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很多出生貴族?

漢刺


春秋戰國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燦爛高峰。諸子百家多為貴族,這個和當時的環境有關係。

諸子都是那些

百家,則言其多

按照漢書的記載,有名有姓的諸子多達189家,累積有4324篇著作留下。不過,這一百對家,就如現在西方的多黨制一樣,能執政的,也就是能有較大影響的也就那些而已

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這裡面每一家都有代表人物,例如韓非子於法,老、莊於道,孔、孟於儒,墨子於墨,惠施於名,鄒衍於陰陽,蘇秦、張儀於縱橫,呂不韋於雜,許行於農,孫、吳於兵,扁鵲於醫等等

可以說,星河燦爛,春秋戰國最亮。

諸子百家有平民麼

答案當然是有,但是很少

例如我們可以知道的蘇秦出身十分窮苦,家裡是務農。早年求學,家人笑話他捨本逐末,不好好種地養活家人,求什麼學去

其他的還真找不到了

無論是孔孟,還是孫子司馬,墨子莊子,都是貴族或者貴族的後代。

諸如孫武是陳國的貴族,孔子是魯國的貴族,韓非子是韓國的貴族,荀子是荀林父的後代,墨子宋國目夷的後代,這些人大都在本國擔任了公職。

例如惠施做過魏國的相國,申不害做過韓國的相國,呂不韋做過秦國的相國,莊子做過宋國的漆園吏等等

為什麼諸子百家多源於貴族

這與當時的歷史環境有關

春秋戰國時期,大致分為貴族、平民和奴隸,

平民和奴隸是沒有受教育權的

沒有受教育權,連字都不認識,何處去談什麼學術

當時的鬼谷子立派開學,教授學生,全國各地的人都來投奔,注意,這些人多是貴族,因為要長途跋涉的來求學,是需要金銀的,沒有這些,如何拜師?沒有這些,如何生存?

眾多的平民和奴隸都在為了生活奔波,哪裡有餘力去學習?

在這,即便有點時間去學習,也是認識幾個字而已,哪裡有大塊的時間和大塊的金子去求學研究,開山立派?

當時的貴族的定義

回過頭來,我們還要看看春秋戰國時期對於貴族的定義

“貴族”這個詞在當時是不存在的,這是後人稱呼,是指是那時候的士大夫階層。

在當時的東周,分封了很多諸侯王國,這些王國的子弟延續了數百年,開枝散葉,數量很大,形成了所謂的貴族階級。當然,也有很多的貴族其實已經名不副實,隨著代代相傳,到了某一代,可能已經和王室嫡世相隔很遠了,於是在,這些人就是布衣貴族,相比平民的生活好一點而已,所謂好一點,也就是可以讀書而已

注意,我們想象樂羊子的故事,想象蘇秦的故事,就知道這些布衣貴族的情況了!


所以,再明確一下,諸子百家源於貴族,但是很多並不是吃吃呵呵醉生夢死的貴族,而多為布衣貴族,對社會由深刻的理解,才有深刻的認識!


桃花一簇開無竹


春秋諸子大多出身貴族是很正常的事。這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宗周以來一直有個制度就是學在王官。對此章太炎先生有過深入淺出的論述:

古之學者,多出王官。世卿用事之時,百姓當家則務農、商、畜牧,無所謂學問也。其欲學者,不得不給事官府,為之胥徒,或乃供灑掃、為僕役焉,故《曲禮》雲:'宦學事師'。”

也就是說當時的學習方法就是直接到某個衙門去實習。而宗周以來卿大夫多為世襲,也就是說當時的學術領袖基本上都是貴族。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春秋之際,家臣皆稱卿大夫為“夫子”。“夫子”就是近世以來“主公”。,百家之徒尊其師為曰“夫子”,說明當時的“師生”關係近似於君臣之間。所以《說文》雲:“仕,學也。”所以後人稱做官為“出仕”,猶如學徒學得手藝,能夠獨立完成工作叫做“出師”,一個道理。



先師孔子曾為魯司寇。

而且早期百家之學無論差異有多大,最終都要歸結到“治國”這個實際操作上。這也就是為何百家之初都是以集團來活動。比如戰國之後兩大顯學儒家和墨家就都是以有組織有綱領的社團存在。

進一步講,早期的儒家就是類似歐洲中世紀騎士團的自由軍事貴族,比如《孟子•公孫丑上》中就講到: "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撓,不目逃,思以一豪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北宮黝似子夏。”

之後孟子又講了一位做法雖然與北宮黝不同,但是卻同為勇士的孟施捨,認為他“似曾子”。更何況孔子本身就是軍事貴族出身,孔子之父叔梁紇是魯國著名的勇士,被孟獻子稱為“有力如虎”;孔子本人是個很高大的大力士,有“

長人”、“力招城門”的記載。

東周戰場模型。戰車的沒落其實類似於騎士的沒落,是一種文明的衰退。

此外六藝中的“御”和“射”都是戰術技能,在周朝是貴族男子必須的生存之道。戰國時兵家多出於儒門,可見當時的儒門教育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軍事教育內容,至秦漢之交依然有大量儒生參加反秦的起義,擔任將領,也都是貴族時代最後輝煌。至於其它諸子的學說也都能找到貴族社會的烙印。比如,一直自認接近“底層群眾”這幾年號稱要“復興”的墨家,就怎麼不清楚為何墨家鼻祖尹佚實際上是成王之師,周之卿士;而《呂氏春秋》也記載了墨子的學術來自於當時社會的最高層:

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於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後在於魯,墨子學焉。”

諸子百家之言之所以能夠成為日後中國甚至整個東亞兩千年的思想淵源,絕不算出自於“禮崩樂壞”後的狂歡和叫囂,而是來自於千年的探索與思考,以及對於未來的關懷和期待。

孔門大賢子路(虯鬚佩劍者)。

漢以後百家合流同歸於儒,但此後儒生們卻多多少少都有大仲馬筆下埃克多·德·聖埃米納的影子,即使是“像波爾多斯一樣威猛的阿拉密斯,是像阿多斯一樣足智多謀的達爾大尼央”,但他們卻也只能和唐吉訶德一樣,成為“最後的騎士”。


陳大舍



諸子百家很多出身於貴族,是由那個時代的社會文化環境所決定的——之前學在官府,學校為官辦公學,教育對象為貴族官宦子弟,奴隸不用說,平民子弟也沒有受教育的資格。

金字塔式的等級社會背景下,學校分為“國學”和“鄉學”,王都和諸侯國設立的學校為“國學”,只有王室和諸侯貴族子弟才能就讀。各地方設立的“鄉學”,也是地方貴族子弟上學的地方,那時的“鄉”,指地方貴族聚居的城市,而非後來所指的“鄉村”。“裡”才是基層居民點,根本就沒有學校,非貴族子弟,沒有進入“鄉學”讀書的資格,而貴族又是世襲制,子承父業。

隨著社會發展與變遷,周王朝式微,諸侯爭霸,兼併戰爭打破原有的社會秩序,“井田制”瓦解,大家分小家,動盪中一些沒落貴族和文士,失去自己的封土、爵位和職務,淪入平民階層,希望以傳授知識為業。新興地主、商人及獲得戰功的平民,渴望子弟讀書入仕,以知識改變政治地位,安身立命。二者教與學的願望,形成了一個交叉點,從而形成“私學教育”的土壤。

式微士人在民間創辦“私學”,招收百姓子弟為徒,傳播文化知識,使春秋戰國時代的知識分子範圍擴展,但在書籍和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讀書人的範圍仍很有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的發展普及,學問的積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家世背景又決定文化底蘊,源遠則流長。“私學”教育的首創者、萬世師表孔子,雖然強調“有教無類”,而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大賢中,又有幾個衣食無憂的平民子弟!

大動盪時代,多事之秋,風雲際會,社會變革的歷史時期,“官學”和“私學”培育出來的知識分子,思索國家和社會的未來走向。學有所成的知識分子,大膽打破原有的認知狀態,憑藉自己的情感,展開千秋想象,想象未來應有的情景,紛紛發表自己的社會人生感悟,相互辯難,各述其說。

澎湃的激情,飛揚出撼天動地的千秋篇章,演繹出一場空前絕後的文化創新運動——百家爭鳴!一時天下大才雲集,奇才層出不迭,他們以簡陋的竹筏,橫渡無涯學海,以超凡的學問,欲普渡芸芸眾生,由混沌乾坤,進入文明新天地。風華雪月搏激流,瞰萬里風物,仰宇宙星斗,行吟踏浪,著千古文章,成諸子百家學說……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春秋戰國是怎樣的一個時期呢?

公元前475年以前的中國,被史學界劃分為奴隸社會,公元前475年,也被認為是春秋結束,戰國開始。



但我個人認為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以制度模式來說,中國依然是以奴隸貴族分封制為主的社會。

站在現代人的立場來看,奴隸社會必然是萬惡的,應該受到批判的,但是放眼2500年前的中國,奴隸分封制度,卻是那個時代必然的選擇。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生產力的限制!

在沒有鐵器、耕牛、壟作出現的戰國以前古中國社會,農業生產真的是一件需要很多人力投入的事情,往往耕牛,特製農具,壟作配合下的農業生產,在那時候,基本是需要數十倍的人力來完成的,而且在水利條件極其有限的情況下,農民們一年到頭埋在土地上,產出卻還要靠天賞飯吃。



在這種苛刻的農業條件限制下,要想依靠耕作生存,就必須保證充足的人力進行生產,但是各個部落之間經常攻伐不斷,為了生存,又不得不讓一部分人脫產搞軍事訓練。

於是隨著制度,以及人心不斷地演變。搞軍事訓練的這波人成為了貴族,從事生產的這波人成為了奴隸。

相較於被束縛在土地上的奴隸或者自耕農(戰國變法後開始出現),貴族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軍事訓練,以及其他各種活動,他們並不用為生計發愁,這便是諸子百家為什麼大多來自貴族的緣故。

在條件艱苦的春秋時期,從事農業花費的精力和時間是巨大的,加上連年征戰,人口消耗也是極大,所以底層社會根本沒有時間沒有機會去從事農業活動以外的事情,這是主要原因。

次要原因便是,貴族們長期壟斷著文化資源,畢竟書籍在當時來說成本高昂,且一定程度上,知識也是貴族們依賴的生存技能,你看不能奢望他們將這種安身立命技能傳授給普通大眾。

而到了戰國,情況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農業生產力在鐵質農具,耕牛,壟作的普及下,一下子提高了一大截,而此時的人力卻還被貴族們束縛在自家的私田上。各國君主為了增強國力,發展經濟,不得不開始變法,將貴族掌控下的人力解放出來,讓這些人能夠去開墾新的土地,擴大農業生產的範圍。

這是農業生產的一個質的跨越,從貴族奴隸主手中解放的人力,除了可以從事生產有關的事物以外,他們還可以從事商業活動,在從事商業活動的過程中,就需要跟文字打交道,以及比較起農民來說,更容易接觸到諸子學說,以及各國的政治消息,這便是為什麼會有呂不韋那樣出身不高的商賈奇貨可居的緣故,要是把他放在春秋,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呀。



除了從事商業活動以外,更多的人奔向城市,從事初級的手工業,以及中國最早的職業軍隊開始出現,魏武卒應該算中國歷史上第一隻職業軍隊。它的組成並非戰國以前大小貴族帶著戰車,組織封地農兵義務來參戰的軍隊,而是基本以底層社會良家子為主,然後以軍餉的方式來募集訓練專門從事戰爭的職業。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戰國以後的諸子百家,最有代表的墨家墨子出現了,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這裡的唯一指的是哲學家這個範圍,而與墨子同時代的農家的許言,他也是底層出身。但許言並沒有留下什麼著作,弟子也不多,其生平也只是被記載在了《孟子》一書中。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歡迎大家討論交流。


緣説


諸子百家大概產生於春秋中後期,於戰國中期達到頂峰。


諸子百家中後期更多的代表人物出身於中下層階級,而非題主所說的“出生貴族”,像縱橫家的蘇秦、張儀便不是貴族出身;雜家的呂不韋,他雖然富有,但他是一名商人,也並非貴族出身;還有像陰陽家的鄒衍、醫家的扁鵲等人,皆非出身貴族。

但在春秋末期,諸子百家有很多都代表人物似乎都出身貴族,或者說沒落的貴族,像孔子、老子甚至是孫武等人,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嗎?


在西周時期,“學在官府”,只有貴族才享有受教育的權力,民間壓根沒有所謂的“學術”可言。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東周之後,各諸侯國進行大大小小的吞併戰爭,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後,才有所改變。

首先是原本在宮廷中掌管史書典籍的官員和精通六藝的士人淪落到民間,以孔子等人為代表,開始興辦“私學”,民間的教育才開始興起。


但教育的普及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前期,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更多的是這些淪落到民間的士人。

隨著教育在民間的慢慢普及化,越來越多的中下層階級開始接觸到教育,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也才慢慢轉向平民化。


金兔歷史


關於諸子百家為何都是貴族,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體制方面的原因。西周末年,犬戎殺入王都,對西周王室進行了大屠殺,亂局之中,周王室被迫東遷,來到了洛陽,歷史上,從此以後就進入了東周時期,也就是春秋時期。

此時,周王室雖然衰微,但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卻一直繼承了下來。各個諸侯國家依舊沿襲周制,貴族分封子弟、功勳到各地為官,也就是說,除了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貴族基本上都是世襲的,這就好理解了,階級是固化的,老百姓與貴族之間缺乏轉化機制,有文化的貴族,後代也會有有文化,形成了惡性循環。

第二,經濟實力方面的原因。正所謂“倉稟實而知禮節”,如果你連飯都吃不飽,還去研究文化,簡直是浪到了無邊無際了,所以,要想研究文化理論,你家首先得填飽肚子,老百姓生存艱難,哪裡有機會去研究文化呢。

第三,文化壟斷方面的原因。事實上,文化教育普及是非常晚的,春秋戰國時期,並不是所有老百姓都能夠享受教育權,相反,很多時候,受教育的權利是被貴族壟斷的。

那時候的書籍不像現在一樣氾濫,藏書非常有限,想讀書,去哪裡找書呢?只有貴族家庭才有藏書,或者國家才有藏書,老子之所以那麼大學問,跟他的職務有很大關係,因為他掌握著國家的圖書館,有很多的書可以讀,他能讀,別人不能讀,他自然比別人學問大。所以,對文化書籍的壟斷也是原因之一。

很明顯,相對於普通人來說,貴族子弟擁有讀書的優先權和先天便利,自然也就容易出成果一些。

以上僅屬個人觀點,不知言辭是否達意,如有不妥,還請多多包涵。若您有不同意見或者補充意見,歡迎留言討論,但謝絕語言攻擊。


貓叔說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是階級鬥爭激烈的時期,在階級鬥爭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士這一階層,在士階層的發展過程中又產生了私學。

那個時期出現了先秦七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他們都是通過創辦私學或四處遊學使得自己的思想文化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從而提高了自己的社會影響力,關注度自然也高。

辦私學首先要有經濟條件,還要有足夠豐富的學識,他們都出身貴族自然哪個條件都不缺。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普通百姓能求得溫飽就不錯了,讀書識字求學問對他們來說既無時間也無精力和金錢,辦私學更加是不可能的事。

再則,即便普通人有學問也辦的起私學,憑他們世代卑微的出身和名不見經傳的過往,又能吸引多少人投入他們的門下呢?吸引不到足夠的關注度如何產生影響力呢?

什麼條件都不具備拿什麼去和貴族共爭鳴?


plh紅塵幽蘭


周代教育本是統治階級的專利,天子辦學,以教子弟,名為”大學”。諸侯辦學,以教子弟,名為”小學”。此為學在官府。

奴隸是不能受教育的。奴隸叫作“民“,當時民字是畫一隻目,兩條弧線相合,目中無圓形的瞳子,在目中戳一根斜線,代表芒刺。意思就是把逃跑的奴隸抓回來之後,戳瞎了眼,以防再逃。所以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奴隸是不能受教育的。奴隸生不如死,所以孔子又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那時,除了奴隸主和奴隸之外,還有享有人身自由的“人“。人包括貶為庶人的貴族,掌握了一些技藝的工匠等。工匠當時稱為“百工“。還有沒落為窮人的貴族,雖然還要硬撐著貴族的身份一一君子,但窮得跟人一般。孔子就是沒落貴族。所以孔子說:“吾少也賤“。

子,是個很有意思的稱謂。國王的兒子們叫公子,如平原君趙勝,就是趙國的公子。所有貴族出身的,都可以叫作子。在大學和小學裡受教育的,也叫子。學字,就是子的前邊有案,案上堆著書籍。

孔子小時候是受過教育的,可以蹭“小學“的課,又當過吹鼓手,經常出入貴族之家,見多識廣,有頭腦。秦末的韓信也是沒落貴族,貴族的標誌是腰裡掛一柄長劍。孟嘗君的食客馮諼也是,腰裡有劍,才能“無車彈鋏“。

受過教育的沒落貴族,可以辦學混飯吃,於是學術流散開去。“學在四夷”,此之謂也。孔子也是首開私人辦學的人之一,鬼谷子更早。孔子的學生也都是沒落貴族,不沒落的讀大學和小學去了。在《史記》中,有孔子的76個弟子的基本學歷檔案。

百工要起早貪黑做工,沒時間上學,子弟也得跟在身邊,邊幹活邊學手藝,沒時間上學,也沒求學的見識。能養家餬口就好,荒年餓不著手藝人。

由於這種社會原因,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當然必須是受過教育的大有學問之子,只有貴族才能受教育。所以,諸子百家不是很多都出身貴族,而是全都出身貴族。


華中小隱


我覺得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戰國的貴族能讀上書。一個人的思想能成體系唯有兼容並濟、批判吸收。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還未完全消失普通的老百姓還不是平民,秦朝開國之君秦非子還是個奴隸呢,所以能吃飽穿暖才是首要生存目標;其次,春秋戰國的書是竹簡成書成本很高,成本高的東西自然就珍貴了,珍貴就要保存在某些特定的地方了比如各國史館,這就意味著普通人想接觸都接觸不到;再次,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百國並立,各種攻伐衝突促使各種觀念出現,貴族有錢到處行走吸收採納這些觀念,如法家商鞅、韓非子都是荀子學生都脫胎於儒家而又對立於儒家,所以說勤奮就會實現夢想只是有錢人的說法,他們天生的資源不是窮人能擁有的,窮人首要的任務是活著,其次才是發展;而富人出生後的任務只是發展。


永世的靈魂


這個現象其實不是中國的特例,全世界都是如此。文化從來都是一種奢侈品,一個連溫飽都沒有辦法解決的人,是不可能接受系統的教育並創造出優質的文化成果的。這就意味著,對於下層人而言,他們是沒有進行文化活動的物質基礎的。當然在歷史上,確實有少部分下層人士,因為機緣巧合,接受了較好的教育,並憑藉著本人的天賦,創造出優秀的文化成果。但這個過程當中,他總是要依附於某個社會上層的人士。歐洲近代史上有大批的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是受到社會上層的貴族或者富豪的資助的。比如法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盧梭,就受過多位女貴族的資助。德國著名數學家高斯,受到當地貴族公爵的鼎力支持。

貴族這個詞實際上是一個舶來品,並不能用來準確的形容當時中國的社會階層情況。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稱呼有分封領地的人為諸侯。諸侯的子孫後裔,又沒有領地的,被稱為士。在這一時期,周王朝的統治已經名存實亡,社會秩序不再像以前那麼嚴格。而與此同時,地方諸侯勢力做大,相互之間競爭領土和人口,由此形成了對於人才的需求。所以給了這些人巨大的活動空間,因此就形成了士人階層。諸子百家,大部分都是士人階層出身。正是因為曾經有比較顯赫的家世,但又和現實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差距,才使得他們對於現實有所不滿,並進而提出自己的社會改革理論。所以諸子百家不僅僅是社會上層,準確的說是沒落的社會上層。其實他們大部分人在社會現實中的地位並不高。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戰國中晚期的時候,法家開始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以商鞅為代表的一批法家政治家,大力推動社會改革,嚴厲打擊了貴族體制,開創了中國平民化的社會體系。而儒家為代表的另一波力量,通過有教無類的思想觀念,促進了文化知識向社會中下層的傳播。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以儒家正統觀念為基礎,吸收了法家的部分思想,開創了影響後世的新式儒家。在這兩種思想的共同作用下,中國先於其他國家,在2000多年前就形成了以平民社會為主導的特徵。換句話說,恰恰是這幫春秋戰國時期的沒落貴族後代,最終導致了中國貴族體制的衰亡。至此以後,中國的文化傳承不再主要依靠貴族階層,而是以教育的方式,通過士人階層進行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