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五虎上將分別對陣石寶,結果會是怎麼樣?

用戶7595564911136


武力難及超一流的豹子頭:林沖十三大戰例考

林沖是個很受大眾喜歡的人物,原因有四,其一:水滸主角的人物設定,姓名頗有英氣;其二: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號;其三:篡改原著的電視劇推波助瀾;其四:所謂不敗的戰績。

這些理由其實都經不起嚴格的考證和推敲。前三個理由都不是可靠的武力證明,主角的故事曲折動人,但不代表武力高低;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號其實是聽起來不錯但未必武力超一流,北宋禁軍號稱八十萬,教頭數量很多,僅《水滸》書中提及的有名姓的禁軍教頭就有很多,不乏王文德、丘嶽等武力實難稱得上高強的人士;電視劇更是荒唐,和《西遊記》電視劇類似,不少改編的情節完全是編導個人好惡的體現。

“馬上林沖,步下武松”這種順口溜純粹是部分民間人士出於個人喜好附會出來的,形式上合轍押韻,並無什麼實據可依。和評《三國演義》武力的“一呂二趙三典韋”之類沒什麼兩樣,都是好事者杜撰,但因為上口。加之民間評書人士等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攀扯附會,添油加醋,以訛傳訛,口口相傳,故而廣為散佈,流毒甚廣。連“武松單臂擒方臘”、“史文恭逃避林沖堵截”、“北地槍王張繡”之類完全篡改原著的民間說法都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原著。加之電視劇也胡亂發揮,以致現在很多“林吹”、“武吹”、“雲吹”等等,層出不窮,他們言之鑿鑿,但盡非以原著為證。

林沖的戰力應該以原著為準,以戰例為據。沒有依據的、電視劇編的什麼林家槍法、林沖和魯智深比武以巧勝力,林沖性格隱忍所以不下殺招之類都是無稽之談。原著中林沖除了敗於瓊英,確實可以說沒有敗績(鮮血迸流,敗於瓊英就是敗績,但姑且認為無限接近無敗績吧)。但是仔細分析林沖的戰例,可以得出一個客觀的結論:林沖在水滸中絕非武力超一流,居於梁山五虎將之列名至實歸,但無法同盧俊義、王寅、杜坣、史文恭等超一流高手同列,比之關勝、方傑亦似稍有不如。

戰例1:林沖棒打洪教頭。洪教頭是個有姓無名的民間武師,原著中寫他出場只說歪戴帽子挺著胸脯,顯然是二三流人物的設定。再看比武時,洪教頭心浮氣躁之極,被林沖撥草尋蛇之棒術所趁落敗。洪教頭的本領,顯然可以參照未拜王進為師的史進,都是花槍花棒,上不得陣的民間把式而已。此例只能說明林沖有真本領,但未可證高到哪個程度。

戰例2:林沖戰楊志。原著就是說鬥到三十來合,不分勝敗,又鬥十數合被勸開。林沖當時已是納投名狀最後一日,急不可耐,在原著中說林沖交戰時“正沒好氣,睜圓怪眼,倒豎虎鬚”,可見是全力搏殺楊志,此戰足以證明林沖武藝與楊志相若,至少不明顯高出一個等級。

戰例3:林沖擒一丈青。一丈青的武力非常好考證,熟悉原著的都知道,扈三娘和歐鵬大戰,略佔上風;緊接著和馬麟相鬥,都用雙刀,棋逢敵手。所以一丈青的本領基本就是馬麟的水準。連戰兩將,又亂戰一通,緊追宋江,扈三娘體力必然大耗,此時林沖突然殺出,一丈青倉促應戰十合被擒,故而林沖武力高於一丈青無疑,但換了秦明、董平、花榮等人也可做到,並未見奇。

戰例4:林沖戰祝龍。林沖挺丈八蛇矛與祝龍連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這裡沒有任何拖延用計的必要,因為此時做內應的孫立要在陣前趁機顯本事獲取信任,所以林沖面對祝龍只有逞威而無示弱的道理,所以此戰是有效戰例。祝龍水平如何?前文說得明白:“秦明和祝龍鬥到十合之上,祝龍如何敵得秦明過”,而祝龍之前剛剛戰敗了馬麟,可見祝龍的實力在馬麟和秦明之間。林沖此戰三十餘合拿不下祝龍,其武力已經足以證明絕非超一流實力,是否高於秦明也很難說。

戰例5:林沖刺殺於直。高唐州一戰,林沖第一個搶出來對戰高廉部下統制官於直,五合刺殺於直,可見什麼林沖性格隱忍不輕易下殺手都是無稽之談,實力高,在陣前就是乾脆擊殺。

戰例6:林沖戰呼延灼。原著說得明白“這兩個正是對手”,鬥了五十合不分勝敗。可見林沖與呼延灼武力相若。

戰例7:林沖與秦明雙戰關勝。看過原著的都知道,關勝出場時,秦明先出戰,林沖怕秦明得功,馬上幾乎同時搶出來雙戰關勝,書中寫得明白:“三騎馬向征塵影裡,轉燈般廝殺。”可見林沖上陣全無什麼性格“隱忍”之說。單此一戰,關勝雖然以一敵二堪堪要輸,但足以證明林沖武力不高於關勝,否則加上秦明就應是秒殺關勝。

戰例8:林沖大戰曾魁。書中明言:林沖搶出去鬥曾魁,鬥了二十餘合不分勝敗。曾家五虎中武力比較出色的是長子曾塗和小兒子曾升,而曾魁、曾密等等實力一般,曾密這樣水平的遇上朱仝就被一刀刺死。可見此戰無助於提升對林沖的武力評價。

戰例9:林沖刺殺馬萬里。馬萬里數合後氣力不加被林沖刺死。但值得指出的是,兩贏童貫時,朝廷出戰的都是地方上的都監級別,比之後來高俅統率的十節度在實力上要整體落後一籌,和洳州都監馬萬里一起來的像什麼鄧州都監王義、唐州都監韓天麟等等都是被索超、董平秒殺的貨,帶隊前來的御前大將畢勝連雷橫都拿不下。所以殺死馬萬里,只能證明林沖是一流的武力,超一流的實力不能證明。

戰例10:林沖大戰王煥。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當時年事已高,宋江都說年紀高大了,不堪為國出力。林沖也是急不可耐挺槍出陣,結果七八十合還是不分勝敗,各歸本陣。王煥既然年紀高大了,少說也在五旬之上,此戰是堂堂正正的比武對敵,結果林沖以壯年戰之不能取勝,大折風頭。

戰例11:林沖刺殺寶密聖。書中言道,林沖搶先出陣鬥寶密聖,三十餘合不分勝敗,林沖要得頭功,拼力大吼一聲,借暴雷吼刺殺寶密聖。那麼寶密聖什麼水準?看看與他同級別的天山勇可知,天山勇不到二十合就死於徐寧槍下,可見一流水準都沒到,不過二流角色而已。

戰例12:林沖大戰山士奇,原著寫得明白:“二騎相交,四條臂膊縱橫,八隻馬蹄繚亂,鬥經五十餘合,不分勝負,林沖暗暗喝彩”。而山士奇後來十合鬥不過酆泰,死於酆泰之手。那麼以此而論,林沖無論如何也高不過酆泰去,而酆泰又是被卞祥秒殺,自己去推想吧,無論怎麼推想,林沖絕非超一流高手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戰例13:林沖加入圍攻王寅。王寅當時是奪路逃跑,先是點殺了李雲、石勇,接著被孫立、黃信、鄒淵、鄒潤圍攻,奮勇力戰,全無懼怯,這時林沖趕到,原著寫得明白:“這個又是個會廝殺的”,一個又字點明瞭林沖與孫立、黃信等同屬有武力的戰將。結果林沖以五名圍攻者之一的身份一同上前亂戳殺死王寅,反證了王寅超一流高手的地位。

林沖的十三個戰例(當然還有少數戰例未列出,但也都是對陣一般的角色)充分證明了林沖在武力上並未臻超一流境界。


自己133126


在《水滸傳》中很多人都會忽視一個人。他就是方臘座下四大元帥之一,福州人氏,被稱為“南離大將軍”的石寶。據說此人手使一口“劈風寶刀”和一粒流星錘,先後擊殺梁山裡索超、鄧飛、燕順、鮑旭、馬麟五員大將,擊敗小溫侯呂方,甚至關勝也與石寶打過幾場。石寶成了水滸梁山眾英雄的噩夢。可惜最後石寶兵困烏龍嶺,石寶因怕被俘受辱,於是用劈風寶刀自刎身亡。

石寶這個角色在後人評價是水滸中最兇猛、最厲害的人物之一。在後世不少戲劇、文學、影視作品中都可見到他的身影。


話說有人會好奇地幻想:如果梁山五虎上將分別對陣石寶,那結果會是怎麼樣呢?我認為水滸五虎上將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個個都不是白給的。石寶曾與大刀關勝鬥過幾次,雖說未分勝負,但據關勝判斷,他認為石寶刀法不在自己之下。也就是說石寶與五虎將的實力其本上是在一條水平線上。


這樣分析結局就不言而喻了。一、石寶被水滸五虎上將車輪戰,估計比拼到第三場之後有很大機率被立斬馬下。二、石寶與水滸五虎上將分別廝殺,即使不戰死沙場,最後的結果也是活活累死在馬上。三、以上兩種情況都不存在的話,廝殺到最後趁石寶力竭,水滸眾將士一擁而上,生擒活拿或者亂刀剁於馬下。


為什麼恆實你會有這樣的判斷呢?我且說說我的理由:一、五虎上將與石寶的武功基本上是在伯仲之間。一對一的對陣石寶估計不會太吃虧,甚至會使一些陰招取勝。但是五虎上將車輪大戰石寶,石寶一是沒有機會使陰招,二是沒有時間去恢復體力。故此我才推論的前兩個結局。

第三個結局有人說水滸英雄們怎麼會使這樣無賴的手段呢?請大家注意,“兵者詭也”。再說當時方臘的角色是反賊,而梁山眾人是平叛王師,而且在平叛的過程中,不時出現有童貫一夥的身影。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會用江湖道義來自我捆綁、自我約束。平叛是最大的目的,為了達成目標,取悅皇上,無論使出什麼手段都是很正常的。故此我才推論出第三個結論。


雖然在真實歷史上,石寶此人究竟存不存在還是一個謎,但是《水滸傳》中描述的石寶不僅有驚人的武力,而且有勇有謀,讓人佩服。最後兵困烏龍嶺,見嶺下關勝、童貫手下王稟紛紛率兵攻上烏龍嶺。石寶見已無退路,害怕被俘受辱,於是就伸刀自刎,血濺烏龍嶺。石寶的最後一戰,更被後世評論者拿來與項羽不肯渡烏江相提並論。



恆實說


作為石寶吹,邏輯文史姨選擇不請自來~

作為擊殺梁山頭領最多的南軍上將,石寶的實力是普遍得到讀者認可的,從間接方面來考慮,石寶有幸能和關勝對壘,也足以證明他在南軍的地位(和關勝交手大多都是地方一級上將)。但石寶的發揮又極其不穩定,單論武力他並非是南軍最強,要論武將的綜合素質我想石寶排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了吧。

石寶初戰關勝便贏得了關將軍的好評,一句“石寶刀法不在關勝之下”既是驚歎,又是很高層次的認可。但結合當時的劇情,單憑此句我們並不能直接說明石寶就穩強於關勝,就好像在許褚打馬超前曹操也說過“馬超之勇不減呂布”的話,並不能說馬超比呂布厲害吧。

那麼不慫關勝的石寶也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汙點,就是五十回合才上風呂方,我們可以拿關勝二十回合詐敗單廷圭的表現來比較,發現關勝的表現明顯比石寶要好一些(更何況當時關勝是為了擒單廷圭未必用全力),也就是說想讓石寶抹掉這個黑點只能拿呂方後期進步神速來解釋,否則就很尷尬了。而五十回合之上呂方已經命懸一線,郭盛上陣夾攻石寶,二人依然無法佔到石寶便宜。

所以單論武力關勝強於石寶無誤。

杭州二十四將最強的是鄧元覺,即便在烏龍嶺窮途末路時宋江要誘敵也不得不派秦明這種級別的人與之對壘,我們可以認為秦明的實力不弱於鄧元覺,而書中明確表示鄧元覺的實力高於石寶,考慮到林沖、呼延灼和秦明的實力在伯仲之間,因此他們的武力也基本高於石寶。

至於董平嘛,小夥子的衝勁不錯,但戰績遠不如其他四人那麼出彩,一般認為他的實力也比那四人弱一丟丟,但論衝陣能力和體力董平無疑是五虎間最強的,我想面對這樣的風流雙槍將,強如石寶也未必能穩勝吧。

所以說如果梁山有“六虎將”,石寶排個第六不成問題。

說完了主觀因素,再談談客觀方面。我們發現石寶雖然擊殺了不少梁山頭領,但鮮有幾位是憑藉純武力壓制的,比如殺郝思文和徐寧用的是“半空城計”。

殺張順是因為城上早有防備。

殺鮑旭是城內埋伏,當然在戰馬被李逵砍死後石寶結結實實的秀了一下自己的走位和靈敏。

殺索超是利用了索超急躁的性格。

殺二解是居高臨下的埋伏。

殺馬麟是白欽助攻。

除了鄧飛和燕順這兩個小彪將,其餘人頭拿的都很“文藝範”,所以石寶的優勢就在於無論是單兵作戰還是團隊作戰他都不會無腦的和敵軍硬拼,而是用最合適的方式最容易的拿到人頭。那麼這樣一來,在單挑不一定能拼過五虎的狀態下,石寶用他的計策能擊殺哪個五虎呢?

答案就是秦明。

秦明的武藝沒得黑,但性格方面實在是令人詬病,祝家莊大戰欒廷玉,在戰勝的情況下還要去追她,導致自己中陷阱被擒。而同比石寶殺索超的全過程,秦明會不會也犯同樣的錯誤呢?

所以,我最擔心急躁的霹靂火中了石寶的流星錘啊~~~


石寶的實力下限強八驃,上限中虎。


邏輯文史游


五虎上將分別對戰石寶:關勝100回合後險勝,林沖120回合險勝,呼延灼120回合後聽天由命,董平80回合敗,秦明50回合敗


讀史說事


牛頭不對馬嘴。


手機用戶52190474281


梁山厲害角色,盧俊義,林沖,關勝,魯智深,武松,方臘手下厲害角色,王寅,石寶,鄧圓覺,方傑,


Tim7077


林沖稍占上風,呼,董持平,秦佔下風。因石寶跟魯智深打平,林,呼,董,秦都跟魯交過手,所以拿魯作參照。關也就算平手。


123李長賢


分別是,董平,林沖,秦明,呼延灼,魯智深,如果齊上或許和石寶能打個平手,要是玩車輪戰或許能剩!累都累死了石寶了!


三十八軍萬歲軍


車輪戰,石寶當然就是個死,累也累死了!


鄭叄


較難評論。應該都在伯仲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