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丘吉爾為什麼“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

第一軍情


對於這個問題,嚴格意義上來說,在二戰之後“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的並不只是丘吉爾代表的英國,還有法國等傳統的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強國!

而另一些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如德國,意大利等則是“輸掉了戰爭又輸掉了地位”!

當然了,英國是最具代表的,也是最衰的,因為在二戰之前,英國乃是號稱“日不落”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存在!


“日不落”一詞最早是出自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的論述“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在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後的19世紀,“日不落帝國”則成為英國的別稱!

到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日不落帝國”進入到最強盛的時期!

到1938年,處於英國統治下的人口達4.58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大英帝國的國土面積達到3367萬平方公里,約為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75%!

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

但隨著二戰的爆發與結束,大英帝國漸漸無力支撐其“日不落帝國”的稱號!


二戰中,英法兩國在與德國的戰爭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這時候的美國,卻靠著販賣武器不斷的發著戰爭財,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才真正加入到二戰同盟國之中!

整個二戰期間,當時世界上超過一半的黃金儲備流入美國,同時,無數科學家為了躲避戰亂也進入美國!

由於大量遭受德國對其本土的空襲,二戰後的英國為了進行本土重建,不得不加入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並在佈雷頓森林體系後徹底淪為美國的小跟班!


二戰後的世界,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逐漸衰落,而美國和蘇聯則迅速崛起成為當時世界上兩個不同陣營的老大!

且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下降,大英帝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如印度,南非等也紛紛脫離其獨立。英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迅速下降!

大英帝國的軍艦離開一個又一個軍港,返回英國本土,而取而代之的,則是美國軍艦出現在各大洋之上,成為新的海上霸主!

因此,二戰就是一個轉折點,是“日不落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雖然丘吉爾帶領英國贏得了二戰的勝利,但是卻丟掉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當初的“日不落帝國”就此沒落!新的世界霸主美國由此誕生!


喜歡的朋友請點贊評論哦,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持,十分感謝!


Ko蜀北一


這個問題真是一言難盡。

簡單說來,丘吉爾之所以“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根本原因不在於丘吉爾老了,或者說英國人民更明智了,而是因為世界大戰徹底將西歐摧毀,世界舞臺的重心開始向西歐兩翼的美國和蘇聯移動,英國再也不是舉足輕重的超級大國!

也就是說,丘吉爾的失敗,是大英帝國整體的失敗。所謂贏得了戰爭,更多的是一種英國的自我安慰。因為在艱苦卓絕的二戰中,贏家有且只有兩個,那就是美國和蘇聯。英國雖然大規模參戰,但是卻因為二戰再次元氣大傷,海外殖民地再也難以維持。而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也被美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所取代,這個曾建立日不落帝國,在全球呼風喚雨的國家,至此徹底成了二流國家。

應該說, 作為英國的戰時首相,丘吉爾毫無疑問是深得民心的,他的“V”型手勢,他的雪茄造型,他的那句“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被很多人奉為金科玉律,他的鐵幕演說開啟了冷戰的世界格局......

總之,丘吉爾很有名,彷彿他無所不包,無所不能!

但是,他還是將英國搞砸了,或者說因為他,英國倒下得更快!

今天的我們,提起張伯倫和他的“綏靖政策”,首先就是一句MMP,因為這個和德國法西斯委曲求全的政策註定會將英國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就和嗟來之食,雖然面子上過不去,但是可以維持生命一樣。綏靖政策雖然看起來極其不光彩,特別是拿東歐小夥伴的存亡餵飽德國,但是它卻最大限度地將英國置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外。

張伯倫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德國和蘇聯死磕,維持所謂的大陸均衡政策。

從英國的發展來看,這一出發點絕對無可厚非。因為正是一戰的沉重打擊,使得元氣大傷的英國雖然坐擁戰勝國的位置,卻開始對全球殖民地力不從心。

《威斯敏斯特法》是日不落帝國崩潰的開始,英聯邦的誕生,宣告了不可一世的英國開始解體,英國的國際地位已經大不如前。

到張伯倫這裡,雖然更加力不從心,但他還在努力!努力讓英國置身事外,和德國議和也比戰爭結果更好。

但是丘吉爾的上臺改變了這一切。在丘吉爾這裡,不用猶豫,不用等待,就一個字:“幹”!兩個字:“勝利”!

那句名言還在迴響:“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

豪言壯語是必須的,消滅德國法西斯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為了消滅法西斯就搭上所有英國人的幸福生活,英國人民是不傻的

政治家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他的伶牙俐齒已經為所有的受眾限定了條件:勝利=生存!

就和傳銷一樣,在這樣亢奮的氣氛下,沒有人去選擇冷靜思考。只要仇恨的火焰被點燃,他就可以燒燬一切理智!毫無疑問,丘吉爾做到了!

然後,無論大家是否真心實意,英國都被綁上了戰車。不列顛之戰使英國損失慘重,在英軍轟炸了柏林後,惱羞成怒的希特勒隨即開始了對英國居民區的轟炸,對英國造成了巨大的財產傷亡。

此時的英國,因為英吉利海峽的天然阻擋以及強大的英國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的有力阻擋,使得德國不能跨越英吉利海峽一步,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雖然陸軍無比強大,但是他們最希望的是和英國取得妥協,在媾和後將主力投向東歐的蘇聯戰場。

而此時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正處於光榮孤立的階段,美國的所謂中立使得戰場形勢更加不明朗。就像丘吉爾說的那樣,“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雖說美國和英國同宗同源,但是在關係美國生死存亡的原則性問題上,美國不一定只看血緣條件。

在這樣的情況下,媾和對於英國來說無疑是有利的。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可以減少英國的損失,保留英國相對強大的力量。即使後期英國在德國剩半口氣時再參戰,也不會耽誤英國奠定在二戰之後的大國地位。

不過英國還是選擇了抵抗到底。當然這個抵抗到底是需要代價的,代價就是全體英國國民必須適應戰時狀態,為了抵抗德國而犧牲掉自己的幸福生活。

今天的我們,沒有人能夠否認英國積極抵抗德國法西斯的巨大歷史貢獻,但是對於當時的英國人而言,戰爭確實讓他們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而且是他們時刻處於膽戰心驚的戰爭威脅中。

所以英國人民最希望的就是時間過得快一些,快點兒使英國擺脫戰爭的泥潭,而不是長久的處於戰爭狀態。這種求變的思維,使得丘吉爾繼續執掌英國政壇的設想化為泡影。

丘吉爾意志堅定,但並不代表丘吉爾及其保守黨能夠完全應付英國衰落的基本現實。事實上丘吉爾根本就無法清醒地認識到英國此時已經今昔不同往日,再也無法同美蘇兩國相抗衡。而臨近大戰結束,丘吉爾還在幻想著英國能夠鎮壓印度,恢復日不落帝國的榮光,聯合美國抵制蘇聯。

而此時英國人民終於受夠了。他們只是簡單的想要吃好穿好,對於國際地位的衰落,他們的感受明顯比丘吉爾更加明顯。所以英國人民最終選擇了工黨,黨魁艾德利出任英國首相。

不過就和黯然下臺的麥克阿瑟一樣,在離開政治舞臺前,他們也不忘留下一句類似於遺言的東西,以表示我曾經來過,我努力了,勿忘我什麼的。

在這丘吉爾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英國人民成熟了,他們學會了選擇,他們不需要一個英雄,領導他們重建家園。

第二句話是:“我打仗就是保衛人民,有罷免我的權利。

如今這句話也和麥克阿瑟的那句“老兵不死一樣,被很多人奉為經典名言警句,併成為攻擊所謂獨裁的有力武器。但這些名言在主人公說出口時內心的心酸,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不過此時的工黨對於英國的衰落似乎更不敏感,他們制定的所謂社會福利政策和英國衰落的現實嚴重脫鉤,工黨的政策讓民眾更加失望。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人民發現保守黨其實還可以搶救一下,於是1951年保守黨再次擊敗工黨,丘吉爾再次成為英國首相。

所以不存在所謂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的說法,因為英國在二戰中確實輸了,稱其為最大的輸家也不為過。因此在英國輸了戰爭的整個大環境下,丘吉爾輸掉地位也就令人毫不意外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丘吉爾在世界眼裡是個天才般的人物,他曾經兩度擔任英國首相,卻在1945年被迫下臺。他只適合掌控戰爭時代的英國,而和平年代的英國民眾卻明確表示不需要他。

二戰期間,丘吉爾帶領英國打贏了這場戰爭,擺脫了德國的侵略。但是在二戰末期丘吉爾失去了對英國的領導權力,1945年的波茨坦會議後,使英國首相從丘吉爾變成了艾德禮。讓這位帶領英國人民走過戰爭年代的首相被“選舉”罷免。原因其實很簡單:

首先,因為丘吉爾對戰爭的狂熱和追求勝利的決心在戰爭時期成了巨大的優勢,最終成就了英國以少勝多戰勝法西斯的佳話,但是他對戰爭的“熱衷”明顯不適合戰後的英國。因為經過6年的戰爭,民眾迫切需要和平的環境來休養生息,想把戰後的英國社會向好的方向去改變和發展,而這時候的艾德禮對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更合時宜。民眾認清了丘吉爾的領導方式只適合戰爭年代,不適合和平環境。

其次,丘吉爾確實是個天才,但是他也有缺陷。因為他出身貴族,所以一生都是以貴族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因此他與工人階級之間一直存在敵意。使得他沒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他完全不顧工人階級的想法和需求,導致大選舉中得不到大家的支持。

此外,丘吉爾並不適合和平時期的英國首相之位。他可以很好的維護英國的領地和主權,但是不會管理他統治下的英國人民。英國是一個多種族綜體,而丘吉爾作為首相,卻帶有種族主義,無法領導這個大集體。


第一軍情


二戰結束後,英國的戰時內閣也宣告解散。首相丘吉爾辭職,英國舉行大選。原本信心滿滿、認為憑藉丘吉爾在戰爭中積累的威望和他為大英帝國作出的貢獻,定能順利當選的保守黨,卻在大選中慘遭失敗,保守黨最終只獲得了197席位,而工黨卻贏得了393個席位,工黨得以組閣,工黨領袖克萊門特·艾德禮當選首相。帶領英國贏得勝利的丘吉爾卻被人民拋棄了,丘吉爾後來引用古希臘作家普魯塔克的話說:“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那麼,丘吉爾為什麼“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

一、英國在二戰後,雖然是戰勝國,但卻輸掉了一個超級大帝國的地位。這樣的結局是英國人不滿意的。

二、戰後丘吉爾把主要精力還放在國際事務上,從而忽視了英國人此時最需要的是穩定發展,和平和麵包,特別是丘吉爾的“鐵幕演說”,說明他在一場戰爭剛剛結束時就已經在謀劃另一場戰爭,這是英國人民不願看到的。想想二戰,戰爭的慘烈程度、戰爭造成的損失和創傷仍記憶猶新。於是,英國選民認為性格十分好鬥的丘吉爾不再適合作為和平時期的英國領導人。

三、保守黨太過自信,認為憑藉丘吉爾在戰爭中積累的威望和他為大英帝國作出的貢獻,保守黨定能在大選中獲勝,因而忽視了宣傳,最終在大選中慘遭失敗。

四、跟英國的選舉制度有關。英國的首相不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五、丘吉爾競選失敗,可能不是針對他個人,而是受到保守黨前任領袖,包括鮑德溫、張伯倫一連串糟糕失敗的執政記錄的拖累。

其實,無論是否贏得大選,丘吉爾都是人生的大贏家,是他,在歷史的拐點上,書寫了英國,也輝煌了自己。


社會我亮哥


一、英國選民的成熟。

除去西歐的荷蘭,南歐的一些影響比較小的小邦,英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資本主義的國家1689年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到1945年資本主義在英國已經存在256,英國藉助工業革命,已經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產生了巨大的文明,殖民地遍佈全世界(都是最好的),海軍天下無雙,陸軍器精技良,最重要的是英國的政治制度非常成熟,資本主義的本質是什麼?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就是對封建專制的反思,他要做的就是打破專制,建立把最優秀的人推舉上去,治理國家,如果一個首相干兩屆,能制約他的那些大政治家都還在,如果長時間執政,這個人的力量在全國處於壓倒性地位,這意味著什麼?這就意味著專制很快就會形成。

民族的依靠到底是偉人,還是制度,英國人256年前就已經明白透了,丘吉爾當選是當時英國的需要,1945年下臺也是英國的需要,這是最根本的,選出來的人即使不如你,也比你成為皇帝好。

二、窮兵黷武的丘吉爾。

丘吉爾毫無疑問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歷史人物,這一點英國人是承認的,但是張伯倫有那麼不堪嗎?把奧地利送給希特勒,把蘇臺德區送給希特勒,希特勒坐在山上的度假別墅,70歲的張伯倫坐了7個小時的飛機,轉火車,轉汽車,爬上高山去拜見希特勒,為什麼?

二戰德國的矛頭指向的是誰,你會說俄國,也許,或許法國,也許,我認為最針對的就是英國,一戰是這樣,二戰也是這樣,法國心知肚明,法國不惹德國,美國心知肚明,希特勒老炸美國的商船,美國也不理他,美國知道不是針對他,唯有英國,整天慌的跟孫子是的陪侍希特勒,為什麼?因為全世界最好的殖民地都在英國手裡。所以他才會把歐洲的土地不斷的送給希特勒,以換取希特勒的滿意,不去針對他。當時這也是英國社會的共識,只不過希特勒玩嗨了,剎不住車了,才讓丘吉爾去修理他。

不可否認的是大英帝國就是在丘吉爾的手裡,從世界最牛的國家,變成一個二流國家的,當然這不是丘吉爾的錯誤,也不可避免,但丘吉爾的錯誤在於,英國人民尚未從二戰的巨大的陰影中走出來的時候,丘吉爾又跟斯大林幹上了,要跟蘇聯在全世界內爭奪霸權,維持大英帝國最後的榮光,而且矛盾不斷,這下嚇壞了國內的保守派,對他投不信任案,博斯坦會議開了一半,丘吉爾下臺了,艾德里去博斯坦開會,丘吉爾去給艾德里當隨從去了。


百悅軒


我發現這個問題下的回答都集中在邱吉爾個人我過去也從這個角度寫過一個回答,確實英雄帶領人民走過戰爭的艱難歲月卻在勝利前夕被人民拋棄是一個非常有戲劇性和感染力的事情。從這個角度說也更容易打動人,但是我覺得解釋歷史應該有一個更客觀的角度。

首先1945年到底是邱吉爾敗了還是保守黨敗了,1945年大選的失敗固然是邱吉爾個人的失敗,但更重要的其實是從1931年以來持續執政的保守黨的失敗,只不過邱吉爾的個人形象太高大甚至壓倒了他的黨,所以很多人只記住了邱吉爾的黯然離開,而沒有記住保守黨遭到的這個巨大失敗。

而如果我們暫且把被拋棄的英雄邱吉爾放在一邊研究1945年保守黨為什麼失敗,那原因其實就清楚多了。總結起來主要就是以下幾點,第一保守黨依賴1931年和1935年的兩次不正常的大選卻實現了長達十四年的連續執政。第二保守黨因為連續十四年的長期執政而變得日益顢頇官僚主義盛行。第三連續十年沒有大選讓缺乏青年組織和群眾基礎的保守黨人才凋零。第四保守黨得以執政是因為他們熟悉國家的運作方式,也正因為他們熟悉國家財政的遊戲規則所以他們對社會福利問題採取了一種官僚主義的冷漠態度,但民意已經隨著《貝弗利奇報告書》而全面轉向支持福利政策。第五是張伯倫的失敗讓保守黨內的主流派失勢,而邱吉爾作為黨內少數派為了扶持和拉攏自己的班底而對保守黨進行了改革和派系傾軋,讓保守黨主流派失去了戰鬥力。

(1945年發表競選演說的邱吉爾,場面非常熱烈人們紛紛故障,但這掌聲其實是人們在默默對這位老人說謝謝,然後把票投給艾德禮)

一個經常被人忽略的事實是1945年的大選其實是1935年以來英國舉行的第一次大選。1935年選出的那一屆國會任期到1939年,但是因為戰爭爆發的緣故沒有組織大選,而是組成了戰時內閣。所以1945年的大選實際上是十年間英國選民第一次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

但是一個更加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1935年的大選其實也不是一次普遍意義上的民主競選,英國的三個主要政黨並不是自由的競選,而是圍繞已經執政了四年的國民內閣的合法性進行的一次公民投票式的大選,雖然1935年有317個保守黨人當選,但事實上他們是作為國民政府的支持者當選的。也就是說1935年英國人民投給國民政府的信任票,讓這些人一直在威斯敏斯特宮裡坐了十年。

而說到國民政府就必須再向前追溯到1929年,1929年在今天的大部分歷史愛好者眼中僅僅意味著大蕭條和經濟危機,事實上1929年在英國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英國曆史上第一次女性作為和男性擁有同等選舉權的選民參加了大選。英國1918年承認了女性選舉權,但法案規定男性21歲以上擁有選舉權,女性30歲以上擁有選舉權。到1928年女性終於取得了和男性一樣的選舉權,1929年她們參加了選舉,英國選民達到創紀錄的2885萬。

這次選舉的結果也證明了進入二十世紀以來英國政黨政治發展的兩個方向,第一是自由黨的徹底沒落,不過公平的說自由黨在1929年其實比1924年的得票還要體面那麼一點點,1924年他們只拿到40個席位,1929年他們增長了將近50%拿到了59個席位。沒落是相比曾經能夠獨立過半數的黃金時代而言的。

(1929年第二次組閣的溫和的社會主義者拉姆齊-麥克唐納)

另一個方向就是工黨的崛起的,工黨從英國工人吹著喇叭把第一個議員送進威斯敏斯特宮以來還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已經從無關緊要的點綴變成自由黨的小夥伴、再從自由黨的小夥伴進步到自由黨的幕後老闆,現在徹底拋棄了自由黨成為英國政黨政治裡的一極。1924年大選裡保守黨和工黨的議席比是415比151,而1929年的大選保守黨和工黨的議席是260比287。拉姆齊-麥克唐納先生第二次組織政府。

但這屆工黨內閣生不逢時,本身就缺乏執政經驗的社會主義者們一組成內閣就遇上1929年的大蕭條,嚴重的失業率壓垮了社會保險金庫,給整個財政帶來無法負擔的壓力。但是社會主義者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壓縮開支,所以到1931年麥克唐納的財政大臣承認赤字不低於1億2千萬鎊。而他能夠找到解決方法的只有7千多萬。於是麥克唐納只能面對現實選擇辭職,但是1931年的局勢已經到了不可能依靠具體的某個政黨來解決的地步了。於是9月24日以麥克唐納為首工黨、保守黨和自由黨組成了國民政府。政府在10月7日解散了議會,在之後的選舉當中政府要求選民把大選看作是對政府的信任投票,賦予政府以全權來“醫治”英國的局面,這次大選當中工黨發生了分裂,工黨建制派加入國民政府,而反對派則作為社會主義者而不是工黨參加競選。結果毫無懸念的以政府大獲全勝告終,615名議員的議會里國民政府派多達554席。

(麥克唐納的國民內閣,當內閣的核心人物其實是鮑爾溫和他背後的衛生大臣內維爾張伯倫)

國民政府以張伯倫的財政政策,比如廢除金本位和關稅還有緊縮開支逐漸遏制了經濟危機,但當英國人民逐漸從經濟危機的恐慌當中走出來的時候,1935年的大選卻依然是國民政府的信任投票,這一次國民政府得到的支持就發生了顯著下降。尤其是參加國民政府的工黨的得票數慘到只有8席位,而反對派的社會主義者卻增加到154席。工黨事實上已經從1931年的失敗裡走出來了只是他們還沒有恢復工黨的名字而已。而國民政府整體雖然得到了431票,但其實國民政府已經失去了“舉國一致”的色彩,開始出現明顯的保守黨色彩,因為431個國民政府派議員當中317個都是保守人。

換而言之保守黨和工黨之間僅僅因為1929年的經濟危機和1931年的財政破產而保持了四年的合作,他們的聯合陣線在內閣層面還勉強保留,在議會層面早就不復存在了。而隨著鮑爾溫接替麥克唐納成為首相,連這種國民政府的姿態也被保守黨內閣所取代。所以如果1939年沒有爆發戰爭那麼1939年的大選就會成為1931年以來時隔八年的又一次保守黨工黨大戰。但是世界大戰在這一年爆發讓大選一下被推遲到1945年。

1931年英國選民對國民政府的信任投票在1935年已經非常勉強了。但是這種非常勉強的授權竟然又持續了將近十年。保守黨人連續在英國掌握了將近十四年的政權,即使他們打贏了戰爭,也已經非常讓人不耐煩了。1943年的民意測驗告訴我們1943年6月保守黨工黨和自由黨的支持率為25%比38%比9%。到1943年八月已經變為23%比39%比9%。保守黨的長期執政已經讓英國選民完全厭倦了。

(邱吉爾首相的父親倫道夫-邱吉爾勳爵曾經試圖組織保守黨的青年運動,結果卻形成了一個和自由黨統一派關係曖昧的第四黨)

保守黨的長期執政讓選民對他們越來越不耐煩的同時是保守黨內的人才凋零。保守黨和工黨不同,保守黨一直到二戰前其實都沒有一個嚴格的黨組織和青年組織。對這個問題溫斯頓邱吉爾的父親倫道夫-邱吉爾曾經試圖以“保守黨全國聯盟”來加以彌補,結果卻險些搞成青年保守黨。保守黨內的很多重要人物都是1931年和1935年的兩次選舉當中進入國會的。比如日後的保守黨總理道格拉斯-霍姆就是1931年大選進入國會的,而他自己說1931年的那次選舉只要候選人說自己站在國民政府一邊幾乎都能當選。二戰後的工黨領袖當中出現了很多新生力量,而保守黨卻幾乎都是這兩屆議會的議員。

保守黨內青年政治家的缺乏所帶來的影響是間接的,但主流派的衰落帶來的影響卻只直接的。我們知道1931年和1935年的兩次大選保守黨之所以能夠獲勝是因為保守黨比工黨有更多的執政經驗,簡單的說就是更懂經濟。所以保守黨內也嚴重得依賴於懂經濟的政治家,而這個政治家今天除了“綏靖政策”之外其他的功績都已經被人遺忘。內維爾張伯倫是保守黨內最有才幹的財政大臣,他也因此在保守黨內建立幾乎壓倒性的優勢。在鮑爾溫辭職之後毫無爭議的繼任首相,但是他在外交上搞砸了。1938年他簽署的《慕尼黑協定》讓他顏面掃地,不得不對波蘭提出無條件的擔保,從而讓英國捲入了世界大戰。

(張伯倫先生其實在1938年和1939年各搞砸了一次,但是1939年的那次因為戰爭的爆發已經被人忘記了)

當張伯倫1940年辭職的時候,他實際上是替搞砸了的海軍大臣邱吉爾背了黑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保守黨內再也找不出一個能夠讓工黨接受的戰時內閣首腦了。張伯倫是保守黨內毫無爭議的“大佬”,但張伯倫自己搞砸了,工黨拒絕和他合作,那麼就必須舉行大選,但是戰爭時期沒有舉行大選的條件,所以要麼保守黨自己執政要麼就必須和工黨妥協。而工黨不願意接受張伯倫系的人出來繼任,這也就給保守黨的衰退和混亂埋下了定時炸彈。張伯倫1940年已經71歲,邱吉爾只比他小六歲。邱吉爾一方面要代表保守黨穩固戰時內閣,一方面又要為了穩固戰時內閣而批評保守黨內最強勢力的張伯倫派。同時邱吉爾還要逐漸在保守黨內拉攏出自己的班底,比如說奧斯丁-張伯倫爵士的國會私人秘書出身的安東尼-艾登日後就成了邱吉爾的王太子。

(安東尼艾登原本是大帥哥奧斯丁-張伯倫的追隨者,但是之後佔到了邱吉爾一邊)

保守黨被迫自己180度大轉彎,同時讓黨內邊緣派系的邱吉爾上臺,讓黨內派系出現傾軋和換血。另一方面則是整個戰爭時期都沒有大選,所以無法準確的估量保守黨內的團結和選民的認可。而工黨則作為戰時內閣的合作者重新恢復了團結和戰鬥力。

所以1945年趁戰爭還沒有結束就急忙舉行大選其實是邱吉爾選擇的一個正確戰術。那就是利用戰爭時期還沒有結束,人民還記得邱吉爾這個戰爭英雄的時候舉行大選,為保守黨再爭取一屆議會的會期。同時利用戰後的恢復和穩定為保守黨挽回十四年長期執政當中,因為官僚主義、戰時管制和長期沒有大選而失去的民心。

(艾德禮和他的黨沒有保守黨的任何優點,他們不瞭解政治不熟悉財政也沒有管理國際匯兌的經驗,但他們瞭解英國選民,知道人民想要什麼)

也就是說邱吉爾其實是保守黨手裡最後的一張王牌,在1945年的選舉當中保守黨的競選政策完全圍繞這位英雄邱吉爾。其實這也是幾年來對社會公平和民眾福利漠不關心的保守黨唯一現實的競選策略。因為在1943年關於社會福利的《貝弗利奇報告書》的表決當中,保守黨幾乎是孤注一擲的反對了在戰爭勝利之後對社會福利進行改革。所以邱吉爾內閣根本不可能正面回應艾德禮和工黨所提出的社會公平和福利問題。保守黨只能打意識形態牌,但他們卻忘記了1919年的勞埃德-喬治內閣就是依靠打意識形態牌贏得了大選,但卻把英國拖進戰後時期的黑暗歲月的。當大選結果揭曉的時候保守黨得票率下降到39.8%,而工黨的選票一躍為47.8%。

其實公平的說還有將近40%的英國選民把票投給已經執政了十四年的保守黨,就說明英國人民是懂得感恩的,因為如果沒有邱吉爾這樣一位戰爭英雄,保守黨只會輸的更慘!


克羅採和春天


問題有些不對,丘吉爾一直是英國人心目中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1945年的選舉麼,因為保守黨整體的沒有把握好潮流所向,輸掉了選舉,但丘吉爾還是可以當議員,換一種身份繼續對國內外政治發揮他的巨大影響力,再說,他1951年不又重新競選上臺了麼。

其實對於丘吉爾這樣貴族出身的人,權力名望真的不算什麼,他在一戰前就是內政大臣,後來做了海軍大臣,一戰中後期又做了軍需大臣、陸軍大臣和空軍大臣等,內閣重要職務幾乎做了個遍,此後20多年,他一直都是英國政壇的重要人物,為了大英帝國的榮耀而奔波勞碌。

二戰爆發後,丘吉爾的上位是民心所向,他幾乎是孤獨的主戰派,也只有他把維護大英帝國的榮譽作為畢生的使命,以其一人之力最後推動了英國對抗德國,也因為二戰的傑出貢獻,他得以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至於二戰後麼,大英帝國的解體其實已經不可避免了,但丘吉爾和保守黨還是熱衷於維護帝國的榮譽,保守黨的競選綱領充斥著外交,帝國和國防戰備等字眼和主旨。而相對應的,工黨卻提出“戰爭中的勝利必須伴隨著繁榮的和平”,突出民生,主張和平,對於農業、教育、住房、福利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施政計劃措施。

英國人民經歷了幾年的戰爭,生活苦不堪言,迫切希望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顯而易見的,保守黨的競選綱領是讓老百姓厭惡的,而工黨的競選綱領讓英國人感覺親切溫暖,那大選的結果自然也是意料之外,其實也是意料之中。

雖然丘吉爾是個戰爭英雄,說他拯救了英國也不過分,可人們渴望變革啊,而且英國人民對於維持大英帝國也真心沒啥興趣,麵包和英鎊才是真的,這讓丘吉爾真要哭了,本來自我感覺極其良好,畢竟,戰爭英雄繼續領導國家和人民這個應該是政治正確的事情,但是,然而……


雲中史記


1945年二戰勝利,丘吉爾首相競選議員成功,當上丘議員,按照英國政黨組閣模式,丘首相所在的保守黨在競選中大敗,丘首相的隊友們很不爭氣,只獲得197個議會席位,只好把組閣權力拱手相讓給準備更充分的工黨,工黨領袖艾德禮成為新首相。

丘首相自我解嘲:“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一個偉大民族的特徵”。
英國人民自我解嘲:“我們正是因為熱愛我們的偉大人物,愛他才要保護他,讓他在獲得最高榮譽時下臺,讓他繼續接受我們愛戴!”
丘首相的心裡話:“什麼?我帶領你們打贏了歐戰!”
英國人民的心裡話:“少來,你也帶領我們吃不飽飯!”

丘首相心裡很委屈,我將要帶領你們走向另外一個勝利!我們將踩扁蘇聯,我們將鎮壓印度,我們將重建大英帝國的輝煌!

英國人民心理更委屈,我們受夠了戰爭時期的烏鴉肉了,我們受夠了深挖洞的日子了,我們更加受夠了大英帝國的日子了!我們只想吃飽飯,蘇聯人的主義和印度人的獨立,我們都不關心,我們只關心我們餐桌上的麵包!

最後丘首相禮貌的接受了敗局,至少你們要承認,我所捍衛的,正是你們罷免我的權利”。全世界的小清新聞之,哭的稀里嘩啦。

而英國人民明顯更上道,5年之後,又把灰頭土臉的丘議員從塵埃裡拿出來,撲撲撣撣,重新放回到首相的寶座上。

1945年這一次國內選舉,為什麼丘吉爾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保守黨和工黨的競選綱領不同。

保守黨的競選宣言,套路比較老,全是高大上的國際關係、英聯邦世界的內部關係、國防建設、大英帝國的光榮傳統之類的政治口號,丘吉爾本人不擅長搞經濟,當年他在鮑德溫政府裡擔任財政大臣時不僅政策方面乏善可陳,與工會還嚴重對立。

保守黨競選的路線還是試圖複製一戰勞合·喬治成功連任的套路,包裝丘吉爾這位英雄人物,希望英國民眾會在英雄人物的帶領下,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在競選過程中,把競爭對手汙名化,指責工黨將把英國“布爾什維克化”。

而對手工黨在二戰這幾年已經摸清了英國民眾的民心,在戰爭期間的1942年,主導出臺了《貝弗裡奇報告》,就英國民眾關心的社會保障問題給出了詳盡的規劃解答。在大選中,工黨的競選宣言主要議題包括食物和農業、充分就業、住房保障、社會保險這些更加接地氣的內容,哪個對英國民眾更有吸引力,一目瞭然。


最終,工黨戰勝了保守黨,建成了英國式的社會主義制度,放棄了圖謀聯美抗蘇、打壓印度獨立這些主張,也是因為英國民眾厭倦了大英帝國不著邊際的輝煌,寧可選擇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寧可承認美國人的主導優勢,安心從父親的角色變為兒子的角色,絕不打腫臉充胖子。

英國民眾的選擇,是務實主義的選擇。


歷來現實


歷史告訴我們丘吉爾沒錯,而是1945年二戰後第一次國內大選,英國人做出錯誤“左轉”選擇。


請問1951年的大選,丘吉爾帶領保守黨重大奪政權,丘吉爾再度出任首相,1955年81歲高齡丘吉爾因健康原因而辭職,1959年11月繼承了“下院之父”的稱號。為何丘吉爾又能捲土重來?


事實是1945年二戰英國以為戰爭已遠離英國,英國需要百廢俱興,休生養息,民眾需要就業,工黨是工會、社會主義社團等左派政黨,社會主義思潮除歐洲東歐外,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左轉,當初國內環境支持工黨,基層民眾掌握選票資源。而保守黨功高無視基層民眾需求,鼓吹戰爭反對蘇聯,導致民眾選票否決保守黨。


事實恰恰相反,丘吉爾老牌西方政客,高度靈敏嗅覺,世界不太平!英國已不是“永不落日帝國”,不斷走上衰落,未來必須右轉跟隨美國,將英國未來綁定在美國戰車。敗選後1946年訪問美國發表著名鐵幕演說,由此拉開蘇美冷戰序幕。


英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地位決定英國姓資,美英法同一褲子,西方世界無法容納左派政權,從此英國在美國大力援助下,重拾發展道路,後期執政工黨放棄國有化左派思想,當今工黨所奉行國內外政策與保守黨不存左右之別。




浮雲悠思


話說把丘吉爾稱為二戰英雄不為過,在希特勒對英倫三道狂轟亂炸,英國生靈塗炭的情況下,丘吉爾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帶領英國撐過了最艱苦的歲月,最終迎來了二戰的勝利。人的思維有慣性,尤其是大人,思維基本都已經固化,丘吉爾一直以來就是應付戰爭,形成了鬥爭思維,即使戰爭結束後,還要繼續鬥爭下去,真要繼續鬥爭下去,恐怕找不到外部敵人該把自己內部人當敵人了,這個問題確實不小。

按說立了這麼大功勞,媒體一宣傳,肯定更加建立起偉大丘吉爾偉大形象,那就一直幹下去唄。但是可惜,英國體制並非如此,在英國來說,實行議會制,即使是一個大人物,即使有豐功偉業,也要參選,自己黨派佔多數才能當首相,不能因為戰功就一直坐在首相位子上。而選舉由人民投票進行,人民肯定拿選票選出自己最需要,最中意的人。

那人民確實敬仰丘吉爾,但是敬仰不能當飯吃,敬仰也解決不了英國人的需求。二戰中,英國人面臨生死存亡,最大的需求是保命,而丘吉爾應對戰爭能力強悍,不是軟蛋,符合人民需求,那就來當首相吧。但是二戰之後,人民安全有了一定保障,這個時候需要啥?需要發展,需要吃好飯,穿好衣,看好電影,蓋好房子,娶好媳婦。這個可不是丘吉爾的長項,一旦丘吉爾再幹下去,還要鬥爭,外面沒敵人就該在內部找了,即使找不到,啥也不鬥,但是丘吉爾也不是發展經濟的人才。這嚴重不符合英國人民的需要,而英國人民也有投票的機會,於是乎,一投票,就將丘吉爾一把拉下首相寶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