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這六世各自主要功績如何?

芯愉


這一句出自西漢賈誼的《過秦論》,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文中說的六世從文中細讀可知指秦孝公,前361年到前338年在位24年;秦惠文王,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27年;秦武王,前310年至前307年在位4年;秦昭襄王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56年;秦孝文王,前250年至前250年在位近1年實算3天;秦莊襄王,前249年至前247年在位3年共六人。其中孝公推行變法開強國之基,至昭襄王已基本無敵於天下。


秦孝公嬴渠梁是秦獻公之子,秦獻公被三晉特別是魏國打得全無脾氣,孝公看在眼裡,發奮圖強,上位後廣發招賢令,重用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建立縣制行政,內立法度,務耕織,修繕守戰之具,以外連衡而鬥諸侯,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國都城安邑。(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變法後的秦國國力強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秦國人路不拾遺,山中沒有盜賊,人民勇於為國家打仗。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一舉勢壓三晉,西羌諸戎懾服,拓地至洛水以東。秦國國力躍居七國之首“時秦孝公雄強,威服羌戎”,據《戰國策》記載秦孝公想傳位於商鞅,商鞅推辭不接受。


秦惠文王嬴駟,就是車裂商鞅而行商君法的人,嬴駟為太子時,一度觸犯了禁條,但太子不能受墨刑,就用墨刑處罰他的師傅,由此積怨,繼秦王位後,受到老朝宿將壓力,處決了商鞅。又繼承孝公遺志,東進攻魏,魏國抵敵不住,盡獻河西地於秦,秦自後以黃河、函谷關為界,抵禦關東諸侯。秦武王嬴蕩是惠文王嫡子,身高體壯,勇力過人,好戰鬥狠,烏獲任鄙孟賁以勇猛力大聞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為將,在位時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前307年進軍洛陽,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砸斷了脛骨,到了晚上,不治氣絕身亡。為此引出後人影視劇連篇累牘的羋月故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秦昭襄王嬴稷,是秦武王的異母弟,羋八子的兒子,武王死後諸公子爭儲,羋八子打敗惠文後勝出,本想立公子芾,趙武靈王從燕國接回質子公子稷,要秦國立他為君,秦國屈服。(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秦昭襄王即位初期,宣太后羋八子以太后身份主政,色誘攻滅義渠國,後來昭襄王聽了範睢的話,奪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權力,拜範睢為相,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長平之戰大破趙軍,陸續佔領和蠶食東方六國大片國土,使楚國國土縮小一半、魏國韓國國土縮小三分之二,趙國縮小三分之一,並不斷離間六國關係,前256年滅亡東周國,在位56年。

秦孝文王嬴柱,也叫安國君,秦昭襄王的次子,就是在趙國為質子的子楚之父,繼位之初為父親守喪禮,喪禮結束後做了三天正式秦王便死了。有人說是歡喜過度縱慾所致,也有人說是呂不韋為了子楚快點繼位下毒手。對外沒啥戰功,對內大赦罪人,善待厚賜功臣和宗室親戚,開放苑囿遊樂。秦莊襄王嬴子楚,也叫嬴異人,呂不韋奇貨可居重金經營的就是這個人,在父親當了三天秦王暴斃後繼位,命蒙恬祖父蒙驁伐韓,韓國被迫割讓成皋、鞏等地。命蒙驁攻打趙國,奪取了太原、榆次、新城等三十七座城池,又攻打魏國,三晉聞之喪膽。在位三年,兒子嬴政接任。


南方鵬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開始,到秦王嬴政即位,秦國已經經歷了五代六任君主,依次為:

  • 秦孝公嬴渠梁(在位23年)

  • 秦惠文王嬴駟(在位26年)

  • 秦武王嬴蕩(在位3年)

  • 秦昭襄王嬴稷(在位56年)

  • 秦孝文王贏柱(在位3天)

  • 秦莊襄王嬴異人(在位3年)

總體來說,前四任君主,始終堅持了秦孝公商鞅時期奠定的兩大政治傳統——尊奉法治、廣納人才

,從而保持了歷史上極其罕見的長期政治穩定。後兩任君主,其中秦孝文王在位時間較短,沒什麼可說的。而秦莊襄王時期主要是呂不韋當政,對法治有所鬆懈,呂不韋贊同變法與法制,但卻不尊奉法治,他主張效法古聖賢治國,雜取各家為政之道。

下面再來大致說一說,每一代君主在堅持以上兩大政治傳統的前提下,又結結實實完成了哪些歷史性跨越。

  • 秦孝公,重用法家名士商鞅,強力推行變法,使秦國發生了深刻鉅變,並一舉收復河西高原以及秦東地帶,從此,秦國走向了穩步強大的道路。

  • 秦惠文王,重用縱橫家名士張儀,推行連橫戰略,成功突破山東六國的合縱封鎖,大出山東,投身於實力大爭的天下洪流。

  • 秦武王,在位時間短,生性燥烈,好勇鬥狠,最終在洛陽舉鼎受傷致死,不過卻在最後關頭顯示出了驚人的冷靜,秦武王遴選出的王位繼承人,出乎所有大臣的預料,是自己的庶出弟弟嬴稷,這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秦昭王。選擇了正確的繼承人,不能不說是一大歷史功績。


  • 秦昭襄王,前期宣太后攝政,強臣魏冉為相,名將白起為秦軍統帥,開始對山東六國發動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強勢進攻,秦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後期任用縱橫家名士范雎,全力推行“遠交近攻”的戰略原則,紮實地拓展了領土,長平一戰成功摧毀了強大的趙國軍事勢力。

  • 秦孝文王,由於其父親秦昭王在位時間太長,前面已經熬死了一個太子,孝文王即位的時候也已經是老太子了,即位只有3天就去世了,一輩子都活在秦昭王的強大身影下,體弱多病,戰戰兢兢,沒有太多可以說的。

  • 秦莊襄王,即位之初面臨很大的政治危機,因為其父秦孝文王即位三天之後突然去世,這是一個無法預料的變數:秦昭王強勢政治所造成的後期真空,驟然越過了秦孝文王一代,要直接由長期做人質而在根本上疏於秦國廟堂的嬴異人來主持解決。無疑,這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政治局面。好在贏異人尚算一個清醒者,重用呂不韋,在呂不韋的策劃支持下,迅速穩定了政局。在呂不韋全力主政期間,秦國開始了長平之戰後國力的較快恢復,同時還發動了對山東的一系列攻勢,取得了幾次小勝利,吞滅了洛陽王室。

從以上的事實,我們發現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時間都比較長,而庸碌君主在位時間相對比較短,這不能不說是秦國的一大幸運。


積翠古亭


(注意秦國地圖變化!)

秦始皇奮六世餘烈,始於秦孝公,終於秦莊襄王,其間四位分別是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

秦國位居西部,尊白帝,立國較晚,常常被中原諸侯國所恥,綜合國力屬於較後水準。到孝公,他的歷史重擔是變法圖強。


怎麼變?所以,孝公重用法家商鞅,開展轟轟烈烈的變革,實施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這次變法不光打下經濟和軍事基礎,更重要的是利用禁私鬥,獎軍功,人人平等,他提高了秦人的凝聚力。

西部有戎,秦人尚武,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惠文王時,他面臨兩個問題,第一,對商鞅變法的態度。第二,秦國崛起,該怎麼處理國際外交?

當然,惠文王出色完成,商鞅雖死,秦法依存,更加執行徹底。且,根據時勢,重用張儀,施縱橫,破六國之合縱,為秦國崛起提供更多時間。

另外,敗楚國,奪漢中,滅西南巴、蜀二國,得富庶的糧倉,又打北方義渠,獲一點養馬之地。


比對孝公時期,土地面積大了幾倍。下任君主任務,一,穩固巴蜀二地,當心北方的義渠。二,適時東進。

武王繼位,目標高原,車通三川,窺周室,做到這一步,死不足惜。可惜,三川通,洛陽到,不是“窺周室,取代周天子”的時機,最終舉鼎而死。

在位僅四年,功績也足可。傳位弟弟嬴稷,羋八子輔政,鞏固國內。在前面三位秦王累積之下,第一,穩固西部,使之成片,和東方几國鼎力;第二,東進中原,重挫六國,打垮其軍事力量。

秦昭襄王在位55年,用范雎為相,採取遠交近攻策略,重用一代戰神白起,出色完成歷史給予的重擔。

此時,統一大勢十分明顯,和六國的鬥爭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可惜,與之對應,昭襄王昏聵,白起被冤殺,秦國民生凋敝,諸侯國抱團了起來。


或許秦昭襄王太厲害了,或許歷史也迫不及待統一了,秦秦孝文王僅在位三天,秦莊襄王在位四年。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燕、趙、韓、魏的土地在減少,其中,滅東周國,取成皋、滎陽,設置三川郡。由此,可踏馬中原。

莊襄王的使命是休養生息,鞏固統一趨勢,和繼續擴張。

天生他秦王嬴政,統一大業見曙光……公元前221年,嬴政實現大一統,自稱“皇帝”。


從一張張秦國疆土變遷圖,可以看出秦國的地理位置是多麼的好,唯東有敵,而秦把控東進的函谷關,可進可退。


非常茴香豆


秦始皇曆六世之餘烈,這句話出自賈誼的《過秦論》,那這個其中的六世都有誰呢?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王文,秦莊襄王,那這六位都有哪些主要的功績呢,讓我們細細來講。

秦孝公,嬴姓,趙氏,名字叫趙渠梁,生於公元前381年,死於公元前338年,他的名字叫趙渠梁,是秦獻公的兒子,秦孝公最大的功績就是重用了商鞅,進行了商鞅變法,從此使秦國越來越強大,可以說秦之所以能滅六國,商鞅變法是最關鍵的,秦孝公將秦地擴至洛水以東。

秦惠文王,名字叫趙駟,是秦孝公的兒子,生於公元前356年,死於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雖然殺死了商鞅,但是商鞅變法的內容沒有改變,秦惠文王最大的亮點就是就是重用了張儀,張儀用連橫打破了六國的合縱,又重用了司馬錯平定了蜀國,打敗了五國滅秦之兵。

秦武王,名字叫趙蕩,是秦惠文王的兒子,生於公元前329年,死於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就是在洛陽舉鼎而死的那位,秦武王重用甘茂打下了韓國的宜陽和武遂,平定了蜀亂,設置了丞相之位,聯合越國制約楚國。

秦昭襄王,名字叫趙稷,是秦武王的弟弟,生於公元前325年,死於公元前251年,他的母親就是宣太后,秦昭襄王消滅了義渠國與東周,並用重用白起奪下了魏國的河東與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地,打嬴了長平之戰這一至關重要的戰役。

秦孝文王,名字叫趙柱,是秦昭襄王的兒子,生於公元前302年,死於公元前250年,在位僅僅三天就去世了,最大的貢獻就是立秦始皇的父親子楚為嗣子,否則秦始皇也成不了秦王。

秦莊襄王,名字叫趙子楚,是秦孝文王的兒子,生於公元前281年,死於公元前247年,在位僅僅三年,重用呂不韋打下了韓國的三川郡,奪取了趙國三十七座城池,打下了魏國的高都和汲,消滅了東周國。秦始皇正是有以上六世的基礎,才最後成功滅掉了六國,建立了大秦王朝。


歷史簡單說


秦始皇嬴政能在十多年間裡,縱橫四海,剪滅六國,力並天下,顯然是因為秦國底子好,基礎硬。秦國從秦孝公開始算起至秦始皇繼位之時共有六代七王,這六代七王給秦國打好了基礎,同時嚴重削弱了六國的實力,故秦始皇能以秋風掃落葉的氣勢吞併天下!秦始皇的成功是站在秦國六代七王的肩上完成的,因此秦國得天下是十分的不容易,可謂歷代取天下之最難!

一、秦孝公嬴渠梁變法強秦

秦國能統一天下最離不開的就是秦孝公,如果沒有他的隱忍與變法,則秦國早就被魏國吞併了。秦孝公對秦國的貢獻主要有四點:其一、事魏而存國;其二、變法而強秦;其三、收復河西;其四、遷都咸陽。秦國雖然是春秋時期的大國強國,但是在戰國初期卻很落魄,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就是戰死在收復河西的少梁之戰中,魏國對秦國的威脅十分嚴重,當時函谷關、華山都在魏國的控制之下。秦孝公的強大之處就在於能屈能伸,通過向魏國稱臣獲得了變法的時間;通過變法強大了秦國後,則狠狠地收拾了魏國一次,將失去的東西都要了回來。

二、秦惠文王嬴駟連橫強國

嬴駟是秦國的第一任國王,秦國稱王意味著秦國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嬴渠梁死前告訴嬴駟一則老子對秦國國運的預言,其言曰:秦之國運,與周分合,周秦同源,合起西陲;秦救周,始為諸侯,秦周分離,離五百年,大合於秦,合十七年,霸王出。嬴駟權謀有術,心機深沉,也是秦國的一代雄主,其功績主要有三:其一、穩定法制,剷除復辟;其二、攻滅義渠國;其三、攻滅巴蜀二國;其四、連橫斗六國,稱王勵秦人!

二、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稷

嬴蕩、嬴稷兩兄弟的最大功績是消滅了六國的有生力量,使得六國在軍事上整體落於下風。金戈鐵馬、縱橫無疆的秦軍多次東出攻擊六國,或挑撥六國互鬥,最終使得秦國變成了巨人,而六國變成了侏儒!秦武王的功績有二:其一、奪韓國宜陽鐵山;其二、傳位嬴稷。秦昭襄王的功績有四:其一、進一步削弱了楚國;其二、打殘三晉,特別是長平之戰大大的傷了趙國的元氣;其三、削弱燕國與齊國,秦國審時度勢幫助燕國征伐齊國,使得齊國幾乎亡國,齊國復國後則燕齊兩衰;其四、建設巴蜀,秦昭襄王晚年集中秦國全國之力建設都江堰,造就了一個天府之國。

四、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異人

秦孝文王嬴柱當了三天秦王,最大的功績只有一點,那就是給秦國曆代功臣平反。《史記.秦本紀》中記載: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親戚,弛苑囿!也就是秦孝文王做了一件好事,給商鞅、白起等功臣平反了,大部分罪人也都赦免了,此舉加強了秦國的內部團結。秦莊襄王當了三年秦王,他的功績有兩點:其一、滅了周王室;其二、傳位給嬴政。如果秦莊襄王傳位給嬴政的弟弟成嬌,那麼秦國統一天下需要的時間更長。


大秦鐵鷹劍士


“奮六世之餘烈”,指的是秦始皇繼承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六個先王的功業,最終統一了中國。說明秦朝的基業是一代代而成的,並不是秦王政一蹴而就的。

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遷都咸陽,初為賦、聚小都邑為縣、開阡陌;秦魏多次戰爭,秦多勝利,包括圍魏固陽、俘魏公子卬、俘魏大夫錯等;

秦惠文王:誅商鞅,以公孫衍為大良造;秦與三晉多次戰爭,秦多勝利,魏獻河西、上郡等地;攻取楚漢中;攻義渠取縣;司馬錯滅巴、蜀;

秦武王: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使甘茂、庶長封伐秦宜陽;置將軍,以魏冉為將軍;魏國太子來朝;武王於周舉鼎而死;

秦昭襄王:秦與三晉、齊、楚多戰爭,秦多勝利;任用魏冉、白起等;白起於伊闕之戰打敗韓魏;於鄢郢之戰攻破楚都;於長平之戰大敗趙軍;將軍摎滅西周國;

秦孝文王:即位三日即卒,無特別功業,但秦國功業無中斷,所以也放在“六世餘烈”中敘述了;

秦莊襄王:任呂不韋為相,滅東周國;攻韓置上黨郡、三川郡等;攻魏榆次等三十七城;重置太原郡。

以上就是“六世餘烈”的大致情況了。


林屋公子


《過秦論》有云:“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實際上話語間對秦這六世也有頗高評價。

秦孝公 嬴渠梁 (公元前361-公元前338年):重用商鞅,推行變法,獎勵軍功,在各國紛紛變法圖強之時,秦國也及時甦醒,是秦國由危轉盛,由弱轉強的關鍵所在。


秦惠文王 贏駟(公元前337-公元前311年):贏駟是秦君中第一個稱王者,手腕鐵血,掌權後迅速穩定了舊貴族勢力對於變法的反撲,並且仍然堅持變法,秦國變法火焰得以保全,同時吞併巴蜀,闢地千里,以之為糧。


秦武王 贏蕩(公元前310-公元前307年):以諡號就能看出,以武為強,率軍逼韓問鼎,風光一時,可惜的是命短,否則以此君個性秦與諸國之戰可能頗為精彩。


秦昭襄王 嬴稷(公元前306-公元前251年):老秦血戰一代,重在此世。六國組建反秦聯盟,但秦軍先行破楚,後浴血而勝趙,齊國內亂隔岸觀火,為嬴政奠定了秦國徹底的優勢。


秦孝文王 贏柱(公元前250-公元前250年):此子沒有什麼好說的,在位時間太短,僅僅一年不到。

秦莊襄王 嬴子楚(公元前249-公元前247年):也是平庸之君,在位時間短,唯一的可書之處是秦國徹底吞併舊周故地。


再之後,便是秦始皇 嬴政(公元前246-公元前210年):

秦國迎來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走路的蘿蔔


秦國的起於春秋,因為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而被賜封為諸侯,得到了岐以西之地。是個比較晚形成的諸侯國,而且地域在西北受到了少數民族的侵擾,再加上獨自要面對東方六國,但正是由於這種腹背受敵的威脅,才真正形成了秦人好武的民族個性。

從一個小國一統天下,秦孝公之後六世君主的強勢表現,可謂一般。

秦孝公繼位才21歲。當時秦國是一片蕭條,連年的大戰,民不聊生。但秦孝公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秦國開始強大之始。

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兒子,即位的年齡比秦孝公還要小,只有19歲。秦惠文王改“公”稱“王”,徹底改變了秦國的地位,秦國進一步強大起來。

秦惠文王即位誅殺了商鞅,但是商鞅的變法其實並沒中斷。後來秦惠文王把反對秦國變法的舊貴族全部誅殺。才迎來了長平之戰的勝利,秦國從此開始了獨自對抗六國之路。

秦武王歷史上名聲並不好,因為他自己因為舉鼎而被壓死,但是其實大家不知他在位期間,平巴蜀,攻宜陽,設三川郡,打開東出秦國的大門。

秦昭襄王以外戚魏冉為宰相,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攻城略地,秦國此時已經開始外廓。後昭王拜范雎為宰相,遠交近攻,六國再也無法與秦國爭鋒了。

秦孝文王在位僅3天,所以不能計。秦莊襄王早年在趙國為質,呂不韋奇貨可居,幫他稱王。他在位期間,滅周,把疆域伸入到了中原。

有了上面六世君王的作為,秦始皇才能最終統一中國。所以說,任何國家的開闢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種歷代君王和政策的傳承。


大鬍子說史


較真了不是,人家賈誼寫文章,主要是為了押韻。《過秦論》洋洋灑灑幾百字,才能氣勢恢宏,成為經典美文。

想一想在初中課本上,老師嚴令背課文時,揹著揹著氣勢就出來了,所以如果問具體這六世是哪六世,實際意義不大,而且期間大多在位時間不長就駕鶴西去了。想幹好事或者想幹壞事都沒來得及。不過要說秦國統一六國家底還是秦穆公時期,在商鞅變法後攢下來的。

如下表:

秦孝公——在位24年(用商鞅,變國法)

秦惠文王——在位27年(殺商鞅,用張儀)

秦武王——在位4年

秦昭襄王——在位56年(身體好)

秦孝文王——在位1年

秦莊襄王——在位3年

秦始皇——在位37年

(公元前221年嬴政統一全國,國號仍用秦,自稱始皇帝。)


瓦爾登的船伕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但這離不開前人的努力,正如賈誼在《過秦論》中寫到了“奮六世之餘烈”,那麼在秦始皇之前有哪六世呢?他們分別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這六位君主,那麼他們到底都有何功績使得秦國逐步強大,最終一掃六合,統一天下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秦孝公——嬴渠梁

秦孝公在位24年,最主要的功績莫過於堅定不移的支持了商鞅變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秦國進行了兩次變法,確定了國家的方針政策,大大推動了秦國社會的發展,使秦國富強了起來,這是秦國崛起的根本原因。其次,秦孝公在位期間,曾多次對魏用兵,收復了被魏奪佔的河西地區。這是秦孝公在軍事上取得的重大收穫。

秦惠文王——贏駟

秦惠文王是秦國第一位稱王的君主,在位26年,也是一位非常有做為的君主,為秦國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政治上,沿用了商鞅之法,解決了當時宗室貴族權力過大的問題,加強的秦國國君的權力。軍事上的成就則更加突出,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重用張儀,以連橫破諸國合縱,在秦與到列國間複雜的邦交鬥爭中,多次逆轉危勢,擊潰五國滅秦之兵,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秦武王——贏蕩

秦武王,惠文王之子,在位4年,他的功績並不突出,在位期間設立了丞相一職,平定了過蜀地之亂,對外盟魏伐韓。但在用人方面比較荒唐,喜歡力士,驅逐張儀等有才之人。後來在與力士比試時舉“龍文赤鼎”不幸被鼎所砸,後氣絕身亡,年僅23歲,沒有子嗣。

秦昭襄王——嬴稷

秦昭襄王,惠文王之子,在位56年,他是繼惠文王之後又一位非常有做為的君主,也是秦國在位最長的一位君主。秦昭襄王在位期間,政治上,採用了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政策,鞏固了巴蜀之地的統治,對秦以後的統一戰爭有很大促進作用。軍事上大大消弱了其他諸侯國的力量,取下了魏國的河東和南陽,南下伐楚,攻破了楚國國都郢,拿下了楚國黔中之地,後滅亡了周朝和西周國,聯合五國合力攻齊,齊國幾乎滅亡,自此一蹶不振,秦趙長平之戰,亡趙40餘萬士卒,趙國由此也一落千丈,徹底消滅了義渠,解決了秦的後顧之憂。

秦孝文王——贏柱

秦孝文王確實談不上什麼功績,其父親秦昭襄王在位時間太過長久,昭襄王死後,秦孝文王繼位,三日後在為其父除喪期間去世,後由其子秦莊襄王繼位。

秦莊襄王——贏子楚

秦莊襄王在位僅3年,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比較有名的事件當屬攻滅了當時的東周,剷除了周王朝最後殘餘的勢力,還有就是攻伐三晉,韓國被迫割讓成皋、鞏等地,奪取了趙國太原,榆次等三十多城,拿下了魏國的高都和汲。

這六位君主當中,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功績最大,為後面秦始皇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