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已經開播兩季了,第一季豆瓣評分8.9,第二季高達9.4分。衍生劇取得這樣的高分並不多,可見人氣之旺。

老實說,以我看劇的口味,我更喜歡看燒腦、懸疑、暗黑的劇,對於這種家庭輕喜劇是不感興趣 的,因為平凡普通的生活還沒過夠嗎?不在劇中找點剌激讓我怎麼應對雞零狗碎的生活。

之所以看《小謝爾頓》一是因為小演員太可愛了,在《大小謊言》中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孩子,自動成為了親媽粉。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二是我娃上小學了!前兩個月著實我被虐得不輕,所以想看看美國人是怎麼帶熊孩子的,看《生活大爆炸》謝耳朵的樣子,就知道從小一定沒少虐他爸媽。

果然,深夜追劇,看到《小謝爾頓》中幾對夫妻,他們也被孩子虐得死去活來,我就差吃著火鍋唱著歌了,心情頓時好多了。

感覺日子又可以撐下去了。

看看,我們中年婦女滿血復活就是這麼簡單。

家人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


《小謝爾頓》這部劇即使是沒有看過《生活大爆炸》的人一樣可以看,完全不影響情節。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尤其推薦家有小朋友的父母看,可以看到美國普通中產的家庭生態,以及一窺美國的公立教育體系,我是看著大笑,繼而深思,有時更感到震撼,我似乎看到了究竟什麼才是素質教育。

撫養謝爾頓這樣一個孩子,一定是尤為艱難的。

一定會耗盡一個母親絕大多數的精力、耐心和體力。

因為,這是一個典型的阿斯伯格小孩。

看到很多彈幕說,媽媽太寵著謝爾頓了,忽視了哥哥和妹妹。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他媽媽不是寵,而是象謝爾頓這樣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是完全不一樣的,你必須傾其所有精力才能勉強讓他融入正常生活。

不要被劇中小演員的可愛外表騙了,劇中在溫情有愛的家庭生活中,從很多細節透露出謝爾頓父母的壓力和瀕臨崩潰。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在美國最新的DSM5中(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阿斯伯格綜合症是屬於自閉症譜系的一種。屬於輕度的自閉。

阿斯伯格孩子的特點是智力正常,甚至相當部分孩子智力處於中高水平。甚至很多孩子對數學、物理、機械有持續和關注的興趣。

但他們缺乏基本的社交能力。

阿斯伯格被診斷為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

他們之所以有明顯社交障礙的原因是-----他們無法識別別人的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以及一切非語言交流。

比如,阿斯伯格的孩子無法識別出別人保持禮貌的微笑和話語只是敷衍,他們會認為那些禮貌的客套話是別人有興趣的表示,會依然滔滔不絕。

在第五集中,謝爾頓和妹妹一起去參加大學中對雙胞胎的測試,也能表明他是一個典型的阿斯伯格。謝爾頓對於所以測試智商的提問都幾乎滿分,但是有一張圖卻難住了他。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畫面上是一群猴子,他無法分別出他們在幹什麼,是高興還是難過,而妹妹卻觀察敏銳,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他們在開茶話會,有人講了一個笑話,估計是黃色笑話,所以母猴子在推小猴子出去。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而下一張圖片,一個女人靠著門,用手撐著頭,正常的人都能看出來這個女人很難過,但謝爾頓只能表達出她在做什麼,觀察不出她的表情。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在人際交往時,往往以自我感受為中心,大部分情況下不具備同理心。在劇中,當鄰居十五歲的女兒出了車禍而意外身亡,外婆,媽媽和爸爸全家人都被這一消息震驚和悲傷時,九歲的謝爾頓卻在一味執著的問著媽媽和外婆:你們究竟誰能儘快帶我去電腦商店?!

連一向最疼愛他的外婆都實在忍不住 了,怒問他:謝爾頓 庫珀,你真覺得現在問這個問題合適嗎?!

這類孩子對細節非常在意,不喜歡變化。在固定的場景,固定的人群中,他們會看上去和其他孩子差別不大,但一旦發生了變化,就會情緒激動,難以控制。

阿斯伯格的孩子對很多氣味、聲音、環境的變化會非常敏感,別人習以為常的事物他們都會覺得難以忍受和痛苦,所以常常會發脾氣,難以自控,而周圍的人則很難理解。比如謝爾頓在餐桌上祈禱時,一定要帶著手套,他必須有足夠耐心才能忍受家人吃飯時口中發出的氣味。

他們雖然在學業上基本不成問題,但在一大群孩子中,還是能輕易的分辯出他的與眾不同。

這類孩子大多會在8歲左右,在小學階段被確診,因為小學之後,這些孩子會明顯的發現和同齡孩子有格格不入的地方,很難適應小學生活。

謝爾頓就是 一個高智商的阿斯小孩。

從小他就被附近的鄰居認為是最怪的孩子。

甚至小學期間,有老師一直建議他父母給謝爾頓請心理醫生治療,媽媽拒絕了,因為他們家付不起心理醫生的診費。

雖然家庭請不起心理醫生,但整部劇看下來,謝爾頓的外婆、父母和兄弟姐妹卻是他最好的心理醫生,給予了他比專業心理醫生都還要好的幫助。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他如果生活在中國,一定是老師和學校的寵兒,因為智商超前,成績喜人,其他所有的缺點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計。

可是在美國,而且是格外崇尚運動的美國校園,謝爾頓雖然智商像是開了九次冪,但四肢極為不協調,動作笨拙,體育一直被嘲笑,可想他在學校所受到的壓力。

媽媽一直守衛著謝爾頓的自尊,不允許任何人貶損他。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一旦有人說小謝爾頓怪怪的,一向溫柔的媽媽不僅會罵人,而是真的會揍人的。

這讓小小的謝爾頓有著無比的安全感。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媽媽全方位呵護著謝爾頓,最大程度上照顧著他的感受。

謝爾頓無法忍受噪音和氣味,還有潔癖,媽媽儘量完全滿足他,他只偏愛吃那幾種食物,媽媽在餐桌上就一直做那幾道菜,照顧他的喜好。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謝爾頓9歲時,老爸單獨帶謝爾頓外出,媽媽一再交待要定時讓謝爾頓排便,找乾淨的地方,不然他有可能會拉在褲子上。

請注意,這個時候謝爾頓已經9歲了,說明七八歲的時候,排便的問題還會常常出現。

至於發脾氣和執拗的程度,最疼愛謝爾頓的外婆手腕上有一個傷疤,在他四五歲的時候,因為外婆不小心動了他最心愛的食物,他以為是外婆要吃他的東西,他大發脾氣並且撲上去就咬,傷疤就是這麼來的。通常四五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分辯故意和不小心了,情緒也不會如此激烈。

還記得第一季中九歲的謝爾頓第一天去高中上學,因為領結找不到了,媽媽緊張到什麼程度?就差拿刀逼著老爸和哥哥去翻遍所有可能的地方了。

謝爾頓尖叫發脾氣,抑制不住沖天的怒氣時,那場面我想媽媽在謝爾頓小時候一定經歷過無數次,經歷過一次次的崩潰和懷疑,仍然愛這個孩子,接受他所有的天性,包括那些天才的表現和特珠的習慣。相信孩子一定會慢慢的成長。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誰說阿斯孩子沒有同理心?這話多暖心。

外婆也曾對鄰居說過,女兒撫養這三個孩子相當的不容易,尤其是還有一個特別的孩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謝爾頓的外婆,我本來是看天才兒童成長史的,卻意外的被外婆圈了粉。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這位已經當了外婆的女性衣著時尚,前衛,很有活力,也很美,六十多歲了,依然有很多人追,還在戀愛,追她的人有博士,有傢俱商場的老闆,還有穿機車夾克的老男孩。

這位情商、衣品畢佳的外婆教給了謝爾頓最重要的技能-----如何識別謊言,如何討價還價。

這對於天生情商欠缺的謝爾頓來說,真的是適應社會的最重要的課程。

外婆拿著放大鏡讓謝爾頓仔細觀察她的表情,是不是很難過,很傷心,推斷她手裡的牌是好還是壞,天真的謝爾頓看外婆那沮喪的表情覺得自己一定會贏,因為自己牌好,數學又好,滿滿的自信打出牌,可最後卻是外婆贏了。

外婆告訴他,雖然很多人不及你聰明,計算也沒有你快,但他們偽裝,會讓你覺得他們要輸了,表情是可以裝出來的,這樣就會影響你的判斷,讓你大意。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謝爾頓當時的表情:人們居然騙人,居然會說謊?

阿斯伯格的人較真,是不會騙人的。但即使是天才,也是要入世的啊。

她還會教謝爾頓,當有人拿感情套路你做你不想做的事,你又不好拒絕時,可以故意提高要求,討價還價。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當老爸請求謝爾頓幫他計算球隊的勝負概率時,外婆給謝爾頓耳語了幾句,謝爾頓馬上要求老爸給他在電腦商店買一件商品做為禮物,一向不喜歡謝爾頓去電腦商店的老爸居然爽快同意了。

小謝爾頓第一次嚐到了正確評估自己對於對方的價值,可能的付出和所得回報,討價還價的樂趣和成就。即使有社交障礙,但體驗到這一社交真理並熟悉運用時,謝爾頓只有九歲。

而外婆也總是適時的照顧著被父母忽略的哥哥和妹妹,當父母都帶謝爾頓外出時,外婆會帶他們去吃媽媽禁止吃的冰激凌,甜甜圈,帶妹妹看電影,帶哥哥去射擊。

重視實踐的選修課讓孩子早日找到人生方向


謝爾頓家的三個孩子上的都是公立學校,他們家負擔不起私校的高額費用。謝爾頓做為高智商的天才,9歲上高中,和15歲的哥哥一個班。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雖然比不上私校,他們上的也是最普通的高中,但公立學校的那些實踐課程卻引起了我強烈的興趣 。

謝爾頓的哥哥小喬治一向學習不好,按成績來算,高中畢業都很困難。

唯一的特長是橄欖球,因為他爸是學校球隊教練。

學渣小喬治對自己的未來有著非常清晰的認知和評估。

他提前一年就選修了學校的汽車修理課,而且在修理汽車和輪胎這件事情上,他不僅有興趣,而且有天份。

他只憑雙手摸索,就能一下找到輪胎哪個地方漏氣,判斷汽車故障上的推理邏輯,我看也不比謝爾頓推斷物理公式差。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他在汽車修理廠乾的如魚得水,並且順利找到了兼職,當兼職和球隊訓練時間起衝突時,他選擇退出球隊,這讓當球隊教練的老爸很難受,但小喬治卻說的合情合理。

他 說:我太瘦了,以我的體重和體格根本不合適衝撞型的運動,大部份情況下我都是在隊裡坐冷板凳,就算輪到我上場了,我得分了,也基本被人撞一下就暈了。

這個因為成績不行,常常被弟弟碾壓的學渣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卻非常清醒和理智,並且不聲不響做好了規劃,而且學校也提供了相當適合的實踐課程。

有木工課,有農業入門課,有汽車修理課,也有心理課。 每個孩子都要至少選修一門。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讓我驚訝的是所有的課程設置都非常注重實用性,沒有任何的花拳繡腿,而且是契合當地產業分佈和就業趨勢。

畢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一流的大學甚至接受大學教育,如果不能上大學,至少可以儘早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適應社會,這才是教育核心的本質。通過義務教育能夠讓孩子達到身心健康,自食其力。

成績不好的小喬治後來可是家庭主要的經濟支柱,在他們的父親過世後,一直承擔著家庭的主要開支,並且供謝爾頓上了藤校,成為名校高材生。

謝爾頓選的實踐課是心理學,因為他怕奶牛,覺得髒,又怕木工課會砸到手,只有坐在教室裡上課最適合他。

但就是這個心理學興趣課真的是驚豔到我了。我一直在想心理學怎麼讓高中生做實踐?

老師佈置的作業是:趁感恩節回去觀察自己的家庭並記錄------家庭成員之間是如何互相影響並最終做出決定的?請根據自己的觀察結果推理出判斷,再看自己的判斷和實際是否相符。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哈,老師太雞賊了,每逢過節家人齊聚,都是各種情緒的暴發期。果然,爸爸得到一個升遷的機會,但是要去外地,媽媽不同意,搬家太麻煩了,孩子們上學都上的好好的。

於是謝爾頓觀察到,媽媽開始拉外援,找外婆幫忙,一定要支持她的意見。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而老爸則先找哥哥,再找妹妹和他 ,打算讓孩子出面堵老婆的嘴,孩子們都覺得搬家也對他們影響不大。

餐桌上,雙方戰役打響,最終是大吵一架,老爸氣哄哄的飯也不吃,離開了家。

一頓感恩節大餐不歡而散。

謝爾頓也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對於人際關係影響的判斷: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最終老爸是扛不過老媽的,但是為了挽回顏面,顯示自己的家庭地位,一定會花錢報復老媽,讓老媽難受才行。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果然,一會兒,老爸就耀武揚威的開著輛不知道N手的法拉利回來。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小謝爾頓》:所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都是來讓父母長見識的


我當時有多震驚啊!這才是深入淺出的教育!

觀察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是如何被家人影響的?

無論是有多社交障礙的孩子,一旦他能夠去觀察到人與人之間是如何被影響的,又是如何做出自己的決策的,越早明白這一點,就越不容易陷入人際關係的泥潭。

謝爾頓後來能夠成長得很好,很多阿斯孩子青春期時遇到的情感、交往障礙,甚至焦慮、抑鬱他都沒有,順利的度過了。

雖然謝爾頓不善於社交,但是隻要能觀察到人際之間誰是有影響力的人,他就可以清晰的去選擇同伴,避開那些不友善,有可能傷害到他的人。

並且在社會交往中,他可以一眼看出誰會被誰影響,下一步會做出哪些行為?怎樣應對?可以說是走一步看三步了。

所以長大後的謝爾頓選擇的室友和朋友 ,都是對他特別好的人。

就算是阿斯伯格和強迫症又怎樣?提前找到了打開這個世界的正確方式,一樣可以過得自由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