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英雄精神 做新時代法官|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做甘於寂寞勇於堅守的新時代法官

王繼才生前是江蘇省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2014年,王繼才夫婦被評為全國“時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繼才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日前,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聯合下發《關於在解放思想大討論中開展“弘揚愛國奉獻精神 做新時代奮鬥者”專題學習教育的意見》,市中院決定在“兩微一站”開設“繼承英雄精神 做新時代法官”理論徵文活動,刊登全市法院幹警在學習先進中的心得體會。今天,我們推出連雲區法院王馨穎所寫的《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做甘於寂寞勇於堅守的新時代法官》,看看她有怎樣的感想和收穫。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做甘於寂寞勇於堅守的新時代法官

連雲區法院 王馨穎

丹青難書是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作出的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俗話說:“善始容易,善終難”。毛主席也曾經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1986年的7月,王繼才成為開山島的第五任“島主”,此前的四任最長的也僅僅呆了13天,相同的崗位上王繼才一干就是32年。對比來看,這是一件多麼“難做”的“好事”,“就算哪天我走了,也要在崗位上走”,樸實的話語展現出的卻是一位共產黨員的崇高信念:只要“一貫地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於青年,一貫地有益於革命”,哪怕艱苦奮鬥幾十年,也始終牢記當初不變的“上島初心”。

習近平總書記說,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站在司法改革的浪潮前,新時代的法院人更加需要時時回望當初選擇這份職業的初心,“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司法改革的目的是通過改革與審判規律不相適應的體制性和機制性問題,讓法官更像法官,讓法院更像法院,法官的尊榮感能夠得到有效的樹立。改革,總是伴隨著利益的調整,伴隨著暫時的犧牲;改革,還需要我們“爬雪山”、“過草地”,只有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才能攻堅克難、闖關奪隘。“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新的歷史方位前,不少曾經同行的戰友選擇離開,不少曾經飛揚的夥伴鬱鬱寡歡,但更多的人依然昂首行走在法治的康莊大道上。遠眺前行的路,是光明的路,路途雖然坎坷,但更加需要我們不斷增強本領,“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一生守好一座島,這是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蹟的生動詮釋,也為我們提供了無窮的榜樣力量。“堅持一生只做一件事情”看似簡單,做起來卻是非常不容易,既要耐得住寂寞,又要頂得住壓力,需要不斷奮鬥。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需要堅守和付出,正是有了無數法院前輩的默默堅守和付出,法治環境才一點點地被改善,如今的法院人才有了大顯身手的舞臺。我們要時時牢記當初的法治初心,讓法治的種子牢牢紮根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全心全意耕耘在工作崗位上,在如今或不久的將來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继承英雄精神 做新时代法官|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做甘于寂寞勇于坚守的新时代法官

供稿/連雲區法院 王馨穎 編輯/解蘭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