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非常怕老,請看看這部紀錄片

午夜刷到一箇舊友在朋友圈發唐卡圖片,配大段佛經,勸我等俗眾信奉緣法和因果。她還不到40歲,不怎麼缺錢,身材面孔都保養得很好,兩個小孩也很可愛,然而已經過上了清心寡慾的生活,像古代在家蓋個佛堂吃齋唸佛的貴婦,反反覆覆、嘟嘟噥噥地念叨七個字:忍著吧,想開點兒……

這讓我大半夜的忽然覺得有點兒低落,必須服用一點兒糖份和酒精。她的生活在很多人看來無疑是“人生贏家”級別的,但作為差不多的同齡人,我卻很疑惑:如果人到中年無愛無恨無悲無喜無慾無求是為“贏”,那我還是寧願帶著熱愛和慾望在滾滾紅塵中繼續屢敗屢戰,至少活色生香有滋有味。

所以看了傳記紀錄片《簡·方達的五幕戲》,會有些感動,十分感慨。簡·方達說得不能再對了:年齡不是按照時間順序、而是按照精神態度排序的。你可以在20歲時就對一切感到厭倦,也可以在70歲時重啟自己熱愛的事業。


如果你非常怕老,請看看這部紀錄片


(騰訊視頻有中文字幕版)


這個女明星用一生踐行了這句話——她的職業生涯幾乎是其他女演員三輩子那麼長,到現在還有熱門美劇《同妻俱樂部》和各種老妞電影在拍。而她的感情生活也從未消停,不再愛了,80歲時也要分手說再見。

國內娛樂新聞提到簡·方達常常一副同情口吻:一生坎坷,飽受爭議,四段婚姻都失敗云云,說的人家好像身殘志堅一樣。但我只想說,別逗了,如果我80歲時還能大大方方地考慮愛和不愛,有勇氣結束變味的穩定關係,有精力有市場,對畢生堅持的事情不失望不沮喪,還能一直做喜歡的工作——這簡直是夢寐以求的終極理想啊!

是的,簡·方達生於1937年,拍這部紀錄片時已經80歲了。作為全球最有名、最為傳奇的女人之一,她並未帶著任何眷念回顧這一生的名和利,亦甚少拋出吸引觀眾眼球的八卦和秘辛,她只是真誠、詳實、娓娓道來,作為一個女人,她這一生如何不斷覺醒。


如果你非常怕老,請看看這部紀錄片


剛出道時,她被第一任丈夫打造成名噪一時的豔星。


眾所周知,簡·方達當然是個不好惹的女人,一生飽受爭議。

為了推動反戰,她跟尼克松政府死磕過,在輿論的風口浪尖被民眾威脅要割掉她的舌頭、要絞死她,住宅被搜查、出入被監控,她都從未認慫;她亦是個堅定的人權主義者,居住在法國時,趕上新浪潮運動,混跡在波伏娃、薩特的圈子裡,此後終生作為社會活動家,為各種大大小小的維權運動發聲。

但在這部紀錄片裡,最令人動容的,是她講述自我推翻再自我重建的過程——最初的最初,她是一個毫無自我、自我憎恨的女孩,12歲時母親在精神病院自殺,20歲時被繼母趕出父親的家。

“我花了60年,才終於學會說不。”

她在自傳中這樣寫道:“我一向在意男人如何看待我,一旦我需要誰的愛和關注,那麼他讓我變成什麼樣,我就變成什麼樣,直到無懈可擊”。

她渴望父親吝嗇的愛,父親嫌棄她胖,於是簡終生都在跟體重較勁,厭食症幾度擊垮她,是健美操幫助她走出黑暗之地,80歲還能保持完美身姿,不是天賦,是天人交戰;她嫁給第一任丈夫,被完全控制了演藝生涯,讓她演什麼就演什麼;為了第二任丈夫的仕途,她出版了至今仍是銷售奇蹟的健美錄影帶,自己一分錢沒拿,全部捐給了丈夫的政治組織;50幾歲嫁給第三任億萬富翁丈夫,簡依然會不由自主去取悅他,直至她60多歲的時候,決定不再取悅任何人。


如果你非常怕老,請看看這部紀錄片


跟第二任丈夫在一起時,她成了最有爭議的政治明星


你看,沒有什麼覺醒是生而有之的,即使是那些最勇敢最堅決的女人,依然要用一輩子,推翻、重建、倒退、最終覺醒。誰沒有一時軟弱,覺得可以依賴某個人呢?還不是直到最後才發現,只有自己,才是那個永遠不會對自己放手的人,親手建立的人生才最合自己的心意。

優秀的男人當然可以成就女人,簡說:“我跟我生命中的男人們學會了很多”,但這種成就誠然是有代價的。

還記得好幾年前,高曉松提到他當時的妻子夕又米,一臉自得:“她跟我一起的時候還很年輕,甚至還沒進入社會,所以她的基本世界觀都是我塑造的”。相識時,夕又米才17歲,他們在一起,高曉松把她送到美國深造,夕又米對丈夫崇拜又依賴,自己信佛,連禱告時跟佛說什麼丈夫都有規定。又怎樣呢?高曉松終於覺得這樣的生活並不快樂,於是分道揚鑣,夕又米還是得靠自己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導師一向只負責方向,誰又能替誰生活?

看簡講述曾經的婚姻、每一任伴侶,已早無情緒,卻仍帶著愛,一種旁觀者的愛——如今她已看穿每一位的軟肋和缺陷,洞悉自己每一段關係失敗的原因,年邁的她像母親一樣審視自己愛過的每個男人,那些陪伴現在看來彷彿是共同成長。

跨越之後再回望,她說每段關係都有可愛之處,“第一位魅力四射,看到他就會腿軟;第二任是智慧的化身;第三任則是天才……”然而與此同時,他們都是酒鬼,喜歡夜店和美女,有的試圖控制她,有的討厭她商業成功,有的只想要百依百順的她……但簡·方達只談她從每段關係中的習得,這不是老派淑女表面的客氣,是她自己已經從每段關係的傷痛之中成長起來,到了最後,涅槃重生,才能以寬容微笑俯視過往。

那些曾經的愛,曾給過你好氣色,完善你性格中的某一部分,至於怎麼結束的,不用去糾結,你要學會尋找人生的大方向,那方向有光、有你自己,卻並不一定有某個男人。


如果你非常怕老,請看看這部紀錄片


70多歲時,依然單身,動人。


“如果你已經度過了漫長的時間,

現在就剩下一點兒了,就像我一樣。

回望過去,我想說:我撐下來了。

這一生有各種各樣的困難,

我都挺過來了,

因此不會再為雞毛蒜皮的事傷腦筋。”


在年初的一次訪談中,簡·方達這樣說。⬆️

真的,看完這紀錄片,你會感概:閱歷真是個好東西。我們如今努力學習、工作,不斷失敗又不斷進取,就是為了累積智慧和經驗,在人生某一時刻,突然撥雲見日,清晰看見自己的來路與前程,清醒對待自己的渺小和偉大,原諒一些,放下一些,調整一些,堅定一些。

時間會讓所有無關緊要的人逐漸面目全非,你會意識到任何人對你的評價、定義,都是過眼雲煙,毫不重要。

那些折磨你,摧毀你,一輩子都讓你生活在不安和焦慮裡的否定,最終還是需要我們去自洽。

都曾有過吧?也許從小到大始終是父母嘴裡糟糕得一無是處的小孩,怎麼做都不能讓他們滿意,即使已經離開家,也依然畏懼他們的評價;也許是愛過的那個男人,嫌你胖、嫌你醜、嫌你不會說話、嫌你不上進;也許是挑剔、尖酸的客戶;也許是某個無論如何都看不上你的老闆……

要到最後我們自己想通才能放下:“他們不愛你,不是你不值得愛,是他們自己也受過傷。”

我們愛80歲的簡·方達,不是因為她看上去跟40歲一樣。不不,為了對抗衰老,她染髮、減肥、健身、控制飲食、甚至整形,她坦然承認這一點:“我也希望我能更勇敢一點,但我做不到,我只能是我能做到的樣子。”

接受每個女人對於美麗外表都會有的虛榮心,這沒什麼大不了,誰都不會僅僅只有完美的一面,也有陰影的一面,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我們自己。

我們愛的,是簡·方達的通達,是她用豐滿、真實的一生向我們說明的這個道理——別人怎麼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決定以什麼樣的方式過一生。

如果決定了,就不要怕,去試,去追,去搏,去證明,去到達。不要帶著許多後悔離世:這包括後悔曾經做過的,以及後悔沒有去做的。

能把這一生,過得分明,便是不負。


如果你非常怕老,請看看這部紀錄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