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見!馬刺是在等待下一個鄧肯和GDP嗎?

80%的籃球愛好者,

都在關注我們

最近兩週馬刺“火”啦,紛紛刷屏,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和雜誌的報道里。之前馬刺能獲得媒體的關注和球迷們的喜愛是因為他們太強了,太無私了,他們把團隊籃球玩到了極致,偉大是他們的代名詞。可如今馬刺能火卻完完全全是因為他們太爛了,與過去相比簡直判若兩隊。在數字化時代,厲害到極致能獲得關注,爛到境界也可以搏取眼球。大家想想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裡面有時候不一定長得帥的演員會被關注記住,許多時候“丑角”偏偏更難被觀眾忘記。

活久见!马刺是在等待下一个邓肯和GDP吗?

馬刺宛若那樣的“丑角”,滑鐵盧般的直線下降,帶來巨大的衝擊,給人從未有過的困惑和迷茫。人們都在問馬刺怎麼了,卻沒有一個人能想明白,包括波波維奇,他正處於21年以來最痛苦的階段。

被森林狼狂勝39分,被火箭虐31分,被爵士血洗34分,分別失分128,136,139。這些數據簡直難以想象,細思極恐啊!他們在最近4場比賽中第3次以30+分的分差落敗,這樣的表現在鄧肯時代以來從未有過。

活久见!马刺是在等待下一个邓肯和GDP吗?

在上一場擊敗開拓者的比賽中,馬刺的三分球命中率高達73.3%(15投11中),投籃命中率也高達60.2%(83投50中)。我之前就說過那是一場現象級的比賽,不是常態化的馬刺,今天一下子被爵士就打得現了原形。爵士的防守我們都知道,十分強硬,鐵通陣,這些都是他們的標籤,可他們進攻不是很好,全靠米切爾和戈貝爾的擋拆以及英戈爾斯的外線火槍手,進攻點並不多。

可偏偏能在馬刺頭上拿下139分,還扔進了20記三分創造了新的球隊記錄,恰恰證明了這支馬刺有多麼的脆弱,一碰就碎。別說打勇士猛龍綠軍這樣的強隊了,連打火箭、爵士這些第二檔的隊伍都很吃力,因為身體硬度根本對不上,球隊運動天賦嚴重缺乏,老弱病殘一大堆怎麼打。

活久见!马刺是在等待下一个邓肯和GDP吗?

那這個賽季就這樣完了嗎?

恕我直言,如今馬刺的配置,從阿爾德里奇到德羅贊都非鄧肯和萊昂納德式的領袖和超級巨星,他們的上限就在那裡,你讓他們一下子變成萊昂納德和鄧肯也不現實,因為能力就到那裡了,天賦就到那裡了,不能要求他們一下子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事那那麼容易一下子就會呢!

在季後賽沒有希望的情況下可以嘗試擺爛,等待下一個蒂姆-鄧肯或者萊昂納德或許是另外一種辦法。

活久见!马刺是在等待下一个邓肯和GDP吗?

馬刺在1996-97賽季由於大衛-羅賓遜受傷,擺爛只取得20勝62負,排在西部倒數第二,聯盟倒數第三,幸運抽中狀元籤。馬刺狀元籤選中鄧肯後,19個賽季裡18次50勝,唯一例外是1999年縮水賽季37勝13負,但換算成82場約等於60勝。馬刺鄧肯時期常規賽戰績毫無懸念聯盟第一,五次冠軍和湖人並列第一。

雖然你我都知道鄧肯和GDP是一個時代的烙印,是馬刺王朝的基石,無法複製,物是人非事事休。可如果能等來下一個勒布朗-詹姆斯也不錯嘛,比如說明年的狀元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