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表現的很聰明靈活,但是幼兒園老師說孩子反應慢,這是什麼原因?

用戶9629218959934


我們家就有一個在家很活潑、在外面反應偏慢的寶寶,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每個孩子都會有不同的性格特徵

人的性格氣質特性,通常來說會分為幾種類型,有樂天外向型的,也有憂鬱內向型的,有積極行動型的,也有謹慎冷靜型的。這類性格類型,跟遺傳有很大關係,換言之,每個孩子天生就具備了一定的性格特點,在後天會很難改變這種基本性情,此外,家庭環境、養育的方式、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突發性的事件,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一定的影響。

每一種性格,都有優缺點,很難說哪一種更好,每一類性格的孩子,都能成長為優秀的人才,關鍵在於家長如何正視孩子的特性,給予合適的引導和訓練,給予肯定和鼓勵。


家庭是令孩子最放鬆、熟悉的環境

任何一個家庭,對於孩子而言,都是自己從小成長的地方,熟悉、親切、沒有拘束感,孩子的表現會更加自然、隨性。孩子在家裡的活動,要麼是跟父母互動,要麼是玩自己熟悉的玩具,閱讀繪本,不管是哪種活動,都是自己熟悉的,動作上會更加熟練,情緒更開心,孩子的心態也更放鬆。

此外,對於家長而言,每天看到的只有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陪伴著成長,看著孩子一點點的進步,往往會覺得,自己的孩子真聰明,畢竟,每個父母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每個孩子的心理安全邊界不同

除了性格特點以外,孩子內心的心理安全邊界也是有很大差別的,安全邊界也跟安全感有關係。安全邊界較小的孩子,平時會更粘著父母家長,不願意獨自活動,外出活動的過程中,往往不願意離開父母太遠的距離,否則很容易產生焦慮、恐慌甚至哭鬧的情緒。這類孩子,在送入幼兒園之後,因為見不到爸爸媽媽,焦慮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的日常活動狀態,表現出反應慢的狀態也是很正常的。


對於幼兒園老師來說,總是習慣從對比的視角看待孩子的表現

很多幼兒園的老師,並不具備足夠熟練的育兒經驗和心理素質,老師們更關注的是孩子們是否聽話、是否服從紀律,在活動的過程中是否積極的配合、是否有良好的表現(符合老師的心理預期),這樣的心態下,有些老師容易對那些內向型、謹慎型的抱有負面的評價情緒,尤其是跟一些活潑、積極的孩子進行對比之後,有可能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不同的孩子。

畢竟,有很多幼師,保育工作能力還很不足,無論是專業知識、經驗、心態,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我舉一個身邊朋友的例子,鼕鼕的媽媽,原本將送去了一家公立幼兒園,平時沒覺得有大問題,但是在一次參加幼兒園家長會的過程中,老師當著所有家長的面對每個孩子的表現逐一進行點評,在說到鼕鼕的時候,當眾對鼕鼕媽媽說“都不想說你們家孩子了!”,一問才知道,孩子只是在上美術課的時候,沒有按老師的要求畫畫,惹老師生氣了,原來就為了這事!居然在家長會上當眾對家長進行指責......


孩子對幼兒園環境需要一定的適應期

幾乎每一個孩子送入幼兒園,都要經歷一段哭鬧、適應的時期,有的孩子短,有的孩子花的時間長。元寶就是一個典型,我當初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提前半個多月的時間,每天上午會帶孩子去幼兒園的公共活動區玩耍、適應環境,熟悉老師、建立感情,但是從正式入園開始,別的孩子一般也就哭1、2周的時間就適應了,元寶整整哭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此後的一段時間,孩子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不參與老師的活動,自己玩自己的,坐在一邊看別的孩子玩,老師的互動活動也很少做出響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適應了環境,活躍度也就自然提高了,現在入園快半年了,跟同學們都玩熟了,老師課堂活動也能夠積極響應了,每天放學去接孩子的時候,往往需要我這個老父親在公共區等上半個小時,才肯依依不捨的離開教室出來。😂


專注力高的孩子,也可能有反應慢的表現

其實,反應慢並不見得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相反,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導致孩子對老師的互動要求反應慢。

1、老師的課堂內容沒有吸引力,提不起孩子的興趣。

2、因為生理特性和生物鐘的原因,孩子容易在某些時段犯困、提不起精神,這種時候,你讓孩子集中注意力配合老師的互動是不現實的。

3、孩子可能正在玩某個玩具、觀察某些事物,甚至想某件事,精神高度集中,這種狀態下,很容易忽視老師的互動需求,實際上,這恰恰是孩子專注力高的表現,需要好好的保護才對。


總之,對於孩子“反應慢”的情況,家長沒必要焦慮,一定要了解清楚這種評價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夠成才!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聊育兒


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大多數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孩子在家聰明靈活,而且愛玩愛鬧,說說笑笑不拘束,然而,在幼兒園裡的表現卻不同,一改以往在家的姿態,安靜不愛說話,老師提問也表現的不積極,反應慢,不舉手也不喜歡發言,更別說提問題了。我想告訴這位媽媽,你的孩子是正常的,許多孩子都這樣,我的孩子也這樣,我也曾和許多一起上幼兒園的孩子的媽媽談起這個問題,周圍許多朋友的孩子都有這種情況,所以,你不要太擔心了。

孩子在家表現的很聰明靈活,但是幼兒園老師說孩子反應慢,這是什麼原因?

孩子從小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對自己的家在熟悉不過了,沒有一點戒備心理和陌生感,因此表現的很自然,也很自如,無拘無束。但是,當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幼兒園是集體生活,既然是集體,勢必要求每個孩子的行為舉止不能差太多,比如一起吃飯,一起睡覺,而且這些事情都是自己去幹,而不是有人幫忙。從家到幼兒園,孩子需要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老師不是媽媽,你會發現,孩子們都特別聽老師的話,很少有反抗的,即使有也有幾分害怕老師,不敢忤逆老師。孩子都是人小鬼大,把媽媽的脾氣摸透了,而對於老師,不熟悉,所以不敢輕舉妄動。我大概歸納了幾點原因供大家參考:(1)孩子到新的環境不適應,小朋友們互相之間不熟悉,缺乏信任,會變得拘束,沉默寡言,不善言談。只要大家互相熟悉了,情況會慢慢有所改善。(2)因為孩子害怕,可能怕老師,可能怕同學,不習慣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不敢輕舉妄動。只要互相建立了友好的感情,這種情況會得到改善。(3)孩子對老師做的事情不感興趣,聽不懂或者壓根就沒有注意聽,不想理睬,注意力不集中,但孩子知道在幼兒園應該遵守紀律,很聽話,所以老老實實的坐著,不理不睬。其實,孩子到了新環境不善於表現自己,只是嘴上不說,其實心裡很明白,並不是反應慢。(4)和性格有關,有的孩子見了人不怕生,見面熟玩的很好,在幼兒園也積極發言,給人的感覺是反應快些。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會主動去和別的孩子打招呼或者玩耍,更不會積極舉手發言。此外,在幼兒園,大多數老師都做的很好,對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公平對待,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幼兒園老師,孩子活潑愛表現,老師也會對這些孩子關注度高一些,而對那些不愛回答問題,不愛表現的孩子置之不理,關注度也少,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更加不愛表現,對老師做的說的事情失去興趣,並不是反應慢。所以,作為老師,也要經常自我檢討。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最好對所有的小朋友一視同仁,對那些不愛表現的孩子給予鼓勵,讓他們建立信心和興趣,慢慢地孩子也會互動,反應也快了。比如孩子們一起做遊戲,一起接球、一起打氣球,都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熱情,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孩子也會對幼兒園生活充滿憧憬。

總之,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表現不一樣是正常的,許多孩子都這樣。孩子有可能是還有點怕生吧,不敢表現,幼兒園有紀律,不能自由活動,所以孩子在人多的地方就變得較拘束。這和孩子的性格也有一定的關係,有的孩子不怕生,表現欲很強,發言積極,反應也快些。有的孩子內向,怕生,不敢表現自己。出現這種情況老師和家長要多鼓勵孩子,特別是老師,老師對孩子的鼓勵非常重要,往往比家長說的管用的多。老師不能當著許多孩子的面批評孩子,說孩子怎麼怎麼了,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只能起到反作用。平時多互動,多溝通,多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興趣,建立自信心。


紅良育兒


孩子在家聰明靈活,老師卻說在幼兒園反應慢?

這種情況家長乍一聽可能會很納悶,不妨讓老師詳細說說,或者舉幾個例子,這樣家長會更明白些。

的確有孩子是這樣的。您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

1.孩子是不是入園時間不長,跟老師還不太熟?對幼兒園的節奏也還在熟悉中?

這種多見於慢熱型孩子。

2.孩子是不是偏內向性格?

這類孩子要考慮清楚後才會行動。而且對前因後果都要有自己的判斷。所以老師所說的反應慢,很有可能是孩子在思考。

3.還有些孩子反應慢,很可能是因為思維跳躍,或者專注度不夠。老師說話時,他可能在想別的幹別的,所以沒有按照老師的指令做。

4.也有一種可能,是孩子不喜歡這個老師或者某些活動,有牴觸情緒,所以不願意行動。

這種孩子往往個性比較鮮明。

家長可以聽老師介紹完具體情況後,再琢磨琢磨自己孩子的特徵,對照上述方面分析分析。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不一定是壞事,所以別緊張,別自己嚇唬自己。


小公主變形計


人在不同的環境裡表現出來的自我也是不一樣的。孩子也是如此。有的孩子,在家活潑開朗,但是在幼兒園裡卻極少跟人有交流,有很長的時間不參與老師和小朋友之間的互動。這種情況大部分發生在幼兒園小班。尤其是入學的第一個學期。主要原因我認為可能如下:

1.孩子自身的防備心強。忽然從熟悉的環境進入到陌生環境,本能的自我防禦,不願打開心扉。老師叫他,他也猶猶豫豫地不知道該不該答應。所以顯得遲緩。

2.孩子的社會性發展不夠好。習慣了在家庭裡和親人在一起,很少跟家人以外的人接觸,社會性沒有得到鍛鍊,不知道如何與人交往,所以會表現的沉默不善言語。其實他是在默默觀察大家都是如何與人相處交流的。

3.老師不是他所喜歡的。一個小朋友即便性格內向,遇到自己喜歡的老師,也會有問必答,眼神經常停留在老師的身上,而如果這個老師不被他喜歡,老師與他交流時,他的心裡總帶著些不情願,所以會顯得拖沓。

總而言之。作為家長,還是多給孩子一些適應的時間,多於老師溝通。孩子心扉打開了,自然就會靈活起來。

我是家庭育兒導師,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家庭育兒導師


孩子並非在任何場景下的表現都是一樣的,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是一個自然環境,幼兒園是一個社會環境。

人在自然環境裡和社會環境裡,肯定表現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成人對待一個陌生人,可能不會隨便發脾氣,在家裡可能會對父母或者是老公發脾氣。

第一,老師可能基於幾次所看見的事情,評判孩子反應慢,但是這樣的評判是不公正的,因為沒有人知道孩子的內在發生了什麼。很可能在孩子的內心中已經閃過了很多念頭,他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第二,通常情況下來說,在幼兒園階段,男孩比女孩的反應確實會慢一些。這是因為男孩和女孩天生的大腦構造不一樣,他的語言發展,情緒管控等等,都沒有女孩發育的完善。如果一個老師長期教授幼兒園,應該能分清男孩和女孩這方面的差別。如果對男孩的要求跟女孩的要求一樣,那麼就是不合適的。

第三。老師可以把他所看見的現象或事件告訴家長,由家長再來評斷,而不是把自己所做的結論告訴家長,因為同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所以家長可以跟老師溝通一下是什麼情況下,老是覺得孩子的反應慢,知道了事件,家長可能更清楚來龍去脈。

最後,一定要提醒老師,不要在孩子面前用負面的評語來評價孩子。因為這會讓孩子覺得非常的沮喪和挫敗,認為自己是沒有能力的,會導致孩子的自信心喪失。如果家長也認為孩子在幼兒園表現的比其他的孩子反應慢,也不需要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家長也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老師說你反應慢”之類的語言。

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不一樣,只要孩子的智力沒有問題,根本就不需要擔心。可以想一想用什麼方式來引導孩子,或者鼓勵孩子。


作者:Annie媽媽育兒,情緒教練、正面管教講師、高級兒童情商指導師、兒童財商講師。歡迎關注我,並與我交流。


Annie媽媽育兒


沒什麼,孩子性格各異,在剛入園時,外向型的幼兒能很快適應新的生活環境,有些幼兒對陌生的環境有膽怯心理,需要家園配合,及時引導孩子,做個開朗活潑的好寶寶。


花果山HWSUN


不適應新環境吧!我孩子一歲半送去幼兒園,整整一星期沒開口,老師讓她吃,她就吃,讓她上廁所就上廁所,讓睡覺就睡覺,老師一度懷疑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一星期後,開口叫了聲老師,把老師開心得抱著她滿園跑,見人就說:“她今天喊我老師了!”😄


🌹木子🌹二姐🌹


腦子聰明的孩子,一般(說的是一般)是不多說話,眼睛說話(觀察),腦子轉圈一一似乎遲純,但思考後做事。有的孩子反應快,但會毛草,容易做錯事,但立馬又改。孩子們的事多觀察多引導。


伊南一夫


我覺得實質上是依賴性和缺乏獨立性的表現。我家寶寶就是在於外面接觸就膽小懦弱。有家長在就好一些。


Buds天使


也許孩子還沒有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和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