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作業有沒有必要戴安全帽?為什麼

作為一名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在安全檢查過程中,特別容易發現樓內的作業人員習慣性不佩戴安全帽(下圖),主體階段施工作業時雖然情況還好一點,但在工程後期室內抹灰、水電安裝等裝飾裝修作業的時候尤其嚴重。理由大多是:室內不會再有東西掉落、室內不會再有什麼東西撞到頭部、帶著帽子不好乾活等等。那到底室內作業還有沒有必要佩戴安全帽呢?同樣類型的問題還有人員呆在防砸棚底下的時候,可以不戴安全帽嗎?

室內作業有沒有必要戴安全帽?為什麼


個人做了一個現場管理實驗,以前安全檢查遇到未佩戴安全帽都是現場要求改正,後來有一段時間開始對樓內作業未佩戴安全帽現象“不聞不問”,任其發展。看到安全員的態度以後,樓內90%的作業人員慢慢均處於無帽施工狀態,從樓層出來到現場的處於未戴帽的人員也呈慢慢增多趨勢,都是臨時出來拿個材料、出來臨時接個水的類型。

室內作業有沒有必要戴安全帽?為什麼


在一次全體職工教育大會召開完畢後,現場開始了關於安全帽佩戴的專項檢查治理活動。樓內未佩戴安全帽屬於習慣性違章,比較難以更正,所以檢查治理的實施思路為:1、管理要求和管理規定宣傳。通過召開所有班組長參加的安全例會、召開全體職工參加的安全教育會議、宣傳欄粘貼專項檢查通知等形式,使每一個人均已知道項目要求樓內必須佩帶安全帽,且項目即將開始專門檢查;2、檢查通報階段。開始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對樓內所有未佩戴安全帽人員開始拍照(實際未佩戴比較多,但現場是選擇性的拍照,不然人員太多就失去了意義),將拍攝的照片全部打印在宣傳欄通報警告,明確第二日再有發現便開始處罰(實際已和班組長提前說好,第三日開始發現未佩戴現象才真正處罰)。第二日繼續檢查和拍照,通報時改為罰款單形式通報(此時班組長均已對本班組人員進行了傳達和交底);3、實際處罰階段。第三日到第五日開始對發現的未佩戴現象開始進行處罰(此時經過前2天的緩衝,班組長已經開始接受處罰的決定)。4、樹立標杆。對前五天檢查中被發現未佩戴安全帽現象最少的班組進行現金獎勵,同時在微信群和公示欄中公示。5、引導習慣養成階段。第六和第七日施行真正處罰後,第八日開始不再進行處罰,做到鬆緊有度,但對於還存在未佩戴安全帽的人員,要求現場立即改正,僅對於現場要求改正,但拒絕的個別安全意識不強的個人採取處罰措施。持續監督一段時間,逐漸監督安全習慣的養成。

室內作業有沒有必要戴安全帽?為什麼


實際通過專項治理後,樓層內作業人員安全帽佩戴現象得到根本改變,即使有個別未佩戴人員,也在看到安全員以後迅速自我糾正,從樓內到現場沒戴帽亂竄現象也不再出現。通過實驗發現,以前的戴帽子沒法幹活、樓內不戴安全帽根本沒法管等理由根本不存在,均為自我設限。

室內作業有沒有必要戴安全帽?為什麼


個人認為,如果把安全帽僅僅看作是一個勞保用品,那樓內不用戴好像也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如果把安全帽佩戴視做一種安全氛圍安全文化,進入施工現場,均必須佩戴,對於新進場員工來講,那將也是一種影響和管理,不然根據安全管理上的破窗效應,此處的無關痛癢的違章必將衍生出其餘的違章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