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的孩子不會認真聽課,回家作業完成不好該怎麼辦?

米崽媽


不認真聽課,不做作業,這兩個是小學需要培養的兩個很重要的習慣,家長們要花一些心思在孩子身上。

很多孩子沒學會沒聽懂的時候,會走神或者發呆,這是很正常,家長多陪陪孩子做一下作業,多瞭解一下孩子目前的學習進度尤為重要。

小學開始,課程具有連貫性,譬如拼音,如果不會後面閱讀和識字就很容易掉隊,數學就更不用說了,加減乘除都沒學好,後面更是吃力。

關於這個給一點體會:

1.多陪孩子,瞭解孩子學習的程度

2.對薄弱的部分,一定要花時間加強學習

3.學習進度不掉隊,甚至要提前預習

最後孩子不做作業,這個看孩子不做作業會幹什麼?是不是跟同學玩得不肯回家?還是回家就看電視?玩手機,ipad?

這個需要勞逸結合,養成良好的習慣,電視手機可以看,但是作為做完作業的放鬆獎勵。

如果坐在桌子上發呆,那可能孩子不會了,這個時候參考上面,多花時間瞭解情況。

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比請家教或者輔導班,更讓人省心。


疋林


這實際上是應該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要解決的是孩子不會聽課的問題;第二要解決的是孩子回家自覺完成作業的問題。因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不同,以下回答僅供參考。

第一:解決孩子不會聽課的問題

孩子不會認真聽課的原因,一般無外乎有以下幾種,一是老師講課的內容聽不懂,導致聽課節奏跟不上;二是對學習失去興趣,不想聽課;三是有可能不喜歡老師的上課方式。家長要通過與孩子深入溝通了解具體原因,才能有的放矢。

  1. 如果是老師的講課內容聽不大懂,可以讓孩子在家提前預習好新課,比如列出新的知識點,實在不懂得地方還可以藉助度娘等搜索工具來進行鋪墊一下等等。還有溫故而知新,要引導孩子重溫以前所學的知識,查缺補漏,這樣孩子就容易聽懂老師講課的內容,將大大提高聽課的效率。

  2. 如果是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不想聽課的原因,這就需要家長積極做好孩子的教育引導工作,小學階段不比中學階段,由於孩子年齡尚小,還有很大的可塑性,還相對比較容易引導和教育,家長可以向老師進行求助,家校一起配合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3. 如果是孩子不喜歡老師的上課方式,這就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眾所周知,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孩子不喜歡某位老師,往往也不喜歡這位老師上的課。我們自己在小時候也有這種體會,如果特別喜歡哪位老師,連帶著他上的課我們也喜歡,會聽得特別認真。這個問題操作起來比較複雜,主要看家長和孩子及老師的溝通情況,如果三方都能坐下來坦誠溝通是最好不過了,解決好這方面的問題,孩子至少不排斥老師,聽課問題也就不難解決了。

第二:解決孩子回家作業完成不好的問題

孩子回家作業完成不好,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上課沒認真聽,帶著沒有消化完的問題回家,懵懂的結果是不會做作業。“解鈴還須繫鈴人”,前面已經說了,要解決這個問題,主要還是要依賴於孩子的認真聽課。家庭作業是對課堂聽課內容的一個回顧和鞏固,如果孩子認真聽課問題解決了,對完成作業就不存在什麼障礙,回家一般能按部就班完成好作業。

二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作業比較拖拉,勢必完成不好作業。小學階段的孩子由於年齡還小,自控力肯定不如成年人,不少孩子在做作業方面比較拖拉,而此類問題在小學生當中很常見。做作業拖拉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家長不能一味責怪孩子,要幫助孩子找出拖拉的原因,並採取一些方法幫助孩子擺脫做作業拖拉的毛病。

解決辦法如下:

  1. 把做作業時間化整為零進行分割。小學生注意力比較短暫,如果做作業持續時間太長,大腦會疲勞,學習效率降低,加之作業量大,會感到做作業是件漫長而痛苦的事,面對總也做不完的作業,孩子最後選擇的結果就是拖拉,不好好做作業。因此家長可把做作業時間化整為零,分割成若干段。比如估計要用1小時完成的作業,把時間分成三個“20分鐘”,每個“20分鐘”結束後,就休息十分鐘左右。由於每次持續的時間不長,容易促使孩子在規定時間內思想高度集中完成作業。

  2. 量身定做遊戲來訓練反應速度。家長可根據小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諸如計算、讀寫、說話、肢體運動等相結合的綜合性遊戲,訓練孩子的反應速度,促進提高孩子的思維敏捷性。每天玩上半小時左右,堅持一兩個月,對改掉孩子做作業拖拉的毛病有很大的幫助。  

  3. 學習能力提升訓練法。家長要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做作業拖拉的毛病,最重要的是要配合老師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包括聽課能力等。孩子學習能力的提升就好比是汽車發動機馬力的提升,馬力強大跑的也就快,這會從根本上改變孩子做作業拖拉的毛病,同時有助於促使孩子認真聽課,形成良性循環。

當然,有效提高孩子的聽課和完成作業的效率還有很多方法,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很關鍵的一點是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要取得孩子的信任,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失去了信任的基礎,就很難對孩子進行任何的引導和教育,有了一定的信任,無論是多棘手的教育問題都比較容易得到解決。


敖哥聊教育


我覺得不聽課有兩種,一種是他本來就懂了,另一種是他聽不懂。

如果說是後者,那麼每天堅持10-20分鐘的親子閱讀非常重要!從簡單的繪本開始,給他讀,然後讓他複述。我女兒現在大班,堅持親子閱讀有三年多,現在她複述故事,會用同義詞替換。這就證明她理解了,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第二放慢速度,按照他的進度去學習,只有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才能聽得懂課,聽得懂才會認真聽。就拿我自己學習會計的中級職稱考試為例吧。我總在合併報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那些地方走神,一個課件聽了三遍照樣走神!為什麼?!因為真的聽不懂!每個字都認識,但是拼成那句話就是理解不了!所以遇到這些題,我都死在那裡...

第三,知道這是正常現象之後,就是考驗父母的耐心和創意的時候了!用他聽得懂的語言解釋他不懂的東西!孩子的成績就自然上去了!

加油!學習是終生的,不是就這幾年,所以不要著急!


蔚藍烏溜


這是多數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有的忽略不管,有的不得其法,會導致孩子進入初中高中,一直這樣,不要期望將來一定會改,有可能影響孩子終身。個人建議如下:

1.抓好注意力訓練。通過讀書,讀字,讀詞,讓孩子注意力集中起來,開始是五分鐘,再是十分鐘,慢慢讓他集中注意力,這樣課堂會慢慢好一點。方法很多,自己查查就知道了。

2..家長帶著複習預習,慢慢讓孩子知道第二天學習重點,最少能讓他在不懂或者難的地方多聽聽,複習是為了掌握孩子在學校聽課情況,另外可以適當補充一定的知識點。

3.適當溝通。為什麼不作業,弄清楚,是因為不會,還是太懶,不會就要教方法。聽課的,學習的,懶,那就要有適當的懲戒措施。

4.方法得當的懲戒措施。打罵是最簡單的懲戒,但是不見得有效果,要和孩子談心交心,知道孩子的優缺點,適當時候給予表揚,這些是家長必須掌握的,自己的孩子不會太壞,但是如果激勵得當,一定會有前途的。


老牛帶你過消防


人家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讀一些家庭教育的書,學學怎麼和孩子講話,在他學習時,給他一快樂的氣氛,儘量不批評他,只能鼓勵,讓他覺得有信心幹好,然後就喜歡學習,為了得到表揚就會用心去寫。批評和打罵都會事得其反,孩子還需要時時督促,不能只想,告訴過他了,他就該記住,允許他犯錯兒,其實能做到自覺完成作業對孩子來說,是很難的一件事,需要一定時間的關注才能養成那習慣,你此時注意還來得及,讓自己每天累一點兒,回家督促他把當天的功課弄會作業認真完成再去玩兒,他就會有一良好的成績,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就會欣賞他,不時會有人誇獎他,他覺得自己是一學習好的孩子了,自然有動力去主動學,聽講自然就認真起來,慢慢就形成良性循環,接下來你就省心多了,要是幾年懶下去,養成不好的習慣,那才叫真累呢,很難改變他。


你是我的綿羊


這關係到學生自己,學校老師,家長三方。作為一個小學生,首先自制力差,很多時候不能堅持。那麼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一:在學校不認真聽課,老師應多圈住學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及時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動態,一旦發現學生走神,應該立即採取措施,最好的辦法就是提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但是口頭上說是一個很難的問題)然後該同學回答正確就當著全班的面表揚,他立馬會很開心很認真的投入到課堂。(因為小學生真的很喜歡錶揚)二:在家不認真完成作業。這裡就需要家長的配合了。家庭教育環境很重要。這是一個慢慢的過程,首先必須要家長重視,孩子一回家就跟他約定好,多少時間內把作業完成,在此期間家長最好不看電視,不玩手機,陪同孩子一起做完。之後就可以去玩。久而久之,方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學習習慣!


Tiphy


一、不會聽課分兩種情況:

聽不懂

不想聽

1、聽不懂

——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積累程度有關,和理解能力、領會能力有關,和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環境創設、教學具使用、教學法運用有關係;

2、不想聽

——和教師的教學設計有關聯,具體如下:

目標設置太高太低;

聲畫多媒體應用適時適度;

教學語言的簡練生動、風趣幽默;

問題設置的針對性強弱;

課中評價鼓勵機制的合理;

是否貼近孩子的生活;

爭優爭先意識;

團隊合作意識;

遊戲色彩有幾分……

二、作業完不成和以下有關係:

作業形式是否多樣

作業量大小

課堂接受程度

家長輔助

思考書寫速度

……


科幼


人的大腦除了睡覺的時候才有可能是處在休眠狀態的,除此以外的任何時候大腦都不會是放空或者空白的。所以您的孩子如果上課不認真聽,說明大腦沒有在思考上課老師的內容,那一定是在想其他事情,家長要好好檢查下孩子近期的生活狀態,有沒有看上癮的電視,玩上癮的遊戲,家裡有沒有突發什麼事情對孩子產生影響等等。

千萬不能讓孩子上課走神養成習慣,一定要及時發現並扼殺在萌芽狀態,否則以後會很難改正!

上課發呆走神,聽講不認真,回家自然就做不出作業了。找到問題根源才能對症下藥!


浮沉旗槍展


小學階段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分散,大多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由父母、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在幼兒階段帶孩子的時候形成的一種習慣。特別是孩子在上幼兒班或之前,由於有的家長對孩子慣養或者有意地放縱孩子的不良習慣,導致一部分孩子在小學階段很難從原來的狀態下,轉變為現在的狀態。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孩子,大多數都有這種行為。三四年級的孩子有這種行為的多是由於某門課程老師對孩子的引導沒做到位,一般來說三年級以上的孩子,他逐漸有了對哪門課程產生興趣的傾向,有的任課老師通過巧妙的講課方法,把有興趣學生的眼球能吸引過來,那些不感興趣的學生就開始有點被動學習了,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開始做小動作或幹別的事情。比如,上美術課或者音樂課的時候,不認真上課的孩子就很少,因為他們對課程或者老師講的內容都比較感興趣。

小學生的家庭作業一般來說不是很多,不過有的省份小學生的作業還是蠻多的,有的小學生做作業做到晚上11點,這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另外一部分是作業量太少,有的小學生回來書包不打開,進家門玩手機看電視,第二天還沉迷在遊戲中。這些都會導致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要想培養或改變一個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家長、老師和學生互相協調引導,長期的堅持,才能有較為理想的結果。


旋挖齒30552A


孩子小時候天生就是頑皮的,有的時候可能是他已經學會了,認為不需要在學了,一種是他還不會沒辦法去完成作業,這時候就需要家長親自和孩子溝通或者通過老師去了解了,不過在和孩子溝通過程中要注意情緒,有的家長溝通不好就會發火,這樣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可能會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