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種姓制度下,外國人去印度會被當做哪個等級的種姓?

王路飛是個海賊


題目問的是“外國人”,沒有問印度人。

外國人不屬於印度種姓制度。因此不會被種姓制度約束。一般全部視為外國人。


種姓制度是印度教的特產,當然如果一個外國人的長相比較偏高等種姓,一般情況下享受的待遇比較好。

像前殖民者英國人如果在印度,一般會被高看一等,其次就是其他白人。

印度種姓制度說到底,就是歧視皮膚黑的,崇尚皮膚白的,去看看印度教的那些神們,是非常明顯的。

崇尚皮膚白,崇拜白人不一定就代表白人在那邊就不危險了,印度出事的白人比比皆是,尤其是歐美的單身女性,有很大的幾率遇到危險,黃種人也是一樣。這是一個在印度留學的小哥們的回答:.


中國人的話總體還是不錯的



但是有些國家的人待遇就比較糟糕了,比如說尼泊爾人



尼泊爾長期被印度所控制,尼泊爾在印度打工的有不少,尼泊爾在食品,能源等各個方面都依賴於印度,而且人數又少,印度還經常支持尼泊爾國內的馬德西人造反,印度人歧視尼泊爾人倒不出意料之外。


李建秋的世界


印度的種姓制度臭名昭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等級制度之一,將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與首陀羅、以及賤民。然而在印度,種姓制度並非合法制度。印度憲法第15條:“任何人不得以種姓、宗教與出生地而受到歧視。”

很多人都很好奇,外國人在印度屬於什麼種姓,很明確的就是,白種人在印度屬於第一種姓,也就是婆羅門;而東亞等在印度一般默認為第二種姓剎帝利。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印度不同種姓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特徵就是,越高種姓的膚色,越白。而低等種姓、賤民的膚色都非常黑。



這也是印度特殊的歷史造成的,原本的印度土著是膚色比較黑的,如今的印度人主體是數千年前入侵到南亞次大陸的雅利安人,屬於白種人。而土著黑人,逐漸成為了奴隸、不可接觸者。

印度並沒有明文規定外國人是什麼種姓,但一般來說,膚色越淺、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其種姓地位就越高。


澹奕


雖然對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少於瞭解,高低貴賤,無法逾越的統治階級劃分出的界限,但作為剛從進度回來不久的“外國人”,僅聊聊在印度的直觀感受。

1. 生意人眼中的獵物。獵物這個詞看似使用不雅,但從落地印度的一剎那已經體驗完畢。機場出來地鐵去火車站,車站門口套路成熟的大叔又幫忙又關心,套出工作證告訴你請相信好人多,然而就此被騙進了他們生意產業鏈,為了買票去了三個“代售點”,其實就是旅行社,各種推銷……具體不贅述,外國人是生意場中的獵物,上當一次才便於發現之後的各種騙局。

2.普通人眼中的怪物。因為在印度街上“好貴”的人不常見,普通人更像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見到外國人很容易目不轉睛,不同的是眼中不是國人當年的善良,是距離感。除了看你,還要撩你,say hi 無處不在,拉你照相,強行尬聊……

3. 高種姓眼中的普通人。印度旅行期間住了各種民宿,不少是貴族民宅……他們帶你無恙,對印度還是有一種民族自豪感的…











超大自然派


印度種姓制度已經廢除幾十年了,現在的印度也在積極與國際接軌。所以,當今的外國人前往印度,就是單單的外國人而已,不會被區分種姓色彩。

在種姓制度廢除以前,印度與外國的交往並沒有現在這樣深入。那個時候前往印度的外國人不多,主要有幾類,而不同的人會被當做不同地位的種姓對待。

第一類是征服者。比如英國人,英國人進入印度以後,儘管英國人並沒有計入印度等級森嚴的種姓之中,但由於英國人是征服者,英國人在印度也享受的是超越種姓的待遇,其地位等同於印度的最高種姓,甚至在最高種姓之上。

第二類是外國的大使,或代表外國常駐印度和暫駐印度的官 員,這類人員也不可能納入到印度的種姓之中,且他們與印度普通人的接觸比較少,和印度的高種姓人接觸較多,因此實際地位也和高種姓無異。

第三類是是在印度經商的外國人員,這類人的地位就沒有那麼固定了。由於他們的實力,以及身份高地各不相同,接觸到的印度人也會有所不同。他們接觸到的是印度哪一個層級的種姓,其地位基本上就是和接觸到的那個種姓差不多。

第四類就是逃到印度的難民或外國俘虜,這類人的處境就比較悲慘了。在印度種姓制度之外的還有一個地位低於最低種姓的“不可接觸者”,即所謂的賤民,其組成部分就有外國難民或俘虜。

現在到印度的外國人則沒有這些不成文的規矩了,不過,由於印度傳統觀念的存在,淺膚色人員還是明顯更受尊重。


蘇綻


實際上,在印度分辨一個人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不能完全看膚色,也不能完全看財富和受教育水平。

即便是高種姓印度人,也有不少貧窮潦倒,沒接受良好教育。也不乏很多高種姓的人因為日曬而膚色偏深。低種姓富翁和大學生也不是沒有。此外還有許多穆斯林,無神論者也存在於印度社會,而他們根本就無法歸入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同樣,在印度生活的外國人,也很難歸入具體的某個種姓。

最能準確劃分印度人種姓成分,也同樣作為印度人衡量外國人社會地位的最重要一點就是————職業!
(勞作中的印度農民)


古代印度人建立種姓制度,其實是為了穩固雅利安人的奴隸制社會。婆羅門就是祭祀,同時也是法官。剎帝利是武士和國王,在部落制發展初期,武士和國王都差不多,他們後來就變成了印度教社會中的貴族和軍人。吠舍是普通老百姓,販夫走卒,首陀羅是半奴不奴,達利特賤民就是奴隸,甚至比奴隸還低。

印度人講究的是職業與身份符合,代代相傳。比如老爸當司機,兒子也當司機,老爸是商人,兒子也是。而且在印度,高種姓人不屑於和低種姓人一起工作,不會一起吃飯和玩耍,也不會通婚。高種姓人從來都不會去做司機,建築工人或者從事農業生產。他們即便
(印度農民)


外國人在印度,如果你是外國工程師,那你可以歸入剎帝利種姓,印度大多數工程師都是剎帝利。如果你是程序員,那你也被他們看做是剎帝利,而你如果是掃大街,搬磚的工作,他們就會看低你。

如果你是小商人,你就會被認為是吠舍。

當然,如果你是從事殯葬行業,或者宰殺牲口相關的工作,你很有可能被印度人歸為不潔淨的達利特。然後印度人見了你就會躲得遠遠的。

(高種姓印度美女)


大多數國人在印度做大生意,當工程師,所以不乏被看做剎帝利。所以,不要輕易在印度人面前露自己的職業。

除了職業,在印度判斷種姓的就是姓氏。高種姓姓氏印度人一聽就知道,低種姓不敢隨意冒充高種姓,因為他的生活圈子裡朋友馬上就會把他揭發。

印度的平民老百姓,即便高種姓人每天晚上睡大房間,他們睡過道也都知足了。而剎帝利的空姐不願意給首陀羅乘客提供服務是一件正常的事。
(印度人擠車)


看看上面的圖,你知道為什麼印度的火車和飛機有那麼多人掛在外面嗎?

那是印度的達利特賤民,首陀羅不被允許在車上擁有座位,但人家也要搭車啊,沒辦法只好坐車外面。當然,很多航班是拒絕讓賤民登機的,賤民沒辦法坐飛機,甚至有些地方規定賤民不能穿鞋子,只能光腳。

印度的許多低種姓民眾也習以為常,種姓觀念深入腦髓。他們認為這是前輩子犯了罪,這輩子承受更多痛苦就可以擺脫了。於是,有些低種姓印度人甚至自殘……


朱興子


印度的種姓制度雖然廢除,但它根深蒂固的觀念深深紮在多數人心裡,這是阻礙印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關鍵所在。同時種姓制度的影響也造就印度人與人之間極其不平衡的關係,人人之間的高低貴賤分明,低種姓或賤民往往一輩子翻不了身。那麼就這個有意思的提問,外國遊客去印度旅遊是為什麼階段呢?

首先了解一下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分哪些?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以及賤民。職業為教育,政軍,商業,奴隸。

3000多年貴賤分明的歷史在人們心中不能根除。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佈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只能做奴隸,伺候以上等級,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而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由於這種觀念的深厚不能消除,白皮膚的歐美遊客往往處於最高等級,當然這與今天的國際形勢也有很大關係。雖然膚色並不能嚴格意義上決定,但在過去的高種姓人裡,他們膚色都相當白,與勞苦的低種姓完全不一樣。而今天的吠舍雖然比過去生活商業自由,也有膚色不錯的,但種姓制度並不能改變什麼。

而東亞國家的遊客屬於剎帝利和吠舍,當然膚色越白,受階級更高。對於還不能完全消除種姓制度的當地人而言,他們對於遊客身份的劃分往往以國籍和膚色。

因此皮膚越黑的人階級地位就越低了,至少在他們眼裡這些人是屬於首陀羅的,比如非洲地區。

但是,女性遊客在印度和地位往往很危險!



蘇丹卿


我們先來反向觀察一下,比如說“在歐美生活的印度人很多在歐美生活的印度人,應該回歸到哪些種姓上去?”而實際上在海外的印度人,除非是在印度人的社群中有所反映,大多數的情況下他們還是要融入到一種沒有種姓制度影響的生活中。

而我理解的這個題目是說如果外國人到了印度,都會被歸為哪些種姓?

首先最內圈的外國人應該是南亞的其他國家,因為他們會從文化上找到自己相對應的認同,比如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如果到了印度的泰米爾人那裡,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地位。而白種的歐美人和東亞的黃種人到了印度,其實還是受到印度的一些尊敬的。比如在買火車票的時候,會有專門為外國人開放的窗口。

所以,還是要看個人的能力和從事的工作,才能在如此紛繁複雜的印度社會中找到一個匹配的社會地位,也或許找不到,這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本來世界觀


其實印度的種姓制度早已通過法律取消了,但這一惡俗的影響卻根深蒂固,已經深深地根植於民眾的心裡。這裡不僅僅是所謂的高種姓人群,也包括傳統的低種姓人群;不僅僅是社會,也包括各級政府機構,好像都對早已廢除的種姓制度有一種天然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對種姓制度的餘毒帶來的不平等極力的反抗,另一方面又極力的順從或維護這一惡習的延續。從政府角度講,對種姓制度造成的社會矛盾似乎是一種放任的狀態。這一頑疾是印度社會的悲哀,更是民眾的悲哀!


晚秋6280960


其他國家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每次去印度啊三哥都把我當爹!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