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劉備之死究竟是怎樣的情況?

易開江


就由我來為大家捋一捋從夷陵戰敗,到劉備死亡這段時期中,都發生了什麼事情吧,從中或許會有什麼新發現。


從史書上看,公元222年的夏天,劉備夷陵戰敗,八月份,西歸巫峽,十月份,駐紮在永安白帝城,孫權因為解決了西線戰事,就在質子這件事上,跟曹丕一再拖延,曹丕不爽,於是也在同月,大舉伐吳。曹丕來勢洶洶,其兵力比劉備只多不少,孫權心裡肯定是MMP的,剛打完五星級戰役夷陵之戰,又來個六星級戰役。


劉備在聽說曹丕南下後,寫信給陸遜說:“賊人曹丕已經到了漢水、長江,我也想再次領兵東征,你覺得怎麼樣?”


陸遜寫信回覆說:“只怕你剛剛經歷戰敗,創傷未曾恢復,現在正是通親求和的時候,沒空再窮兵黷武吧?當然,如果你不考慮這些,硬是要再想體驗一次大敗的感覺,恐怕這次連命也逃不走。”

不知道劉備看到這封信怎麼想,但陸遜肯定把這個消息報告給孫權,不久,孫權派來了使者,想要求和,畢竟現在曹丕攻打的是孫權,由於擔心被兩面夾擊,孫權是要看劉備臉色的。


劉備同意了求和,十二月份,兩個壞消息同時傳來:馬超死了,黃元反了。


手下人還帶來一封馬超的遺書,馬超說自己家門兩百餘口,被曹賊殺光,只有一個弟弟馬岱,請劉備多加照顧。


流年不利,這個年估計劉備過得很不好,他病了,

時間到了223年初,劉備的病愈發嚴重,他也預感到,剛剛過去的這個年,怕是自己過的最後一個年了,於是他下詔,讓諸葛亮從成都過來,至於魏吳在長江中下游打得昏天黑地的,他也沒精力去參與什麼了。


二月份,劉備見到了丞相諸葛亮,一同到的還有射君,他問起劉禪最近怎麼樣,二人說,太子的進步很快,超過了我們本來的期望,劉備聽到這,應該是很高興的。


三月份,叛亂的黃元攻打臨邛,劉備派遣了兩個將軍去消滅他,最終黃元被抓到了成都處斬。


解決了這最後一點麻煩事,劉備已經日沉西山,要正式託孤了,諸葛亮肯定是首選,而考慮到派系的穩定,他同時召見了早就在永安的尚書令李嚴,讓他們並受遺詔,輔政幼主。

他任命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而把主要大權,交給了諸葛亮,跟他說:“你的才能超出曹丕十倍,必能安國興邦,如果我兒子劉禪是可以輔佐的,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雄主明君的那塊料,你就自己掌權吧。"


諸葛亮流著淚說:“臣一定竭盡股肱之力,忠貞報國,至死不變!"

劉備覺得自己所託對人,又下了一道詔書,發給成都的太子劉禪,說:


"老爹一開始生病不過是拉點肚子,不想後來染上了其他病,恐怕治不好了,人活了五十年,就不算夭折,我今年已六十有餘,還有什麼想不開呢,我不為自己的死而悲傷,但卻掛念你們兄弟的未來,射君到來的時候,說丞相驚歎於你的才智有很大長進,,超過了期望,真的是這樣的話,我還憂慮什麼呢!加油吧!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只有賢能和道德,能夠服人,老爹我德薄,不要學我。以後可讀漢書、禮記,有空的時候,歷觀諸子百家的著作,及《六韜》、《商君書》,增長見識和智慧。聽說丞相已經為你抄寫完一遍《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還沒給你,就在半路上丟失了,你自己可以再找有學問的人學習這些東西。"


隨後,劉備喚來魯王劉永,跟他說:"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並把這一精神也寫進了給劉禪的詔書中。

安排完這些身後事,劉備開始靜靜等待自己的死去。


等待沒有多久,四月份二十四日,他駕崩在永安宮內,走完了他的一生,諸葛亮上疏劉禪,處理喪事,五月份,劉備的棺木自永安還成都,諡曰昭烈皇帝。八月份,下葬惠陵,長眠於此。


——————————————————————————————————————

我是《逆三國志》作者鄭勳,這是我回答的第25個三國問題,本號專注三國曆史領域,歡迎小夥伴們長期關注~~~~~


鄭說古今


主因是因為夷陵戰敗,抑鬱成疾,最終病逝在白帝城。

但這裡面有兩個問題我們可以展開來探討一下。第一,發動夷陵之戰僅僅是因為哥們義氣,為關羽報仇嗎?我看未必。荊州對於劉備的蜀漢來說,是咽喉,是命脈,丟掉荊州在戰略佈局上的損失,遠遠大於失去關羽,所以劉備拼了命也要把荊州奪回來,可惜失敗了。

第二,白帝城託孤的時候,真是誠心實意的嗎?我們都知道託孤時他對諸葛亮說了一句話“如若不才,君可自取”。就是說如果劉禪不中用,諸葛亮你就自己做皇帝吧。劉備有這麼相信諸葛亮嗎?這一句話很可能是試探,搞不好兩邊早就埋伏好了刀斧手,如果諸葛亮說:好!那立馬就被剁成了肉醬。於是諸葛亮只好跪下來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觀點乾隆皇帝也認同過,要知道,帝王是最瞭解帝王心思的,自己親手打下的江山,就因為兒子不中用,所以就要送人?所以乾隆皇帝直接回應說:不可能!


閒壇故事匯


年紀大了,兄弟死了,打仗敗了,家底沒了,心裡鬱悶,臉也丟了,各種sui事趕在一塊,抑鬱成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