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在攝影中如何用好景深技巧?

小馬自由攝影


(《距離》(為了本文配圖,姑且就叫做距離吧)——拍攝於文體公園)

簡單地說,所謂的景深,就是當一個被攝主體處於較遠處時,在這一被攝主體的前方和後方能夠結成一個相對清晰影像的範圍,這個能夠結成相對清晰影像的範圍就叫作景深。景深又分為,前景深和後景深。不同的拍攝題材使用不同的景深,才能拍攝具有一定視覺衝擊力的優秀的攝影圖片。這裡我想,還是運用上次談到影調時,為了說清影調,我並沒有談到色階一樣,而是採用了登樓梯的方式,來解釋影調的高低。今天談到景深,我這裡簡單的先給大家順便帶出幾個關鍵詞,以便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景深,焦深,像距,物距。。。這裡不做詳解。那麼,如何才能夠學會創造的控制景深,來表現和突出拍攝主題呢?首先要學會調節相機鏡頭光圈的數值來控制景深。大家已經知道調節光圈數值的大小,可以控制鏡頭的通光量的多少;但是,通過調節鏡頭光圈數值的大小,還可以控制景深的深淺。在相同鏡頭焦距下,光孔數值為f2,8和一個光孔數值為f16所拍攝畫面的景深,光孔數值為f16拍攝畫面的景深就大於光孔f2,8的所拍畫面的景深。(另外還牽涉到焦平面的問題,這裡也不在解釋,為了避免越講越糊塗。。別為了想講清楚一個問題,結果,越講越遠,離題了,越講越糊塗。。其實,我也就是怕迴避不了,不便講到攝影鏡頭的成像。。。)

還有一個控制景深距離的方法,就是拍攝時調整拍攝距離,也可以創造性地控制景深的大小和深淺。利用一個大的光圈數值,比如f16的光孔,採取針對被攝主體稍遠的物體進行調焦,這樣也可以相對地增加景深的深度。還有一個就是利用鏡頭的焦距,也可以獲得不同的景深距離。一個標準鏡頭,和一箇中等距離的鏡頭,和一個長焦鏡頭,在使用同一光圈數值下,獲得的景深是不同的。

最後,請舉起你的右手,在鼻子的正前方,伸出你的大拇指,在大拇指的前方找到一個參照物,比如一棵樹。這是用你的雙眼盯住你右手的大拇指,你會發現在大拇指以外的參照物體樹,變得模糊,然後改變你眼睛的焦距,對著大拇指前面的參照物體樹進行對焦,這時你會發現這時的樹是清楚的,而眼前的大拇指又變得相對模糊了。這一過程就是相機鏡頭簡單的調焦過程,據此也可以直觀的理解焦距和景深的關係。也可以很直觀的理解,在攝影創作中,應用二維平面,表現影像的縱深和扁平。(抱歉!已經囉嗦了,浪費大家的時間,請原諒!)


鯤勢終橫海


景深就是在畫面中,前後方向的景物清晰範圍。清晰的範圍大,就叫做大景深;清晰的範圍小,就叫做小景深;如果拍攝的是一個平面場景,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無景深。

大景深

小景深

無景深


我們稱 攝距焦距光圈 為景深三要素。它們分別可以對景深產生如下的影響:

攝距近,景深小;攝距遠,景深大。

焦距長,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景深的大小,最終是由這個三個要素各自對景深影響的效果疊加起來決定的。


在風光攝影中,我們絕大多數是在拍攝大景深的片子。比如雄壯的高山,廣袤的草原,這些場景中,我們需要的是大場景,追求的是照片中細節的極大豐富,這就需要使用大景深,需要遠近都清晰。把焦點放在由近到遠的三分之一處,使用小光圈,就可以拍出一個大景深的作品了。

而且,用長焦拍攝遠處的群山,用廣角拍攝寬闊的草原,這都是天生的大景深,那麼我們選擇哪個光圈就是重點了。通常來說,我們以畫質為優先,儘量選擇畫質最好的8-11的光圈來拍攝。

當然,風光中也會有一些需要小景深的場景,這通常是拍攝一些有情調的小場景,這時,通常拍攝距離本就不遠,再加上可以用長焦,還可以配合一個大光圈,自然就可以得到一張小景深的小場景情緒風光片了。

景深夠不夠用,怎麼算對呢?拍攝完成後,回放一下剛才的片子,放大局部查看一下景深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不是,就分析下,是要把剛才這張片子所得到的景深,縮小一些,還是放大一些,然後對應的調節三要素中的一項或幾項,最終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就可以了。



網際飛俠


關於景深的技巧

記住兩個小口訣

一,“大長近”

意思是光圈大,焦距長,距離近,此時拍的照片,虛實結合,主體清晰,背景虛化。

二,“小角遠”

光圈小,大廣角,距離遠,此時拍的照片,遠近都清晰。




西貝sheying


憑感覺吧 ... 不知道





A6324908


景深其實就是照片上圖像前後的清晰範圍。比如我們用相機拍攝一張人像相片時,對焦點是在人物身上,那所拍出的效果是人物清晰,而人物前後的景物比較模糊。因此,人物處於前後的景物之間的清晰範圍內,也就是在景深範圍內。景深就是景物的清晰深淺程度。這裡的前後景物比較模糊,是因為對焦點在人物身上,人物在相片的效果上才顯得很清晰。

景深能表現出這麼美的效果,那麼如何去控制相片景深呢?在攝影創作中,影響景深的主要有幾個因素:

1、拍攝時控制鏡頭光圈的大小

2、鏡頭焦距的長短

3、與被拍攝對象距離的遠近

4、相機感光元件的大小

除了第4項相機感光元件大小無法調節外,我們可以調節前3項的參數來改變景深效果。影響景深效果三個要素的具體關係如下:

1、鏡頭光圈大小與景深的關係

鏡頭光圈大小在景深的控制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原則是: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在拍攝距離固定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大光圈拍攝時,被攝體的前景清晰,後景模糊。而使用小光圈時,被攝體的前景和後景都是較清晰。

2、鏡頭焦距的長短與景深的關係

基本原則是: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淺,鏡頭的焦距越短、景深越深。在光圈、快門都不變的情況下,拍攝同一個場景,使用長焦鏡頭會讓景深變淺。而使用廣角鏡時,景深就會變深。

焦距長,景深淺

焦距短,深景深

3、被拍攝對象距離的遠近與景深的關係

基本原則是:相機與拍攝對象距離越近,景深越淺;相機與拍攝對象景深越遠,景深越深。在光圈、快門、鏡頭焦距都不變的情況下,拍攝同一場景,離被攝體越近時,景深就會越淺。離被攝體越遠時,景深就會越深。

拍攝越近,景深越淺

拍攝越遠,景深越深

在拍攝風光的場景時,通常利用深景深來表現整個畫面都清晰,把光圈調小來拍攝。光圈變小,快門速度就要相應的變低,這就需要使用三角腳架來穩定機身,這也是我們常常看到拍風光相片時會用到三角腳架的原因。

當我們在拍攝人像或要突出物體主題的作品時,一般利用淺景深的方式來拍攝,這樣就能使被攝體前後的景物變模糊,以突出主體。想要突出主體,就要使用淺景深的手法來表現。


星空151995767


我就只會聚焦吧,




一米六玲


一、利用光圈控制景深。、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二、利用攝距控制景深。同等光圈下,相機離被攝物體越近,景深就越小。反之景深就越大。

三、利用焦距控制景深。焦距長景深小,焦距短 景深大。

另外初學者可以多用光圈優先模式也就是A檔來拍攝,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光圈控制景深的作用。


水舞藍黛


第一,離拍攝主體儘可能近

第二,光圈儘量大

第三,焦段儘可能要長


用戶79692868439


一般情況下不去考慮這個問題,直接選用最佳光圈,前提是被攝者不抖動。你有特別要求才去考慮通過大小光圈來控制景深,同時被攝物的前後距離都必須考慮!太小光圈也不行。


abtp


如拍微距、特寫用大光圈虛化背景,此時景深更小,拍風景用小光圈使整個畫面都清淅,那景深就大,且有空間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