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為什麼陽頂天要傳位給謝遜而不是白眉鷹王?

李加洪


歡迎閱讀《夢露居士續金庸第43期:明教教主陽頂天身死之謎》,點擊關注查看系列文章。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教主陽頂天身死一事,乃是明教一樁懸案。只因他死在明教的秘道中,此地唯有教主才能進入,因此教眾只道他失蹤了,由此引發了明教的分裂。陽頂天到底因何而死,死前又為何要傳位給謝遜?且聽夢露居士慢慢給你胡扯:


一、教主夫人

此事全因陽頂天的夫人而起。

陽夫人本名袁芳,與霹靂手成昆是師兄妹。兩人自幼同門學藝,情投意合,本可成為江湖上一對人人稱羨的愛侶伉儷。

不料,明教教主陽頂天偶遇袁芳,竟為她的美貌所震驚,對她一見鍾情。陽頂天當即派人上袁家求親,然而一來袁芳早已心有所屬,二來明教向是形式詭秘,名聲不佳,因此袁家一口回絕。

陽頂天求親不成,在光明頂上長吁短嘆。此事被光明左使楊逍得知,他竟揹著教主去了袁家。

楊逍乃是楊過之孫,本就有祖父的狂氣。他因抗元而投身明教,卻被江湖人士目為邪魔外道,竟激發了他的傲氣:你說我邪,我就偏偏邪給你看。因此楊逍做事往往隨心所欲,正邪難辨。

此次他前往袁家,自是採用了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手段,終於逼得袁芳的父親答允了這門親事。陽頂天自然不知楊逍的所作所為,還道是袁家回心轉意。

袁芳嫁給陽頂天后,心中念念不忘師兄成昆。然而她恪守婦道,不敢做什麼違背禮法之事,只是盡心服侍陽頂天。

二、秘道幽會

不久之後,噩耗傳來,袁芳的父親自殺了。袁芳心中悲痛,回家探究父親自殺之因,才發現此事竟與明教有關。

原來,袁芳之父原在武林也小有威名,人稱“鎮江南”。然而他遭楊逍逼迫,不得不將女兒嫁給陽頂天,外人不知內情,還道他趨炎附勢,賣女求榮。而且其時明教聲名不佳,成名的江湖人士自然也看輕了袁芳之父。

袁芳之父性情剛烈,答允親事本就大違所願,現在被江湖人士戳脊梁骨,偏又無法辯解,恰似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竟然自盡了。

袁芳知道內情,痛哭之餘暗下決心,要覆滅明教。

她知道明教總部有條秘道,乃是教中聖地,只有教主才能進入,而陽頂天經常進入修煉乾坤大挪移。只因修煉此功兇險萬分,因此陽頂天才不得不找一個絕對無人的所在。

袁芳便纏著陽頂天,讓他帶自己進入秘道。陽頂天本就對夫人有愧,因此竟違背了歷代教主的禁令,帶夫人進入。

袁芳因此知道了秘道的出口何在,於是她引來師兄成昆,兩人再續前緣,常在秘道中幽會。

三、身後之計

果如袁芳所料,一日她與成昆幽會之時,被正在練乾坤大挪移的陽頂天發覺了。陽頂天練功正在緊要關頭,突然得知自己多了頂帽子,真氣立時走岔了路,走火入魔了。

陽頂天發覺自己走火入魔,心知此事無法逆轉,自己命不久矣。於是他給夫人寫下一封信,本想讓夫人帶給教眾,自己再困住成昆,兩人一同死在這秘道之中。

不料信還沒寫完,陽頂天便支撐不住,發出了粗重的呼吸聲,頓時被正在幽會的二人發覺。陽頂天說道:“我娶到你的人,卻娶不到你的心。”雙目瞪視,忽然眼中流下兩行鮮血,全身僵硬,一動也不動了。

成昆一見陽頂天自己練功死了,本想帶走師妹袁芳,兩人浪跡天涯,逍遙快活。然而袁芳的最終目標不是陽頂天,而是明教!她知道自己這位師兄武功高強,智計過人,只要他竭盡智力,日後必能顛覆明教。她也知道自己若隨師兄而去,師兄必然心滿意足,從此不問江湖之事。

因此袁芳竟拔出一把匕首,自殺身亡。成昆大驚,已是來不及阻攔,哭喊道:“我得到了你的心,卻得不到你的人。”從此成昆立志要以一己之力滅了明教!

成昆在陽頂天身旁搜索,發現了那封沒寫完的信,他智謀多端,眼珠一轉就想出一個計策。

原來成昆研究過明教歷史,知道明教教主一職,多半由光明左使接任。而此時光明左使楊逍聲望正隆,陽頂天又授了他乾坤大挪移,此功向來只有教主能練,顯然楊逍是陽頂天心目中的繼任教主,不僅明教教眾這麼認為,連楊逍心中也是這麼想的。

於是成昆模仿陽頂天的字跡,寫下“令謝遜暫攝副教主之位,處分本教重務”的字樣。他知道自己的徒兒謝遜文武雙全,實是楊逍的勁敵。若這書信日後被明教教徒發現,說不定能引起一場血雨腥風的內訌。當然成昆並未寄希望於此,只是此刻舉手之勞便能埋下一條伏筆,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此信一直未能面世,明教眾人卻自行內訌,鬧得四分五裂,引來了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扯金庸武俠前後傳,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夢露居士


不請自來,個人認為陽頂天傳位給謝遜實在是高明之舉,不得不佩服這位明教教主竟然有如此的智慧。

首先,陽頂天應該是位武功高強且絕頂聰明的人。在他領導下的明教人才濟濟,興旺發達。旗下光明左使楊逍、光明右使範遙。四大護教法王“紫白金青”:紫衫龍王黛綺絲、白眉鷹王殷天正、金毛獅王謝遜,青翼蝠王韋一笑。另外還有五散人和五行旗。如此豪華的陣容足以秒殺江湖上任意的門派。

可惜天妒英才,有如此本領之人竟然死於發現夫人與師兄有染,走火入魔而亡。在他臨死前留下了一封遺書,碰巧讓誤闖入明教禁地的張無忌和小昭發現。遺書原文:”“今餘神功第四層初成,即悉成昆之事,血氣翻湧不克自制,真力將散,行當大歸。天也命也,復何如耶?”“今餘命在旦夕,有負衣教主重託,實為本教罪人。盼夫人持餘此親筆遺書,召聚左右光明使者、四大護教法王、五行旗使、五散人,頒餘遺命曰:‘不論何人重獲聖火令者,為本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不服者殺無赦。令謝遜暫攝副教主之位,處分本教重務。’”

之所以選擇謝遜作為明教副教主是有他的用意的。我們不妨以現代公司運營管理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首先,先說說明教中職位最高的逍遙二仙楊逍和範遙。這兩位都是20出頭武功卓越且相貌英俊的少年英雄,職位分別是COO(光明左使)和CIO(光明右使),這二位能力突出,尤其是COO楊逍,深得教主賞識,還被賜予入門級乾坤大挪移。如果不是他自己孤傲不遜的個性,不懂收買人心,也不會在明教群龍無首被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還與青翼蝠王及五散人鬧的這麼僵,最終中了成昆的暗算。這兩位終究是因為年齡尚輕無法服眾,所以這些顧慮就讓陽頂天放棄了給兩位年輕人擔任公司最高職位的打算。

其次,四大護教法王(副總裁級)裡如果論武功,應該是白眉鷹王殷天正、金毛獅王謝遜的武功最高。當公司的一把手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和出色的能力是無法帶領團隊走的更遠,所以從武功的角度就把黛綺絲和韋一笑淘汰了。剩下的鷹王年老,屬於老幹部,思維趕不上潮流,身體素質也下降,精力不匹配,所以也不適合掌管大型公司。另外,五散人和五行旗屬於部門總監和主管級,離教主的位置相差太遠。所以只剩下年齡適中,武功高強、才華橫溢且頭腦精明的謝遜。

在陽教主彌留即將歸天之際,竟然冷靜的安排了明教日後的接班人,甚至設定了接班人的任職資格,這也足以展示其臨危不亂的強大心裡素質,不得不說陽頂天確實是個人物。


鹿小瘋


在明教中,有機會當上教主的有左右二使和四大法王。那我們就可以在這裡面來說說!

右使範遙為了探尋朝廷陰謀,自毀容貌,在朝廷中隱姓改名,人稱“苦頭陀”。明教眾人無人知道去向,所以右使範遙可以排除。


左使楊逍,他是除了獅王謝遜最有機會當上教主的。(實際上也是做了一段時間的教主)但是楊逍做事不會顧全大局,全憑個人喜好,這點從他對記曉芙做出的事就可以看出來。

就為了一個女人,使明教多了一個勁敵,如果說他當上了教主,不知道會不會沒有記曉芙的死而與峨眉派開戰。


這樣左右二使就已經排除了,剩下就是四大法王了!

張無忌在外公“白眉鷹王”殷天正,已經漸漸地脫離的明教,自己創辦了公司。

按理來說!當過老闆的董事長,應該更合適管理公司。可是大家不要忘記了,鷹王是為什麼要自立門戶,他是因為看不慣各大老董為了爭奪董事長,勾心鬥角才自己創辦公司的!


而作為中原第一大公司,上百萬的員工,懂事也不在少數啊!這樣一個公司誰不想自己當上老闆。所以說勾心鬥角肯定是少不了的。這樣來說,老白也不合適做老闆啊!

“青翼蝠王”偉一笑個人覺得真的不適合做教主,武功除了輕功之外,絕學“寒冰綿掌”雖然是一門高深的武功,可是它有缺陷啊!笑哥自己就因為這個,得罪了不少門派。再說笑哥的武功真的不能服眾。


中原第一美女“紫衫龍王”黛綺絲更是不用說了!一個為了男人,連自己的老闆都可以背叛。試問這樣的女人,誰敢把權利給她啊!

還有就是她本來就是總公司派來的間諜,這點上層管理都知道的。


那最後就只剩下“金毛獅王”謝遜了!

相比上面各高層管理,無疑是謝老哥最合適做董事長的了。只是可惜他遇到了陰謀家“混元霹靂手”成昆,被耍的團團轉。要不然明教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再說一句我覺得張無忌真的不適合教主,在倚天屠龍記中,最適合做教主的只有郡主趙敏。大家覺得怎麼樣?


青松影視


對於殷天正自創天鷹教,大家一般的解釋是爭權奪利。陽頂天死後寫過一封遺囑,要把教主之位讓金毛獅王謝遜代理,讓他帶人前去波斯尋找丟失百年的聖火令,然後帶領明教上下反對蒙元共襄義舉。這封遺囑陽頂天準備讓夫人帶給謝遜,只可惜夫人沒看到這封遺囑,自戕殉情了。於是在楊逍範遙陽頂天謝遜等明教高層看來,就是陽頂天失蹤了。陽頂天下落不明,但是該乾的事還得幹,於是有兩個人成為教主候選人,殷天正和謝遜。其實最有資格當教主的就是謝遜,因為謝遜人緣好,能打理好各方面的關係。但是謝遜由於老婆孩子被成昆殺了,瘋了,滿大街亂殺無辜找成昆報仇,屬於自動棄權。因此只剩下殷天正。但是殷天正引起了楊逍韋一笑以及五行旗的不服。

楊逍等人為啥不服殷天正,其實還是派系鬥爭。殷天正的大本營在江南,當年明教從江南往西域遷移的時候留殷天正潛伏下來獨立戰鬥,經過幾十年時間的發展,明教江南分舵成為足以和少林武當分庭抗禮的一大勢力,而明教總部也出了陽頂天這樣的奇才,明教事業蒸蒸日上。殷天正留下弟弟殷天垣輔助兒子殷野王處理明教江南分舵事務,自己去總部光明頂當了一個法王。其實殷天正是法王之首,但是陽頂天為了制衡殷天正,故意在殷天正頭上壓了一個紫衫龍王黛綺絲。黛綺絲是波斯總教派到中土明教指導工作的聖女,身份特殊,殷天正不服不行。後來陽頂天下落不明,黛綺絲判門出教,謝遜瘋了,殷天正當教主可以說水到渠成的事。可是楊逍等光明頂總部的元老跟殷天正不是一路人,殷天正又為人狂傲自矜,所以跟楊逍等人的關係搞得並不好。楊逍等人為了跟殷天正搗亂,故意推出楊逍和韋一笑當教主,其實他們兩人都沒有當教主的資格和能力。楊逍是光明使者,本身沒有競爭教主的資格,韋一笑每天吸血,也不適合幹教主一職。殷天正一看明教總部的人不支持他,一氣之下宣佈明教江南分舵不服總部轄屬,自創了天鷹教。

天鷹教教徽是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殷天正人稱白眉鷹王,練得一手好鷹抓功,所以人們想當然的以為天鷹的意思就是一飛沖天的雄鷹。其實這種理解也就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了。殷天正雖然自創天鷹教,但是天鷹教還是信奉明王摩尼的,不是信奉鷹王殷天正的。還是拜火和崇尚光明的,所以天鷹教的圖騰還是火焰而不是老鷹。天鷹教的切口是:日月光照,鷹王展翅。聖焰熊熊,普惠世人。而明教的切口是: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主要說的還是火,不是鷹。

那麼這隻鷹是哪兒來的,還得從明教的源頭說起。明教正式名稱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發源於古代波斯薩珊王朝,為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Mānī)所創立,摩尼聲稱自己是佛祖釋迦摩尼、拜火教瑣羅亞斯德和基督教耶穌的繼承者,是最後一位先知。由於受拜火教影響最大,所以他們的圖騰就是火焰。但是在傳播的過程中,有的火焰形狀呈現出飛鷹展翅之形,天鷹教的天鷹其實是火焰的變形。下面是拜火教的標識,大家看一下像不像一隻鷹。所以天鷹教和老鷹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所以陽頂天傳位謝遜是正確的選擇,如果傳位殷天正,明教馬上就會大亂。只是他沒想到謝遜沒當成教主,明教還是起了內訌,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

參考書目:《倚天屠龍記》


唐風宋月


倚天屠龍記,講的不是郭襄和張三丰那幾個旮旯事。天下大亂,各雄爭鋒。倚天屠龍,實際上,就是明教的興衰讚歌。

故事的源頭,是明教的四分五裂。然後才會有天鷹教,張翠山遇到魔女殷素素,然後才會生下一個臭小子張無忌。

那麼,當年牛逼的,準軍事組織明教,為什麼會裂?

陽頂天死了。那他為什麼會死?走火入魔。嗯,不錯,那他為什麼會走火入魔?

因為一個女人。這個女人,用自己的美,傾國傾教了。

1.

這個女人,到底是誰?陽夫人?

當然不是。

陽夫人儘管年輕漂亮,但是卻是一個妒婦,而且還是一個很勢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有幾分姿色,但卻缺乏那種女神必備的清純。

沒有了清純那股子勁兒,怎麼可能是女神?

所以,她直接出局。

當時的光明頂,只要有一個人,可以有。那就是來自於波斯的混血兒,黛綺絲。

混血兒有什麼好呢?

高高的鼻子,大大的眼睛,白白的臉蛋,小小的蠻腰,關鍵還特別的火辣辣。

假如是波斯純種,中土人士,看了,就會有心理障礙了。

這個,沒有。

“那少女一進廳堂,登時滿堂生輝,但見她容色照人,明豔不可方物。當她向陽教主盈盈下拜之際,大廳上左右光明使、三法王、五散人、五行旗使,無不震動。”

這是個什麼情況?雷倒眾生相,不死也只剩半條命了。

你看那些個明教的高管,全都懵逼了。不是人家定力不夠,而是這少女,長得實在太好看了。

到底有多漂亮,我也沒見過,各位就意淫去吧!

偏偏這個時候,除了陽頂天、謝遜剛剛結婚,其他的都是單身狗啊。

個個手裡,有權有勢有錢,看到了一個方外之物,不心動我都懷疑他下面,是不是缺了兩顆蛋了。

好了,波斯人送來這麼一塊肥肉,到底是何用意?

說是來學習培養,思念故土,你信麼?

我是不信了。

明教好幾十年,都不跟總部彙報工作了。突然之間,總部說,給你送個小女孩,你幫我照顧著吧。

本來,是沒啥問題。

但是,明教,卻有問題。為什麼?

他們是一群狼啊,是要吃肉的。你輕輕一笑,在狼群裡丟丟了那麼一小塊肉,這不是成心讓狼群撕逼麼?

是了。一定是了。

這原來是美人計。

總部的用意,不能說。

你們這幫傢伙,現在翅膀硬了,竟然自立為王,不聽號令,看我怎麼收拾你們。

總部興師動眾,千里迢迢,估計到了光明頂,也就只能到此一遊。大元鐵騎,上百年了,也只能到崑崙山脈裡,轉圈圈,看看雪,看看雪豹。抓了一把雪吞了,回來說山高路遠,累死個球,我們還是算了吧。

區區波斯總教那幾個王,幾個使者,又能如何?

好吧。你們牛。

但你們都是男人,總有點血性吧。正好,我這裡聖女多,賞你們一個,看你們怎麼分。順便,讓美女幫把那個,寫了乾坤大挪移心法的羊皮紙,給哥取回來了,一箭雙鵰啊。

聖火令已經在總部當劍使了,就差那張羊皮,當手絹了。

嗯。原來如此。好大的一盤局,好陰險的一招啊。

果然。

接下來的事,真的不好說了。

2.

黛綺絲確實美,但是光明頂,可不是隻有她一個女人。

還有一個女人,那是陽夫人。

陽夫人這人,也倒是有幾分姿色,否則陽頂天,也不會橫刀奪愛,老牛吃嫩草了。

40多歲了,還娶了一個黃花大閨女。

至於是不是黃花女,那也只有兩個人知道。人家有個青梅竹馬,特別的早熟。小時候就喜歡找個山洞啊,樹林子啊,往裡鑽。地上滾兩圈,做幾個俯臥撐,來個壁咚啥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老陽40來歲了,都還是個雛,試了也不知。這個有點汙,一筆帶過,莫怪莫怪啊。

陽夫人到底是個人什麼樣的人?

金庸沒有說透,只是點到為止。

“我師妹的父母,固是個勢利之輩,我師妹也是心志不堅,竟爾嫁了他。可是她婚後,並不見得快活,有時和我相會。···我在這密道中,來來回回數十次。”

陽夫人的父母,是個很勢利的人。

陽夫人,也是一個很俗的人,也是水性楊花的人。她心中,沒有正邪之分,沒有真愛,只有榮華富貴。什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壓根兒,那都只是無聊,鬧著玩玩。

40歲的大叔,有什麼不好?有房有車有人有圈友,成昆有什麼?

寧願坐在寶馬裡哭,也不願意坐在獨輪車上吹北風。

陽頂天這個大叔,天天把她捧在手心裡,可勁的作。

本來,她小日子過得挺不錯。

但是,黛綺絲來了。

這個女的,來的第一天,光明頂所有的男人,都丟了魂兒。

陽頂天畢竟經過世面,年過中年,老成持重,還算把持的住。那些年輕的,如範遙、楊逍、韋一笑、周癲這些哥們,當晚回去,就激動的擼了三把,才滅了火。

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自從黛綺絲上了山,陽夫人就很不開心。

不就是眼睛大一點點,胸大一點點,臀部翹了一點點,腰細了一點點嗎?有什麼好看的?那個老色鬼,就整天滑溜溜的看。

陽夫人往鏡子裡一照,吐了一口吐沫,恨恨的:你做了初一,就別怪我做了十五。本夫人仍然貌美如花,難道就沒有備胎嗎?

一個飛鴿傳書,就把那個二逼青年成昆,給召到了光明頂。說是表格,敘敘舊,實際上,是撫慰下受傷的心靈和肉體。

男女有別,畢竟不能光天化日之下,直接約啊。

陽夫人撒嬌撒潑,總算把戴了綠帽子,還一臉傻逼的陽頂天給哄住。

死了死了,就帶你進密道吧。但是不能和別人說,否則我這教主,都要下崗了。

陽頂天說。

從此以後,陽頂天忍著性子,在地上看美女,面紅脖子粗。陽夫人在地下會帥哥,次數也不多,也就幾十次吧。

時間太短了。

因為老天,也在嫉妒。

3.

你以為陽夫人真的愛成昆?

錯了,陽夫人誰也不愛。

她愛的,是教主。誰是教主,她就愛誰。

成昆你不是教主啊。所以,還是要想辦法,把那個狐狸精,給辦了。

打是打不過的。

那就把她嫁了吧。

謝遜文武全才,和這黛綺絲,整天哥哥長妹妹短的,登對。

可這謝遜沒豔福,剛剛新婚,還懷上了。明教可是不準娶二房的,沒戲。

楊逍那小子,賊頭賊腦,精得很,特愛裝逼,清高孤僻能當飯吃啊。關鍵是,還常常不多看我一眼,不能便宜了他。

正好,範遙這小夥子,長得蠻帥的,我也是很可憐見的,就他了。

於是和謝遜一合計,就想做了這個媒人,拿個大紅包,還能把這個情敵去掉,爽啊。

可惜,這黛綺絲,死活不上這個套。

“我和師姑陽夫人,有意撮合,想要她與範遙,結為夫妻,戴綺絲一口拒絕。說到後來,她竟當眾橫劍自誓,說道她是決計不嫁人的,如要逼她婚嫁,她寧死不屈。”

果然是狐狸精啊,難道非要把光明頂,搞的烏煙瘴氣不可?

是了。

黛綺絲,她是有使命的,只是不能說。

她就是個諜。

4.

有一天,一個姓韓的小夥子,不知天高地厚,在寒冬臘月,非得約著陽頂天,在寒水潭裡,來個鴛鴦戲水定輸贏。

時間不長,也就一兩個小時吧。

我的乖乖,那可是常年積雪的崑崙山,夏天山頂都要穿大棉襖,何況還是冬天。

這哪裡是比武,這分明是看誰脂肪厚,能否不被凍死。

陽頂天肯定不行了。

這大叔,白天要喝酒,晚上要練功,後半夜還要伺候那如狼似虎的陽夫人,已經虛的不行了。

明教眾人,當然都知道,只是不點破,留個面子。

可是,這寒水潭,誰也不敢跳,那可是要死人的。

兄弟仗義,掛掛嘴邊還行,可不能當飯吃的。

黛綺絲抓住機會,接了招。不僅可以立功,成為紫衫龍王,位列四大法王第一。還多了個義父,今後再圖陰謀,豈不是更方便了?

她不怕死?憑什麼敢?

黛綺絲臀大,脂肪厚不怕冷啊。果然,跳進去半個鐘頭,那姓韓的,就動彈不得,輸了。還被黛綺絲,刺了一劍。

黛綺絲後來化妝成金花婆婆,是個很有心計的人。她一出場,我看的都直哆嗦。黛綺絲,深藏不漏啊。

她這一劍,不把人殺了,還把人救活了。為什麼?想不明白吧。

那是因為,黛綺絲,接下來的···

5.

韓哥病好了。黛綺絲卻突然說,她要嫁人了。

光明頂炸鍋了。姑娘要嫁人,哥哥想的緊啊。

但是,黛綺絲放出消息,光明頂的男人,一個都不要,要嫁給那個姓韓的。

“見到戴綺絲之美色而不動心的男子,只怕很少。

各人聽到這個訊息,有的傷心失望,有的憤恨填鷹。

肥水留了外人田,明教眾帥哥,那個恨啊,開始罵娘了。估計周癲是第一個,韋一笑是第二個。

範遙心裡不痛快,哥哥心裡苦啊,找個旮旯裡直抹淚。

這麼漂亮的妹子,為什麼要嫁給明教的仇人?

為什麼要嫁給一個外人?

哥們都單著身呢,難道光明頂就沒一個男人了嗎?

這不存心羞辱明教嗎?

陽頂天心裡,大叔也是苦啊。

沒辦法,誰要教規規定,只能娶一個呢?

現在都是自己的義女了。於公於私,也得護著啊。何況黛綺絲,還是總部的人。

謝遜還算好,老婆剛給他生了個兒子,心裡還算最淡定的。

幸虧陽頂天和謝遜,堵在了大門口,否則黛綺絲和韓哥,就真的要被鬧洞房了。

當銀葉先生,把蠟燭吹滅的一瞬間,黛綺絲一行清淚化兩行,滑了下來。

砸了,這次只能假戲真做了。

她已成功,將明教分成了兩派。本想著用一場虛張聲勢的假結婚,引發光明頂大亂,結果卻敗了。

明教還是,團結在了陽頂天的周圍。只是,兄弟的和氣,已悄悄瓦解。

自從黛綺絲來到光明頂,他們可都是情敵,沒少爭風吃醋。因此悄悄地,被打的磕破了頭,斷了鼻樑骨的,不在少數。只是啞巴吃黃連,不能說。因為明教不準內鬥。

明教還在,陽頂天還在,教規還在,但是兄弟,卻不在了。

6.

看著那個狐狸精大婚,這個時候,陽夫人偷偷的笑。

多虧她聰明,天天給陽頂天打預防針,吹枕頭風,這才讓陽頂天沒殺那個韓先生,同意了這門婚事。而且還當了主婚人,讓婚事辦的那叫一個666。

秋高氣爽,心情好了一大片。雨過天晴,是該斷了。

於是,一個飛鴿傳書,把那個二逼青年成昆,又約到了秘道里。

“昆哥,我已是有夫之婦,老這麼玩,不見光,容易缺鈣,會變老的,以後還是斷了吧!”

陽夫人說話,那是麻溜溜的,一套一套,這就是套路。

隔壁正在修煉乾坤大挪移神功的陽頂天,突然大叫一聲,吐血一口,走火入魔。兩眼一瞪,七竅流血,死了。

陽夫人一看,不得了啊。自己的榮華富貴,全沒了,她可不想當活寡。絕望之中,突然良心發現,也就迷迷糊糊的跟了去了。

陽頂天夫婦,長埋地下,直到幾十年後,才被張無忌撞到。

地上,可就不得了了。成昆開始暴走腹黑,不斷地拆解明教,盯上了他的徒弟謝遜。金毛獅王,從此只剩下獅子吼的惡名,成為武林公敵。

黛綺絲,則終於可以為所欲為了。

沒有了教主,她可是教主的義女,誰還能管得了她啊?

於是把光明頂捯飭個透徹,尋找那張羊皮紙。結果呢,多次進入秘道,被楊逍發現了。

你都嫁人了,誰還念你的情?念你的美?

“按理她不是自刎,便當自斷一肢,但一來範遙舊情不忘,竭力替她遮掩,二來我在旁說情,群豪這才議定罰她禁閉十年,以思己過。”

於是,光明頂又分成了兩派。

謝遜、範遙要保她。

其他那些,吃不到葡萄,恨葡萄酸的人,就要整他。

兩派槓了三天三夜,最終逼的黛綺絲,反出明教。

黛綺絲的意思,明擺在那兒。

以後姐不是明教中人,想入秘道,就入秘道,沒半毛錢關係。

嗯。黛綺絲,一直想著的,都是那張羊皮,乾坤大挪移心法。

至於明教,至於義父,至於哥們,那都是屁。

黛綺絲這一走,明教就真的亂套了。

“眾兄弟尋覓教主不得,過了數年,為爭奪教主之位,事情越來越糟。··1我苦苦相勸,他堅執不聽,哥兒倆竟致翻臉。”

沒有了教主,大夥兒,還可以在山上看看美女,調節下情緒,平息下怒火。

此時,教主,美女,都沒了。沒了和事老,誰跟誰啊,誰服誰啊?

你推我一把,我還不得還你一腳?

攪攪攘攘,鬥了一兩年,都沒選出個教主。

此時,早已心生芥蒂的各位高管,直接開始攤牌,不殺人都已經算是對得起神明瞭。

下山的下山,自立的自立,流浪的流浪,泡妞的泡妞,吸人血的吸人血。

諾大的明教,就這樣被一個女人,給整的四分五裂,最終成為魔教。

至於為什麼要讓謝遜,暫代教主之位?

很明白啊。因為謝遜和他一樣,文武全才,關鍵是政治立場相同,造反元朝,還能保護紫衫龍王周全啊。

後面確實如此,謝遜和範遙,力排眾議,這才救下美女一條命。


下一個話題預告:張翠山死的時候,武當七俠,為何只有殷六俠哭?

(我是三生有畫一書生,吹拉彈唱劈經典,歡迎關注本號,切磋觀點!)


三生有畫


陽頂天時期的明教英雄雲集,人才濟濟,在武林中首屈一指,實力迅速壯大帶來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外部問題,一個是內部問題。



外部問題:武林格局重新洗牌

自從張三丰開創武當派,武當派發展神速,短短几十年已經成為武林中僅次於少林的一大門派,少林和武當也被稱為武林的“泰山北斗”。

郭襄創立的峨嵋派也是發展迅速,在名明正派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地位和實力遠遠不及武當和少林。

崛起的武當和峨嵋派屬於武林中的後起之秀,對於他們的快速發展,其他門派自然是虎視眈眈,這一點在現實生活是這樣,在武林權力格局中也是這樣。

兩派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採取聯姻的方式,武當派的殷梨亭和峨嵋派的紀曉芙訂有婚約。武林格局隨著武當派和峨嵋派的崛起,重新洗牌,武當派和峨嵋派都成了武林中公認的名門正派,他們的地位不容挑戰,武當派和峨嵋派可謂是“和平崛起”的典範。



明教在陽頂天的帶領下,實力大增,慢慢凌駕於中原武林之上,和武當和峨嵋得情況相似,武林中的格局面臨著重新洗牌。

武當派和峨嵋派的崛起可稱為和平崛起,但是明教的崛起勢頭更猛,已經觸動了許多武林門派的利益,其中就包括少林,武當,峨嵋等名門正派。

典型事例有陽頂天打敗了“渡劫,渡難,渡厄”,楊逍打敗了峨嵋派的孤鴻子,這樣崛起的明教就打破了武林中的權力平衡。

陽頂天的失蹤,在六大門派看來是哥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趁著明教的內亂一舉剷除明教,於是就有了六大派圍攻明教。

內部問題:權力構架的重構

陽頂天時期,明教聚集大量英才,光明左使楊逍,光明右使範遙,江湖人稱“逍遙二仙”,紫衫龍王黛綺絲,白眉鷹王殷天正,金毛獅王謝遜,青翼蝠王韋一笑,他們被稱為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五散人周顛,彭瑩玉,冷謙,張中,說不得先後加入明教,陽頂天又創立了銳金,巨木,洪水,烈火,厚土等五旗。



明教實力迅速強大起來,明教中的人才越來越多,這就面臨一個問題,怎樣安排他們的位置,賦予他們什麼樣的權力。

在明教的權力構架中,教主陽頂天一言九鼎,具有不可置疑的權力,接著就是光明左右使,類似於兩個副教主。

而四大法王的權力就各不相同,紫衫龍王黛綺絲位於四大法王之首,更多的是虛職,是種名譽稱號。白眉鷹王殷天正在江南整合明教當地實力,實際上已經掌握了江南的明教,是地方實力派。金毛獅王謝遜和青翼蝠王韋一笑並沒有明確的職責和權力。



五散人有時充當教主的智囊和顧問,有時執行教中的臨時事務,他們也沒有固定的權力和職責。

因此,明教內部問題就是要解決權力構架,組織結構的改革,改革成功,明教繼續壯大發展下去,改革失敗明教將四分五裂。

陽頂天的選擇

陽頂天可謂是一代英雄,他對外部武林中的情況和內部教內事務有著清醒的認識。基於上述情況,陽頂天選擇了謝遜作為教主。

從才能上說,白眉鷹王殷天正和金毛獅王謝遜都是武林難得的人才,兩人武功都高,能力都強,當教主的才能綽綽有餘。

陽頂天考慮的更多是明教內部權力的平衡,明教的團結。

白眉鷹王殷天正是地方實力派,掌控江南明教,但是白眉鷹王殷天正在明教高層內部卻沒有獲得更多的支持,由地方實力派白眉鷹王殷天正出任教主,會引起“逍遙二仙”,五散人等的反對。後來事情也證明了陽頂天的擔心,白眉鷹王殷天正創立天鷹教,自立門派。



金毛獅王謝遜武功高強,才能突出,他寬宏大量,胸襟廣闊,與“逍遙二仙”“五散人”等關係融洽,在紫衫龍王黛綺絲被眾人懷疑時,謝遜也能喝她的喜酒。謝遜做教主能團結大多數人,為更多人所接受。

陽頂天考慮到內部權力的穩定,考慮到未來明教發展的,最終選擇了謝遜作為下任教主。


我是一個小書蟲


當看《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在地道里,看到陽頂天遺言,暫傳位給謝遜,心裡有點彆扭。畢竟,之前書中寫的謝遜雖然武藝高強,但畢竟也不是頂尖,雖然聰明過人,但是在江湖上殺人無數,這樣一個形象實在是很難跟天下第一大教教主聯繫起來。雖然書中交代陽頂天臨死時謝遜還沒有濫殺無辜去,是一個聰明正直的好青年,但看他後來因為仇恨大殺四方,足以看出他個性耿直過於衝動,這樣一個人並非當教主的上上人選。那陽頂天為啥還要選他呢,我覺得一個是事發突然,陽頂天也不知自己會那麼早死去,二來陽夫人枕邊風沒少吹。


陽頂天別的不說,當教主絕對是一把好手。首先他個人武功高強,他活著的時候,除了張三丰,沒人能勝得了他一招半式。他籠絡人才的手段也厲害,那時候看他門下之人的表現,除了少林武當,左右使和四法王皆可與其他各大門派掌門一較高低。明教在他領導下可謂是鼎盛時期,如果不是因為他老婆和成昆偷情,陽頂天死於非命,他再活個幾十年沒問題。所以下任教主的事情,他固然有多考慮,但也不是多麼緊急之事。他最中意的教主候選人,應該還是楊逍,謝遜和殷天正縱有一爭之力,如果正常發展的話,還是比不上楊逍。

那楊逍聰明過人,心思縝密,年紀輕輕,武功高強,就是性子有點桀驁不馴,不是很擅長搞人際關係。不過在陽頂天管理領導之下,還是可以好好培養的,年輕人嘛有缺點沒關係。所以陽頂天把傍身絕技乾坤大挪移都傳授了一點給楊逍。估摸按照陽頂天意思,經過長時間磨礪,楊逍性子也磨礪平和了,武功威望都跟上去,足以傳陽頂天的衣缽。

反觀那謝遜,也是聰明機智,熱情正直,在全教上下都有不錯的威望和人緣,不過謝遜性子有點直,應對教主之上面臨的複雜局勢恐怕難以控制。殷天正倒是厲害角色,武功威望都是教中頂尖,手段也厲害,不過殷天正一來年紀較大,二來頗有私心,他籠絡了不少貼心人,雖然沒有什麼明顯舉措,但這對於還在位的陽頂天是無論如何無法歡喜的,所以殷天正不能接任教主之位。

但是陽頂天沒想到自己會那麼早就要死去,那時候楊逍還沒有完全培養好,跟教中許多高層脾氣不對付,如果接任教主,很多人勢必口服心不服,以後要出亂子。殷天正在危急時刻,倒是可以考慮,但是想想他籠絡手下人的行為就讓陽頂天不爽。最後只能是謝遜了,謝遜在教中人緣最好,也不拉幫結派,開始可能手段不夠,威望不足以服眾,但憑藉教主遺命,謝遜應當可以暫時鎮住一干高層。希望謝遜之後憑藉自己聰明才智,可以完全掌控明教。所以那個時候只有謝遜是最合適的。

當然,陽頂天選謝遜另一方面,未嘗不是陽夫人功勞。陽夫人和成昆暗通款曲,成昆是一個陰險狡詐城府很深的人,謝遜是他徒弟,如果以後謝遜掌握了明教,就算陽頂天不死,也一樣可以從中找機會,對明教進行打擊報復,於是他很可能讓師妹陽夫人不停說謝遜好話。陽夫人便時不時讚賞一下謝遜,那時候的謝遜也確實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來,謝遜在陽頂天心目中分量就越來越重。

不過陽頂天沒想到的是,手下人因為教規,沒有進入密道,也沒發現自己遺命。於是各個高層互相不服,出走的出走,自立門戶的自立門戶,好大的明教就四分五裂了。


一覽眾河小


有意思的問題。

其實從實際效果上看,白眉鷹王的組織領導能力其實是要比謝遜高的。

因為紫衫龍王的關係,明教四大法王之間的關係就不那麼好了,隨著陽頂天失蹤(死了)、範瑤當臥底,謝遜成為武林公敵、楊逍開開心心的嫖紀曉芙(誤),明教的實力比起此前已經大為不如。但是即便在這個時候:

白眉鷹王居然在離開之後,僅憑一己之力(包括殷野王)創立了天鷹教,在武林中雖然二把手打不過像滅絕老賊尼這樣的一流高手,也未必搞的定武當七俠,但江湖公認,天鷹教是武林的第一教派。——由此可見,白眉鷹王的組織統籌能力,比起他的武功來說,似乎要更勝一籌。

說回謝遜,那一撮黃毛的風情——謝遜這個人聰明至極,經史子集無所不通,再加上悟性天賦極高,又能夠因材施教(硬要張無忌背口訣,而不是教他練功),但是從小說描寫來看,謝遜這個人容易衝動,張飛型人格決定他組織統籌能力基本為0。

如果我們是陽頂天,肯定會選白眉鷹王對吧?但為什麼是謝遜,其實和明教的組織方式有關。

在起源上,中土明教源於波斯“明教”,也就是拜火教,或者叫“祆(音先)教”,祆教是一個非常傳奇的宗教,在宗教學上,一般分為一神教和多神教兩種,前者比如基督教,承認啥都是耶穌(或者耶和華、上帝)創造的;後者比如佛教,一大堆羅漢。但是祆教奇怪之處就在於,他一方面承認唯一主神的存在,另一方面,他們認為,真正能夠處理教中事物的,其實是主宰“光明”和“黑暗”兩個大神。

所以作為主神的教主,其實是一個道德化的存在,真正在教中掌權的,其實是主管“光明”“黑暗”的主神,在中土明教就是——楊逍、範瑤。

所以中土明教鬧崩了以後,有,且只能是楊逍、範瑤將殘餘的明教勢力統籌起來,但因為範瑤當臥底去了,所以大權就在楊逍身上。其實波斯明教也一樣,老教主死了,掌權的就是風雲三使,和十二寶樹王。

那麼明教(祆教)的教主是幹嘛的?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道德和武藝的化身。

所以處女象徵著純潔的道德,於是老聖女紫衫龍王破處了,就必須死,紫衫龍王沒死成,小昭就必須站出來當教主。這和小昭的武功無關、道德無關、組織統籌能力無關。但是有乾坤大挪移心法在,小昭慢慢練唄。

其實中土明教也是一樣,陽頂天一樣是“主神”的存在,他不需要負責教中事物,事實上他也沒權力管教中事物,他要做的就是好好練乾坤大挪移,當好吉祥物。但教中的事情,都是光明左右使、四法王、五散人和五行旗在處理。

所以張無忌為什麼當明教教主?別覺得他對明教有恩,更多的其實就是因為張無忌是個軟蛋,沒法管事,而武功高強,適合當教主這個吉祥物。

這樣我們就看出來了,如果明教的教主組織紀律性強,那他其實是在危害整個門派,畢竟考核教主能力的就是乾坤大挪移心法和他好好當吉祥物,負責和其他門派打交道的時候出席一下,但事情是光明左右使乾的。

現在我們就明白了,有且只能是謝遜當明教教主了——謝遜的悟性太高,經史子集無所不通,可以和任何門派的掌門瞎扯,而且謝遜武功不弱,也可以在明教被欺負的時候站出來。

大寶貝謝遜、小寶貝張無忌、總寶貝小昭,成為教主之路不都是一個調調嗎?

PS:所以其實在一般人眼裡,《笑傲江湖》裡日月神教一直被認為是明教的殘餘勢力,但是按照上面的邏輯,是不是東方不敗更適合當神教教主呢?


酒騎風


謝遜有何過人之處

光明頂秘道中,陽頂天暴死遺言道:"謝遜繼承教主之位"。明教有四大護教法王,逍遙二仙,為何陽頂天偏偏獨選謝遜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不選擇"白眉鷹王"殷天正的原因,而"金毛獅王"謝遜又有何過人之處。

不選擇白眉鷹王的原因:

  1. 在對於明教的未來發展上與陽頂天發生了分歧,二人為此爭執不下,各執己見。
  2. 年世已高,且權力慾望不大,當眾人為爭奪教主鬧得不可開交時,立即退出。
  3. 武功一般(光明頂戰敗殷梨亭),當了教主恐怕不能壓制眾人。
  4. 可能早有脫離明教,自立門戶的異心。
  5. 可能與明教其他人不和(例如在天鷹教與楊逍大打出手),當了教主會使明教起內鬨,導致四分五裂。

選擇金毛獅王的原因:

  1. 年輕有為,心胸寬廣,可堪負大任:文武全才,諸子百家之學無所不窺,二十三歲就任明教四大法王,冠絕明教。
  2. 頗有城府,見識卓著:在冰火島上對於武學的見解令張翠山折服。
  3. 武功高強,有勇有謀:從小學武,闖蕩江湖數十載,瞎了眼後依然能夠打敗成昆。
  4. 與陽頂天夫人有裙帶關係:陽夫人是成昆師妹,獅王是成昆徒弟,出於親情考慮,出任教主理所當然。
  5. 可能是劇情需要:張無忌是金毛獅王的義子,從義父手中接替明教於情於理,且為去冰火島以及後面劇情做鋪墊。
總而言之,謝遜不但能夠隱忍,手段殘酷果決,心胸寬廣,為人豪爽,能文能武,這樣的人當然能夠託付明教。

本人原創,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金庸影視圈


這個問題很有水準,作為金庸迷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為什麼陽頂天選擇的是謝遜而不是白眉鷹王暫攝教主一位,這等於是變相的傳位給謝遜了,畢竟當時聖火令已經失傳了。

在這之前給大家瞭解一下白眉鷹王其實在陽頂天失蹤之後有爭奪明教教主一位,和明教其他人鬧不和,所以自立門戶成立了天鷹教。天鷹教亦正亦邪,不是完全的邪教也不是名門正派。

毫無疑問白眉鷹王組織能力和武功都是在謝遜之上的,為什麼不選他呢?

野心太大,心胸不及謝遜

白眉鷹王是有野心的,如果他當了教主未必能容得下其他人,就算能夠容得下光明左右二使者以及三大法王,他也未必會聽得進他們的話。白眉鷹王人如其名,年輕的時候是十分孤傲的,如老鷹一般。所以在陽頂天消失幾年之後他就和別人爭奪教主之位,不和之後就自立門戶,而像五散人以及楊逍之流雖然互相看不過眼,當時也不會如此。頂多各自為政。

這一點白眉鷹王是不如謝遜的,謝遜心胸廣闊,就連黛綺絲都對他十分的感激。就連殷素素戳瞎他的眼睛也能一笑而過。這是做一教之主所必備的,沒有廣闊的心胸就無法接納人才,難以壯大教派。

心思縝密

王盤山搶奪屠龍刀一事上就能看的出來,謝遜雖然外表粗狂,當時為人相當有勇有謀。就連在天鷹教的主場也能夠把天鷹教的東西搶到手,這一點可見謀劃之深。事先做好了功課,當時所有人的底細都被他摸清楚了。靈蛇島上和紫衫龍王前面還很熱情的聊著,後面下手也早有預料。其實他早就知道紫衫龍王想做什麼。

另外周芷若、趙敏、阿離、小昭張無忌的情意作為局外人他眼睛雖然瞎了,卻心知肚明。這點不能不說他的心思之縝密

行事果決

謝遜決定的事情就會堅持去做,哪怕萬人為敵也是如此。殺人嫁禍給成昆是這樣。另外他對自己狠,對別人更狠。這一點少林寺他和成昆決鬥看得出來,

也就是說謝遜的執行力度很強,做手下自然是那種打手的類型。做領導者則是可以開拓進取,開疆擴土。

見識廣博

這一點就算死張翠山也自愧不如,特別是在冰火島,呆了幾年已經摸透了冰火島的風向、潮汐。要知道那個時候的他是瞎子,早早就有準備,搭好木筏隨時準備回到中原。

武功高強

謝遜有一股狂勁,對於武學一道他的

天賦實在很好。年輕的時候也許不及白眉鷹王,但是假以時日絕對是在白眉鷹王之上的。

四大法王之中除了謝遜和白眉鷹王應該是沒有人可以一較長短的。白眉鷹王武功基本定型了,但是謝遜是一個潛力股。這一點是謝遜還是寫過白眉鷹王的

聲望比白眉鷹王高

這一點來說白眉鷹王太過於高傲了,所以五散人光明左右二使者對他都不是怎麼服氣。至於楊逍很多人覺得他有可能做教主,但是別忘了後來楊逍一個人執掌光明頂,五散人都不服他。如果真的傳位楊逍或者白眉鷹王不知道明教會不會分崩離析

而謝遜為人講義氣,和五散人或者其他法王之間沒有太大的恩怨,這一點是十分合適做教主的。

綜合以上幾點,所以我覺得陽頂天傳位給謝遜是有深思熟慮的。喜歡的點一下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