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鄭州最有歷史的地方在管城,而管城最有年代感的地方,就在城牆周邊。

去年,隨著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的啟動,唐子巷、書院街、主事衚衕、南門西拐這些老街巷,都被夷為平地,僅留下了幾棟明清古民居。

如今,在鄭州市區,很難再找到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貌的街區了,阜民裡算是一個:

紅磚紅瓦、木窗鐵門,坐在門口曬暖兒的老人,欄杆上晾曬的白菜,青藤裡蔓延的絲瓜……置身在這樣的街道上,找到了鄭州往昔的模樣。

阜民裡概貌

阜民裡位於管城區,城牆西南角外,西接三分院,東鄰南關街。它分為前阜民裡和後阜民裡,東西長約350米,南北寬百餘米。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巷子裡的老人,也沒人能講的清,這兒為啥叫阜民裡。

按照字義,阜,有豐富、順應之意。阜民,即寓意民殷財阜,物阜民寧。

據說,1950年左右,前阜民裡只有6戶人家。後來隨著鄭州城市發展的加快,剩餘的空地被慢慢填滿。有私人的自建房,也有政府組織蓋的公房,再租給住戶。

這裡現存的磚瓦房,有1960年後蓋起的,多數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居民收入提高後建造的。

巷子的入口,被清真糕點和小吃攤位佔據著。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走在這樣的街道上,彷彿被拉回到30年前的鄭州。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幾經更迭的路牌,在訴說著巷子的過往。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最能體現年代感的,還有這裡的木門、鐵門和木窗。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這一家,大門和院落都與眾不同,考究的木門,帶刻畫的門枕石,一看就是大戶人家。聽街坊講,這家的男主人曾是省木材公司書記一把手,他利用職務之便,讓工人們蓋了這棟宅子。後來,他被查出受賄等違法亂紀行為,自殺而亡。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的老居民,還有很多。他們在這一住,就是一輩子。

鄭州冬日的陽光下,老人們手扶推車,慢悠悠的走著;飽經風霜的大爺大媽們,坐在門前的凳子上曬著暖兒。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這位老奶奶,今年96歲,是阜民裡年紀最大的老人。她說自己不到20歲時,就從開封來到了鄭州,在豫豐紗廠做紡織工。

抗戰時期,日本人把廠子炸燬了,豫豐遠遷到重慶。直到50年代,在原址才重建了國營棉紡廠,即後來的鄭州第二棉紡廠。

老奶奶的一生都獻給了紗廠。退休後,她還當過居委會主任,巷子裡的老居民,都親切地叫她老主任。她對現在的生活很知足,尤其是提到還有幾千塊錢的退休金,連稱感謝黨和政府。

她說,身後這排房子,都是他們家蓋的。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87歲的老爺爺,曾是鐵路工人,60年代開始在這裡定居。如今子女和孫輩,也都在鄭州工作和生活。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年過花甲的老大爺,退休前在二七區鍋爐廠工作。說起對阜民裡拆遷改造的期待,他點起一支菸,笑了起來。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一個小賣部的門口,幾位大媽駐足閒聊,噴起了巷子裡的家長裡短。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這裡還是很有生活氣息的,欄杆上晾曬的白菜,青藤裡蔓延的絲瓜,還有繩子上搭著的衣服,無不顯示出他們的生機。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賣煙的、賣飲料的、賣成人用品的,修車的、改衣服的、足療的,應有盡有。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因為這裡緊鄰火車站各大批發市場,所以大量的物流從業者,都把這當作落腳之地。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平板車、手推車、架子車在巷子裡忙碌地穿梭著。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又因這裡房子老舊,房租便宜,許多進城務工者,也把這裡作為棲息之地。

這位大姐,正在二樓的扶梯處梳妝打扮,不知是剛睡完午覺,還是要起來上夜班。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這位大嬸兒,是在巷子口賣烙餅的,一個餅三塊錢,一天能賣二三百。她從周口來鄭州,已經在這幹了三年。她租住的屋子有20平米,每月房租600元。大嬸兒和巷子裡的居民都很熟,不斷和行人打著招呼。因擔心被城管驅趕,她拒絕出鏡。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漫步走在阜民裡,感受這裡的煙火氣和市井味兒。

我喜歡鄭州冬日的陽光,但它迷失在霧霾裡,只讓我想起,巷子裡飄滿的,煤爐的味道。

阜民裡——鄭州最後的老街巷

時間在流逝,城市在長大,多數老街道都已經遠離我們而去,只有阜民裡,還在這裡悠閒自得地躺著。

據說,前後阜民裡片區這90畝地兒,政府已經規劃,藉助浸禮會教堂復建和熊兒河生態修復,把這裡打造成酒吧文化產業集群。

也許,若干年後,再次漫步阜民裡,會讓你感覺身臨北京後海、成都九眼橋的酒吧街。

但我們鄉愁裡的那個鄭州呢?

本文轉自“鄭州論壇”,文/鄭子蒙,攝影/朱春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