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壓力大她與人遠走高飛,丈夫帶著兒女再組家庭,她卻越活越差

陳芝秀,是中國早期一位留法雕塑家,也是很有才華的一名女子,後來變得籍籍無名,和她的感情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

生活壓力大她與人遠走高飛,丈夫帶著兒女再組家庭,她卻越活越差

陳芝秀

陳芝秀的一生中,有過三段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就是著名的美學家常書鴻,他們本是遠房表兄妹的關係,陳芝秀16歲的時候,初次見到24歲的常書鴻,兩人對彼此一見鍾情,他們也得到了家裡人的支持,在1925年的時候正式舉行了婚禮。

婚後兩個人相攜去了法國巴黎,他們在這裡一起攻讀美術學校,參加各種藝術沙龍和活動,成為當時人人豔羨的“神仙眷侶”,1931年的時候,他們的女兒常沙娜在這裡出生,這個小家庭的生活更加至為甜蜜。

生活壓力大她與人遠走高飛,丈夫帶著兒女再組家庭,她卻越活越差


後來常書鴻先於陳芝秀畢業,他也開始憑藉創作的多幅作品獲獎,在巴黎這個藝術之都,常書鴻也聲名鵲起,並且後來還舉辦起了自己的個人畫展,事業可謂一帆風順,陳芝秀也由衷地高興,但是,就在這時候,常書鴻卻做出了一個讓陳芝秀想都想不到的決定——回國,去敦煌,研究壁畫。

生活壓力大她與人遠走高飛,丈夫帶著兒女再組家庭,她卻越活越差

在巴黎:左一常書鴻、左二陳芝秀

敦煌荒涼寂寥,和繁華都市巴黎實在是天差地別,陳芝秀不想回去,但常書鴻心意已定,陳芝秀只好跟隨,常書鴻在1936年回到了國內,而陳芝秀帶著女兒在1937年也回去了,因為去敦煌那裡還有一些事情要處理,所以他們一家人先在重慶住了下來,1941年的時候,他們的兒子常嘉陵也出生了,而1943年,常書鴻終於到了敦煌,不久陳芝秀帶著兩個孩子也遷至敦煌。

生活壓力大她與人遠走高飛,丈夫帶著兒女再組家庭,她卻越活越差

一家四口

儘管對敦煌的狀況做了千萬次的預想,但真正來到這裡的時候,陳芝秀仍舊接受不了,甚至很想逃,這裡只有滿目的黃沙,人煙稀少,孤寂得很,衣食住都很粗糙,陳芝秀的旗袍、高跟鞋在這裡都派不上用場,而常書鴻也整日埋頭研究、忙著治沙、和土匪軍閥周旋,沒有時間照顧她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陳芝秀終於受不了了,在1945年4月的一天,陳芝秀和趙忠清以出外看病為由私奔了。

生活壓力大她與人遠走高飛,丈夫帶著兒女再組家庭,她卻越活越差

常書鴻和兒女

趙忠清本是國民黨的一個小官員,此番來敦煌就是被派到敦煌研究院工作的,他和陳芝秀私奔到了蘭州,陳芝秀在那裡登報和常書鴻離婚,之後趙忠清帶著陳芝秀回到老家杭州,兩人在那裡結婚,一開始,兩人也過了幾年幸福的生活,只是,在1949年的時候,國民黨敗退臺灣,趙忠清想帶陳芝秀走,陳芝秀不想去臺灣,於是趙忠清就跟著她留了下來,結果,趙忠清被捕入獄,在獄中病逝,這時候,陳芝秀成為了孤身一人,因為她過去的感情經歷,陳芝秀想再次重拾起藝術創作是很難的,為了生存下去,她嫁給了一個工人,自己也整日在街道給人洗衣服,才能勉強生活下去。

生活壓力大她與人遠走高飛,丈夫帶著兒女再組家庭,她卻越活越差

李承仙

而常書鴻,在陳芝秀走後一度十分傷心,他沒有想到妻子會背叛他,她走後,留給常書鴻的是4歲的兒子和14歲的女兒,常書鴻選擇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兩個孩子,而在1947年的時候,他也重新組建了家庭,而女方就是同樣在敦煌工作、對敦煌藝術痴迷的李承仙,那一年,李承仙23歲,常書鴻43歲。

生活壓力大她與人遠走高飛,丈夫帶著兒女再組家庭,她卻越活越差

李承仙也為常書鴻生了一個兒子


生活壓力大她與人遠走高飛,丈夫帶著兒女再組家庭,她卻越活越差

重組一個幸福j家庭


因為共同熱愛著敦煌文明,所以李承仙和常書鴻雖過得清苦,但卻甘之如飴,精神上是十分富足的——“沒有一天不發現新的東西,沒有一個發現是不讓人驚歎的,要學習的事情太多了,多得你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總之,在敦煌,常書鴻和李承仙是有著同樣的歸屬感的,所以他們才能在這裡紮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