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和珅?

老男人26997308



我覺得“和大人”死之前自己對自己的一句評價其實很中肯——

大意是我這一輩子就做錯過一件事,就是當初老爺子走的時候不猶豫,跟隨他一起去了,那就什麼事都不會有。

說來也是。


我們今天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是與非,好與壞,總會用我們對人的有限的主觀感知,去給他貼標籤,我們總覺得歷史是人造就的,人定勝天。其實人太渺小了,往往是歷史洪流裡的沙塵,與其說,是人書寫歷史,不如說是時勢造英雄。很多風口浪尖上的人物,其實是歷史的大浪淘沙,抹去了千千萬萬和他一樣努力的人之後,積澱下來的幸運兒或者倒黴蛋,偶然大於必然。


和珅這個人,是中國封建集權發展到了頂峰,封建王朝腐敗文化無可救藥的歷史大背景創造的,也是因為封建集權的需要,而毀滅的,和他個人的善惡其實關係不大。


比如說明朝的嚴嵩被定義為大奸臣,大貪官,那麼搬倒他的徐階,張居正就不貪不奸麼?徐階在家圈地,張居正出個門排場之大,他們就是兩袖清風麼?比如說清朝曾國藩,攻南京的時候一把火掩蓋了多少財富的劫掠......所以大忠也好,大奸也罷,只不過是皇帝老兒需要,說你黑你就黑,說你白你就白而已。


評價和珅,可以從離開歷史觀的三個角度下手,第一,個人能力。第二,個人魅力,第三,個人成就。


和珅的個人能力,這個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個家道沒落的世襲輕車都尉,熟讀經史子集,精通外語,理財,從保鏢做起,在二十多歲就混成了部級領導,四十多歲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管理內務,人事,財政,外交......試問歷史上還有哪一個人能做得到?


和珅的個人魅力,就說一點,長相俊美,精通琴棋書畫,乾隆知道他貪,也捨不得下手,死後妻妾都願意為他殉葬,可見這個人可不是個大腹便便,腦滿肥腸吃相難看的貪官。就說他的絕名詞——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人之將死,說的不是害怕悔過,是我百年以後依然伺候萬歲爺,何等瀟灑。


和珅的個人成就,

政治上:

榮銜:曾經達到1等忠襄公(嘉慶3年-4年),最高爵位。

文職:文華殿大學士、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協辦大學士、首輔大學士、兵部尚書、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軍機大臣、議政大臣、戶部侍郎、理藩院尚書、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管庫大臣......

武職: 九門提督、關防欽差大臣、正白旗領滿洲都統、鑲黃旗領滿洲都統、鑲藍旗滿洲都統、御前侍衛、三等輕車都尉......

他在50歲以前,已經把清朝最大,最有權勢的官都做遍了,而很多人50歲的時候還在熬資歷混關係。所謂的什麼紀曉嵐、劉墉,在他面前實際上都只能是渣渣。


經濟上:放到他那個時代,可能就是福布斯全球首富。他這個富可不只是簡單的貪就能貪來的,而是經營。如果這個傢伙不搞政治,而是跑到西方去搞經濟,恐怕就是“和斯柴爾德”。


評價和珅,也可以從不離開歷史觀的兩個角度下手,第一,對時代的貢獻,第二,和時代的關係。

和珅遺臭萬年,就臭在歷史評價不過關,因為他對時代沒有貢獻,為什麼沒有貢獻呢,因為和時代的關係。清王朝本來就是個腐敗沒落的封建王朝,如果倒退幾百年,放到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和珅都穩坐官位,唯獨清朝遇到了世界範圍內的變局,那麼在這個時代,國際上講究的都不再是天朝上國上下一起貪,和珅沒有推動國家的法治,民主,而是強化王權,把封建貪腐做到極致。這就是他歷史的侷限性,也是他所有失敗的原因。


但是,這個怪他嗎?


和珅剛剛當官的時候,為官清廉,不懼權貴,然而大環境就是壞的,皇帝不正,和珅要想往上爬那就只有一起汙,其實後來他的各種經營,貪腐,都是為了滿足乾隆的各種花天酒地和自滿炫耀。

乾隆和他老爹雍正差別巨大,雍正攢錢乾隆造,基本上把老爺子的積蓄都造空了,還什麼南巡,還6次南巡,耗費無數,但是和珅能做到讓他南巡不花一分國庫的錢,能力可見非同一般。

假如說和珅隨的是雍正,那恐怕就是田文鏡李衛一樣的能臣,而不是貪官奸臣。


說和珅貪汙什麼民脂民膏的,哪個封建王朝的皇帝和官紳集團不是吸血鬼一樣剝削壓榨老百姓,盤剝民脂民膏?


和珅的倒臺,來自於嘉慶的恐懼,這個人太有能力,朝中黨羽遍佈,一個平庸的新皇帝怎麼立威,那就只有殺雞給猴看了。而和珅跟著乾隆的時候太無保留,做的壞事太多,這時候已經撤不掉了。如果主動隱退,會被清算得很慘,如果不隱退,新皇帝不放心,而和珅也嘗試過買馬,然而天算不如人算,前面幾個皇子不爭氣。




所以如何評價和珅?

他個人能力和魅力是傑出的,但是他只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一個好的時代可以創造英雄,一個不好的時代只能創造悲劇。他就是乾隆這個自大自滿的千古歷史罪人的一隻替罪羔羊而已。


HannibalLecter


堪稱中國以至世界歷史上的第一大貪汙犯和珅的一生是複雜的,首先他人品低下,學術不高,但又有一定的文才,著有《嘉樂堂詩集》一書傳世。

他精明能幹,建立過一些功業,如從政初期的作為和擊敗廊爾喀對西藏的侵犯等問題上不應抹殺,應給以客觀,公正的評價。

但是他心術不正,權詐百出,貪黷無厭,以至他柄政的二十年,成了清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歷來人們對和珅的罪惡只從政治和經濟上著眼,把他僅僅看作一個大權奸,大貪汙犯,而忽略了他在文化上所犯下的罪過。其實和珅對中國文化的破壞所造成的惡果更為嚴重,影響更深遠。

他乾的壞事罄竹難書,給國家的危害無可估量,但有的壞事卻是他秉承乾隆皇帝的意旨去幹的,如禁燬大批典籍,改竄《紅樓夢》等都不能全由他一人負責。

當時清政府財政的枯竭固然與和珅直接或間接侵吞有關,但與清代的大量陋規和乾隆皇帝的揮霍無度也有直接關係。

乾隆為一代英主,文治武功曠代少有,但他晚年怠於政事,倚和珅為心腹,他雖對和珅屢加裁抑,但奇怪的是,和珅處分越受的多官越升得大,其中的奧妙是很耐人尋味的。





與世無爭209485491


和珅,乃是滿洲正紅旗人,入朝為官之後,因為人聰明,會做事,深得乾隆喜愛。乾隆也很仰仗他,像什麼下江南遊玩,修建個避暑山莊,都是和珅出錢出力。

客觀的評價和珅,從臣子的角度,其實是一個不錯的臣子。為人忠心可靠,深得乾隆信任,哪怕乾隆知道他貪汙,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作為一個官員,是不稱職的。據說嘉慶抄和珅家,和珅所有家產加起來相當於清政府15年的收入之和,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財富。這一點,無論怎麼洗白,他都不是一個稱職的官員。

人處在不同角度看問題,結論也不一樣。如果你想往上爬,你就會理解和珅為什麼這麼做。如果你覺得只要不為人民服務的官就不是好官,那和珅就是貪官。






莫桑知事


和紳是一個大貪官,但更大的罪惡是挖空清代乾隆未期的老百姓的民脂民膏供乾隆揮霍,逢君之惡。徹底結束了康乾盛世。

一、獲官。

和紳考過科舉,但不中,只是一名秀才。和紳初為官是和其它八旗子弟相同的,憑自己父親的襲蔭當了御前三品護衛和粘竿處擴衛。由於乾隆所問的一句"誰該負其責",當時的八旗子弟沒有人能回答出這句話,而和紳應聲而出“典守者難辭其責",經乾隆考查,在八旗子弟中確屬佼佼者。和紳長的極漂亮,長身玉立,男生女相,乾隆是個顏控,立即決定提拔。因一言獲幸,古代也認為不夠慎重。

二、奉旨貪汙。

和紳通漢、滿文字,懂蒙、藏語,有一定文學修養,但並不是頂級文人,在軍事指揮上一踏糊塗,但有一項能力是朝中大臣比不了的,就是揣摩君心,能先意承旨,另一個就是商業頭腦和斂財能力。乾隆晚年,自稱十全老人,奢侈靡廢,六下江南,新建宮殿,需要大量的錢財,不管要多少錢,和紳總能以皇帝聖明的光明正大的理由搜刮而來,議罪銀、賣官鬻爵、強迫商人捐獻、要求交保護費,那一項都是民脂民膏。和紳被抄家時抄出八億以上的白銀,摺合清代十五年稅收,但這都沒能救的了嘉慶,可知乾隆花費的比這多的多,竭澤而魚,民不聊生。清朝己經進入未世,這君臣倆是清未屈辱的罪人之首。

三、權傾朝野。

乾隆禪位後,仍以太上皇的身份干政三年半,上朝時和紳站在乾隆和嘉慶的身後,乾隆此時己老年痴呆,說話別人都聽不懂,需由和紳"翻譯",人稱二皇帝。他在乾隆和嘉慶的身邊都安插了大量眼線,兩人的自由和生命都沒有保障,其它大臣的生死更是掌握在他手上。

從嘉慶開始,劉埔等人或裝傻,或裝老糊塗,從政治上麻痺他,在乾隆死後十八天就出其不意的殺了他。

四、篡位之心。

和紳做到權傾朝野,在乾隆和嘉慶身邊埋伏間諜時,就有了不臣之心,只是他的智謀多為小人之計,和劉墉,阿桂這些老成謀國之人還差的很遠,技不如人,輸了也是應該的。

他的另一個重大弱點就是手裡沒有兵權,在年輕時,他曾想過帶兵,但那些將軍都不聽他的,而阿桂去後,一切照常進行。阿桂並聯合三十多個將領,告到御前,不準和紳今後再帶兵,獲准,這是一個極明智的決定,避免了大清江山改姓鈕祜祿氏。後來他的弟弟巴結上福康安,成為副手,福康安死後,和琳代兵,但幾個月後也死亡,看來上天也不偏幫和紳。


旁觀者嵐


其實這是大家的一個誤解,都以為和珅是個大貪官,那麼肯定也是沒什麼能力,其實不然。

相反,和珅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不然你把乾隆爺當傻子嗎。

和珅管理才能突出,監管吏部、戶部、刑部,他的本職工作也乾的有聲有色,這也是他得到乾隆皇帝喜歡的原因。

和珅精明能幹外,還敏捷思維,善於臨機應變,文化水平相當高,文化殿大學士,內閣首席大學士,記憶力特別好。還精通滿文漢文,會蒙文藏文。

大家對和珅有誤解也是因為他特別善於揣摩聖意,迎合君旨,玩弄權術。

如果要是放到現代社會的話,他一定是超級助理的存在。



皖北郭大俠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看待和珅。他即不是好官,也不是壞官,他是乾隆帝的忠誠奴才,也是乾隆帝的搖錢樹,乾隆帝心裡明白你和珅再有錢也是大清皇家的,只要你忠心我就養你這條狗,並好飯豪宅供你吃著供你住著。至於評價和珅就要即講和珅的好,又評和珅的壞:

和珅的好:

一、和珅管理才能突出。他天生聰明,記憶力超強,辦事利落,會討好皇帝的喜歡,在乾隆帝面前能揣摩皇帝的心事,對乾隆帝百依百順。深得乾隆帝的喜歡。因此和珅被封為一等忠襄公和文華閣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銜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還兼任內務府主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步軍統領等數十幾個重要職位。從中可以瞭解和珅的管理才能。

二、和珅有經濟天賦。他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餘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有商業往來。當然這裡不排除依權謀私,官商勾結。我這裡主要是說和珅有商業奇才。

三、和珅早期為官較清廉,精明強幹,辦事利落。特別是通過李侍臣案子的辦理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他寵愛有加,並將女兒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他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

和珅不好的方面:

一、和珅後期貪汙腐敗聚斂錢財,嘉慶帝抄家時,所聚斂錢財約值十多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清王朝十五年的財政收入的總和。這也是乾隆在位時不動和珅的原因,也是留給嘉慶的禮物。正應了“癩蛤蟆給長蟲攢肉”。

二、和珅後期利用職權,結黨營私,打擊政敵。如電視劇裡的劉墉等人受其排擠。其實乾隆帝對下面的大臣們的勾心鬥角是心知肚明,他就是利用下臣們的不和,互相牽制,互相監督才能保證大清江山的穩定,這正是乾隆帝玩的帝王之術,為官之道。也是乾隆帝對和珅只有叱責沒有降職處分的原因。


海納百川233699882


對於和坤以公心而論,他應當是一位好官,首先對皇帝忠心耿耿,他受盡了文武的戲戲,從這一點上他此季嘵嵐強,季嘵嵐有的敢抗旨不忠,和伸則想法法無條件也服存,如果滿朝都是季嘵嵐邊決非一個觀念,久而久之國家就會分列,其二,他之所貪並非略為自我全部所有,他有部分安慰下官,鄉士起到安定的具面,其三他得罪也多為鄉士劣伸,真正窮人,受苦農民也未必知還和大人罪大惡極。四他得品了嘉靖皇帝,他掌朝後總的給他找的犯罪的理由,時過境遷,他到底犯了什麼罪只是一面之詞,舉國上下不見的全部反對。。


簫劍367


和珅精明能幹,敏捷異常,善於臨機應變,文化水平也相當高,記憶力特別好,還精通滿文漢文,會蒙文和藏文,有處理政務的一定能力,可相比當時朝中其他名臣能力威望上卻都遜色不少,但他特別擅長於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權術,還會為皇上聚斂銀錢,供皇上支付各種不便公開動支國庫的費用,故能博取皇上歡心。這點,其他大貪官很少有比得上他的。像東漢外戚梁冀順帝時任大將軍,專斷朝政近20年,建私家林苑,方圓近千里。桓帝治其罪,被迫自殺。這樣的貪官一味的專橫跋扈,幾乎不把他的頂頭上司——皇上放眼裡,只能用愚蠢來形容! 反面:是我國曆史上“極品”的幾個貪官之一,對乾隆一朝的政局黑暗官場腐敗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乾隆死後,他頓失依靠,嘉慶帝在民憤私仇之下賜其自縊,但清朝覆亡頹勢已無可挽回,和珅難辭其咎。

正面:作為當時京城第一美男子且通曉多種蕃語的和珅本可以成為“才子”一級的人物,可惜被自身貪慾及乾隆過分的寵愛斷送……他的家宅的一部分,如今是北京大學未名湖。大概還可以作為歷史教材,也算是正面作用吧……


每天看精彩的短視頻


和珅是一個,英俊瀟灑,專情髮妻,有語言天賦,極會討好領導,辦事手腳麻利妥當圓滑,適合當高級秘書,但無治世之才有原則有經商頭腦的貪官。

他做的最錯的,導致自己不能青史留佳名的事就是他過於重視乾隆,和太小瞧嘉慶(陰謀論角度也有可能必須看上去如此,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件事直接導致自己成了忍辱負重多年,一朝乾隆死去終上位,於是渴望一舉立威,外加俄狄浦斯情結的扭曲(和珅在乾隆太上皇期間,替乾隆出面做了不少讓嘉慶不爽的事)的嘉慶皇帝手下最出名亡魂。


橘森八歷史


王剛老師評價過和珅四個字比較中肯:貪官忠臣。和珅不一定是史上最貪的,但他肯定是最出名的。乾隆難道真不知道和珅鉅貪嗎,我覺得乾隆不制止和珅,只不過是化小溪為江海,既然滅不了全國都貪的風氣,那就把全國大部分貪汙所得歸於一人或者一個勢力,你也花不了多少。我需要的時候滅了這個人或這個勢力就可以了,底線就是你這個人要忠於我不能有二心。這也許就是老乾隆的帝王之術,所以就有了嘉慶吃飽的故事,難道不是乾隆教嘉慶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