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下大力氣優化營商環境 深入推進項目審批“容缺受理”

玉林廣播網12月8日訊(記者文波)

《優化營商環境》專欄

黨的十八大以來,玉林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務服務效率,深入推進項目審批“容缺受理”工作,結合全市實際實施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措施,主動作為,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通為企業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2018年7月18日,項目總投資13.4億元的廣西玉柴純電動商用車建設項目正式開工,當廣西玉柴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項目工程負責人餘民為項目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時,因為缺少一份材料,本以為無法辦理。市政務服務中心住建委窗口工作人員按照“容缺後補”受理制度,讓其一邊審批一邊“後補”材料,在他申請辦理的第二天這兩項許可就獲得了批覆。餘民:“我們的項目是建設週期比較長,但是要求的投產時間比較早,對於我們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的辦理是非常的緊急,這是我們項目開工必備的兩個證,當時給我們業主提出的要求就是,只要是主要材料具備的情況下,就可以以容缺的這個制度進行辦理,這大大地加快了我們這個項目的建設進度。”

餘民之所以能夠如此方便快捷完成項目審批,利益於我市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2017年,我市印發《玉林市項目審批“容缺後補”受理制度(試行)》,實施“容缺後補”改革,在全區率先建立了項目“容缺後補”機制,缺項受理事項達78項,實現從串聯辦理模式向“邊受理邊完善材料”的並聯辦理模式的轉變,有效節約項目審批時間。玉林市政務服務監督管理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蔣祥宋:“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今年我們進一步(推進)“容缺後補”工作,共梳理項目審批“容缺受理”事項212項,可容缺材料523份,受理2279件,辦結2255件,部分項目審批次日辦結,大大縮短項目審批時間和減少業主來回跑次數。

十八大以來,我市通過推進“一事通辦”改革,公佈了“一事通辦”事項清單共1128項,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項1099項,比例達97.43%,各縣(市、區)“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均超過80%;通過舉辦政務服務工作業務培訓會、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培訓班等形式,進一步就容缺受理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相關工作作深入培訓,深入推進項目審批“容缺受理”,不斷簡化審批流程,進一步提高政務服務效率,讓群眾少跑腿。”市長韋韜:“抓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我們下一步會繼續加大改革力度,我們的改革,我們的比如說深化放管服務的改革,提高我們的服務效率,確實得為我們實體經濟降低成本。重點企業每個四家班子領導掛鉤企業抓好服務,一對一的做好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幫助企業實現快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