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實務:篆刻時的線條是一刀成還是慢慢修?

最近一段時間,在各種社交平臺上,關於“印面的線條究竟是一切刻成,還是雕琢剔刻慢慢接近最終線條效果?”這個問題被無數的篆刻朋友問了許多遍,提問的說法多種多樣,但意思基本一致,今天索性就這個問題彙總討論一下,為了表述方便,我們定義一下說法:在刻印時,一刀刻成想要的效果,我們稱之為”一刀成“;經過數刀或多次加工刻成想要的結果我們稱之為“精工雕”(其實這裡的“雕”,還是刻,與雕塑裡的雕有區別,我們只是為了區別)。

一、一些看似無關的內容得出的結論

篆刻實務:篆刻時的線條是一刀成還是慢慢修?

(印風“寫意”的吳昌碩大師)

我們把話題先扯遠一些,先回顧一下之前分析吳昌碩和黃牧甫兩種印風的形成時引用李剛田先生的一段話:吳昌碩以鈍刀直切追求粗服亂頭的寫意式線條,厚朴蒼古,一如斑駁碑刻或古金爛銅,黃牧甫以薄刃衝刀,求明眸皓齒般的工筆式效果,爽朗雅健,一如鑿金切玉之“光潔無倫……可以說吳昌碩用‘工筆’的手段去求寫意的效果,黃牧甫用‘寫意’式的自然行刀刻出工筆的線條。吳昌碩的印面效果看去似妙手偶得,而實是精心理性的安排,而黃牧甫的用刀看似精工細雕、謹小慎微,而實是遊刃恢恢,在刀刀生髮中見酣暢之情……”。

篆刻實務:篆刻時的線條是一刀成還是慢慢修?

(印風“工穩”的黃牧甫大師)

有朋友說,不對啊,你這段話看不出來是“一刀成”還是“精工雕”啊!不急,接著往下看:

1、黃牧甫的一次治印過程:

在黃牧甫刻制的一方印“國鈞長壽”的邊款裡有這樣一段話:“篆刻之難,向特謂用刀之難難於用筆,而豈知不然。牧父工篆善刻,餘嘗見其篆矣,伸紙濡豪,腋下風生,信不難也。刻則末一親寓目焉。竊意用刀必難於用筆,以石之受刀,與紙之受筆,致不同也。今秋同客京師,凡有所刻,餘皆樂憑案觀之,大抵聚精會神,愜心貴當,惟篆之功最難,刻則迎刃而解,起訖劃然,舉不難肖乎筆妙。即為餘作此印,篆凡易數十紙,而奏刀乃立就……”

篆刻實務:篆刻時的線條是一刀成還是慢慢修?

(黃牧甫和他的“國鈞長壽”)

也就是說,黃牧甫先生制印,寫稿用盡了心思,刻的時候,完全依照印稿刻制,所謂“篆七刻三”只要有好稿子,黃大師完成起來,不管方法如何,快得很;

2、吳昌碩刻印的傳說:

傳說吳昌碩刻印,刻好印之後,會自己躲在樓上不下來,一個人拿著印進行“後期加工”,加工的方式甚至是拿著它在布鞋底子上摩擦,以求得他需要的藝術效果。多數的效果是他人工求出來的,也有少數效果是他偶爾碰巧遇到的(他做了足夠多的嘗試,遇到好的才保留下來,保留下成功的偶然作品,也需要大師的眼光,不是嗎?)

篆刻實務:篆刻時的線條是一刀成還是慢慢修?

(吳昌碩先生的印作“缶廬”及邊款)

這兩個人的成功跟是不是“一刀成”沒有關係,但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不管什麼創作方法,最終獲得好的印面效果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做印還是不做印,不管是把畫殫精竭慮放在前面還是放在後面,不管是“一刀成”還是“精工雕”。

二、大師們關於一刀成與精工雕的直接例子

陳巨來先生的老師趙叔孺先生,是真正的大師,在陳茗屋先生的《苦茗閒話》一書裡收了他的一方印“唐壽民”的三個印蛻,具體如圖:

篆刻實務:篆刻時的線條是一刀成還是慢慢修?

(趙叔孺與“唐壽民”印的刻制過程)

對,依照序號,是他本人的刻制過程,當然,最後線條最細的那一方印是完成稿,顯然,趙大師的刻制方法是“精工雕”出來的,是漸漸一點一點地接近最終的線條結果的。其實,陳巨來先生的做法也是這樣,他刀下的線條也幾乎不是一刀到位,而是靠多次往復,不斷修改而成的。甚至趙叔孺以後的上海印人,工穩一路的,大多都是用這種方法來刻印的。

於是我們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工穩印,可以“精工雕”成。那麼寫意印呢?

還是《苦茗閒話》也舉了著名印家來楚生先生的印作,同樣是有修改的過程(除了對印面效果的處理外,其實筆畫也有多次精工雕的過程),如圖:

篆刻實務:篆刻時的線條是一刀成還是慢慢修?

(來楚生與“語不驚人死不休”)

對,這位寫意類的大師,也不是“一刀成”的,上面吳昌碩刻印的過程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其實之前我在微頭條裡舉初學者刻印的訓練方法時,也舉了精工雕的圖,如圖:

篆刻實務:篆刻時的線條是一刀成還是慢慢修?

(“精工雕”刻法的白文印例)

那麼,是不是精工雕就是正確的呢?也不盡然,比如陳茗屋先生記載的方去疾先生刻印,據說,他的課程裡無數次強調刻印時一個筆畫要一次性的一揮而成,不事修飾,粗一點的白文線條,也不過是一來一回兩刀而已。

篆刻實務:篆刻時的線條是一刀成還是慢慢修?

(“精工雕”刻法的朱文印例)

哪種刻法更高明呢?依我的意見,沒有那種刻法更高明,只要最終印面效果好,不管是“一刀成”也罷,“精工雕”也罷,都好。

三、給初學者的一點建議:

初學者因為手中的刀不穩(會刻錯下刀位置,或走刀不穩),對線條的理解多不到位(書法字法沒有學好),可以以“精工雕”的方式入手學習,慢慢接近最終的線條效果,前提是,第一刀之後的復刀,特別是貼近線條的復刀,一定要注意是“刻”出來的,不是“刮”或“削”來的。因為一“刮”“削”就出了肉感,容易臃腫、軟弱無力(那些精擅披削的大師不在此列),這是在篆刻初學階段時容易遇到的困難,一定要克服。

晚期則要儘可能地追求“一刀成”,因為“一刀成”出來的線條往往爽健有力,當然前提是書法學習中對線條的理解上去了,心中已經有了準確的線條位置,對線條的理解到位了,線條的走向、粗細,心中完全有數,對刀的把握也完全穩定,那就儘可能追求“一刀成”,一刀未成,稍加補刀,求線條準確到位就好,另外,篆刻既然是刻,必然有工藝的成分,“精工雕”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目的只有一個,鈐出來的印面效果好就成了。

齊白石的“一刀成”與陳巨來的“精工雕”都極可觀,拼到最終,是審美,不是完成方法。

(【老李刻堂】之322,部分圖片源自網絡或網友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