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品種日成交量翻5倍 股指期貨“鬆綁”立竿見影

两大品种日成交量翻5倍 股指期货“松绑”立竿见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葉青 北京報道

近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宣佈調整股指期貨交易安排。消息一出,引起量化對沖私募、公募一片歡騰。與此同時,受股指期貨再度鬆綁的影響,次日開盤,相關概念股集體大漲,其中美爾雅、中國中期強勢漲停。

事實上,自2010年4月16日滬深300指數期貨上市以來,股指期貨一直深受投資者的廣泛青睞。

成交量顯著增加 呈繼續上升之勢

12月2日中金所發佈公告稱,經中國證監會同意,自2018年12月3日結算時起,將滬深300、上證50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標準統一調整為10%,中證500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15%;將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行為的監管標準調整為單個合約5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將股指期貨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四點六。

據瞭解,股指期貨交易之所以受限,還要回溯到2015年年中的股市異常波動。由於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股指期貨波動幅度隨之加大,市場短線交易、程序化交易活躍,成交量大幅放大,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過度投機交易。

為有效化解市場風險,中金所採取了提高保證金水平、限定日內投機開倉標準及調整交易手續費等措施,對抑制股指期貨市場過度投機、穩定市場恐慌情緒發揮了積極作用。2015年7月至9月中金所連續放大招。7月31日,中金所宣佈自2015年8月3日起,上調交易手續費標準至成交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二三;

申報費則按客戶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的申報數量,每筆收取一元;8月25日,中金所宣佈自2015年8月26日起,三大股指的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上調至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一點一五。8月28日,中金所宣佈自2015年8月31日結算時起,滬深300和上證50股指期貨各合約的非套期保值持倉及中證500買入持倉的交易保證金,從20%提高到30%。

9月2日,中金所再次宣佈自2015年9月7日起,將期指非套保持倉保證金提高至40%,平今倉手續費提高至萬分之二三。同時,非套期保值客戶的單個產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手,就認定為異常交易行為。受此影響,三大股指期貨交易幾近全面受限,市場流動性驟減,風險對沖功能基本癱瘓。

不過,伴隨著2017年以後市場逐步穩定成熟, 繼股指期貨兩次鬆綁之後,本次是股指期貨迎來第三次鬆綁。對此,銀河期貨分析師仲文慶表示,本次股指期貨交易安排調整主要分為以下三方面:首先,交易所保證金降低,滬深300、上證50期貨保證金由15%調整至10%,中證500期貨保證由25%調整至15%。

其次,是非套保賬戶的開倉手數由各品種20手,調整至單個合約50手;最後,是股指期貨平今倉手續費下降一半。仲文慶表示,三方面調整幅度都很大,相比調整前都會更利於投資者進行股指期貨的交易,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保證金的調整和開倉手數的調整。保證金的降低和開倉手數的提高有利於短線投資者進行交易,形成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多樣化,促進期貨市場的良性發展。

與此同時,股指期貨交易安排調整後,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三大指數期貨主力合約成交量顯著增加,並且有繼續上升的勢頭。12月6日,滬深300主力合約IF1812日成交量18.5萬手,上證50主力合約IH1812日成交量8.7萬手,中證500主力合約IC1812日成交量10.9萬手,除上證50主力合約日成交量少量增加外,滬深300、中證500主力合約日成交量相比上週五翻了5倍左右。

中信期貨金融組分析師姜沁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11月30日IF1812收盤價3168元為例,按照以前15%保證金是3168元*300*15%=142560元;調整後按10%保證金是3168元*300*10%=95040元。可以說,此次調整,保證金少了1/3。同時,一手IF股指期貨原來手續費655.78元,調整後一手IF股指期貨437.18元。

與此同時,姜沁表示,日內開倉手數是本輪規則調整的核心,其可能帶來兩方面資金的流入。一是作為市場流動性的重要提供方,投機盤交投規模有望擴容,二是伴隨市場活躍度改善,對沖類產品開倉、移倉效率提升也有助於其產品規模擴張。

接受記者採訪的大部分機構投資者均表示,股指期貨交易常態化,獲益最明顯的是對沖策略的投資人。按照目前指數點位測算,日內開倉手數大幅放開後,三大品種共計可對沖非套保產品(如基金專戶)規模從此前的5000萬元大幅提升至5億元以上。規則調整也將為各類期指套利策略、CTA策略、期權策略的應用都提供非常好的流動性基礎。

對此,高溪資產合夥人陳繼豪表示,自從限倉以來,股指期貨活躍度明顯受到影響,很多機構礙於持倉限制,無法進行對沖交易,淨值回撤很大,量化對沖基金的收益也受到很大影響,使股指期貨沒能真正發揮它的避險功能。股指期貨交易鬆綁,顯然激發了市場的流動性。從而使一些大型的基金可以通過股指期貨實現相對的對沖風險,平滑淨值波動曲線。同時機構的參與度更高,尤其是新加入的銀行理財資金更需要有相對應的對沖手段做保護。因此,這項寬鬆政策是對市場參與資金極大的利好,更多的增量資金會進入市場,從而提升市場活躍度。

機構投資者熱盼股指期貨常態化

面對股指期貨,部分投資者還是有點怕,認為股指期貨就是給機構用來絞殺散戶的工具。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股指期貨最讓股民印象深刻的時候要數2015年牛市終結,開始大跌之際。那時以滬深300為標的的IF主力合約,單日成交動輒幾百萬手,要知道交易一手的保證金就要幾十萬,每天成交數百萬手,上百億資金裡面搏殺,由於帶槓桿,瞬間暴富和爆倉的場景很常見。

在股市向上時,所有人都賺錢,對股指期貨說三道四的人不多。而股市大跌開始後,對股指期貨指責聲層出不窮,憤怒的股民和一些專家開始把股指期貨妖魔化。其實,股指期貨並沒有像股民臆想中的那樣,實際上它是一箇中性的金融工具。

“股指期貨一直是投資機構非常關注的品種,國內資本市場正在由散戶市場向機構市場過渡,需要一種流動性好的風險對沖工具來對股票頭寸進行保護,而股指期貨的高流動性和高市場認可度一直是非常理想的風險管理工具。”仲文慶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仲文慶指出, 股指期貨交易規則調整後,不僅為個人投資者和套利者交易提供了便利,對於修復市場的貼水結構和提高市場流動性提供很大幫助,而且也讓投資機構利用期貨工具管理風險成為了可選項,進而促進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

不過,也有市場投資者質疑,經過數年的洗禮,現在投資者是否對於股指期貨的熱情有所減弱?常態化之後,市場資金是否願意迴歸股指期貨市場?對此,姜沁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自平今倉手續費提高之後,部分高頻資金流向螺紋鋼、國債等活躍品種,股指當前策略主要是以中低頻趨勢策略以及風格套利策略為主,投機力量逐步消退,一個印證項是當前股指期貨成交持倉比在0.6附近波動,這大大低於2015年的平均水平。

姜沁表示,本輪規則調整之後,伴隨流動性的改善,機構包括個人投資者交投熱情有望提升。但對於高頻投資者而言,由於平今倉手續費依然偏高,交易規則調整對於這類投資者吸引力整體不大。如需進一步提升股指市場活躍度,可能需要更多的常態化操作。

此外,記者採訪了多家擁有市場中性策略基金的基金公司投資經理,他們大都表示,此次調整將有助於恢復市場流動性,提升對沖策略的市場容量,降低對沖交易成本,並且為各類策略提供流動性基礎。匯添富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經理溫琪表示,此次“鬆綁”政策將改善對沖投資環境,對於對沖型產品的發展是一個利好。

溫琪表示,目前匯添富涉及股指期貨的主要是對沖型產品,所以最關心的是市場容量和對沖成本。隨著股指期貨市場流動性的好轉,對沖型產品的市場容量有望進一步擴充;而流動性好轉帶來衝擊成本下降,如果基差進一步轉正並擴大,對於對沖型產品收益來說將會是重大利好。

據海富通量化投資部分析,此次調整增加了日內開倉手數,這將推動流動性的增長呈指數性上升。海富通量化阿爾法基金經理杜曉海表示,按照目前指數點位測算,日內開倉手數增加後,三大品種共計可對沖非套保產品規模從此前的5000萬元大幅提升至5億元以上。

“此次,對於股指期貨交易規則的調整,對個人及機構投資者都意義重大,從成交量的提升可以得到映證。本次交易規則的調整幅度非常大,無論從保證金還是開倉手數基本上可以滿足一般投資者和投資機構對於股指期貨投資和風險管理的需求。尤其是保證金的調整,降低了個人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的門檻,可以讓個人投資者利用股指期貨對股票頭寸進行保護。”仲文慶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