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多勞」是不是「坑」我

青雲辯論的時候身上有光,每次聽她辯論我都會熱血沸騰,不同於陳銘,不同於如晶,不同於執中,她有胸懷天下的俠肝義膽。感覺不是為了贏而說,沒有抖包袱抖機靈。


能者多勞」是不是「坑」我



對方在跟我們講的,是做能者的價值,是你該努力成為能者的價值,和你應該積極進取去多勞的價值。可是能者多勞這句話是在講責任,能者就有多勞的責任,這是兩件事。

您方說,能者有的時候就是自然而然的多勞。自然而然,比如說,熊浩學長,他的眼光就更高,比如說范仲淹,他就有更高的境界。這是他們的境界,我們要肯認他們的了不起,而不是這些事情是自然而然,理所當然的,也不是因此就要求當後世的文人士大夫,他們做不到先天下之憂而憂,他們選擇窮則獨善其身的時候,我們就指責他們。就像你選擇在這個舞臺上盡你所能地戰鬥,這是你熱愛這個舞臺,你從中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你不一定要揹負上這種責任。如果有的人選擇了,他太累了,我們也理解這種選擇。這才是能者多勞今天在聊的話題。

好,我們退回一開始奶茶為我們設定的討論方法,就是這句話被不同的人說出來,其實表達的含義是不一樣的,是不是坑看的是怎麼說。我們聊一聊這個社會當中,事實上是怎麼在用這句話的。感謝奇葩說這個節目,一彔彔了好幾個月,在這幾個月裡,其實我生活裡也有了一些成長,比如我最近一個月,開始上班了,做了一個律師。然後我的生活節奏就只剩下了一種節奏,就是很忙。像我這樣一個剛剛入職,什麼都不會的律師,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0點、11點,然後我的同事們,隨著能者多勞的進程,他們要工作到半夜兩三點,有的人早上五六點。然後我們就有一個深深的困惑,我們律所怎麼就不能多請點人呢?你說能者多勞,就是我們這些幸運的找到了工作的人,有沒有能到就是茫茫人海中那麼多從法學院畢業而又失業的人,就沒有幾個人能跟我們分擔痛苦並肩作戰嗎?同樣一個專業畢業的人,為什麼有的人忙到生活中只剩了工作,有的人始終沒找到工作(笑)。

就是這個社會出現如此兩極的現象,不是因為它合理,而是因為它划算。大公司們算了一筆賬,我請一個人,給他1.5倍的工資,讓他幹兩個人的活,要遠遠划算過,我請兩個人,給他們合理的工資,讓他們幹合理的工作。所以為什麼要提倡能者多勞,因為我招聘一個人,培訓一個人,把他變成熟練工可以用,是要有成本的。我給人工資,讓我多請幾個人,讓這些人一邊拿著工資,還能一邊有空看《奇葩說》,這是由成本的。所以今天中國的白領,每天平均工作的時間是10到13個小時。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在他的金融的行業裡面,如果你看到一個四五十歲的女性,做到一定高層的位置,你就能猜出她多半是單身,因為她作為一個女生,能做到那個位置,就證明她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肯定沒有時間談戀愛。我們這個社會是把年輕人當燃料一樣投入社會這部機器,它只問這些年輕人能為這個社會做什麼,從來不去問這個社會能不能這個年輕人做點什麼。他們只問這個社會需要這些年輕人做什麼,而不問這些年輕人是不是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這不是坑嗎?

您方可以說,這種方式顯得比較有效率,可它不是你我這些平凡人的效率,

這是公司的效率,老闆的效率,資本的效率。如果這些決策者真的在意的是這個社會的效率,他們不會讓能者多勞。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另外一種老闆,他不塞給你活,他相反搶你的活,他不壓榨你,他只是單純嫌棄你,他覺得他什麼都比你做得好。這種人一般出現在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他們通常真的什麼都會做,以及剛剛升職的中層管理者,他們急於顯示自己什麼都會做。在這些老闆看來,我的報表做得比你清晰,我的報告寫得比你有文采,我扥人談生意比你有說服力,我連泡茶都比你有範兒。而我做這些事情都能比你做得快更有效率,那麼我何不能者多勞呢?

但是他們錯了,這是一個經濟學問題,我覺得經濟學這門學問,它的迷人之處就像薛教授一樣,平淡之中有驚喜。上一集剛剛講過,有一個概念叫“比較優勢”。薛教授懂經濟學,冬雨懂其他的東西,所以你們兩個可以成為朋友。這個很好理解,我們各有擅長的事情,然後我們分工合作。這不是需要經濟學教我們的,“比較優勢”這個概念,更深一步問的是,如果這個社會有能者,比如我們退到這個社會起始的樣子,我和英男兩個人不知道為什麼漂流去了一個孤島,在這個孤島上為了活下去,我們需要吃飯穿衣,然後他會種地,我會織布,我們自然而然地合作。可是如果我們這個社會出現了一個能者,比如說薇薇姐,她種菜也比別人種得快,她織布也比別人織得整齊。這個時候,她需不需要和我們合作,她應不應該自己把這些活都幹了,讓其他人失業,或者說她閉關鎖國,一個人過,讓其他人一邊待著。這樣她是不是過得更好,這就好像200年前,中國的乾隆皇帝對著英國的來使說,我們是天朝上國,我們做什麼都比你們做得好,我們跟你們做生意,就是在施捨你,我自己過過得更好。可是歷史證明他錯了,因為他不懂經濟學(笑)。他沒有理解交換的價值,

“比較優勢”這個詞有一個更深的含義,是哪怕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個國家,有一個人,他無論做什麼都比別人更強,他依然應該和那些平凡的人合作,他依然應該分一些工作給那些平凡的人,然後我們交換。我們只要懂得了交換的力量,我們都能過得更好。

我覺得這是經濟學的迷人之處,它不是在用忠孝仁義,而是在用赤裸裸的利益告訴你,你作為能者不要那麼清高,不要不屑於和那些不如你們的人合作。你作為一個平凡的人,不要那麼自卑,不要認為和那些強者合作就好像是在佔人便宜。沒有誰佔誰的便宜,不要讓能者多勞,是讓我們大家都過得更好。

再來,你說今天我們這個時代變了,其實已經有了分工,不存在閉關鎖國了,是不是就不存在所謂的能者多勞,也不存在坑了呢?不是。只要這個社會的分工,依然是以能,而不是以人或人的需要,人的成長,人的幸福為出發點,他就依然是在坑。比如我和英男、薇薇姐,這個社會逐漸地發展,變得更復雜,我織布,薇薇姐種地,英男砍柴,然後這個時候紅梅來了,她發現她自己不要怎麼勞動,她主要靠倒賣東西就能發財,然後她成了我們當中最先致富的人。她可能積累了資本,成為了資本家,辦起了工廠。這個時候,誰在這樣的社會里,依然會鼓吹能者多勞?

是這些既得利益者,這個時候他們鼓吹的能者多勞會變成你能幹什麼你就多幹什麼,你一直以來能幹什麼,你就堅持幹下去。她會希望英男永遠是一個勤勤懇懇的伐木工人,為她提供廉價的原材料,而不是自己去辦工廠來和她競爭。這就好像在今天國際貿易的體系裡,那些西方的國家希望非洲的國家永遠為這個世界提供廉價的原油,提供廉價的工廠,而不是去和他們競爭設計,競爭創意,競爭發明創造。

能者多勞這個概念,在這個時候,更可怕的不是說,能者就應該多勞,而是變成了能者才可以多勞。有的事情就只有能的人才能去做,這個社會當中,就只有一部分人才應該出去闖蕩,出去工作,出去讀書,另一部分人就只能在家裡看孩子。這個社會上就只有一些國家適合搞研發,另一些國家就永遠做世界工廠。這就好像幾百年前,這個社會曾經認為只有白種人、男人、有資產的人才有資格對社會事務高談闊論,可是我們今天不是連奇葩也可以說了嗎?

能不能不是一種靜態,沒有誰天生就能,可是我們怎麼樣變成一個能的人,不是我已經很擅長了,然後我繼續去做,而是我讓那些不能者、無能者、不擅長的人也得到機會去試一試。每一個平凡的大學生、職場的新人、弱勢的小國家,他們這些不能者多勞,都能得到自己的機會,我們這個社會看的不是效率,不只是分工,也看每一個人的幸福,每一個國家的成長,也看公平跟正義。這個沒有坑的世界,會是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謝謝大家。


補上結辯

好,執中學長說的很好,我最終想要的是能力,因此我是應該成為一個眼界更高的人,不要太在意。可是我成為一個能力者,不是為了對我認為不對的社會現象,對於不公正的事情視而不見。如果為了得到能力,我需要付出的代價是,我可以對那些我認為錯了的東西逆來順受,那麼這個能力我寧願不要。中國人講名利二字,名還在利之前,所以我們覺得捧殺比單純的壓榨更可怕。因為它的背後帶的是賞識犧牲這些光輝的口號,所以一個不合理的體制如果以溫和的面貌出現,灰色地帶的權利如果以熱血的口號包裝,就被接受為理所當然,才是這個社會最可怕的事情。


她的“辯論”,不只是“辯”,更是“論”

——辯爭輸贏,論有高下

“評判”,本應是“評”,而不是“判”

——評”的寥寥無幾,“判”的倒是不計其數


能者多勞」是不是「坑」我


回應一些評論...我一般也關彈幕的。只是上述言論滿眼皆是,甚至一度被推向熱搜,甚至刷到了詹以前的辯論賽視頻中,節目近尾聲,這麼幾句話不吐不快吧。

那些四處刷 聽不懂欣賞不了的人;

那些只會拿上述例子中 “看起來高大上的辯論專業詞” 對其表達不屑的人;

用周玄毅的話說,是“空有情緒力度,毫無信息含量

我只能說……很遺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