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鴨養殖有什麼衍生品可以增加收入?

養殖龍哥


近年來,規模化肉鴨養殖讓農民年純收入達30萬元,走上了致富之路。那麼旱鴨養殖利潤有多少?養殖3000只旱鴨每隻要多少成本呢?具體整理如下:

養殖3000只肉鴨每隻要多少成本?按每平方養3只需搭1000平方米的棚子,按簡易的具備有隔熱保溫作用的棚子造價大概3萬元,木糠等墊料每批大慨700元,鴨苗300O左右,飼料成本按7斤羽算大約需2O元3000羽需6萬元,防疫及藥費,水電等大約1500元這樣子。這樣算下來,若你已有鴨棚,養3千鴨子大的需要投入66000元左右;若需建鴨棚,再加3萬元這樣子。

一畝地能養殖多少隻旱鴨

肉鴨飼養密度應隨鴨子日齡、季節、飼養方式的不同而合理變化雛鴨飼養密度,一般1-7日齡地面飼養20-25只/平米,網上育雛25-30只/平米;8-14日齡地面平養10-15只/平米,網上育雛15-20只/米;15-21日齡,地面平養7-10只/平米,網上飼養8-13只/平米。對於中成鴨地面平養以3-4只/平米為宜,網上飼養4-5只/米。一般可以在鴨群休息時觀察密度是否合適,如果鴨群臥在地面有1/3左右的地面空閒是適宜的。冬季與夏季相比,肉鴨飼養密度相對應大一些,按以上原則可適當調整。

肉鴨養殖利潤可觀【肉食旱鴨(2千克)可獲得淨利潤約為2元】,主要有以下優勢。

優勢一:投資少。利用肉鴨養殖模式所飼養的鴨,其生長速度十分快,肉鴨生長42天即可出欄,每隻肉鴨的重量大約能達到3.2~3.8斤,成本大約在30元/只左右。這與水養模式相比,旱鴨養殖模式肉料比更低,飼料成本更小,風險更低。

優勢二:易管理。肉鴨養殖簡易方便的管理方式是它一大特色,主要分為育雛和育成兩個階段。育雛階段一般在溫室內(夏天除外)飼養7天,等到雛鴨脫溫後就能進入育成階段,轉入簡易棚內飼養。

優勢三:週期短。肉鴨養殖是使用全價配合飼料餵養,促使肉鴨快速健康生長,旱鴨養殖的肉鴨在42天就可以出欄上市了,相對於傳統水養肉鴨,養殖週期縮短了一週,從而節省了大量的飼養成本。

優勢四:效益好。肉鴨養殖是以工廠化的方式進行飼養,投餵全價配合飼料,養殖週期比水養方式縮短了一週、肉料比更低,節省了大量的飼養成本,肉鴨成活率提高,利潤也就高了。

優勢五:前景好。目前國家一直提倡節能減排環保養殖,肉鴨養殖符合這一發展趨勢,肉鴨旱養的市場前景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謝謝


農村人二胖


大家有的人養殖了幾千只鴨或許會問了,那麼有什麼相關的副產品可以賣嗎?這你還真別說,真的有相關的副產品可以銷售,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

相關副產品

①活拔羽絨技術:有的人買的羽絨服,不可能是鴨絨的,也有可能是鵝絨的,那麼究竟是怎樣拔羽的呢?我們應當根據它的生長規律,考慮到對他的產蛋或者是發育沒有影響,一般鴨的新羽毛長齊需要35天左右,種鴨育成期可以拔兩次,休產期也可以拔兩次,公鴨常年拔毛七八次。

拔毛之前準備:應當前一天晚上停止飼餵,拉完糞便之後,放鴨進去游泳,等到它們洗乾淨之後在進行拔毛,可以將壓的胸腹朝上,頭朝後,反正是大家怎樣好用怎樣拔,從胸上開始拔,然後從左到右邊等。兩三天以後有可能就恢復正常了,拔完羽毛之後,補充相應的蛋白質,拔完羽毛三天,不要雨林,不要入水。

②肥肝生產:基本上都是人工填食,這種東西是真的貴,而且一般填肥的話,是普通的五倍左右,有可能十倍左右,一隻鴨的肥肝,怎麼說也有400克左右,最大的1斤多,西方國家最受歡迎的美味佳餚。


填食:根據實驗證明玉米是最好的,等到鴨達到了體成熟以後再進行填食,如果是在夏天的話就不一定行,因為吃很多能量高的不易散熱,因此溫度控制在十幾度就可以,我們可以使用水煮法或者是幹炒法,玉米粒兒煮熟,把水分去除之後,加入相當於玉米重量1%的豬油,1%的食鹽,晾乾以後準備填食。一般情況下家鴨日填3,騾鴨日填2次。北京鴨每次是500克左右,如果是騾鴨700克左右,也可以是人工也可以是機械。


這種東西只有做到了自己的產業鏈利潤基本上才最大化,自己生產賣給別人也是別人賺錢,這要在於自己的經營手段,還有就是銷售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