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为什么在明清后名人辈出,古劳一个小镇都可以出四位大名人

这个星期周末,天气非常好。广东的冬天,是有点两极分化的。冷空气来了,那么很快就要穿上羽绒服。广东人也比北方那边的人怕冷一些,曾经听一位同事笑眯眯的和我讲:“广东人,气温降到十多度,马上就把羽绒服穿在身上了。这在北方,还是很暖和的天气。”我和他讲,广东是湿冷,这是魔法攻击,穿上羽绒服也不足为奇。而上个周末,恰恰是广东冬天两极分化的另一端,好似是夏天一样,朋友圈有同学发出感叹,我快热死在深圳的冬天里了。在这样一个暖洋洋的冬日里,我们一家人自驾游去到一个著名的水乡,江门市鹤山市的古劳水乡。

广东为什么在明清后名人辈出,古劳一个小镇都可以出四位大名人


广东为什么在明清后名人辈出,古劳一个小镇都可以出四位大名人


这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村子里绝大部分都姓两个姓,分别是古姓和劳姓,古劳由此得名而来。这里西江沿村而过,到处都是河涌,到处都是河流,到处都鱼塘,人称广东的威尼斯小城。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有一个小码头,码头上面,系着一只小木船。景色是优美的,古劳水乡并不收费,但是,来到这里,有一项活动是必须参加的,那就是坐上小船,好像在桂林遇龙河一样,绕着村里面的河涌,饱览一下水乡的景色。

不过比起景色来,古劳更让我震动的是,这个小小的镇子,近现代出了几位大名人。比较著名的就有四位,著名武术家梁赞、一代影后胡蝶、富甲一方李石朋以及王老吉的创始人王泽邦。先来说说这四位名人,他就是电影中著名的“佛山赞先生”。可能单说梁赞你还不知道,但是近代名家叶问正是梁赞的徒孙,李小龙为其曾徒孙。叶问和李小龙,这你就熟悉了吧。再来说王老吉,今天这个红罐凉茶已经风靡整个中国,他的创始人正是古劳这个小镇上的人。再来说说民国第一美女,胡蝶,她出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大放异彩。再加上她于戴笠的恩怨纠纷,更是让后人津津乐道。一代影后,引领上海滩女性时尚潮流。李石朋,1919年成立东亚银行,是香港华人中的富商,富甲一方。此外,还有清末洪兵起义领袖陈开,率领部队横扫粤桂。

广东为什么在明清后名人辈出,古劳一个小镇都可以出四位大名人


广东为什么在明清后名人辈出,古劳一个小镇都可以出四位大名人


一个小小镇子,走出这么多名人。其实不单单是古劳镇,放眼到鹤山,走出了篮球明星易建联,以及李文茂,余少杰,任詠华,叶大年,肖丽章,吕翰,杨铨,梁培友,易剑泉,陈晓敏,冯庚长等一批名人。然后你再看看广东的名人,大多的集中在明朝末年之后,从清朝开始直到近现代,就非常多了。为什么广东的名人,会在明末后成堆出现呢?你如果去到广东的一些出名的村庄,例如佛山南海区的松塘翰林村,这里的举人进士全部都在清朝。其实笔者想一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宋朝以后,经济中心开始南迁,广东的人口是真正增多了起来。加上辽国,金国,西夏,蒙古军你来我往,北方长期在战乱,很多中原的汉人被迫南迁。这也是江西为什么在宋朝能够出那么多名人的主要原因。那么,随着明朝开国之时,江西也成为了主要战场,中原汉人再度南迁。同时,战乱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广东,在明朝末年之后,经济是真的好起来了。

广东为什么在明清后名人辈出,古劳一个小镇都可以出四位大名人


广东为什么在明清后名人辈出,古劳一个小镇都可以出四位大名人


广东为什么在明清后名人辈出,古劳一个小镇都可以出四位大名人


​第二,就是广东省走出去南洋,美国的侨民众多,这些走出去的华侨,带来了视野上的开阔。特别是清朝末年以后,这些走出去的侨民,有一部分在外面赚了大钱,像李石朋,王泽邦这些人。有些人带来了新潮西方思想。就算他们不是侨民,他们在海外留过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的眼界也开豁很多。举个例子,就算是梁启超,他不是留学海外,只是流亡日本,对他的思想都有很大的变化。从以往的保皇派变成了支持革命。不但是政治上的,在游历欧洲后,他的文学思想都发生了变化。这次聊这个话题,其实是想说说笔者心中的一个想法,广东明末以后名人辈出,经济发展当然是第一要素,但是更关键的是有很多人走了出去,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眼界开豁了,可能这才是更主要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