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小手抓寶,大手抓草”有道理嗎?

悠然見東山


農村流傳著很多面相、手相相關的老話和俗語,像“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額頭四指寬,不是官來就是商”,而以手相觀未來的就更多了,最常聽聞的有“一籮窮,二籮富,三籮四籮賣豆腐”。除此之外,很多農村人都覺得,一個人手的大小,就代表了這個人財富的多少,關於這個,人們還總結出了相關俗語。比如,“小手抓金,大手抓柴”,那麼這代表著什麼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接下來我們聽聽老農是怎麼給我們解釋的,順便你也可看看你的手是大是小呢?

首先,“小手抓金,大手抓柴”主要意思是說一個人假如手小的話,是富有之人,日子高枕無憂,財氣滾滾。而手大的人則是天生的的勞碌命,一輩子辛苦勞動,只為吃飽穿暖。不過,這只是一種形象的比喻,與之類似的還有“大手抓草,小手抓寶”的說法。其實把,沒什麼實際的道理,只不過是農村老人的一種說法而已。姚明手大不,你看姚明劈柴了嗎?是吧。手大和手小往往是由先天決定的,而對於之後的生活方向還是自己做決定的,只有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矯正,才能夠走向人生巔峰,創造出自己人生之路。

其次,這是過去人們對於生活中不同人群長期經驗方面的總結常識。一般來說,對於手大的人往往出身貧寒,就會早早的幹農活為家裡分憂解難。因此一般手掌堅硬、有繭且手指尖往往是方形的。另外,對於手大的人因為苦日子過慣了,就會畏手畏腳、缺乏魄力,一般膽小謹慎,主要靠勤勞樸實養家餬口!反之,一個富貴人家,平時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那其手就保養的比較好,而且由於沒有幹什麼力氣活,自然手較小,手指纖細。簡單的來說,手小的人不用幹重活,就會生活富足,而手大的人需要乾重活,生活可能會辛苦一點。

不過,現在人很少會下地幹活,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己能力生存,擁有的技能越多,生活條件才會變得越來越好。所以“小手抓金,大手抓柴”這句話完全就沒有任何道理可說。與其說“小手抓金,大手抓柴”,倒不如說“手軟抓金,手糙抓柴”,這種說法才更加符合現實的生活情況!具體是抓金還是抓柴,是因人而異,不能只看手大手小。如果手小之人好吃懶做,“抓金”的可能性就很小。手大之人通過直接的辛勤努力,“抓金”的可能就比較大。

總之,農夫認為那些人說“小手抓金,大手抓柴”,不過是他們更善於從細微處觀察和聯想總結罷了。並不是小手就是富貴命,也不是手大就是窮苦命。我們要知道,手不可貌相,不管它如何,我們還是要勤奮努力,得創造更好的生活。而且命運是靠自己後天的努力而得來的,出身貧寒也可以通過努力過上富足的生活,含著金湯匙出生如果後天不努力,也只能是啃老一族,所以各位還是要好好生活。


滳慧商學


農村俗語,小手抓寶,大手抓草有道理嗎?

農村流傳著很多面相、手相相關的老話和俗語,像“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額頭四指寬,不是官來就是商”,而以手相觀未來的就更多了,最常聽聞的有“一籮窮,二籮富,三籮四籮賣豆腐”。


這句小手抓寶,大手抓草也是有關手相的,也有的地方說成小手抓金,大手抓柴,其意是手小的人往往是大富大貴,手粗手大往往是天生的的勞碌命,一輩子辛苦勞動,只為吃飽穿暖,這話有沒有什麼依據呢?

宣揚看相那就是迷信,毫無依據,但這句農村俗語,卻是農民千百年來生活中經驗的總結,還是有些道理的,為什麼這麼說?小手抓寶,人為什麼有小手大手呢?當然是遺傳,遺傳就有進化,說到這想必大家已經明白了。


我們舉個例子,祖上兩兄弟,手一樣大,一人為富,一人為農,一個摸筆桿子一個舞鋤頭,幾十年後,摸筆桿子的人手白嫩,摸鋤頭的老繭橫生,手大三粗。而他們的孩子多半隨他爹了,這樣一代又一代下來,進化、遺傳,慢慢的兩家後代就有了小手大手的差異了。

雖說富不過三代,可小手家庭畢竟底子厚,受到的教育和接觸的環境,更能成為適合那個時代的人才,從概率上來看,生活中就會存在小手大富大貴的現象,慢慢的就流傳下來了小手抓寶的說法。


大手抓草,以前封建時代,有世代為農,世代為奴的說法,想要翻身,談何容易,好在時代在進步,如今咱們大可不必為此擔憂,人人平等,有能者多勞,無能者遲早淘汰,只有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提升自己,日子才會越來越好。

這句俗語流傳至今,反而多了警示的意味,到了今天,作為一個勤勞的農民,我們更應該體會祖輩的不易,珍惜當下的生活,勤勞致富。

圖為標準小手,農村人說男性成人中指和拇指一掐不過20CM為小手,女性18CM,不知真假。


農人解說


以前的人認為大手大腳的人命命不好,只能幹一些體力勞動的活來勉強養活自己;小手小腳的人有福氣有運氣,肯定會富貴一生。這是從看相的角度來說的,或許大家都以為是落後的俗語,不足為奇,其實從遺傳學和進化論上解釋,常勞動的人手腳會變大變粗,而好吃懶做或者不需要勞動的人手腳會相對顯得比較小巧。


這句話表達的事比較消極的觀點,認為經常勞動的窮人就是隻能過著比較貧困的生活,手裡握著草,沒有什麼好日子過。而富有的人衣食無憂,就像手機隨時握著寶一樣。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衣食住行。

其實,在以前的社會里,階級和地位固化非常嚴重,一般的貴族子弟都會沿襲上一代的財富和地位繼續當貴族。而平民百姓也就是繼續世代務農。然而,在當今的社會里,只有你肯努力,你完全有改變自己生活現狀的可能性,天道酬勤完全可以實現。這句話可以這樣說“小手抓草,大手抓寶”,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財富,只有勞動才不會讓自己日後吃草。就算你依託自己家庭有一些財富,可是隻要你選擇揮霍而不去繼續增加自己的能力,那麼最後也會有一天“虎落平陽”。
所以行動起來,別相信什麼天生註定,什麼小手抓寶,只有自己的奮鬥才能讓自己抓寶,所以丟掉安逸,每天努力一點,進步一點。


生活巷


“小手抓寶,大手抓草”農村的這句俗語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多是用在聊天時調侃的一句話,也是手小的人自我安慰的說辭了。試想,人手的大小一般都是和身高成比例的,也就是說,身高越高的人,手就越大,如果不是這樣那就不協調了。

農村還有不少類似的俗語,也都是根據人的外觀去判斷人的命運的,如“口大吃四方,口小要吃糠”,還有“手軟握筆,手硬幹活”等,這些俗語同樣都是沒什麼道理的。



過去人們都是處於相對保守、封閉的環境下,對人生的命運這個未知的東西,總有人想用某些事物去判斷人生的命運前程,就認為一個人長相與其命運有關,這都是不科學的。


所以說,像類似農村的這樣的俗語,也就是那麼一說,當個玩笑話,不可以過於認真的。


農大知事


我的理解,農村人倡導勤儉,俗稱小手,一點一滴積攢來的,就說小手抓寶。農村反對大手大腳,揮霍無度,寅吃卯糧,最後什麼也落不下,俗語大手抓草。當然這還是好的,有些虧空、拉饑荒,最後債臺高築。

從這個角度說大小手,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俗語。

咸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