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怎樣的書畫作品才有收藏價值?

寫字那些事兒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提的好。書畫作品起碼的收藏價值,要注意這樣幾個條件。

1.有紮實的學習功底

書畫作品,有了紮實的學習功底,就不會百病叢生。雖然沒有什麼新意,但是,有起碼的技法修養,一看就是學習過傳統的。


比如,書法,一看就是學習王羲之,而且在學習王羲之這一路書法路面,基本挑不出什麼大的毛病。畫畫,有明顯的學習繼承性,一看就是一個流派的,而且學得很紮實,有一定的學術造詣,這樣的書畫作品,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因為,這些作品是有起碼的觀賞性和學習性的。

2.作品的內容有創造性和新穎性

雖然,作品的技法體制沒有突破前人,但是,有新的題材內容。特別是能夠反映時代生活的作品,而且意義健康、吉祥,這樣的作品就可以收藏。

3.看文化修養

書畫作品,不僅僅的寫字畫畫。我們還要從作品的印鑑,題跋來看作者的文化修養。這是我們收藏很重要的一項指標。

不懂收藏的人,往往不會也不懂檢驗這個指標,所以,只能收藏一些平庸的書畫作品,還自鳴得意呢!


那麼怎麼看題跋印鑑?這需要懂一些文學和印學的知識。

總之,如果是題跋,看文學好不好,如果是印鑑,還是看文學。不同的是,印鑑往往是書法家畫家的思想修養的表白。所以,書畫家的一些“閒章”,往往會把自己的藝術趣味,思想傾向,反映在印語之中,對這些印語,一方面要欣賞,一方面這也要看書畫作品作者的為人是不是言行一致。

所以,收藏最後收的是什麼?看起來是一大堆物,其實是一種傳統文化現代精神。

所以,具有起碼收藏價值的書畫作品,真正流傳下去看,也無愧後人的眼光,這才是收藏的意義。


我有一個朋友喜歡收藏一些書畫作品,也非常喜歡,但是,鑑賞能力不夠,他收藏的一些書畫作品,就是我說的起碼的條件都不具備,看了他的收藏,只能一聲嘆息。最近,他想叫我到北京去,幫他收藏一些作品,我已經答應去。

以上,我們說的是起碼的收藏條件。

此外,收藏書畫作品還有很多層次,需要了解。


著名書畫家的作品應該收藏,這個我就不用說了。因為,收藏主要是他們的作品。但是,他們的作品動輒就是幾十萬。一般人也收藏不起。

還有一些名人字畫,也值得收藏。

但是,所有的書畫作品的收藏,都要圍繞著我提出的起碼三條件。只不過差別在於,著名書畫家的作品,是有創新,名人字畫的因為有“名人”二字,自古以來“名人字畫”就是天然的收藏對象,但是,名人字畫的價格也不低。

我們頭條的朋友瞭解這些知識只是一點談資而已,但是,知道書畫作品的收藏原理,也是一種享受吧?


千千千里馬


真正具有收藏價值的書畫,一定是要流傳有序,名人書寫。而不是現代炒作下的所謂的大師的作品!

現在很多拍賣市場上充斥著一些被炒作團體炒出來的天價字畫。這些字畫少則幾萬幾十萬,多則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這些所謂的字畫都是那些沒有紮實功底的字畫家的作品,它們都是利益集團炒作下的產物!所以從收藏和升值角度來說,壓根沒有什麼價值可言。

想要收藏,就要從審美和書畫本身的真正價值倆個角度去衡量。

一些古近代的名人以及那些有著真正造詣的書法大師的作品,書法寫的好,畫的品味也高。

收藏他們其中人的一副精品要比你收藏幾百副垃圾作品強百倍,無論是從收藏角度或者藝術角度上都有一定的收藏空間,而且還會給你帶來不菲的收益!

中國古代有許多著名的書畫家,其中有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蘇軾、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顏真卿、歐陽詢、蘇、黃庭堅、米芾、蔡襄等。

近現代如徐悲鴻、吳冠中、張大千、李可染、黃胄、傅抱石、董其昌、黃賓虹、王雪濤、林散之、劉墉、紀曉嵐等名人(排名不分先後),還有皇帝書畫家例如宋徽宗,乾隆等!

這裡介紹的並不是很詳細,僅僅代表了一些非常有影響力的一些人物。以上這些大家的書法字畫都是非常具有收藏價值的。




古韻利州1977


對書法與繪畫的收藏首先對自己的實力定位,應該說收藏價值是相對的不能具體而論。如齊白石,張大千做品價格幾十萬上百萬適合如上千萬哪就是坑。這個坑也是實力大的人犯的多一些,具有幾十年功力的業餘人士,又具有較高的藝術品味價格千元左右精品萬元是最具收藏潛力的,如果實力大的收藏明清傳世品價格萬元幾十萬更好。

中國人地區經濟決定了藝術,越是發達的地區藝術的真諦越遠商業價格越高。收藏的前景不會看好哪怕是什麼大家名士,歷史對所有的東西都是公平有些作品當今億元仟萬到哪吋只幾萬。收藏是需要對藝術理解的深刻程度,而不是聽從市場你要記住一句明言“金子永遠沉在水底,只有看清實質才見真金”


儒釋道緣


收藏書畫首先要收藏名頭大的名家作品。名頭大的未來必定是大家所追捧的對象。



劉睿——


全球的藝壇包括中國畫壇書壇是一池渾水,至少需要經過幾十年沉澱,才有真正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大師和作品開始流傳和被內行收藏。最近三十年,國內外藝壇沉渣泛起,群魔亂舞,任何二百五江湖混混不學無術騙子都可以自吹自擂或被捧為大師,然後串通某些機構賣天價,許多暴發戶用重金買的“藝術品”,其實一分不值,到手後只能自認晦氣。


楊周彝


能傳世的書畫作品才有收藏價值,歷朝歷代書家畫家成堆但能傳百年的作品極少。近代能傳世的書畫作品就更少了,象畫家不過就幾個人、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徐悲鴻等。

書法家的作品就更少了,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現象道理很明白,只有在書法繪畫上有新意有創造性的東西出現而且被公認,方有可能傳世。

比如:傅抱石創的抱石皺法。鄧石如寫的隸書傳世因為他用的毛筆是長鋒羊毫“寫出來的”,特難掌握。不多說了本人一管之見方家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