻下遼上京(內蒙巴林左旗境內)、中京(遼寧境內)由宋攻下西京(大同)、南京(北京),金答應滅遼後歸還燕雲十六州,而北宋將原給遼的歲貢轉贈於金。



當與金密議之事爆出,一片反對之聲,有大臣提出,難道和強大的金國相鄰,要比與弱遼當鄰居好嗎?甚至高麗國也勸:遼為兄弟之邦,存之可以安邊,金為虎狼之邦,不可相交。這事連外國人都看出不對勁了,可是徽宗那幫就是鬼迷心竅,沉迷在收復故土,光宗耀祖的美夢中。



結果金順利攻下上京、中京,而北宋正猶豫要不要出兵,一看金得了這麼多好處,再不下手就晚了!於是蔡京命种師道出兵十萬,然後還相當自戀的以為,遼地漢人自當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結果燕雲漢民早已習慣遼國的漢化統治,未予理睬,又與遼軍作戰大敗國力受損。



戰後金認為宋朝作戰不力,只還燕雲六州,而且撤出前洗劫一空,而北宋除將每年納遼50萬歲貢轉給金朝,還另外繳納了二百萬貫作為六州的稅務補償,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啊!再後來,金滅北宋,擄徽欽二宗,留靖康之恥。

北宋統治者不能清醒的認識當前局勢,一廂情願的想當然,毫無自知之明和戰略眼光,真是可笑至極。


百味乾坤


海上之盟,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派使臣自山東蓬萊入渤海與金使會面商定滅金的盟約。因為宋、金之間隔著遼國,無法通過陸地進行會面,只能通過海上會面。



當時的歷史背景決定了宋朝必須簽訂這樣的盟約。以宋徽宗為首的北宋當局應該基於以下考慮:

1.北宋末年,社會矛盾尖銳各地起義不斷,北宋統治者急需轉移社會矛盾以延續統治,而對遼國發起戰爭符合人民群眾與文臣武將的意願,可以暫時轉移社會矛盾。



2.幽雲十六州已經丟失了幾百年,收回幽雲十六州是幾代人的心願。根據海上之盟的盟約可以在遼國滅亡後拿回失去的故土。



3.北宋與遼國自檀淵之盟已經過去百年,期間兩國紛爭不斷,雖無大的戰爭但小的摩擦一直存在。然而兩國實力相當,都無法吞併對方。現在與金聯盟就能打破這個平衡,對宋朝統治者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4.數百年的戰爭使北宋與遼國的矛盾已經上升到了漢族與契丹族的民族仇恨的地步,滅亡遼國不僅是北宋統治者的意願也是北境人民的願望。

5.隨著完顏政權的逐步強大,金朝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如果不與金朝聯盟,那麼將來金朝就有可能與遼國聯手合力滅宋。



6.金朝的強大已經打破了宋、金、遼的平衡,金朝具備了獨立滅亡遼國的實力,如果不與金朝聯手,金遼兩國無論誰勝誰負對宋朝來說都不樂觀。

7.宋、金、遼的地理位置和宋、遼的歷史因素決定了宋、遼不可能聯手。只能是宋金聯手滅遼。



8.宋與遼不是唇齒相依關係而是敵對的政權,他們雙方一直在想方設法滅亡對方。


夜闌聽史


宋朝君臣要是懂得這個道理就不會亡國了。宋金聯盟滅了遼,然後金滅了北宋;宋蒙聯盟滅了金,然後蒙滅了南宋。前車之鑑不遠,重蹈覆轍。就是不懂得“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個道理!


金洲91437526


三國嗎,不是你聯合他,就是他聯合別人,所以總得選擇對自己有利的。


帥爽李


明白人是有的,但是誰也不能確認如果宋金不滅遼,那麼遼金聯盟可滅宋,雙方都想在戰爭中消耗對方,韜光養晦,只不過宋做的沒金好而已


沒事嘮嘮家常


宋國當時最強,怕的是金遼聯手,並不怕單個的金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