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退休金多少才能維持生活?

手機用戶俠士


這個問題,不容易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個體的情況會有差異,消費習慣也不同,不過按一、二、三線城市的劃分還是比較可行的。

首先我們要看一下,退休之後會有哪些主要的支出項,然後逐一分析支出需求。

首先是基本的衣食住行的保障。

一、飲食支出

一般的退休家庭,兩個人的飲食支出不會要太多,食物的攝取量也不會像年輕人那麼大,而且從養生的角度來說,相對會偏清淡、素菜更多,相對的基本支出不大,各地菜價相差不會很明顯,所以這部分應該1500-2000元是夠用了,再考慮週末兒女回家看望二老,偶爾外出吃一頓,增加500元左右的支出估計差不多了。

二、住房支出

到了退休的年紀,基本上不會也沒條件貸款買房了,住的都是自有住房,所以住房的支出主要是水、電、煤氣、有線電視、寬帶電話,一般預計5、600元左右差不多了,北方則還有一個暖氣費或者取暖相關的支出,按戶均80平的面積計算,這部分分攤到每月得有5、600元。

三、服裝的支出

老年人在退休以後,因為少了很多社交、應酬的需要,已經在這個年齡自然形成的節儉的意識,在服裝方面的支出會縮減很多,當然,對於喜歡打太極、跳廣場舞的老人來說,會增加一些專用服裝的支出需求,但總體是較大幅度縮減的,一般來說,兩口子一年的服裝支出在4000元左右能夠基本覆蓋,也就是300元/月的水平。

四、出行的需求

這部分從我瞭解的情況來看,大多已經縮減到很小的支出了,一般的出行大多是走走親戚、就診之類的,不需要打車的話,一個月100元也差不多了。

綜合以上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老兩口的月均基本支出需要2500-3000元左右,北方地區雖然增加了取暖的支出,但相對來說,北方的飲食習慣較為簡單,支出成本會略低於南方,總體偏差不大。

然後再基於一、二、三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大致設定一個20-30%左右浮動係數差距估算一下的結果:

1、三線城市3000元保底;

2、二線城市4000元保底;

3、一線城市5000元保底。

第二塊的支出需求,就是健康的支出,這裡麵包括幾個部分,不一定是必須,但普遍都存在這方面的支出。

一、就醫支出

這部分不包括大病治療和住院,一旦涉及,就肯定是通過醫保體系+自有的資金儲備來保障了。這裡僅談到常規的小痛小病的門診,以我家老人的經驗來看,到了60多60多歲之後,身體機能慢慢衰減,總會有些頭疼腦熱之類的病症發生,在醫保費用扣除之後,自己還得掏一部分錢,花多少就得看個人的體質了,但一般這部分平攤下來每個月難免會有個2、300元的支出。而且很多老人捨不得去醫院就診,習慣去一些藥店和小診所就醫,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多的支出。

二、保健、鍛鍊類支出

老年人到了這個年紀之後,往往會注意通過購買服用保健品、維持性藥物、鍛鍊等方式來維持和提升身體機能,無論是保健品、藥物的購買,還是鍛鍊器械(服裝、器材等)的購置,都需要一定的支出,因人而異,花費的偏差會很大。

第三塊的支出,則是社交的支出。馬斯洛需求理論定義了人的第三層需求既是社交的需求,對於退休的老人來說,因為失去了職場和職業的平臺來維繫社交需求的持續性,這個時候就會更重視和親戚、同事、同鄉、朋友的關係維繫和持續投入,這裡面也會涉及到幾方面的支出。

一、日常的聚會

我們家老爺子喜好交友,經常會和老同事、同鄉甚至交好的鄰居一起喝茶、聚餐,往往是今天你請、明天我請、後天他請的輪流來,雖然消費不高,但也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類似的情況,在退休老年人群體中是很常見的。

二、婚喪嫁娶的應酬和禮金支出

這一點就不多解釋了,都懂的,老人更重禮節和情分,即便人到不了,禮數也得到。

第四塊的支出,就是娛樂休閒的支出。對於性格不算特別內向的人來說,在擁有大量的時間之後,總是會希望到處走走、看看,無論是周邊遊還是國內、國外,無論是跟團還是自由行,往往這種需求是普遍而持續存在的,至於支出水平,則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了。

最後一部分的支出,則是非必須的奢侈類支出,比如家裡有車的,養寵物的,有收藏或其他興趣愛好的,不一而足,這些也都會帶來相應的支出,就純粹是看個人了。

希望以上的看法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對未來的退休生活做足充分的準備,才能有備無患,安度晚年生活。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旅行、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經驗和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愛旅行


養老金的收入在全國千差萬別,少則四、五幹,多則七、八幹,但更多的百姓卻是二幹多不足三幹。拿我母親說例事,她今年八十多高齡,企業員工,三十工齡,月領加高齡補助不足三幹元退休金,曰常生活仍是節衣縮食、能省則省,以她個人的退休金參照,她的收入代表著成幹上萬的普企員工,若按現在的生活水準,除吃喝用之外,如保持一曰三餐的營養飲食,扣除每月的水電費、煤氣費及曰常零用,幾乎所剩無幾,保守也要二幹以上,若有請保姆照看和出外豪遊,那是無法請得起和享受得了,即使勒緊肚皮也無法實現。因此社會應多關注這些五、六十年代高齡的老員工老職工,他們的晚年收入跟當年艱苦創業的年代是極不相符,提高他們的退休待遇,既是黨和國家對這些特殊人群的關懷,也是讓千萬大眾享受到至高的榮譽。


蘇哥靚


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許多企業退休的職工,退休工資非常少有超過4000元的。一般來說都會是在3千餘元~3600元左右。如果你的工齡不長,或社保繳費少,那你的退休工資一定是不滿3000元的。

上海夫妻倆退休工資相加一般都是在6000元~7000元之間。

這個退休金放在三線、四線、五線城市生活還是不錯的。但是,在上海,因為生活成本非常高,就需要算計著使用這筆退休金了,日子一定是過得緊緊巴巴的。

不要說退休人員了,在上海也有不少家庭在職時的總收入也就這個數的也多了去了。

上海人比較聰明、樂觀,既使收入不高,但也總有辦法把自己的家庭生活調理得好好的。


電視人jh


我退休金3200元,愛人從94年工廠倒閒,一直沒有穩定工作,歲數大,沒文化,沒有技能,不好找工作,更主要的是我兒子,大學畢業後工作以找好了還沒上班鑑合同,我也沒有給兒子上各種保險,兒子突發腦出血,做開顱手術查是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得這病九死一生,最後也是殘疾,我兒子病術後.,從植物人到全癱到半癱,去了許多醫院治療,o6年沒有一老一小報銷醫藥費,我給兒子看病全是自費呀,借了一百多萬,最後把唯一的房子給賣了,連還別人錢,在給兒子看病,現在我沒有房,租房住,您說給我32O0元退休金,我怎麼生活啊真是苦呀,……

.


阿華147629259


我去年退休了,生活在北京,月退休金5800元,比上班少了近一半。

退休後減少的開支如下:

1、每月1000元的汽油費

2、每月與朋友聚會支出500元

3、宅在家裡減少逛街購物每月1000元

4、以前在超市買菜,現在在早市買菜,每月節省1000元。

5、以前每週一次的美容、按摩,改為兩週一次,每月節省500元

總共節省4000元左右。

雖然退休金少了,但是生活質量保持不變。退休後的大開支是旅遊,估計再過幾年這筆費用也能省下了,走不動了。

總之,生活在北京的可以自理的退休人員,月收入3000元,保證衣食無憂應該沒問題。如果失能老人至少需要8000元。


出楊相


如果是2012年以前退休的,剛好與工資大幅調整無緣,這以前退休的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工資都不是很高,企業大概2500元左右,機關事業大概3000元左右(領導除外),通過近幾年調整,企業也在三千以下,機關事業也只在四千以下。這些退休人員大多為5O後和少部分60後,工資不高且無多少積蓄。由於50後受建國以來歷次運動和政策影響,他(她)們58年前後大人照料少(大鍊鋼鐵),伙食團(60年前後)捱餓,文革時上山下鄉(艱苦處境不如農民),以及後來的攤薦高考,文憑達標,晚婚晚育,獨生子女等,身休狀況和家庭經濟都不是很好。所以退休後大部分或多或少有一些健康毛病,按現物價算(本人每月消費),生活1000元左右,門診藥費1000元左右,衣食住行,人情往來1000元左右,……也就是說,若老人兩人有退休費,節約點用,有一點積蓄,若只有一個人有退休費,那就要省吃簡用,基本上是月光族。所以這些退休人員特別是企業人員,所領退休金只能解決溫飽,若身體較差,則過的是困難生活。按現在物價算,平民百姓退休人員要想生活得好一點,有尊嚴一點,每月退休金至少要四千以上,但還不能放手用哦!


蔣馘


我是安徽省馬鞍山市企業退休職工,退休工資兩千五百多,按照四線城市的生話水平,只能按照看菜吃飯,量體裁衣的方式生活。我們這裡的蓅菜除了青菜兩塊多一斤,其它蔬菜如西紅柿,蒿子等一般在五元左右一斤,還有蔬菜更高一些。暈菜排骨二十七元一斤,肉十四五元一斤,帶魚十七八元一斤,鯽魚十幾元一斤。這樣的物價,一個人一個月一千元生活費不多吧,水電氣有線電視電話費共伍百元,還要藥店買藥耍花一兩百,加上喝點茶買些生活日用品,一個月工資基本花完了。我所說的僅僅是租茶談飯的一般生活。我拿這點退休工資不能生病住院,不能抽菸喝灑,還不能買衣服鞋子,更不能出外旅遊。如果身體有病,如果抽點菸喝點酒,如果有子女上學,這點退體工資就不夠了,連粗茶談的生活都過不安寧了。


用戶5829977386華陽5566


退休金髮放的標準依據各地的當地標準不同而不同,退休後退休群體好不容易結束工作都希望有自己的生活。



異地養老是大多數老年人的選擇,孩子的教育資源得考慮進去,人活這輩子就是為了孩子和老人,退休金比在職時低只考慮到貢獻能力,可退休金和貢獻能力是兩碼事,退休職工也同樣都是消費主體,不能退休了就不是消費主體,工作40年,得病退職,退休,卸磨殺驢,在崗和不在崗都是消費主體,用貢獻力發放退休金只會讓大家都變窮,錢的問題不解決,不利於國民幸福感獲得。



最起碼在崗不在崗退休金要一樣才能體現公平。自己在崗時和不在崗完全沒有比較的必要,生老病死是常情,希望國家對待退休,退職人員不要太苛責,畢竟都為國家做過貢獻。


成長家


我們要用退休金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國際上通用的標準是70-80%的退休前工資。

可是我國問題比較特殊,很多人在退休前並沒有正式工作,是以靈活就業人員方式自己繳納保險。

如果用我們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那又存在失真的風險。因為我們的社會平均工資來源,是當地非私營企業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

距離我們真正的人均工資收入中位數,要高出一大截。

差不多實際上大家人均工資收入中位數,在70%的社會平均工資。

也就是說,在我國一般人退休之後,只要拿到一半的社會平均工資,就能維持住原先的生活水平。

我們看一下五個城市的2016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在這些城市的社會平均工資減半後,得出的數額都在2500到4000左右。也就是退休金拿到這麼多,大體能夠維持一般的生活水平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你得有房子、有車等這些大類消費品,沒有的話,估計還是得緊巴巴的。我們這些揹負三十年房貸的年輕人,預計晚年是很難消停了。

另外,從目前來看,我們的養老金要想拿到50%的社會平均工資很難。

我們的養老保險計算公式是這樣的:

至少需要繳滿40年,才能領取50%社平工資。

具體是這麼計算的:按照社平工資的百分之百基數繳費,連續繳費滿40年,能夠拿到40%的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由於工資不斷增長,以前繳納的養老金在不斷縮水,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在10%到20%之間。

所以,繳費滿40年,一般也就能拿到50%到60%的社會平均工資。而我們大多數辦理退休的人,只是交滿15年而已。

不過國家正在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就是我們的企業年金,我們未來能再多一份補充養老保險。

最後,希望到時候國家能調整一下退休金計算辦法,讓我們的晚年的退休待遇能高一點吧。


暖心人社


樓主所在城市,這裡美女氾濫,只要你在街頭走一走,美女隨處可見,還有很多好吃的美食,特別是火鍋是一大特色,你猜猜樓主在哪裡?對了,提示一下,2017年晉升為新一線城市。

說到退休工資,這裡差不多退休工資都到9000多啦!認識一個朋友,他的父親是老革命(也叫離休幹部),現在退休工資能夠拿到上萬,而且醫療全免。普通的今年退休,買滿社保的,有三千一二,每年還要5%遞增。

以一個朋友的爸媽為例,最普通的退休人員,沒有任何職稱和職位的那種工人,月退休工資3000左右,兩人加起來6000樣子,退休後的工資花費情況如下:

1、房子自己有,無物業,那種老小區,水電氣費100-150左右。

2、基本的生活開支,買菜按照每天20元菜計算,一個月是600,如果有雞鴨魚肉哪些,漲到1000,其它生活費怎麼也要到400樣子吧。

3、每個月購物一次,最少也要500-1000。

加上其他雜七雜吧的,在2000-2500之間,還能攢下3000-3500左右的存款,加上朋友每個月給父母2000生活費,日子過得還是很小康水平。

有木有成都的小夥伴,可以來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