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抬棺人在你們當地的社會地位怎麼樣?

一點三農


在農村,我們那裡現在也是用人把棺材抬入墳地,因為大家覺得用車拉是對逝者的不尊重,我們老家的農村抬棺材沒有太多講究,一般就是身體好點,然後身高勻稱一下就就可以了,因為棺材在抬入的過程中,不能隨便著地,所以一定要選擇身體好的男性抬棺材,另外就是身高要勻稱,畢竟層次不均話,抬棺材的人會特別的辛苦。總的來說,在我們那裡的農村,抬棺材的人是不怎麼講究社會地位的,一般都是同村30-40歲左右的男性,身體好點就可以了。

但是在香港好像就是不太一樣,能去給逝者抬棺材的人,都是逝者的好友而且有一定地位的,我記得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鄭裕彤去世後,就是李嘉誠等人給他們扶靈柩(其實可以象徵的理解為抬棺材)

俗話說十里不同俗,所以很多時候,每個地方的習俗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作者;牛博士,田管家農技問答專家,今日頭條鮮農場簽約作家。


鮮農場


農村抬棺人在您們當地的社會地位怎麼樣?

這是一個比較憂傷的話題,畢竟中國人是很是很忌諱說生死的,但是沒有辦法,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我們這裡沒有專門的抬棺人,如果家庭有親人去世,基本都是由村裡年輕力壯或者關係比較親近的叔伯們來抬棺!


記得2013年母親病逝,出殯之前抬棺人數就已經定好了,都是村裡的年輕力壯的叔伯們,跟父親同輩,關係也比較親近!出殯那天我們姐弟要走在抬棺隊伍之前,三步一小跪,十步一大拜!但是棺材很重,叔伯們抬不了多遠氣就喘不上來,中途棺材又不能落地,老人的說法,棺材在哪裡落地,就要在哪裡安葬的,所以抬棺隊伍中會攜帶兩張木凳,抬不動了,棺材就架在木凳上面休息,之後再繼續抬,抬到墓穴處,再做法事!

對於抬棺的叔伯們,我特別感激,我感覺那就是親情,是他們一步一步把母親抬到了她的安息處,我了覺得一個人生前無論多麼好強,最起碼得禮節,親情關係還是要要的,在人過世後還需要他們為自己扶靈或者抬棺,才算有”臉面”的離開這個世界!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分享,可以關注下我,謝謝!


水果不甜不要錢


在我們這抬棺人!是受尊敬的人!

特別是抬棺頭的人!家裡人要封禮跪拜的!

棺頭重!剛抬出堂屋門只有前面兩個抬棺人最受累!不出力要被壓扒了的!

我見過前面兩個抬棺人臉憋的通紅!因為要憋一口氣不能洩氣抬出門口!

後面的人被門擋著出不來!前面棺頭只有他倆抬!你想吧有多重吧

棺材要一口氣抬到地!一路上不能沾地!說沾地不吉利!老輩子人的說法!無從考究!村裡男人則是需要幫忙抬棺材的,

這裡需要的都是年輕力壯的年輕人,當然有有年齡大的,不過都是幫忙的,

老人們都說,生前給人抬,死後就是為了有人抬自己,在農村就是這個道理。








豫舞扶揚


我是民工札記南八,我在農村生活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間經歷過無數件喪事。

在我小時候,那時候記得村裡組織了個“會”,就是家裡有老人的都參與,類似於現在的公益組織,算是村裡的公益組織。如果誰家的老人去世了,由會長帶領入會的人參見。會里有會計、大總、還有專門抬棺的精壯勞力。不管誰家老人去世,不管什麼理由,隨會的人必須去。那時候如果隨會的人,一般都是由會里精裝勞力抬棺。

稍後村民都富裕一些,這個會就結束了。這以後抬棺,基本上都是由村裡的年輕人上場。一般都是找身強力壯的平輩人或者下一輩人抬棺。現在外出打工的多,村裡都是留守兒童和老人,如果本村的年輕人不夠,那就只有去找外村的人一起去抬棺。

至於抬棺人的社會地位,我們那一帶對這個沒有要求,即使成為抬棺人,不是抬棺人,反正和社會地位無關。如果你經常幫村人抬棺,出力比較大村裡人都會很尊敬你,有個比較好的名聲。不過也有人說,人都會去世,現在幫人抬棺,將來人會幫他們抬棺,類似推背圖,因果循環。


不過,這兩年,空心村特別嚴重,兩個村也湊不夠年輕人抬棺的比比皆是。村裡現在一般不抬棺了,直接由起重機架起棺材吊到棺架上,年輕人只需要把棺材扶穩落在棺架上就可以了。然後由拖拉機把棺材拉到墳地去。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村裡的抬棺人會消失。


民工札記


抬棺人是沒有實質的社會地位這一說的

但是他們在農村人心目中的地位卻是非常高的!

他們是對農村人情世故的承載

年輕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老一輩的卻記憶猶新

在農村死者為大,一定要入土為安,因此職業的抬棺人在過去的農村是非常重要的。

在抬棺的途中,棺材是不能掉的,所以說抬棺人在抬棺的過程中是不能休息的。

一副棺材需要八個人抬,所以說抬棺人有人叫八大金剛,有的人叫八仙

經過“一、二”吆喝之後,抬棺人起棺,抬棺的過程中,八個人的步伐也要一致,要掌握平衡,每個人都要小心翼翼。

抬棺人都是實在人,抬棺的時候不會耍滑,在抬棺前,去世家人都會給抬棺人一盒煙,一瓶酒,10元錢。這些都是對抬棺人表達的一份意思,也沒人會在乎這的多少,有些地方的風俗認為能當抬棺人是件榮耀的事,分文不會取。


麥子小二哥


在農村當抬棺人是不會說到社會地位的,當然如果有地位高的人能夠來幫助抬棺還是很風光的,只是這種情況是極小見的。一得村裡有這種人,二則他有空閒能來參加葬禮,最後就是他本人肯幫忙。

雖然這樣有地位的人不常見,但在農村講究的是“生前給人抬,死後為了有人抬自己”,那麼,在農村能夠被請來當抬棺的人都還是很受人尊敬的!特別是抬棺首的幾人,不僅得有力氣,還得老成和穩健,也會受到主人的特別照顧與叮嚀!而其他抬棺的,在亡者出葬之時,也都會得到主人家及其他鄰居的尊重與照顧。


在農村抬棺出葬講究的是一帆風順,在中途基本是不會歇息的,特別是棺材落地那可是最大的犯忌。當然如果是距離太遠,中途也有進行適當歇息的,但歇息時一定得在棺材下面放置兩條板凳,還得舉行適當的祭祀活動以告慰死者之靈。

最後就是抬棺人選的確定,雖然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但抬棺的人選首先是不能選女士;第二是不能從死者的直系親屬中選擇;最後,一些地方沒有結婚的人也不能進入抬棺人之列,一是怕對沒有結婚的人不利,再就是沒有結婚的人陽氣大重會對死者造成壓制,影響死者的靈魂上天,只是,這種風俗在小草家鄉是沒有的,因小草在年輕時就經常抬過棺。



抬棺之人受到尊重的原因還有最後一個因素,那就是棺材的下葬入土,這都是抬棺之人的義務,其他送葬的人在棺材上完山之後可以自行離去,但抬棺之人卻不行,得進行最後的安葬活動。可見抬棺的人雖不說社會地位會如何,但受到人們特別的尊重是肯定的,不然也不可能被選擇當抬棺之人!


小之草


農村人死後,一定要帶棺下葬,入土為安,喪葬事宜可能各地不同,我說一下我們這邊的風俗和禁忌。

首選抬棺人在農村是很受尊敬的,在農村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抬棺人,必須有聲譽的人才能當:還有就是親戚不能當,同宗不能當,沒結婚的不能當,媳婦有身孕的不能當,其次還要孝子登門跪請。

抬棺上路也是有講究的,抬棺時絕對不能說重,越說會越重,重的是逝者心有牽掛,輕者,則是心無所戀

這都是聽村裡老人說的一些抬棺的風俗。






農村飛子


儘管說抬棺人現在也成了一種再現的職業,但是在當地農村來說,抬棺的人還是受人尊敬的,他們的地位對於逝者家屬來說就是“長輩人”。


“抬棺人”早在晚清、民國時就是一個是特別的職業,當時被稱為“槓夫”。他們是專門負責出殯抬棺材的人。眼下農村由於青壯年人外出打工的多,有些本來就居住人口少的村子遇到喪事,這抬棺出殯人手不夠。這樣其他村子裡會有人躥成一夥,前來抬棺出殯。不過他們可是要收費的,一般是按事論價,一個事收千元左右。

抬棺的人農村尊稱為“八仙”或叫“八大金剛”。不用說就是身板子結實,有力氣的大漢。抬棺人還有要求和忌諱,不能是直系親屬,不能是與死者八字相沖的,不能是未婚,更不能是女性,抬棺人還不得重姓氏。如此說來,符合條件的抬棺人可是精心挑選出來的,更重要的是選抬棺材頭的。



村裡請抬棺人很有講究,在事先和溝通後,由鼓樂隨行,孝子親自登門逐個跪請;起棺時,也是孝子們跪著,哀樂奏起。然後孝子走在前面帶路,並每行一短路程,孝子們要回過頭來向逝者跪拜,同時也是在向抬棺人致謝,意即辛苦了。這個也在情理之中,因為抬棺人再累也不能城“重”,更不能半道讓棺材著地。下葬後,村裡人和孝子們可以先走,但抬棺人卻要最後離開墳地。

逝者入土為安了,要將抬棺人請到酒席之上,由東家及至親一一敬酒表示謝意,同時再窮的人家也用盤子端上煙、酒八份禮品呈上。煙兩盒或整條,酒至少要一瓶。如果是抬棺職業者,當面把酬金交給“挑頭”的。


為生活而提神


抬棺材,在我們這叫舉重!都是孝子跪求來的,平時在村裡都是壯勞力,沒有成家或體力不支,身單力薄的都是不能用的。

從棺屋到田地有很遠一段距離,加之棺木很重,特別是24的,有紅松,白松,北木,特別是北木幾乎有2噸重。有的找16人,有的找24人。

特別是從棺屋到出大門是不能停的,農村很忌諱這件事。如果停下,預示死者後人以後生活不順。如果平時孝子人緣不好,此時會長跪不起,舉重之人才會讓棺木順利出門。

一般情況,跪求舉重,都是平時關係不錯的,在忙都得到場幫忙的!如果關係不好,可能會找藉口給推脫了,那麼以後見面不好說話了,孝子太沒面子!

以前都是人抬,現在都是機械化。用拖車和升降機了,很省事的!

至於舉重的身份,高低都有,就看死者和孝子的人緣了!


JIAGUANGXI


農村抬棺人當地的社會地位就我們家鄉而言要分兩三個時間段才能說得清楚。隨著時代的變遷,集體合作化農業社時期,下放責任田解革開放初期至現在在家的勞動力緊缺時期,這三個不同時間段抬棺人的身份不同,所體現的社會地位較之有根本上的區別。

農業社合作化時期,我們現在所稱呼的鄉鎮叫人民公社,村稱呼為生產大隊,村民小組稱呼為生產小隊,一般都以生產小隊為作業單位,也就是一個生產小隊一百多人在一起同工同酬地勞作分糧食,那個時期是不講究宗族禮義和排場的,對抬棺人的要求也很隨便。如果生產小隊過逝了老人,抬棺人只要是生產隊能勞動的壯勞力,不分姓氏輩分,大家在喪家一起吃兩頓飯,挖一個坑,埋掉死者就算了事,整個過程也就兩三天時間。

下放責任田後,農民開始漸漸走向富裕道路,民間風俗族規族譜也在不斷的恢復,家屬對逝者的葬禮也就要求不同,一般逝者要選日子安葬,停喪好幾天,對抬棺人的要求也很挑剔。一是年輕小夥子不能抬老父老母的棺,二是不是同姓氏的家族晚輩或年齡小的同輩不能抬棺。抬棺人的待遇也是特別的講究,孝家親戚要給抬棺人跪拜躬禮,發放理想的紅包,特別另行招待豐盛的宴席,民間只有娶媳婦陪孃家上客才有此殊榮,而且還有過之而不及。

隨著改革開放大潮和勞動力外去務工的不斷深入和增加,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也就出現緊缺狀態,雖說喪家的喪葬排場和對抬棺人的待遇越來越講究,標準也越來越高,但空有餘而力不足,無奈只好東拼西湊,各處招攬民間體能勞力湊數,當然各種禮遇還是很講究的。不過好像成了商業化的僱傭制,也很難說明白抬棺人的地位。

民間把抬棺人稱為“八大金鋼‘’,對抬棺人的要求和標準是很高的,它要求有足夠的體能來保證抬棺時棺材不會落地,以勉犯忌,造成孝家不吉利。因此,所承擔的責任和社會地位還是很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