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提高廣大農民投入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呢?

霧悟人生851


樓主您好,農民朋友不積極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實際上還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為我們國家這個農村醫療保險本身每年都是在不斷的上漲,農民朋友本身來講他就不太瞭解這裡頭的東西,所以說總感覺這個錢上漲的越來越高,而且自己如果再加上沒有出過險的話,覺得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實際上並不是這個樣子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他畢竟也是屬於社保的範疇,當然你一旦產生看病住院就醫的情況,那麼也可以通過這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報銷50%的比例,相比於沒有這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人來講,實際上還是能享受到很大的福利待遇。

對於自己今後看病就醫還是有一定的保障性的,所以說參保這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相對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畢竟它的交費不是很高,而且可以報銷50%的比例,相比於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來講,它的性價比確實是比較不錯的。


社保小達人


新農合每人交220元,政府補490元,共710元了,如果人人參予全國可實行免費醫療了,但交上的錢和政府補的錢是肉包子打狗……有去冇回,患者有病入醫院,醫生都是用數學遊戲忽悠患者,一千可治的病搞到三五萬治不了,報銷你一萬,你患者還是被連骨呑了,合作醫療成了醫院的搖錢樹,群眾還積極嗎?

我建議:合作醫療應當作一個保險單位,只管收保和理賠,簽訂醫保及理賠合同,醫院只管醫病和結帳,政府設監管機構,監管醫保理賠和醫院亂醫或濫用天價藥、黑心醫師和黑心藥,使患者得到真正的實恵。


卜鴻674


今年我們這裡新農合又漲價了,220元一個人!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看看農村人不願意參加新農合的原因是什麼?小焦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是因為農民收入微薄,而合作醫療年年漲價,很多農民大呼交不起;

第二個是農民害怕交的錢打水漂。很多常年生病的農民交了倒沒啥,生病住院可報銷。但是很多不怎麼生病的人(年輕人)就心疼了,交的錢不是白交了?

那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農民或者打消農民的這種顧慮呢?


第一,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講,即使新農合漲價了,但還是會去繳納的,畢竟誰也防不住生病,合作醫療的錢就當交了保險;

第二,就是要想方設法提高農民的收入了。農民是低收入群體,整天交這錢交那錢肯定會給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所以解決農民不想參合的根本之法就是提高他們的收入;

第三,在收取合療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地給村民做工作,給他們講解繳納合療的好處,最好不要斷繳(有些地方的政策是一旦斷繳以後就不能再參合了)。

第四,新農合要儘可能地將更多藥品納入報銷範圍,讓更多的人通過新農合受益,盡最大可能地幫助農民減少醫療支出(最好是連醫院的檢查費也能報銷了)!

說實話,小焦還是建議大家繳納新農合,儘管年年漲價,但是生病是預測不了的,就當買了保險,千萬不要等到生病了才後悔莫及!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免費辦理,不收費啊。只要不交錢對自己有用的,農民會積極配合的。不然少收一點也可以。

當然這是一句充滿未來期待的玩笑話。誰讓你問怎樣能提高廣大農民合作醫療積極性呢,我覺得這是最最最有效的方法,沒有之一。

座標黑龍江牡丹江周邊。開展合作醫療交費已經十幾年了,從最開始的10元每年(返還10元),到現在的260元每年(一分不返)。農民從最開始的雖然便宜卻不懂,不重視繳費。到現在充分理解合作醫療的重要性,卻因為太貴怨聲載道,卻也不得不繳,這完全是一個價格增長帶來的變化。

今年剛好有機會看到了農民合作醫療繳費的現場。農村低保、五保或者退伍軍人(我當時只看到了這三種免交人員)享受合作醫療便利,免交合作醫療費用。每個有這些成員的家庭都會積極的提供有效證件前去辦理(因為不用交錢)。家庭剩下人口,負責繳費的人就會考慮這個家庭成員身體情況,體格健壯的成員就會被考慮是不是不用交。省一個人是一個人,畢竟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六口家庭合作醫療交費就要一千六百元左右,這對近年來糧價低迷的農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系統來講,這一千六百元至少相當於十畝多玉米一年的純利潤。所以交費的農民一般就選擇給家裡的老人孩子交費,青壯年酌情交費(條件允許就交,條件差一點就不交)。

所以說不交費一定是因為需要交的錢太多了,對家庭生活有負擔。農民不得不選擇不交。如果合作醫療對農民免費或者少收費,又有哪個農民會不交呢?


灰灰這名字


一是把個人繳費降下來,控制在100元錢之內。

二是把以家庭為單位改為以個人為單位,家庭成員誰願意誰就交費。

三是提高報銷比例,擴大報銷範圍。



用戶臨江樓主


從農村合作醫療的參與三方來看,國家的投入、農民的參保、醫院的治療與創收,嚴格地說最大的受益方是醫院及醫療相關機構,同時還有少數因大病住院花費高額治療費能享受報銷的病人。

總體上說,國家投入是大頭,個人參保因其金額年年上漲已經成了不少貧困農村人的一大負擔。有人甚至諷刺說,是農村合作醫療讓鄉鎮包括縣級醫院起死回生了。

有人在我之前的另一篇文章裡評論說:“沒醫保1000搞定,有了醫保5000才能搞定,報一半還得多花1500,農民傷不起啊!”

“農村合作醫療本來是好事,可好事辦著辦著就辦成個套了,年年漲價,漲幅還很大,如果你不交,保不齊哪天家庭成員有個病災什麼的,醫院會把你坑死。交吧,確實成了家庭的一個負擔,也不知道它能漲價到啥時候……”

最後,從三方情況來看,我的觀點是:在利益面前受害的始終是弱者、也只能是多數!要提高農民的參保積極性,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廣大的農民得實惠!但是,在這種爭利模式下又怎麼能讓多數人得到實惠呢?


山人的生活感悟


其實,中國農民的“參保”積極性是很難一下子調起來的,免費,當然是好,可是對於目前國內“繳費”參保的民眾來說,又會有失民心,有失公平。其實,農民的“參保”不在於調動不調動上,而關鍵是在思想意識上,人家說,沒錢!你說,你下話該怎麼說?我看,這個積極性若能調動起來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依我看,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調動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積極性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你說呢?

在此,我建議:銀行發放“無息”貸款給農民,才能有效的調動起農民“參保”的積極性。


劉年14


必須承認農村合作醫療是件好事,對於農村的農民是件好事,農民在前幾年什麼保障都沒有,有時候開玩笑時說農民都不是親生的,沒有人體諒照顧,是自給自足,也是自生自滅,沒有人關注農民,沒有人保護農民,沒有人愛護農民,沒有人尊重農民,農民生活在最底層,無怨無悔,也沒有向國家社會索求什麼,只是遵守著農民的職責,照顧好土地,照顧好自己。

記得原先在農村,很少有人得病,現在的情況似乎有些變化,一些不常見的病在農村也屢見不鮮,有人說可能是跟大量的使用農藥化肥有關,可能只是假設,但事實是農村的疑難雜症,重大疾病越來越多了,很多農民因為看不起病而過早的失去生命或是因為看病傾家蕩產,造成這些悲劇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保障。

農村合作醫療實際交錢不多,農民不是心疼這幾個錢,實際是沒錢,可能幾百塊不夠一些人的一頓飯,一瓶酒,幾盒煙,但是在農村是個大數,所以說貧窮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如果能把重大疾病囊括在農村合作醫療裡,對於農民是莫大的幫助,也一定能調動農民參與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 。

小編呼籲全社會關注農民,特別是農民的醫療健康,解決農民最根本的問題,也是解決了中國8億人的問題,阿彌陀佛,功德無量。











天一閣農業


“三農”問題越來越被國家重視,國家不斷加強農村改革,使8億多農民親身體會到幸福的滋味。其中國家在農村推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非常有效地改善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減輕了農民醫療費用負擔,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提高了農民的健康水平,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非常現實的重大意義。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業政策解讀,農村民俗見聞,農民喜怒哀樂,種養殖經驗,土地耕種時令,全在我【鄉村關中】。這一制度的重點是解決農民因患傳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現的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非常有效地幫助農民增強抵禦重大疾病風險的能力。

但是,在現實生活,經過前幾年農民爭先恐後的繳費,到現農民拒絕繳費,且排斥“新農合”,甚至牴觸“新農合”繳費。那麼,如何提高農民對這項惠農興農和保障農民身體健康工程的積極性呢?【鄉村關中】在經過多年的實踐中,認為:

第一,農民要求報銷的醫療費用十分艱難。

“新農合”的政策導向非常明確,但在基層執行過程中,醫院許許多多設卡立項,繁雜無比的流程,本來非常容易的事讓知識文化本身欠缺的農民吃盡了苦頭,且報銷來回花去的各項費用完全甚至完全超出醫療報銷費用。因此,“新農合”讓無數農民詬病不已。

第二,農民最基本的需求是實惠,從來沒有從中享受到。

農民患病實在受不住了才去醫院,但農民住院面對較大醫療費用,處理各種複雜流程、東跑西跑的過程中,從未享受到實惠,而是對“新農合”信心喪盡,本身最小的實惠,卻在醫院被人情關係和利益輸送給無情的剝奪了。

第三,用事實案例教育廣大農民,是非常必要的。

讓更多農民從參加新合療中獲益,享受實實在在的好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農民看到身邊病患者住院“報銷了多少錢”,用實際報銷案例教育農民最有效。

第三,新農合的利好要宣傳到位,農民大多都一知半解。

現實中,鄉鎮“合療辦”只管收費,甚至搭車收費的現象很嚴重,農民沒有從中看到自己白花的錢而要享受的好處,卻在黑暗中一點點喪失,與其白白花錢找麻煩,還不如省下這份閒心。

第四,報銷醫療費用要讓農民摸得著看得見。

基層合療辦要切實解決農民醫療“報銷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但是現實中很少出現這些貼心服務農民的經辦人,只是年年在村委會大喇叭上通知繳費,但在醫院報銷時尋找無門報銷無影。

第五,基層衛生部門工作大多走過程。

鄉鎮,甚到縣級衛生部門只管收費,甚到強行攤派,沒有任何“送醫療下鄉"的工作態度,對患病農民不懂的方面諮詢更是冷漠,並非常厭倦,實實在的收錢, 大大方方的走過程。

第六,農民沒有從“新農合”繳費中獲得所需好處。

受各方面原因限制,沒有社會關係的農民並沒有從參保“新農合”中獲得實惠和好處,農民親自感覺到的是繳的錢白白浪費了,而倒是有社會關係的人從中撈得盆滿缽溢,因此,農民對這項惠農政策普遍感到失望,甚到絕望。

因此,要提高農民能保繳費”新農合的“的積極性,就是讓農民能從繳費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收穫實實的報銷,在這方面,

第一,提高基層醫療衛生從業者的素質,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減少無序複雜的審批流程和手續,是非常現實的。

第三,嚴格監管”走後門”的人情報銷手續,是刻不容緩的。

第四,嚴勵打擊基層醫療部門偷竅農民報銷金額的行為,是堅決要執行的。

第五,醫院看病貴看病難在“新合療”中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大多利益都被醫院捲包。

第六,在建立健全醫療報銷監管機制,缺乏監管的基層醫院唯利是圖。

……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實在太難……


一句話,參保繳費的農民沒有從這項制度安排中獲得相應的實惠,才是無法提高農民參保的積極性的緣由。


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新農合”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為切實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加強農村衛生建設,提高農民身體健康水平採取的重大舉措,也是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現實選擇。但讓農民從中有獲得感,還有十分漫長的路程……

網友朋友們,你們對提高農民的參保積極性還有何高見?我在下面留言評論區恭候。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鄉村關中】,喜歡的朋友請點贊、轉發、留言和評論,我創作更多優質“三農”資訊分享朋友,敬請關注。(文字原創,圖源網絡,侵權必刪)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基哥。


鄉村關中


我們這裡早已不叫新農合了。我們叫城鄉居民保險。每位參保人一個社會保障卡。看病,住院一切憑卡。現在雖然費用己漲至每人每年355元。但並沒有出現農民交費不積極的現象。基本一個村一天都就交完了。(村統一代收)這幾年雖然費用漲的有點猛,但誰能保證沒病沒災。所以大家都還交。有意見的一般就是醫院過廣度檢查。保險費交的越多住院費反而越漲。沒有體會到保費上漲帶來的實惠。只是希望醫療部門能改革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